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进退试探
作者:关山飞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62

元芳这边仔细思量,孟府土堡中的杨益远也毫不轻松。

孟府管家孟福昨夜死于自己的房中,地上摔着一只土碗,里面还残留有少量的“九命绝”,是当地的一种剧毒,取自蜈蚣和金环蛇的毒液,人吞食或见血后立亡。也不知是有人下毒还是他自尽,总之死时是无声无息,到今早才被人发现。

杨益远亲自来看了看,便命刑狱使段苍山接管此案。

杨益远从昨日听到段苍山说孟福领队的话后,便命人将孟福秘密监视起来,但并没马上拘捕他,因为孟福是孟宅的总管,拘捕了他马上人心惶惶,而且杨益远难以相信黄铁制会参与此等事,所以还要再暗中调查一下再决定抓人,谁知有人比他更快。

此刻杨益远坐在偏厅中凝神思索,最近所发生的,他所知道的一环环、一节节。他感到身边有一个阴谋在行动,目的就是要搅乱他精心建立起来的一套运作机构,使他寸步难行。

杨益远正在沉思间,忽听家丁来报:“启禀司主,商人李晋易现在府门外恭候。”

“请!”杨益远一挑浓眉,精光聚于眼中,他倒要看看,敢闯孟府土堡的中原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元芳跟着仆从大踏步一路直入中厅。

但见中厅甚阔,处在整间土堡的中轴线上,分上下两层。上层关闭,下层门敞开,门上悬匾,上面遒然四个大字“气象万千”。厅内正对门一张黄杨木雕花交椅,下首两边分列八把窄背黄杨木椅,中间地上铺着一张黑熊皮。正中交椅后一张六尺高两丈阔巨大水墨画屏风,画的是崇山峻岭,滚滚怒涛,泼墨恣意,气势非凡!

元芳听苍山说过,此座土堡整个由杨益远授意兴建,看来土堡中的每一物件透出的无不是杨益远的心意。这座中厅布置地整肃简洁,气氛雄浑,还透出些豪迈的诗情画意。

元芳由仆人让着在下首的第一张椅上坐了,稍顷就听到屏风后有门打开,随之脚步声响起,一个响亮的长声唱道“播州宣慰司大人到!”

元芳站了起来,就见一个身穿银灰长衫、戴银灰纱冠,中等身量的人从屏风后走了出来。但见他一张轮廓清楚的长方形脸,眉锋如直刀,目光敏锐,一对深刻的法令纹,唇稍厚,留有短髭,身形稳健,脚底生风,一副不怒自威的尊严。

“杨贵司在上,散轶殿中省丞李晋易有礼。”元芳说着躬身拱手,按晋易的官阶向杨益远行了个礼,眼睛却一刻也没离开杨益远的脸。

杨益远瞬间愣住。这不是李元倾吗?这个面容、身形,哪里不是李元倾?可又似乎有哪点不对。似乎更沉稳儒雅,而且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陌生,难道真的不是同一个人?

“杨贵司?”元芳唤了一声。

“嗯,李大人,久闻李大人大名了。”杨益远边思索,边缓缓地向元芳走来。

“在下初到贵地,惊扰了。”元芳料定杨益远已知自己在孟府的所作所为,没打算隐瞒。

“请坐。”杨益远仍在思索中,随口敷衍。突然想起,听见孟福说过一句,商人李晋易在源茂客栈门口遇见双生兄弟和义父,原来如此!看来他真是李元倾的兄弟,可怎么从没听李、路二人说过?

杨益远想清楚了元芳的来历,心情甫定,目光重新聚拢。他的这一系列表情变化都收在元芳眼中。两人不过片刻间说了两句闲话,却已在神情间交流了数度信息。

“李大人据说是江南皇商,远来播州辛苦了,却不知有何贵干?”

“在下听说贵地大旱,在闹粮荒,商人么,进来看看,不知是否有可效劳之处?”

“本地虽缺粮,但本司能够解决,就不劳李大人费心了。”

“在下冒昧说一句,前日赫章已发生抢粮事件,不知杨贵司打算何时解决?”元芳的语调还是不紧不慢,但问题已在步步紧逼。

“这是本司自己辖区的事情,好象李大人无权过问吧?”杨益远也并不慌张,羁縻州的土司就是当地的皇帝,除非京城派了钦差前来,否则谁能质问他?

“在下是无权过问,只是很好奇。”

“李大人的好奇尽可自己留着。本司还有很多好奇。李大人的手下为何去照顾一个陌生的小乞丐?李大人与沈乐娘何止旧日相识,为何甫一见面便即分离?李大人与李元倾分明是双生兄弟,为何一个在大娄山,一个却是江南皇商?李大人,你的武功还相当不俗,作为商人,你的武功简直令人惊异了!”杨益远一口气将他的质疑全部倾倒而出,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在下习武,实在平常。中原市井间,遍地可见击剑作歌的少年,此所谓盛世之风而已。 在下与沈乐娘确系故交,但时过境迁,缘分已绝,又何苦再迁延?赫章虽不是中原,孩童也不该受如此欺压,在下看不过眼,派手下前去安抚,又何错之有?倒是孟老板苦苦相逼,将在下的手下打成重伤,在下还正要向贵司讨个说法!至于在下与李元倾之身世,便不是一句两句可说清,贵司既然与鄙弟相识,何不请来当堂说明?”元芳故意句句辩解,他知道自己越辩解,杨益远就会越疑心,他要看看疑心重重下的杨益远是个什么表现。

杨益远看了元芳片刻,似乎在斟酌:“我与令弟并不相熟,却怎么无缘无故地相请呢?”

“即是如此,贵司对我等兄弟的身世并不感兴趣了。”元芳放出一个诱饵。

“与本司有关吗?”杨益远又反问回来。

“有!”杨益远的一再明知故问使元芳看透他的虚与委蛇,决定亮出底牌,做最直接的试探:“因为我要向贵司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