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听得一愣:“你就问这?问这干甚么?”
我忙不迭的点头:“是啊是啊,这个问题太没水准了,我要换一个。”
白泽想都不想便答应了:“好罢换一个,算你这丫头合我脾胃,开天辟地能受此殊荣的你可是第一个。”
我同他笑笑,埋头细细沉思一回,蓦然道:“算了不换了,我就问这个。周宛如若不是美成那副样子,泽鸾也断不至为她葬送了身家性命乃至江山社稷。这件事已经困扰了我几千年,你若肯告诉我其中缘由,我也能早些解脱。”
白泽呵呵而笑,摸摸肚皮整整大氅,踱至峭崖边上,背剪了双手问我:“丫头,你难道不想求问个姻缘吗?不想知道你和东华最后是个怎样的收场吗?”
我脸上一热,条件反射似的犟嘴道:“瞎扯甚么,我的姻缘跟东华有甚么关系……”
白泽转过身来,似笑非笑的看着我道:“这是真心话不是?倘若我告诉你,你的姻缘果真同东华没有关系……”
“别别别别!”我急得大叫,“谁让你告诉我了,我又没问你!我一点都不想知道我们最后会怎样,就让我们自己慢慢走到那一天罢。”
他竟又是一愣,像是万没想到我会拒绝他的诱惑,眼珠子一转便又巴巴的凑上来:“那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个大优惠,准你问我十个问题,只要不问周宛如这一个。”
咦?这倒叫我好奇了。他肯下这样的血本,难道周宛如一案果真有甚么不可告人的隐情?
我坚决的摇头:“不,别的都不想知道,只问这一件事。”
他顿时满脸失望,喃喃轻叹道:“既如此……”又似深思良久方拿定主意,慢慢开口道:“那就告诉你罢。周宛如生不同人,死不同鬼,她一世境遇,原是个造化里的奇闻。”
半晌不再见他出声,我急急追问道:“然后呢?”
“甚么然后?都说完了呀。”
我盛怒之下,拂袖便走:“太糊弄人了罢!有点诚意没有?没诚意干脆不要说,亏你还是个顶天立地的老神仙。”
白泽连连拉住我:“丫头丫头,莫生气,不是我不肯告诉你,只是这一桩天机……嗨!”
他似万般无奈,慨然长叹道:“天意!既是造化里的奇闻,原不是人力所能瞒得住的。罢,罢,你且坐下,待我与你细细道来。”
我木着脸,依言在磐石上抱膝坐定。但见他在眼前踱来踱去,踱来踱去,半晌方道:“这其实并不算甚么秘闻,世人早有记载。许多年前,华夏国曾有一位极有学问的史官,因得罪了皇帝而身陷囹圄,受尽酷刑。谁知那位史官身残志坚,心智强于常人百倍,在狱中将毕生所学著就一部鸿篇巨作,堪称华夏一国历朝以来最伟大的一部史书。”
我点点头:“这人我知道,我一向极之钦佩于他。”
白泽道:“哦?你知道?那他的书你看过吗?”
我脸上一红,讪讪笑道:“那个,好像只看过封面……小时候师父给布置的法术功课太重了嘛,哪有时间看闲书。长大以后又要当星星忙事业,更没时间看了……”
白泽瞪我一眼,冷哼道:“太史公的大作也能叫闲书?你以为我凭甚么博古通今?无书不读方能无所不知。”
我讷讷赔笑:“是,是。”
白泽又道:“那书中曾记载过一个叫做‘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你总听过罢?”
“是。从前有一个皇帝,他有个妃子叫褒姒。那褒姒生得同仙女一般美丽,又为皇帝生下一个伶俐乖觉的王子,皇帝因而十分宠爱她。这褒姒哪里都好,独独就是不爱笑。那皇帝为了搏她一笑简直煞费苦心,甚至不惜点燃烽火狼烟,引四方诸侯匆匆赶往帝都御敌。谁知到了跟前才发现根本没甚么敌情,不过是皇帝同他们开个顽笑,只得一个个悻悻的回家去。那褒姒见到众人仓皇狼狈的样子果然大笑起来。皇帝心中喜悦,如法炮制,隔三差五便点烽火以戏诸侯。美人终于日渐开怀,而诸侯们也被那昏君伤透了心。有朝一日乱臣贼子果真攻入城中时,无论那皇帝再如何使劲点烽火,却没有一个人再去救他了。”
白泽笑道:“不错,表达得很生动。只不过你可知道褒姒是谁?”
我一愣:“褒姒?不就是个祸国殃民的美女嘛?”
白泽摇头:“太史公书中记载,昔日夏后氏衰落之时,有两条神龙青天白日的忽忽降落在夏帝宫里,对夏帝说道,我们是褒国的两位先君。夏帝十分紧张,欲视占卜情形而决定是杀了他们还是赶走他们。结果甚么好卦都没求到,独有一卦说,须得请出‘龙漦’并妥善藏之,方为大吉。所谓龙漦便是说龙涎了。”
“于是夏帝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龙遂消失不见,并留下涎水。那夏帝令人将龙涎收于木匣之中,好好的藏了起来。”
“夏亡之后,木匣传于商;商亡之后,又传至周。接连三代,从没人敢打开看看。而至厉王末年时,匣子终于被打开了。霎时间龙涎四溢,任谁都清除不去。那周厉王原是个昏庸无道的蠢货,竟然令一群裸妇对着那龙涎大喊大叫。龙涎遂化作一只巨大的玄鼋,爬进厉王的后宫里。”
“那后宫中有一名六七岁的小宫女,刚换过了牙便碰上了这玄鼋,到及笄之年时竟未婚而育。那宫女十分恐惧,生下孩子后便给悄悄扔了。”
“至周宣王年间,常有稚女唱儿歌,曰,‘山桑弓,箕木袋,灭周亡国真祸害。’宣王听到这儿歌后十分不悦,又听说有一对夫妻刚好是卖山桑弓和箕木袋的,便命人去将他二人杀掉。那夫妇二人遂连夜逃命,岂知逃至大道上时,竟发现了那个先前被宫女扔掉的女婴。夫妻俩听她深更半夜哭得实在可怜,便收留了她,并带着她一同逃往褒国。”
“那女孩渐渐长大,出落得倾国倾城。后来褒国开罪于周,褒国君主便将她献与厉王,以期恕罪。因这女孩是从褒国献出,便被称为褒姒了。”
“幽王对这褒姒一见钟情,极之宠爱。为立她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竟将原配的夫人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褒姒终于做上了王后,伯服也成了太子。太史伯阳遂感慨道,‘祸成矣,无可奈何!’”</li>
<li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009900;"><hr size="1" />作者有话要说:注:
有关褒姒的故事都是《史记 周本纪》里真实记载的,是史记中少有的具有浪漫主义神话色彩的一段故事。
玄鼋,第二个字念元,我百度了一下,发现其实就是个大王八。。。</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