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初改
作者:黯雪丰      更新:2019-07-19 17:34      字数:2146

经过一夜思索,改制的基调终而还是被皇帝定下,一场无形的风暴悄然间刮动。

早朝之上,张阳陡然在朝会即将结束时,宣布此事,瞬间惊的得死水般平静的朝堂如开水一样沸腾起来。

宰相胡墉老神自在的样子亦转瞬化为乌有,只不过多年的城府,使其表面神情并无变化,他知道皇帝要分他的权,可没想到会如此之快、如此之狠,教他根本无法拒绝。

望着朝堂上逐渐如菜市场一般吵闹的场景,皇帝脸色亦愈发难看,之后便陡然一拍龙椅,怒斥言道:“够了!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朕!这是朝堂,是讨论国家大事之地,不是尔等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此事朕已定!无需再论!尔等速速下达旨意。”

话音一落,皇帝冷哼一声,愤然拂袖离去。

众臣闻皇帝怒言,募地一愣,然其未曾想明何意之时,帝已然将大事定下愤然离席,独留众臣一脸懵意。

片刻之后,众臣回过神来,瞬间想起他们本意是反对此政,竟被皇帝的一番怒斥,打了措手不及,不禁摇头露出一抹苦笑。

兵部尚书李毅正感叹皇帝手段绝妙之时,却发现老太傅胡墉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中一动,思索片刻后,走上前去。

“老太傅,学生有礼了。”李毅拱手一礼,笑言道。

“李大人有何事?”胡墉漫不经心的应道。

看其反应,李毅心中更加确定这老狐狸定然知道些什么,继而又言语试探道:“老太傅,对圣上此举有何见解,可否指点学生一二?”

“李大人说笑了,老朽一告老还乡之人,怎会对此有什么想法?”

李毅闻言大惊,他自是不知老太傅与皇帝之间的事,而坊间传闻又都是老太傅感念皇帝恩德,才带领一群大臣捐出家产,且胡墉等人亦不会自掘坟墓,故而他辞官之言一出,才使得李毅如此大惊。

“老太傅,怎会如此之想?定朝还需要老太傅啊。”李毅急言劝道。

与老太傅一同行人,自然心照不宣的没有上前询问,而不明真相者听闻李毅惊呼之语,亦心中惊诧,急上前询问。

“老太傅所为何事?怎会在如此关头辞官离去?”

“老太傅,定朝不能没有你啊!”

………………

经过一通言语轰炸,胡墉眼神中闪过一抹得色,尽管皇帝不会因此改变念头,但他的目的也不在此,仅在于给众臣留下一个印象罢了,日后说不得此举还有一用。

为免事态再过发展,胡墉叹道:“感谢诸位挽留之言,然老朽年事已高,对于国事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担不得如此大任了,且吾已向圣上递过折子,诸位无需再劝。”

此言一出,本欲再挽留之人,亦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将话语收回,目送其离去。

李毅上前扶住老太傅,恳求言道:“太傅,教吾再送你一程吧。”

胡墉欣慰一笑,却这般言道:“之先(李毅的字),有心了,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故而送与不送又有何区别?不过徒增伤感罢了。”

闻其拒绝之言,李毅默然无响。

老太傅不再多说,一通告别之后,他便孑然一身的离去了。

在目送其身影离去之际,李毅陡然喊道:“此去经年,不知何日才能再见,老太傅万望保重!”

“诸位有缘再见!”

………………………………………………分割线

朝殿一幕,作为皇帝的张阳自然知晓,因这本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官,若想改制必先从近处开始,而这必然又会有一定的阻力。当一众官员皆反对你时,除非皇帝想把所有官员都杀了,否则他也只能采取平衡之法。因皇帝重的是治国,而不是心气平顺。

宰相作为百官之首,他的作用便是带领百官对皇帝的决策提出质疑,事后可能会被小心眼的皇帝以它由处死,但决策也会因此付之东流,故而张阳才导演了这样一幕戏剧。

百官之首的缺失,代表着百官的领头人缺失,而剩下的官员谁也不敢冒着杀头的风险,贸然对抗皇帝,自然而然制度便毫无阻碍的得以顺利实施。

一场君臣大戏,落下了帷幕,而此时处在定武城内的吕侯亦准备了一出好戏。

自当日胁迫城内家族加入反帝阵营后,吕侯便与彭世杰密谋了一件事,而这件事与皇帝自然有关,甚至可以说就是冲着其去的。

对于皇帝而言,他最想看到的是相互间斗争的一群家族,而不是相互之间和和睦睦、你来我往。为了巩固皇权,定朝一般对家族的态度是若即若离的。

又由于家族阶层的严格把控知识,故而官员的来源都出自于此,因此多年积累下来,家族对皇权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吕侯笼络定武城内的家族,意义就在于此,他不能直接对抗皇帝,但他还可以利用一些别的手段,就算对皇帝造不成什么麻烦,至少也可以恶心他一把。

………………………………………………分割线

“传膳!”

来到这以后,唯一的好处就是张阳每天的饭,再也不用自己做了,连买都不用买,直接等着吃就好了,日子别提有多舒服。

而且吃饭的时候,身边还站着好几个美女服侍他,那感觉别提有多爽。

饭本身就不说了,就一个字——“好!”而且每天菜的样式还不一样,有些他见都没见过。

每天吃饭的时候,还自己猜一猜,提高食欲。

不过今天有些奇怪,传膳令过去片刻,上菜之人却依旧未曾上菜,顿时教张阳心生疑惑。

然还没等他询问,一个个婢女便端着菜走了进来,打断了他的疑问。

菜上满之后,张阳眼神一扫而过,却眉头一皱,因其发现今日菜样似乎并未有所改变。

莫名间他就感觉有一种不对劲,可在心里又说不出来。然其又非无故找人过错之君,故而他也只好提高了一丝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