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政治信号,极力拉拢
作者:黑山老仙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51

八天的训练,要想使一群从来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甚至连军规条例都背不下来的“乌合之众”成为正式的军人,甚至是军人中的翘楚,几乎是一件登天难事。哪怕是孙武重生也训练不出来。

时间紧迫,为了能应付过蒋介石的视察,哪怕是场面功夫做的好看些,至少也能应对。

所以,张崇天在和中德教官商议之后,一致决定,部队的训练将抛开刺杀、射击、掷弹、翻越障碍等科目。而是专注与队列的演练这种军队里最基本的项目。

张崇天所部虽然如今是一个正规军的身份,可是毕竟多年的匪性难消,乍一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不少人都怨声载道的,都是自在惯了的,哪里受得了这些条条框框。免不了要寻衅滋事,横眉竖眼的挑教官的毛病,要不是把他们的枪都给收了,恐怕这三个教官就被打了黑枪了。

张崇天说到做到,这些天还真就一步没有迈出军营,到了他这个身份自然不用和小兵们一起训练,而是起了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专门过来为教官们撑腰,震慑这些桀骜不驯的胡子们的。

纵使如此,张崇天也不放心,托关系让戴笠又给他调来一百个中央军里的老兵充当执法队。

一百来人的执法队手持教鞭,要是有不听话的就直接上去一通打。有张崇天在哪里盯着,不服气想聚众反抗执法人员的还没等串联起来就被张崇天提前驱散了。

不过也有那些以为自己资格老,跟着老少两位当家的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胡子始终不服气,就算是张崇天震慑着他们,也总是阳奉阴违的不予教官合作。

对于这样的,张崇天就只有一句话――狠狠的打!

有张崇天在,大部的胡子都不敢乱动,那些生事的被人多势众的执法官架住,当着众人的面就拔下裤子,拿着教鞭噼里啪啦的抽上几十鞭子。

“噼啪”的打声不绝,“捣乱”的人痛叫之声也不断,其他的人在旁边看着至少也有了警惕之心。轻易不敢违抗教官的命令。

几十教鞭打完之后,那些“捣乱”的人还能站起来,这也是张崇天示意执法队手下留情的结果。起到杀鸡骇猴的作用就行了,要是真把自己兄弟打伤了,那他在众兄弟中的威望也就受损了。

那些心中不服之人被当众脱裤子大打屁股,自觉丢了面子,从此也不敢再捣乱,知道大当家是铁了心要整训他们,一个个也只好唉声叹气的受了。跟着大家伙天天站队,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之类的训练。

有专业教官的指导,一天天的训练虽然枯燥乏味,但就是这样枯燥乏味的训练却让八天之后的胡子已经显露出军人的气质。

至少,他们站在一起时不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乌合之众”了。这种变化,就连这些已经可以称之为军人的胡子们也发现了。

队列的本质是对组织的“序”的规定性。队列不仅是兵教之基,队列更是“组织之母,管理之父”。

看似简单平常,无非就是站姿要标准,如何按照教官的口令列队,如何列队齐步走等等,可通过队列的动作、队列的队形这个载体让士兵之间形成应答条件反射,继而使士兵建立服从行为和组织行为,以保障军队成为高度集中统一的整体。

以前的胡子们,作战时勇猛是勇猛,综合战力并不强。要是没有一个好的指挥者,那么就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可是现在的胡子们,已经完全可以称之为军人了,在接受初步的军事训练之后,懂得了团队合作意识,战斗力与以前自然不可以同日而语。

八天的训练一眨而过,蒋介石也如约而至,不过蒋介石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为了蒋介石的安全起见,同时也避免这些不久前还是土匪的士兵万一“擦枪走火”惊吓到蒋介石,所以张崇天所部虽然人人带枪,可是却没有发放子弹。只是扛着空枪走走队列,应付一下场面罢了。

蒋介石主意也并不是观看张崇天所部的演习,而是确保自己能够掌控这支部队,露个脸,训训话,然后被山呼几声“总司令万岁”也就可以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蒋介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人士”一同出现,这个人就是王亚樵!

在张崇天的牵线搭桥之下,戴笠与王亚樵举行了一次秘密会面,把蒋介石对王亚樵的“诚意”10万大洋送上。

王亚樵自从听了张崇天一番话之后,心中对自己与蒋介石的关系也开始犹豫起来,他拿不准中国到底能不能离得开蒋介石。如果离不开蒋,那么他再继续与蒋介石做对可就真的是误国误民了。

所以王亚樵也决定观其言看其行,对蒋介石以观后效,暂时和解。这才有了之后与蒋介石会面,并一同出现为自己新结拜的兄弟捧场助威的行为。

领袖身前无小事。蒋介石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尽管只是视察一支为数极少的部队,可是各方势力也绝不会掉以轻心。

当他们看到王亚樵与蒋介石站在一起后,各方势力的探子都震惊了。

消息迅速的传遍南京,传到了广州、上海……传到汪精卫、胡汉民的耳中。

王亚樵陪同蒋介石现身,这本身就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

王亚樵是什么人?斧头帮帮主、民国第一杀手、各方反蒋势力公推出来刺杀蒋介石的人物。这是各方反蒋势力在除军事力量上对付蒋介石最重要的一柄利刃。

可这柄利刃非但没有起到他应该的作用,反而与蒋介石“同流合污”了,这样一个消息,怎能不让汪精卫、胡汉民之流惋惜。

然而让他们更加感到担心的是,不久前王亚樵还是他们掌控的利刃,可现在这柄利刃被蒋介石掌握了,那蒋介石会不会反过来利用这把利刃对付他们?

王亚樵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啊!

所有知道蒋介石性格的人都不禁为之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王亚樵暗杀名单上的成员。这么一把威力巨大的利刃,如果蒋介石不用的话他就不是蒋介石了。

此时王亚樵与蒋介石的和解,已经悄悄改变了蒋介石与各方反蒋势力的对比。

张崇天不关心这些政治上的尔虞我诈,因为他知道,蒋介石无论面临何种挑战,他始终是最终的赢家,只要紧紧的跟在蒋介石身边,那早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在蒋介石视察完军队之后,又单独召见了张崇天,大力勉励了这个使王亚樵与他和解的功臣。

同时因为王亚樵在上海的势力,蒋介石更加坚定把张崇天安排到上海的决心。

在如今的局势下,蒋介石已经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风口浪尖上,如果他硬赖着不下野,以他的实力确实没有人能够撼得动,可是,有时候以退为进未尝不是一个高明的法子。

现在,蒋介石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为不久之后的下野与再次上台铺路了。

而上海,正是蒋介石计划中的重中之重,

“崇天呐,你是个有能力的人,不过资历还是太少了,人也太年轻。本来我的意思是让你去上海当警察局局长的,可是有些别有目的的人总是在抓我的把柄,一些小事也不依不饶。没有办法,只能先暂时委屈你一下了!”

张崇天对蒋介石说的“别有目的的人”心领神会,立刻表忠心道:“总司令放心,职下必定尽忠职守,为总司令控制好上海的局势,坚决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阴谋不能得逞!”

蒋介石见张崇天领悟到自己的心意,心中非常高兴,拍了拍张崇天的肩膀,道:“好好,你是个有前途的人,有你在上海我就放心了。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工作上会有事么麻烦,警察局的局长你虽然暂时不能当,但我也安排给了一个你的老熟人沈世军,相信有他在,你们的关系一定能精诚合作的。”

听到自己未来的顶头上司居然是老熟人,张崇天心中更喜,总算松了一口气。

蒋介石又关照了几句,当张崇天准备告退之时,蒋介石才一拍脑门,显是响起了什么重要的事,问道:“崇天呐,你可有表字?”

张崇天一愣,立刻答道:“回总司令,职下本在山里长大,山里的孩子有个名号就不错了,家父不通笔墨,所以没有给职下取表字。”

蒋介石闻言点点头,随即问道:“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既然崇天还没有来得及取表字,不如我为你取一个表字?你看如何?”

自古以来,取名之事非至亲长辈或者师长不能取,如今蒋介石要为张崇天取表字,那已经彻底把自己当做张崇天的师长,其中虽然拉拢的意味居多,可蒋介石是何等的身份,能让他为一个人取表字,那是何等的荣耀?

张崇天一听之下连忙做出一副感激涕零之状,眼圈当即就红了起来,眼看着就要潸然泪下。

“总司令关爱,实在是让职下……”

说到这,张崇天已经说不下去了,只是用衣袖反复擦着硬挤出来的眼泪。

蒋介石见状,也很是感慨,更加认为张崇天科考,是“性情中人”。

略一思考,蒋介石道:“张崇天?崇天?乃是崇天之志,你又不顾自身安危力救数万难民,古时关云长义薄云天,我看崇天也不逊多让。不如表字便取大地之德之意,便叫德土如何?”

“张崇天?张德土?好名字!好名字!职下谢总司令取名!”

蒋介石笑了笑,补充道:“德土此去上海匆忙,等功成圆满之后,可去黄埔进修,归来之际另有重用!”

张崇天身子一凛,马上打蛇顺杆爬的道:“学生谢校长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