清晨太阳初上,少室山上空的云雾像被一只巨手突然揭去一样,涌出金光万道,映起半天红霞。在变幻莫测的云彩之中,现出血红色的日轮,照得满面山坡都是春意。
苍松翠柏的身后,是少林寺朱红色的围墙,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不论外界多么纷扰,似乎依然静若磐石,沐浴着天空洒下的那道圣洁的金色光芒。
一大清早,武林正派的人马便一路登上少室山,直取少林寺大门。可不知是否是辰教的人仗着自己占领少林寺多年,不把正派诸人放在眼里,这一路上山竟没有碰到辰教的一兵一卒。少林寺大门紧闭,门前空空荡荡,仿佛是辰教的人为了今日的一战特意清空了场地,坐等武林正派划下道来。
由于风声早已放出,辰教和铁血盟双方都有充足的时间来备战,乔吉率领正派豪杰到达少林寺门口后,便让大家站在原地,并不主动进攻。他知道辰教早已做好了迎战的准备,若是正派豪杰们一股脑的打进门去,或许反而会落入陷阱,因此倒不如让大家站在门外,等着辰教的人自己出来。
这一次,武林正派出动了不少人马,但是碧青檀却依然留在洞庭水域。同样的,君不仙也并未出动,因为像这类热身战役,两位镇派高手是绝不会现身的。
半个时辰后,少林寺大门轰然打开,辰教的人马鱼贯而出,眨眼间便冲到了正派豪杰们的眼前。不知是谁首先大吼了一声,兵刃相交的金铁之声便响彻在少室山上空。
乔吉站在一片飞沙走石中,双掌一分、一转、一合,便拍掉了两人的兵刃,他后退数步,指尖微动,刹那间甩出银星万点。只听几声惨叫,面前齐刷刷地倒了一片。乔吉举目四望,那刀剑、那声音、那鲜血,与二十三年前一模一样,只是当年并肩战斗着人们如今都去了哪里?
乔吉一阵恍惚,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爱说爱笑的青年,他把自己鲜血洒在了少室山上,带着对尘世的无限眷恋长眠于此。乔吉心如刀割,虎目中也泛上了泪光,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他终于又站上了这边土地,只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为你们报仇呢?
就在这片刻的功夫,几名敌人又从前面攻了过来。乔吉刚刚抓起绵里针在手,便有几点光芒从一旁打来,将那几人射倒在地。“爹爹,你在想什么呢!”一身绯衣的乔梦玫一跃而出,“大敌当前,你还在愣神,这多危险啊!”
乔吉长叹一声,定了定神,道:“玫儿,到爹爹这儿来。”乔梦玫点了点头,父女俩再次加入战团。
与此同时,少室山大战已经全面打响,刀光剑影笼罩在山坡上空。
卓紫凝一直守在叶离身边寸步不离,凡是有胆子攻过来的敌人,全部被她接连打翻在地,这几年间,卓紫凝的武功的确进境不小。叶离有卓紫凝守护,倒是并不担心自身安危,他的眼睛不住地观察四周,只是从双方开战到现在,少室山上还未出现什么异常情况。
听着耳边阵阵不绝的金铁之声,目之所及是鲜血横飞的惨烈场面,一道道气流在空中穿行,武林豪杰们坚毅不畏死的面庞此刻竟也激得叶离的血液一阵上涌。可他的武功还没有恢复,此时的叶离依旧只是废人,无论他有多么高深的智计,无论他有多么深沉的心机,在这样的时刻,他也只能被晾在一旁,丝毫插不上手。
叶离的双眼漫上一丝冰冷的恨意,幸好他当日反应快,拼命保住了一丝内力,否则他的世界只怕早就崩溃了。
这时,卓紫凝退回他的身旁,问道:“君不仙真的会亮出底牌吗?”
“他会的。”叶离毫不犹豫。
“可是……”卓紫凝环视四周,不禁有些心里没底。
“没关系。”叶离凝视着少林寺洞开的大门,“若是他不肯亮出底牌,我们就一鼓作气拿下少林寺!”
由于群豪们这些年一直被辰教打压,心里都憋着口气,因此不一会儿的功夫竟然越战越勇,而辰教的人马则被迫得步步后退。见此情形,辰教的一部分人便转移了重心,他们小股突入,专门围攻正派一方的头面人物。渐渐地,叶离和卓紫凝的身边积压了大量的敌人。卓紫凝虽然招式凌厉,出手狠辣,但面对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围攻,也慢慢地有些吃力了。
突然,一柄长刀从背后悄无声息地劈来,卓紫凝正被前方的两人牵制住,根本无暇回护。叶离大喊一声“小心”,可自己却没有能力出手阻止。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阵寒风刮来,只听得“咣当”一声,背后的长刀已经落地。卓紫凝刷刷两剑解决了面前的敌人,转过身来,正巧看到半截苍白的利刃从那人的腰后穿过。一朵血花绽开,那冒着寒气的剑身从敌人体内抽出,待那人倒下后,后面露出的是手持玄霜剑的沈炎熙。一些呈各种形状的斑斑点点的血迹好像一副纹身,装点着他洁净无瑕的白衣。
“这里太危险了,你们快撤到后面去!”沈炎熙一脸严肃。
叶离看着他身上染着的那些血迹,虽然知道沈炎熙并未受伤,但是心里却忍不住叹息一声,如今溅了血的沈炎熙只怕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拿着扫帚,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的少年了。
卓紫凝朝沈炎熙点了点头,道了声“多谢”,便要拉着叶离后撤。岂料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山坡上突然起了滚滚沙尘,似是有千军万马即将杀至。
三人移动到远处,这才看清来者并不是什么千军万马,而是有近百人迈着稳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战场逼来。这些人眼神若寒潭,表情是清一色的冷漠,或者说他们的脸上根本没有任何表情,活像是一群群机械人偶、行尸走肉。
叶离眉头一跳,这些人的样子竟让他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时,沈炎熙忽然吐出了两个字:“昆吾!”
叶离眼中闪过一道寒芒:“我们早该想到的,君不仙既然能造出一个昆吾,为何造不出第二个第三个?成千上万个?”
沈炎熙沉声道:“是了,这一定就是他的秘密武器。”
卓紫凝听着两人的对话,此时也明白了一些事情:“难怪宗岳会逃走,他一定是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被君不仙变成这样的人。”
叶离道:“让大家赶快撤退!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要造成无谓的伤亡。”
话毕,三人冲入人群,杀出条血路后,找到了乔吉和华宗岱,让他们指挥群豪撤离。这时,有些人还不甘心,不愿意就此离去,但是那支“行尸走肉”大军的移动速度飞快,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已经强行撕开了一道大口子,一路势如破竹地将正派群豪冲地七零八落。见此情形,沈炎熙对卓紫凝道:“你照顾好叶离,我去帮着大伙儿撤退。”然后便展开身形,投入了前方的战场中。
叶离见沈炎熙走了,心里明白现在是他脱身的最佳时机,于是他给卓紫凝使了个眼色,后者见了立刻会意,马上便走到乔吉和华宗岱面前协助他们让群豪撤离,将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地拴住。
卓紫凝和乔吉说了两句话后,下意识地回头去瞧叶离,可是一转眼的功夫,叶离便已经消失不见了。卓紫凝心里猛地一揪,饶是她已经知道了叶离的计划,但还是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叶离!”
这时,乔吉和华宗岱才发现叶离已经没了人影。
“叶贤侄……叶贤侄怎么不见了!”乔吉意识到失了武功的叶离此刻独自一人处在如此混乱的境地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于是心里不禁一慌。
“老夫去找他!”华宗岱性如烈火,话音落地便要向外闯。
“不能去!”乔吉一把拉住他,“现在最要紧的是让大家尽快撤离!”
“可叶离怎么办!万一他有个好歹,老夫如何向他死去的父母交代!”华宗岱的眼眶发红,在此地回忆起往事的,并不仅仅是乔吉一人。
乔吉心急如焚,他既不愿意放弃叶离,又不能弃武林群豪于不顾,一时间内心充满了矛盾。
恰在此时,沈炎熙赶了回来,他见三人一副焦急的样子站在原地,便知道出了事。
“叶贤侄失踪了!”乔吉道。
“失踪?好端端地怎么会失踪?”沈炎熙眉头一皱。
华宗岱也急道:“一转眼人就不见了!”
“不见了……”沈炎熙喃喃地重复了一遍,他的眼睛扫了扫四周,眉间出现了一丝疑惑的表情。
但此时此刻的情况却不容他多想,因此他只得先把自己的疑问抛在一边,道:“现下的当务之急是赶快率领大家撤离,因为我们根本不是那群行尸走肉的对手,至于叶离……我相信他会照顾好自己。”
闻言,卓紫凝也跟腔道:“沈公子说的没错,现在是十万火急,我们万万不可耽误撤离的时间!”
乔吉和华宗岱听两人如此说,便稳定了心神,开始指挥群豪撤离。
由于此前早已做好了撤退的准备,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慌乱后,群豪也变得冷静有序起来。大家撤退的速度非常快,叶离仅仅是慢走几步,便被落在了后面。他见四周无人注意到自己,便一路向后山潜行而去。
来到后山的一处断崖边,叶离向下望了一眼,发现此地的山势并不高。于是他便在旁边找了一处容易下脚的地方,小心翼翼地顺着山壁爬了下去。在来少林寺之前,他曾研究过少室山的地形,这里是山中最为清幽僻静的地方,绝对是用来修炼的最好所在。哪怕是君不仙得到了他失踪的消息,也绝不会想到他会躲在少室山中。
下到谷底,叶离便打算寻找一处山洞作为这几个月的落脚点。谁知走过一段路后,他却惊讶地发现在眼前不远处,一位灰衣人背对着他,席地坐在那里,仿佛一块磐石般一动不动。叶离心中一紧,立刻戒备起来,他悄无声息地向前走了几步,仔细着观察着那灰衣人的背影。在一番观察下,叶离更加大惑不解。那灰衣人并未留着头发,头顶上倒是烙着几个戒点香疤,看他这一身灰衣,也像是僧人打扮。虽说在少室山上见到个把和尚并不稀奇,但这一位为何要独自一人坐在此处呢?
叶离虽不愿意多惹麻烦,但去路偏巧就被那和尚挡住了,而且对方说不定也察觉到了自己,若是掉头走开,反倒显得心里有鬼。
一念至此,叶离开口问道:“你是何人?”
那和尚听到声音,也不起身,盘着的双腿在地上轻轻一蹭,便转过身来。那和尚面相苍老,眉毛和胡须也有些花白。和尚看了看叶离,忽然露出了一脸惊诧之色。他眯起眼睛,仔细地打量了叶离一番,眉间略有些迷惘,眼神中又流露出了些许由伤感、追忆、欣慰糅合而成的复杂的神色。
叶离觉得那老和尚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于是也盯着他看了起来。
过了半晌,那老和尚发觉了自己的失态,便微微一笑,对叶离道:“贫僧觉得施主的相貌与一位旧友很是相似。”
叶离暗暗一惊,心道,他说的那位“旧友”多半就是我爹了,但他究竟是谁?孤身一人坐在这里究竟在做什么?他是敌是友?我该不该对他说实话呢?只是一个呼吸间的功夫,一连串猜想滑过脑海,叶离凝视老和尚半晌,决定大胆地试他一试。
“你说的可是叶潇吗?”叶离道。
听到“叶潇”二字,老和尚的眼神中果然起了反应,他甚至有些欣喜地道:“你和叶潇是什么关系?”
叶离看了他的神色,一时间拿捏不准该说什么,于是继续试探道:“你是何人?与叶潇有何关系?”
老和尚露出了一丝憨厚的笑容,温和地道:“贫僧法号乐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