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06年后如何赚钱,现代的哪些商品在这里最畅销,大家私下里热议过几次,最后的结论就是要用稍微有点科技含量的商品骗老外,以赚取暴利,还要不容易被老外仿造。
所以,李可乐提出的是销售最普通的橡胶安全套,解决外宾们的生活卫生问题;梁伟光提出的是销售丝袜与文胸,赚足洋妞们的钞票;而齐振宇在现代不但建议销售磺胺与青霉素,还建议销售过滤嘴香烟与仿ZIPPO的煤油打火机,向西方上流人士传播高品位生活方式,他认为西方国家再过三十年也发明不了过滤嘴的材料――醋酸纤维,同时还可以向全世界倾销那种最廉价的塑料一次性气体打火机。
不过听了陆万英对镇江府目前的市场介绍后,再联想一下此时整个社会的市场状况,梁伟光立刻有了茅塞顿开之感。
其实何必一门心思地在老外身上打转,而且也无必要把眼光就盯着后世先进的科技产品上。仅就火柴、肥皂、洗衣粉、洗发水、煤油、蜡烛、棉布、棉纱、铁钉这些日用消费品,还有对这个时代极具震撼力的高产稻种麦种而言,如果都弄到1906年的社会上来销售,绝对是供不应求。
况且,可以先从后世倒手成品过来占领市场;然后,可以再搞一批机器设备过来直接生产,还能带动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何乐而不为呢?
想通这一点后,梁伟光的整个思路便豁然开朗,说道:“我们计划最近就着手开办几家缫丝厂、纺织厂、面粉厂和榨油厂,想邀颂公也入点股份,不知意下如何?”
“炳辉太客气了,你们开矿办厂实践新政,我能于其中尽点帮助也是应该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样的说法陆万英虽没有直接听过,但大体意思是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能想到的。陆万英没有直接答应入股,而是客气一番后,略微琢磨了些才犹豫道:“我在江宁府的人脉确实不深,若是开在镇江府的话,有梅波兄从中协力,设厂所需的地皮倒好办,只是这机器一时难以……”
梁伟光立即承诺道:“颂公放心,只需个把月的时间就能把洋机器运过来。”他还装模作样的和严凯说道:“老严,过两天你就去一趟上海,机器的事情你要催一催,一旦到港就让他们立即发运过来。”
严凯也是演戏的高手,连眉毛都没跳一下,便答道:“光哥你放心,我会办好的。”
生产设备的问题不愁了,陆万英却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炳辉、泽生,新式工厂使用的机器都需要电,如何解决?去年镇江府倒是成立了一家大明电灯公司,不仅经营发电业务,还兼营电线、灯泡这些洋货,但要是用上他们的电恐怕还有点困难。”
有了老大做榜样,严凯编起瞎话来也是眼都不眨:“我们事先考虑过了,设厂的同时就自行建造一个发电厂,德国产的大功率发电机都已经订购好了。”
听了他们两人这番话,陆万英不由为他们的大手笔所折服,心里暗叹这些年轻人真是要干一番大事业,不像华兴会里的部分人只会夸夸其谈,整天光喊口号却眼高手低。不过他还是善意提醒道:“炳辉、泽生,你们将来兴办实业若要行事方便,还需捐几个官职于身上。”
严凯和梁伟光交换了一下目光,问道:“颂公的意思是要买官?”
陆万英笑笑:“其实也非什么实官,就是一种虚衔。”见他们还不甚明白,便耐心地讲了讲清朝的捐纳制度。
原来所谓的捐纳,又叫赀选或开纳,有时也称捐输、捐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卖官鬻爵。它一般是由朝廷制定细则,然后定出相应的不同价格来公开出售,并成为制度,这就是捐纳制度。
秦汉时期就已出现捐纳,到了伪清时也不例外。伪清的捐纳制度始于顺治时,完善于康熙、雍正、乾隆时,冗滥于咸丰、同治时期。它与科举、荫袭、保举同为伪清选拔官吏的三个重大途径,对于伪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伪清最初的开捐,是为了解决大批读书人的出路问题。到了康乾雍时期,主要是为了筹集军饷和治河、赈灾的费用,也使清廷在田赋收入之外,又寻到了另外一个财源,但也只是伪清的临时措施而已。从道光年间开始,由于对外战败赔款、以及国内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等一系列花大钱的项目接连出现,捐纳就真正形成了制度。
当然捐到的官虽有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候补的,真正的实缺极少。要想补到实缺职位,就要花时间等;没有耐心等的,需出点钱财去进一步贿赂。一旦当上实官了,再拼命搜刮压榨治下的老百姓,不但把投资的成本捞回来,还要死命的大赚特赚。
买官的主要是商人、华侨、地主这些有钱人,家资万贯的巨富们当然都捐巡抚、布政使之类的大官,差一点的就是道台这样不大不小的官,但有些小商人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只能先捐个知县一类的芝麻小官。更有甚者三五个人凑银子捐官,他们一般是采取谁出的银子多谁去做官,其他人或做师爷或做长随,等到在任上捞了银子大家分,有点类似于后世股份公司的年底分红。
捐例广开以致捐员成份复杂,造成吏治严重败坏,甚至有不少目不识丁的文盲和地痞流氓混进了官场。陆万英还特意提到,兴办新式工厂实践洋务的那些资本家们,基本都捐了或大或小的官职在身上,有的资本家还捐了不止一个官衔。
民族资本家投身洋务活动,兴办新式工业大多是仿效洋务官僚的。然而他们经营新式企业,却困难重重,外遭外国资本的排斥,内受各级衙门的干扰、刁难、勒索,各种捐税的摊派,使这些私人企业难以应付。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份,便于同官场打交道和求得减免各种厘税的优惠,他们中多数人纳赀捐官。不过,捐官虽为他们的经营活动带来了诸多方便,如与官府办理交涉可省去不少麻烦,可以从官府那里获得有关工商业经营方面的信息,甚至还可以获得减免厘税的种种优惠,对工厂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有益作用。但它同时也给工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因素。大量的资金用来为自己、为儿孙捐官以及用于官场应酬、交际,使得工厂的资金不能用来购买新的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既妨碍了资本积累,又严重阻遏了工厂的发展。
后世的天朝基本也是大同小异,那些有头有脸的企业家不是人大代表就是政协委员啥的,就是这几年县政协每次开会,也有梁伟光他老爸的份。公安局要想抓捕某个黑社会头头,即使检察院批捕了,还要事先提请人大或政协取消其代表或委员资格,否则就是违宪咧。
对此,梁伟光倒不难理解,他打趣道:“莫非颂公也捐了官职在身?”
陆万英哈哈一笑,自嘲道:“十五年前捐的候补广东水师提督,炳辉与泽生没有料到吧?”
严凯毕竟对军事史林方面的资料了解不少,忙追问:“是否就是关天培当过的那个水师提督?”
陆万英愣了一下:“泽生是如何知晓的?关仲因殉国,确是在广东水师提督任上。”
严凯谦虚道:“听老辈人说过虎门禁烟的事。”
陆万英感慨道:“关仲因之所以兵败殉国,是因没有洋人船坚炮利,而庚子事变时朝廷军队的装备并不比洋人差,却也兵败如山倒。”
清军手里的家伙能有这么好?梁伟光实在不敢置信,只是问道:“颂公就没想办法补个实缺?”
陆万英自嘲道:“我当年之所以捐个提督,无非是为了经商时少被勒索些,乃花点银子装点门面罢了,就连我府上的全友与根荣,还是捐过候补县丞呢。”
梁伟光与严凯两人不觉好笑,真人不露相啊,这陆老先生够超级牛壁的,居然拿县处级领导干部给自己当管家佣人。
就见陆万英对两人含义颇深的说道:“炳辉、泽生及另外几位贤侄,将来捐几个文职的虚官还不够,若要新办那新式学堂,招募人才教授西洋体操,少不得还要再捐两个武职于身上,两位以为如何?”
话至于此,梁伟光与严凯也有数了,这老先生恐怕不是闲居乡间的士绅那么简单,搞不好大水冲了龙王庙,大家还是同一路人。要不,人家咋这么热心的积极筹办句容民团呢?难道是为了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心系广大人民群众,扩大就业岗位为老佛爷排忧解难,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还不忘依旧处于贫困的乡亲们?
“应该,应该。”梁伟光露出心照不宣的一笑。
陆万英微微颔首,意味深长道:“捐纳也是要有资格的,不但乡邻要俱结担保,本地官衙也要开出籍贯和清白册。两位放心,一切都包在我身上。”瞧老先生这话说得,那叫一个**裸。
正交谈间,马车却不自觉的停了下来。陆万英起身掀开车上的帘子,看了看外边,回头说道:“是进南门了,我们先去梅波兄的府上。”
这时,前头另一辆车上的管家陆全友也过来禀报:“老爷,陆大人派查先生过来了。”
陆万英安排道:“你先去和?先生说一声,我这就给引荐两位小友。”
陆全友得了吩咐又蹬蹬蹬跑走了,陆万英对梁伟光他们说道:“查先生是梅波兄的心腹幕僚,姓?名良康,字全庸。炳辉、泽生,还是随我去见见他吧,若要在镇江府开矿办厂,还真离不了这?全庸从中斡旋。”
三人刚下车还没走几步远,便看到这位?先生从一辆中式马车前快步迎了过来。他个子不高圆圆脸,身着一席灰蓝色长袍,举止有礼,仪态温和儒雅。一开口就是地地道道的海宁官话:“颂老,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陆万英拱拱手寒暄道:“犬子鲁莽,让梅波兄与全庸先生费心了。”
“颂老见外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两位是……?”这?先生是相当的客气和热情,看来陆万英和镇江陆知府的关系确实不错。
“都是老家的世侄。”陆万英便向?先生介绍道:“这是梁伟光,字炳辉。”
梁伟光拱手致意:“?先生好。”
“这是严凯,字泽生。”
严凯也拱拱手寒暄道:“?先生好。”
陆万英在一旁补充道:“全庸先生,我这两位世侄都是少小离家,远赴西洋法国留学,近日才归国,若有礼数不周之处,还请多多担待。”陆老先生这一番介绍,不但解决了梁伟光这些人的籍贯与来历的清白问题,还顺带让?良康对他们高看一筹。
?良康对陆万英客气,不代表他对陆万英这两个素不相识的子侄们也要客气,不过听说他们是法国留学回来的海归,顿时眼亮了不少,赶紧打了一个招呼:“不知炳辉及泽生两位贤侄,精于西方何事何物?”
梁伟光大方道:“我们一起回来的同伴中,有人学习的是西方经济学,有人学习的是西方机械学,不过他们这一次都没有跟过来,暂时还住在颂公家中。”他指指身旁的严凯及崔德才等人,介绍道:“我们这些人在法国都是学的军事与警察专业。”
人才,难得的人才啊!内心里万马奔腾的?先生拉着陆万英的手,激动道:“颂老啊,我该尊您一声福老才是,您这当真是雪中送炭啊。”
陆万英不客气的笑纳了,谦虚道:“这也是事有凑巧,他们昨日才到我家中,跋涉万里重洋还没能好好休整一番,就让我拉过来了。他们都懂法国人说的话,与聚福洋行的法国人交涉,有炳辉他们做通译那是再好不过了。”
?先生听了也是连声赞好,遂道:“颂老,我们这就赶紧回府?”
“正是,可别让梅波兄久候。”陆万英也急着要去陆知府的家中商议一番,毕竟自己的宝贝儿子还被法国佬扣押呢。
于是一行人又上了车,陆万英和梁伟光他们打了一个招呼后,他坐上了?先生的那辆车,其它车子跟在后面直奔陆知府的官邸去了。
梁伟光在车上和严凯悄悄商议盘算了下,还剩八只劳斯丹顿名表,准备一下子拿六只出来,直接把那个陆知府给一棍子轰晕,至于买官所需的花费,不是还有高胜利高副省长收藏的那些大把的金条嘛,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