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结怨
作者:黑山老仙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02

闻言李宗仁有杀身之祸,杜月笙心头一跳,虽然明知道李宗仁是言过其实,可是也并不排除粤方代表逼迫过甚,蒋介石铤而走险,派遣王亚樵行刺粤方代表。

李宗仁的话引起了杜月笙的危机感。杜月笙是一个战略家,他这个位置来之不易,更明白自己的势力是在租界,而且他之所以在租界能够建立起如此大的势力,是因为一方面租界的外国当局对租界的管理、控制不能“生根”、“落脚”,他们必须倚靠能够实际控制租界的力量来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国民政府的势力也无法进入租界,所以就留下一个权力中空,而他杜月笙就是利用这个权力空隙成长起来的第三方势力。

杜月笙虽然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可双方的矛盾也是对立的。当蒋介石开始厌恶杜月笙的时候,杜月笙也开始对蒋介石怀着戒心了。

其实,杜月笙这时候的确是想学好,想洗刷自己身上的污泥,愿意做个清清白白的人,他之所以打入工商、金融各界,之所以做各种善事,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真正成为绅士,让自己光明正大走上前台。通过多年的努力,他做到了一般绅士都做不到的事情,赢得了社会的承认,他现在缺的,就只一个“国民政府”给他的名分。如果他当上上海市市长,他就得到这个名分,彻底成了“体制内”的人,就像当年蒋介石从一个青帮最低级的瘪三上升为国家最高领袖一样,杜月笙也将从上海滩最脏的泥潭中爬出来,成为上海滩的最高领袖。凭他的手腕和气派,他做起上海领袖来未必比那些官僚差,至少他不会借机贪财。

但是蒋介石不敢给他这样的机会。蒋介石的传奇是属于他个人的,他不会让别人来复制他的成功。在政坛发展的计划搁浅之后,杜只好改变口气,大谈什么“推进社会力量,扶导经济事业以辅佐政府,是个人生平宿愿”来为自己解嘲。

李宗仁的话也为杜月笙提供了一个机会。杜月笙是一个投机者,他深刻的明白当蒋介石得到王亚樵的支持后,蒋介石在上海滩的势力已经不可遏制的膨胀起来,有了王亚樵,那蒋介石就再也不需要他杜月笙了。这是谁都明白的一个道理。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杜月笙也必须做一个选择。-=手打吧会员手打 www.shouDa8.com=*

是把与粤方势力合作把蒋介石拉下马,从而保住自己的地位,亦或者继续跟着蒋介石,等蒋介石利用王亚樵一步步瓦解自己的势力?

怎么选择?杜月笙不是个糊涂人,自然懂得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势力投靠。

面对李宗仁的试探,杜月笙当即表态,一拍桌子做出一副很气愤的样子道:“在上海滩谁敢刺杀国民要员?德邻兄乃是党国不可或缺的领袖之一,有月笙一口气在,就不会让任何奸人计谋得逞!”

杜月笙明白蒋介石翻脸无情是出了名的。当年国共合作亦是如此。别人一向拥护他,等到他功成名就了却要杀那些拥护他的功臣。杜月笙已经估计到蒋蒋介石早晚会杀到他的头上来,他也对蒋介石这种翻脸无情的作风,已经赶到寒心了。趁着李宗仁在的时候,趁着粤方代表,汪精卫、胡汉民联手发难的时候,杜月笙也立即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此时,各方反蒋势力的阵营里又加入了杜月笙这个上海滩皇帝的名单。

李宗仁总算达到目的,闻言立即一拍桌子,大喜道:“好!月笙兄深明大义,有月笙兄坐镇上海滩,王亚樵不足为虑矣!”

双方既然定下来合作,那接下来的谈话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李宗仁许诺只要一把蒋介石拉下马,那上海市市长的位置非杜月笙莫属。如果杜月笙有意进入南京国民政府任职,也可担任高级顾问等职务。

李宗仁给杜月笙开出的价码正是杜月笙从蒋介石那里求之不得的。当下更加坚定杜月笙反蒋的决心。

李宗仁得到杜月笙的承诺不再忧心粤方代表在上海的安全问题,杜月笙得到李宗仁的承诺也有了光明正大改头换面的机会。两方互有所需,相得益彰。已然是同一“战壕”的战友。

上海滩藏龙卧虎,从北洋统治之时便有不少政客,军人,商业家避居上海。这些人虽然已经失势,但他们的关系网还在,要是运用得当,也是一股谁也无法忽视的力量。杜月笙久居上海,自然知道这些人的影响力,因此也提醒李宗仁多多拉拢这些失意的政客,如果给他们足够的好处,请出这些人还是很有把握的。

再一个就是杜月笙在上海的新闻界文艺界的势力也是盘根错节,树大根深。上海两大报馆《申报》和《新闻报》也有许多股份在手,还是《商报》、《中央日报》等十一家报馆的董事长或董事、常务董事,所以杜实际上控制了上海的新闻舆论界。上海滩上不少著名报人也或明或暗投入他门下。这些人依附杜月笙后,不但职业有保障,而且每月有津贴。此时的上海,虽然报馆林立、文人丛集,表面上看来新闻界百花齐放,然而,大小报纸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绝对不能说杜先生不乐意听的话,于是许多重要新闻,甚至排好了版的头条新闻,只要杜月笙“闲话一句”,往往会忽然不见。靠此力量,月笙帮助了不少达官贵人抽调了不宜外扬的桃色丑闻,当然谁收他之益,也就得受他所制了,从这方面来说,蒋介石的嫡系中也有不少人被杜月笙握着把柄,如果这些人不想身败名裂,只有和杜月笙合作。届时内外合力,蒋介石的下台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李宗仁从善如流,很快意识到杜月笙这个意见的重要性,信誓旦旦的保证,等汪兆铭一到上海就立刻拜访那些政界元老。争取在政界,舆论界一举打垮蒋介石的势力。

两人聊得正高兴,突然杜月笙的门生黄振东走了过来,显然是有什么事要向杜月笙禀告。看见杜月笙与李宗仁聊得高兴,一时间不敢打扰,只是在一旁一个劲的给杜月笙使眼色。

杜月笙早就注意到黄振东,不过李宗仁在座,他不好冷落人家,于是故作大方的道:“有什么事偷偷摸摸的,李将军又不是外人,直接说就是了。”

“杜先生,那个,那个……您今天准备招待的张崇天没有来,他,他去虞公馆那里了!”黄振东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张崇天失约的事告诉杜月笙。

“张崇天?”杜月笙贵人事忙,显然一时间有些想不起张崇天是谁了。

“就是那个新来的警察局行动队队长!您以几日前曾赞许过的那个人!”黄振东连忙提醒道。

“原来是他啊!”杜月笙脸色一沉,问道:“他没有来我这里,反而去了虞公馆?是虞洽卿那里吗?”

黄振东点点头,不平的说:“还不是那个虞洽卿,要不然那个小子怎么敢失杜先生的约……杜先生的面子居然也不给,那小子竟然先去拜访虞家,要是传了出去,那上海滩的人还不以为杜先生您比虞洽卿还要弱一头?”

黄振东还想继续说下去,却被杜月笙挥手打断:“行了,别说了!”

杜月笙的脸色阴的吓人,自己自发迹以来,在上海滩无论想请谁,那个人必定会按时赴约,从来没有人敢不给自己面子。当然,面前这位李宗仁除外。

可张崇天是什么身份?李宗仁是什么身份?张崇天如何能与李宗仁比?

自己邀请李宗仁时,李宗仁是全国数得上的实力派人物,手握几十万军队,自然可以不给自己面子。可张崇天如何?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警察局的行动队长而已,而且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混饭吃。论势力,张崇天绝对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论人枪?嘿嘿……恐怕杜先生“一句闲话”,张崇天就别想在警局内使唤得动一个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让自己在李宗仁面前失了面子。特别是李宗仁曾经也让自己丢过面子。两厢加起来,更让杜月笙感到怒火丛生。

“给脸不要脸!”杜月笙越想越气,忍不住当着李宗仁的面骂了起来。

李宗仁听到张崇天名字时心中一动,似笑非笑的看着杜月笙,问道:“月笙兄,驳了你月笙兄面子的可是那位在东北做了一番了不起事迹的张崇天?”

杜月笙看到李宗仁的表情,知道他有些嘲讽的意思。面色一红,深吸一口气强忍住心头怒意,沉声道:“不是他还有谁?月笙本敬他抗日事迹,真心诚意想请他赴宴,借机一会。没想到我杜月笙还不入不了这位‘抗日英雄’的法眼。嘿嘿……嘿嘿……也是杜某声名不佳,比虞老先生来自然差了许多。怨不得别人,怨不得别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