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给肝炎病毒传播的机会
作者:书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31

一、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共六种类型型病毒性肝炎。能引起肝脏细胞肿胀,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是第一号肝病。

二、肝炎的类型

医学上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现在乙肝已经遍及全球,在临床会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还会有发热、黄疸,大概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分泌物、*、*等处,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密切接触等传播,所以乙肝发病具有家族性的特点。

肝炎产生的原因可能不同,但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导致肝炎。

三、乙肝的预防

1.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惧怕乙肝。而避免乙肝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但需要与乙肝患者接触时注意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需要注意的是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

2.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

1)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凡是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尤其是家中或周围密切接触的人中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集体生活的学生和从事饮食服务、幼儿保育、医务等重点人群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2)防止血源传播: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血液和血制品,不随便去街头拨牙、耳垂穿孔、纹身等。医生、护士打针要注意一人一管一消毒,做好防护措施。

3)防止性传播。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

4)防止生活接触传播: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等。

5)合理调配营养与食疗,忌烟忌酒,少吃食油腻的食物,避免便秘。

6、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肝炎的治疗与恢复

1.肝炎的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肝炎患病的原因主要是正气不足。是由于饮食不节、失节,损伤了脾胃而不能化湿,湿热内生,困脾伤肝,造成肝胆脾胃不和,从而加遽了对正气的损伤,最终导致了肝炎的发生。

治疗慢性肝炎可以用附子汤为主方,当归四逆汤、小柴胡汤、逍遥散等方剂为配料,疗效很显著的。

2.乙肝患者饮食注意

乙肝患者的饮食应该清淡,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如青菜、芹菜、菠菜、黄瓜、西红柿等;多吃水果,如苹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其次,食物要富含优质蛋白质,乙肝病人如果病情好转,就应该逐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这样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可以选用牛奶、鸡蛋、鱼、精瘦肉、豆制品等含有高质量蛋白的食物。

乙肝患者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乙肝病人体内往往缺乏锌、锰、硒等微量元素,部分病人还缺乏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可以补充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等。

3.肝炎患者注意不可多吃的食物:

1)罐头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肠。罐头食物中的防腐剂、食物色素等会加重肝脏代谢及解毒功能的负担。油炸、油煎属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会有致癌物质,对防止肝炎发展为肝癌是非常不利的。

2)味精,肝病患者一次用量较多或经常超量服用味精,会出现短暂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

3)各种甜食,糖容易发酵,加重胃肠胀气,易*为脂肪,加速肝脏对脂肪的贮存,促进脂肪肝的发生。

4)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可使脂肪较易积聚肝脏,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5)松花蛋,松花蛋含有一定的铅,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经常食用松花蛋会使钙质缺乏和骨质疏松。

6)各种腌制食物,腌制食物盐分太高,肝病患者吃多了易影响水、钠代谢,肝硬化患者应该禁忌。

4.日常注意保肝

首先,注意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促进健康。熬夜会影响肝病患者的恢复。

其次,注意饮食习惯。主要以素食为主,同时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糖类随意”搭配最好。

其三,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恢复健康。如太极拳,散步,体*。

最后,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