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险象四伏
作者:关山飞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73

源茂客栈中,狄公正在看着元芳留给他的信,已看到了最后两行:卑职若会杨益远,必做出明了试探。卑职回,则杨益远可用,若至晚间不归,则播州已成凶地,望大人斟酌速离,大人安卑职方安,切切!

狄公凝视信纸良久,薄薄的信纸在微微颤抖。

“芳儿,你说方才出门时看到元芳的背影?”狄公看着芳儿,强压心中焦急。

“奴婢不能肯定,却是很象。”芳儿刚才出门买面,恰恰看到元芳与仆人绝尘而去,但从未见元芳穿过那等衣服,如何能确定?

狄公沉思良久,元芳此去凶多吉少,据他信中所说,可见杨益远已经很有与路李二人相通的可能,而且不是一般的相通,元芳所说的“明了试探”,是一定要让杨益远挑明立场的,元芳还不知狄公的调兵权已被撸夺,若元芳被杨益远拘押甚至所害,自己也无以为救。当今之计,只能抢得分分秒秒,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清杨益远的真实意图。

“如燕,走,我们先去找到那个叫小山子的孩子。”

韩虚谷府邸的正门处立着一个瘦高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中原商贾样的丝绸长衫,脸不阴不阳地拉着,手里拿着五两银子,还有一张名帖:“去给韩老爷通报一声,这五两银子就是你的,就说有故交前来拜望。”

那看门的小厮何曾见过这么大方的客人,忙的直点头,脚不点地地跑了进去。

韩虚谷接到名帖纳闷,“殿中省少监 叶承公”,自己并没有这样一位故交啊,不过此人来头可不小,也是个从四品上,比自己还要高几级。韩虚谷不敢怠慢,穿戴整齐,亲自来到门口迎接。

这边杨益远听到元芳要借兵,并没有元芳想象中那么惊奇。杨益远甚至没有马上反应,稳稳地坐在椅中,凝视着元芳。

今早就在他派人去请元芳之前,已派人去忆安堂欲将小山子母子“接”进孟府,在派人去之前,他就下了铁命令,忆安堂中不管有多少人,通通带回孟府。不出他所料,派出去的黄铁制的“土家军”遭到了拼死抵抗,虽然堂中只有连带梁十味不过五名千牛卫,却将二十名土家军打的死伤过半,只是出身于播州深山的土家军使用的兵器和手法都极为怪异,除钩枪剑戟外还使暗器毒针,无所不用其极,沈韬等人不敌,终被捉拿。小山子母子是第一要捉拿的人,无可幸免,但沈韬等人却拼死保护了十味,将他推出院墙,得以脱身。

杨益远虽然还没来得及查出沈韬等人的真实身份,但仅凭他们和这个李晋易的武功也能感觉出,这绝非一帮商人,倒有些象朝廷武将。所以此刻元芳说出借兵的话来,杨益远也并不吃惊。只是李元倾的兄弟借兵又所为何来呢?

狄公雇了辆马车,带着如燕和芳儿来到忆安堂,只见房门虚掩,里面静悄悄的。狄公推门而入,提高声音问道:“郎中可在?”问了几声没人回答。转过照壁,便觉气氛不对,一丛丛的竹子歪七扭八,细看地上还有血迹。狄公与如燕一间间屋子找过去,房中大多狼藉,只是不见人影。

看来忆安堂中的各色人等都已被尽数掳去,谁有这么大的手笔,又有这等强夺之势,狄公心中已猜到几分。

“叔父,你发现了什么?”如燕看见狄公沾起一点血迹在闻。

“这血液呈黑色,腥臭非常,似乎中了毒。”狄公细细思忖。

“叔父,我总觉得有人在这院子里盯着我们,可又不知到底在哪儿。”如燕有些紧张,怕叔父有失。以前自己在江湖中飘荡时,无论是面对敌人还是黑夜,从来也不怕什么,但自从心里有了元芳,跟随了叔父,反而时时担心起来。

“不怕,如燕,我们慢慢地出去。”若是元芳在侧,狄公会问他能否对付,但面对如燕,狄公却不忍心,虽然这是与对方见面的好时机,但狄公还是带着如燕和芳儿慢慢地走了出去。三人转过照壁,原本洞开的门却已经紧紧地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