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护国公
作者:大fff团      更新:2020-05-07 08:30      字数:3532

“尔等蛮夷简直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知道尔等嘴中的‘明光公主’是谁吗?!”

大殿内响起一片交头接耳的声音。

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略微侧头思考了片刻,随后猛然扭头看向站在自己身边的刘彻。她伸出小手轻轻拉了拉刘彻的衣袖。

等刘彻俯身后,小女孩笑着轻声道:“彻姐姐~彻姐姐~这群胡人居然想迎娶你耶~”

刘彻原名刘彘,自幼聪颖过人,慧悟洞彻。又喜好读书,学习各种知识。汉景帝惊期才,遂为其改名为刘彻。“彻”字表示充满智慧,达到圣德的要求。并封其为“明光公主”。

在刘彻成为太子之前,大汉文武百官皆称其为“明光公主”。现在突厥人想要迎娶汉景帝的“明光公主”,就是想要迎娶现在的大汉天子。

面对群情激愤的大汉满朝文武,突厥使臣脸上依然带着淡淡的微笑。

“我突厥可汗,愿意出800万钱作为迎娶大汉天子的聘礼。”

“哦呀~800万钱啊~还真是大手笔啊~”

武官队列中传出一个不正紧的声音,语调略显轻浮,语气中满是嘲讽。

800万钱?我呸!就是800万两黄金,也别想带走天子陛下。

天子乃大汉精神支柱,别说远嫁草原了,就算你们突厥人入赘我大汉,大汉百姓也不会同意。

我大汉天子乃是高岭之花,汝等只可在远处观望。或许将来有一天,有人能伸手触及这朵“高岭之花”,但这个人,绝不会是你们这群胡人!

刘彻直起身后低声道:“天子陛下,那群突厥人似乎想要迎娶你。”

刘彻的话语很轻,但原本吵闹的大殿却瞬间安静下来。文武百官都齐齐看向高台,看向高台上伪装成女官的刘彻

“啊?我?我不要~我不要~”

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一见百官视线集中在自己这边,以为大家是在看自己。毕竟自己现在扮演的是大汉天子。她立刻慌张的向前伸出那双小手,不停摇晃着。

“不要!不要!不要去草原!”

“传天子口谕,天子不愿远嫁草原。”

大殿内响起了一阵充满嘲讽意味的低笑声。

“是吗?那么大汉是拒绝与我突厥结永世之好了?”

到这里,刘彻大致上算是明白了。突厥人已经不再甘愿蛰伏在草原之上了,他们今天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提亲,而是来探察大汉的态度。如果大汉表现的软弱可欺,他们很快就会发起攻击。

狼到底是狼,永远不可能变成狗。忘恩负义的野兽永远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才得到现在这片舒适土地的。

刘彻再次向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俯下身,装模作样的聆听了一会儿。随后起身道:“天子陛下说了。尔等自大的行为让天子陛下感到不快。然,我大汉乃礼仪之邦,即便两国交战,也不斩来使。所以尔等可以回去了。回去洗干净脖子等着天兵降临吧!”

刘彻未与朝臣商议,便做出了与突厥交战的决定。

对于刘彻的独断专行,满朝文武百官没有一人提出反对意见。

一群生活在草原上的胡人,居然妄图迎娶大汉天子,也就是想将大汉划入他们的统治之下。

这是对大汉的羞辱!

没有当场砍死你们这群突厥使臣,将你们的脑袋送回去已经是对得起你们了!

“天子陛下可要考虑清楚了,你这是在对我们突厥宣战!”

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满脸慌张的左右扫视,视线最终停留在刘彻身上。于是刘彻再度俯身,装模作样听了片刻后直起身。

“天子陛下说了,你们这群突厥人给脸不要脸。天子陛下认为需要给你们一点教训!”刘彻的话停了停,随后向着文武百官大声道,“传天子口谕!尔等谁去给这群突厥人一点教训!让这群野兽知道我大汉的威严!”

“哦呀~哦呀~这个命令真是让我好等啊~既然陛下已经下达口谕,我去揍那些突厥人,大家应该没意见吧。”

武官队列中不正经的轻佻话语再度响起。一名大约30岁左右的男子刚走了两步,就被一旁容貌与他相仿,却更年长的40岁中年男子拉住了手臂。

“小弟,别闹事。”

中年男子示意自己性格轻浮的弟弟仔细看看场合。

天子并没有指定某人出战,那依照官职、辈分排列,前面还有一大群人在。无论怎么想,都轮不到你出场。

“家……家姐……要,要元霸……将,将那些人,扔,人,扔,人出去吗?”

一直像一尊雕塑般站在小女孩右手边的少年一开口,话语断断续续,有些口齿不清。但下方满朝文武立刻满头大汗。

这个少年一出手,估计突厥使臣连肢体碎片都没有了。直接化为一堆肉泥,可以拿去喂猪了。

“不……不行……”

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立刻将自己的小脑袋摇得和个拨浪鼓一般。

“但,但,但是……”

少年还想说什么,可“但是”了半天也没说出口。就在这时,大殿内响起洪亮的声音。

“赵王殿下。区区胡人,不需劳烦你动手。老夫我也很久没动手了。”

一人影迈着沉稳的脚步缓步上前,随着他迈腿的动作,每当他脚掌落地,大殿内的地面便微微一阵颤抖。

看清上前的人影后,大殿内文武百官立刻后退两步,为人影让出一片活动空间。

“护国公”秦琼德高望重,只要是他的要求,没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

突厥使臣看着走来的雄伟男子。

男子身高几近一丈挂零,发须皆已泛白,面容略显消瘦,棱角分明。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皱纹。明明已经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双眼不见一丝浑浊,目光如炬,挺直的身躯如松柏一般挺拔,脚步更是沉重,稳健。男子内穿暗金甲,外罩青色素罗袍,腰系淡白丝绸带,背后还背着一对金锏。

“护国公”秦琼是参加早朝的文武百官中唯一能披甲持锐,不穿朝服的人。这是昔日汉景帝给他的特权。

之见秦琼大步上前,来到突厥使臣众人面前后,解下背负的金色双锏,单手握住双锏向旁一递。武官队伍中立刻走出两人,恭恭敬敬双手捧起一锏,同时高举过头后才缓缓后退。

金色双锏乃是汉景帝亲赐之物,赋予秦琼“上打昏君,下打谗臣”之权。见此金锏,如见汉景帝亲临。哪怕当朝一品大官,秦琼都能用这对金锏先斩后奏。即便刘彻犯错,秦琼也能用这对金锏教训之。

别说着对金锏来历不凡,光是单锏40斤(大约是现在的64斤)重量,也不是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小宦官能长时间举过头顶的。

昔日秦琼家住山东济南历城县,是历城县一个小小的捕快。并非因为其才能只能作为一个捕快,而是因为家中老母尚在。为人至孝的秦琼不可能离开老母,远赴异乡。

秦琼武艺出众,又为人热善好施。好友几乎遍布天下,黑白两道受过他恩惠的人不计其数。

在山东流传着一句童谣。

胯下黄骠马,马踏黄河两岸。

掌中一对熟铜锏,锏打山东三州六府半边天。

孝母似专诸,交友塞孟尝。

人送外号“神拳太保”。

说的就是秦琼。

随后汉景帝登基,准备与匈奴决战,广发天下召令。

得知汉景帝召令后,秦琼家母教训秦琼道:自古忠孝难两全。现在既然我大汉需要天下能人志士,吾儿何故担忧老生这一副臭皮囊。国家,国家。自当先有国,后有家。去吧,去吧。去为我大汉扫平北方边患。

于是秦琼便告别家中老母与妻子,在历城县县令与诸多同僚的依依不舍送别中报名参军。那个时候秦琼25岁。

在之后的岁月中,秦琼跟随李靖一路东征西讨。灭匈奴,破楼兰,平天竺。历经大小战役数百余场,未逢一败。其武勇、忠义深得汉景帝喜欢。与李靖,诸葛亮,狄仁杰一起被汉景帝视为自己最值得信赖的臣子以及好友。

汉景帝在时,常常带着他最喜欢的小女儿刘彻去四人家中拜访。对秦琼来说,刘彻即是他的君主,也是他的学生,更像他的孩子。

现在一群塞外胡人居然妄图娶走他的君主,他的学生,他的孩子。向来好脾气,乐于交友、助人的秦琼大怒。

秦琼不停活动着手腕,以居高临下的鄙夷眼神看着矮他至少半个头的突厥人。

“尔等,谁先来?”

说实话,如果秦琼真想教训这群突厥人的话,根本不用他亲自动手。只要他在江湖上放句话,就说“一群突厥人让我很不高兴”,很快大汉黑道上的人物就会出面让这群在大汉势力范围内的突厥人过得生不如死。不过秦琼帮助别人从不求回报,所以为人正直的他从没想过要用这种手段来教训面前这群突厥人。

突厥使臣身边,之前不愿跪拜天子的年轻人向前走了一步,不过被突厥使臣悄悄伸手拦住。于是他怒瞪使臣,不甘得站在原地。

见突厥人站在原地没动,坐在椅子上的突厥使臣也没有说话,秦琼再次开口道:“一起来也没关系!”

李靖依然闭着双眼,偶尔伸手缕过自己的山羊胡须。

诸葛亮也是依然微微眯着双眼,不知道在想什么。

到这里为止,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突厥人想干什么,也知道“护国公”想要干什么。

突厥人是在试探,试探大汉是否还像四十年前灭亡匈奴时那样充满锐气。

“护国公”也是在试探,试探突厥人到底有什么自信敢以大汉为对手。

就算当年讨伐匈奴的我等都已经老了。我大汉也不是你们这群胡人能抗衡的。

就让我这个花甲老人来告诉你们。老狗也有几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