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林氏拼音
作者:冰风皇帝      更新:2019-07-23 08:07      字数:3219

看着提前过来的陆文昭,林河满脸的歉意,毕竟刚收了人家做学生,才教了一天,自己就得出趟远门,而且归期未定。

“老师要去平湖?”

陆文昭一下子愣住了,他是满心期待的过来,不知道这位老师今天会教自己什么,可没想到老师居然要走了。

“是总督衙门招老师过去呢!”

一旁的沈光看着满脸失落的陆文昭,在一旁说道,虽然他不明白总督衙门有多厉害,但这不妨碍他拿这事来炫耀。

“你也不用担心,老师最多只是去个几天就回来,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依然可以过来,和阿光阿炼他们一起自学复习。”

“老师,我愿意。”

也没等林河再说些什么,陆文昭立刻大声道,虽然只是在这儿上了一天学,但他觉得这一天比过去自己在吴家私塾学上一年都要精彩。

“好,那你回去也跟你姐姐说下,至于这段日子的学费,我会在下个月免除。”

“老师教的东西,不是区区银钱可以衡量的,若是老师要减免学费,学生也不敢厚颜……”

林河有自己的价值观,但陆文昭也同样有自己的价值观,看着这个学生一脸的坚持,林河只能道,“那就随你。”

说完之后,林河便开始整理自己的行礼,虽然也没什么好整理的,不过换洗衣服总得带几件,另外还得带些银子在身上。

“也不知道总督衙门包吃包住不?”

对于那位直浙总督胡宗宪,林河有一种好奇心,在经历了穿越后最初的仿徨和迷惑,他对这个时代已经没了隔阂感,想到的只是去如何了解它熟悉它。

昨天晚上,林河最后给了自己那位便宜舅舅二十五两银子,委托他代替自己去县衙户房办理玄妙观的地契文书,同样也把自己的户籍正式从秀水县落户到嘉兴县,这么做一来是因为自己那位舅舅去办这事更方便些,二来也是为了让自己那位大娘林夏氏彻底安心。

孙玉伯只是离开了一个时辰不到,便带着人马过来了,他倒也没亏待自己这个弟子,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弄了辆马车,反正有总督衙门的公文,嘉兴县衙自然不会推脱。

“老师,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骑马!”

看着那辆破旧兮兮的马车,想到这个时代那糟糕的路况和没有避震弹簧的马车,林河觉得以自己现在的身体,坐马车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选择。

“骑马,你会吗?”

孙玉伯狐疑地看着自己的弟子,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弟子的性子,一般没什么把握的话,不会轻易开口。

和孙玉伯一起过来的,还有两名锦衣卫,都是身材高大的北地汉子,他们对于林河这个看上去就颇为瘦弱的小白脸不怎么待见,要不是孙玉伯威望颇高,恐怕他们脸上早就露出不屑的神情了。

“要是马够老实的话,应该可以。”

回想着过去在大山里骑的矮脚马,林河觉得自己可以试试看,如果能骑马的话,肯定胜过坐在马车里。

“拉车的都是驽马,老实得很,老五,把马套解了。”

孙玉伯招呼着手下,同时对自己的弟子也越发好奇,他很肯定自己所知道关于这个弟子的消息里,绝不包括这小子会骑马,而且这小子也从来没学过马术。

被孙玉伯唤做老五的锦衣卫很快便把拉车的驽马从车套上解下,牵到了林河面前,尽管他笑得没什么恶意,但林河还是能从他脸上感受到那种等着看笑话的意思。

这年头,能骑马的人不多,尤其是江南这个地方,便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也不怎么兴骑马,毕竟江南士子一向讲究风雅,在他们看来纵马驰骋是粗鄙武夫才会干的事情,极煞风景。

接过马缰,林河也没有急着上马,而是轻柔地抚着马脖子,让这匹牙口颇大的老马熟悉自己,而他的举动倒是让孙玉伯他们略微有些吃惊,因为看上去他确实不像是第一次骑马的生手。

“真是奇了怪了!”

孙玉伯喃喃自语着,林河安抚马匹像极了一个老骑手熟悉新马,很快林河便上马了,他看得出来林河应该熟悉踩蹬上鞍的动作,但是身体不怎么协调,所以显得很僵硬。

另外两个锦衣卫也是老骑手,自然看得出同样的问题,这时候两人对于自己上司吹嘘的自家弟子兴许有宿慧的话信了几分。

“人们常说有些人生而知之,是因为前世宿慧,我原来还有些怀疑……”

看着林河很快便在马上稳住了身体,拉着缰绳,调转了马头,孙玉伯忍不住道,“你这小子可还记得你前世是做什么的?”

“不记得?”

林河回答得很干脆,但是看着孙玉伯那怀疑的眼神,想了想后又道,“只是有时候看见一些东西,心里自然会想起一些东西来。”

“不记得就算了。”

孙玉伯也没有太把林河的话当回事,反正他已经信了林河有宿慧,大明对于有宿慧的神童还是深信不疑的,再说林河也已经过了神童的年纪,十六岁懂得多一些算什么。

“下马吧,既然你不用坐马车,这车厢还得送回县衙里去。”

孙玉伯同样下了马,至于马车自有手下送回去,赶车回去,骑马过来刚刚好。

偏殿里,三个孩子看着一身军服的孙玉伯和另外一名锦衣卫,目光里既有些好奇,也有些害怕,沈家兄弟还好些,他们知道孙玉伯是林大哥的老师,可陆文昭就不知道了,被孙玉伯那冷厉的目光扫过,他整个人都好像冻僵了一般。

“行了,老师,你就别吓唬他们了,只是些孩子。”

看着孙玉伯颇有些故意吓唬自己的学生玩,林河忍不住说道,却不知道就是因为孙玉伯在他那里找不到做老师的威严,才故意这般逗弄三个孩子。

“你倒是会护学生。”

孙玉伯自是没有继续,不过他倒是对林河新收的学生有些好奇,看样子不像是个苦出身,倒还有些胆色,虽然被他吓得厉害,但是没有尿裤子倒也不错了。

“说说吧,你教些什么,你小子四书也就是通读的地步,也不怕误人子弟。”

孙玉伯当年也是差点去考武进士的军户子弟,虽然他自称没怎么读过书,可林河知道自己这个老师就是八股文上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尽管没法和那些正儿八经的士子比,但比他这个门外汉还是要精通的。

“弟子教些蒙学的本事总还是有的,更何况读书也不一定就非得四书五经。”

自家老师面前,林河也不说什么虚的,一来没必要,二来也瞒不过,更何况他教学生,本来也没指望要去教那些真正有志于举业的学生,就是陆文昭,他也是和他的姐姐陆英娘有言在先,哪天要是觉得不合适了,自然可以另择名师。

“你口气倒是不小,要是被那些读书人听见了,非给你按个藐视圣贤的大帽子不可。”

孙玉伯笑了起来,然后他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问道,“你们给我说说,你们老师教了些什么东西给你们?”

孙玉伯觉得自己的弟子有个坏习惯,总喜欢藏着些好东西不让自己知道。

“老师,你这是何必呢?”

看着目光望向自己的沈家兄弟和陆文昭,林河不由苦笑道,然后他去自己的书稿里找出了两叠纸,递给了自己这个满脸好奇的老师。

“就这些,不能再多了,其他东西还不到时候。”

林河的话有些模糊,可孙玉伯是什么人,自然明白自己这个弟子的意思,接过那两叠手稿后,他很快就翻开起来。

林氏拼音和林氏算术,是两叠手稿的名字,林河认为在这个时代的大明朝,名声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再加上自己对于八股文似乎确实没什么天赋,所以他得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扬名立万。

孙玉伯没有先笑话自己这个弟子自不量力,在把两叠手稿看了个囫囵后,他的脸色变得古怪起来,以他的经验来看,弟子的这两份手稿确实称得上开一家之学,尤其是那林氏拼音,如果被礼部的官员的看见,估计会拿去献宝一样的给皇上。

孙玉伯心里清楚,大明的官员里南方人很多,可惜大多数都讲不好京师官话,有时候地方上江南和西南等地的官员进京述职,皇上难得召见,基本上也是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所以他很明白手中这叠手稿的分量。

“这东西,你再准备一份给胡宗宪,他不会谋夺你的功劳,这一份我会上交指挥使大人。”

孙玉伯很快有了决断,他觉得等自己回京师以后,副千户的位子基本上稳了,只怕连千户都有望。

林河有些诧异地看着孙玉伯,他没想到拼音居然会被孙玉伯这么看重,只是转念想想倒也释然了。自秦始皇以降,历朝历代都追求大一统,书同文、车同轨,可是这官话却一直难以大同天下,如果嘉靖皇帝能在他在世时做到的话,那便是了不得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