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所以,近几年来兴起的一个名词,养生,相信大家都知道养生,但是具体养生是指什么呢?相信一时半会的也答不上来把?
一、什么是养生
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顺时养生就是适应自然规律进行养生。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
二、一年四季的养生之法
在顺时养生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种“顺时摄养”的原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那么,什么是阴阳?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
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阴阳也就是日、月的运动。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比如,一天之中的子时(夜晚23至1点)、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11至13点)、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
从中医上说,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春(风)气通于肝。
夏(火)气通于心。
长夏(湿)气通于脾。
秋(燥)气通于肺。
冬(寒)气通于肾。
了解了阴阳气化,那一年四季应该怎么养生呢?
春天养生
春天养生应该以补阳为主,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葱等,因为在经历寒冬以后,人身体内的阳气损耗较多,所以应该适当补充。其次、宜多食甜,少吃酸。春季应该少吃含酸味的食物,多吃含甜味的食物,这样可以补益人体内的脾胃之气。大枣、甘薯、山药、大米等都是适合春季食用的食物。最后,应该宜多吃新鲜蔬菜。人们在经过冬季以后,普遍会出现维生素、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所以应该在春季多多补充新鲜蔬菜,菠菜、荠菜、莴笋等都是适合春季食用的蔬菜。
夏天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养生应以养心为主。夏季阳气盛而阴气衰,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宜多选择稀饭、馒头、面条、瘦肉、冬瓜、鸡蛋、新鲜蔬菜瓜果等。少食高糖、高盐、高脂食品。
夏天气温高,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夏季,出汗多,耗津液,应注意补充水分,可适当多吃西瓜,以消暑利尿、生津止渴;适量饮点啤酒,可以消暑利湿,切忌饮烈性白酒;多饮茶,以清暑利湿,提神助消化;多喝些绿豆汤、赤豆汤,以清热解暑、祛烦健脾。汗多时,适量饮些淡盐水,以补充水分和盐分。夏季冷饮品种较多,饮时不宜过,以免损伤脾胃。
夏天,清晨空气新鲜,应该早睡早起,到室外适度活动,锻炼身体。
夏天暑热外蒸,毛孔开张,机体容易感受风寒侵袭,所以不可夜宿露天,乘凉也重降温。
夏天,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或奔走。居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使用空调降温时,勿使室内外温差太大,否则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和干燥综合征。
夏天应该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穿衣宜选择轻、薄的棉纺织品。
秋天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藕等。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不适合吃太多阴寒食物。“菜最好过个火,烫一烫再吃。”尤其应避免瓜果,因为“秋瓜坏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阳气。不妨适量吃苹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龙眼。
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了贮存体内阳气,要早睡早起。并在室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等。老年人多缓步走,年轻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强心肺功能、调整气血。
秋天,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让心情更愉悦轻快,别人看起来也较有生气,不致死气沉沉。
冬天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可以多吃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冬天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调养情绪。
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最好(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第二,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腰腿痛等病症。第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第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第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如果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三、一天中养生的最佳时间
1.漱口最佳时间: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
2.饮茶的最佳时间:饮茶养生的最佳时间是用餐1小时后。不少人喜欢饭后马上饮热茶,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不溶性的铁盐,干扰人体对铁的吸收,时间一长可诱发贫血。
3.喝牛奶的最佳时间:因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中老年人睡觉前饮用,可补偿夜间血钙的低落状态而保护骨骼。同时,牛奶有催眠作用。
4.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因为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吃熟食,体内白细胞就不会增多,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
5.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是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此时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线光束为主,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从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痨和防止骨质疏松的能力,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6.美容的最佳时间:皮肤的新陈代谢在24点至次日凌晨6点最为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化妆品进行美容护肤效果最佳,能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和保护皮肤健康的功效。
7.散步的最佳时间:饭后45分钟至60分钟,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大,最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散步,效果会更好。
8.洗澡的最佳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来一个温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帮助你安然入睡。
9.睡眠的最佳时间:午睡最好从13点开始,这时人体感觉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则以22点至23点上床为佳,因为人的深睡时间在24点至次日凌晨3点,而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即*深睡状态。
10.锻炼的最佳时间:傍晚锻炼最为有益。原因是:人类的体力发挥或身体的适应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黄昏时分为最佳。此时,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感觉最敏感,全身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律与血压都较平稳,最适宜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