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你二大爷永远是你二大爷
作者:大fff团      更新:2020-05-07 08:30      字数:3598

秦琼向着面前,最靠近自己的突厥人挥出右拳。似乎害怕下手太重,不小心打死对方,他挥拳的速度并不快。

那突厥人也反应迅速,侧身向旁一闪。随后双手五指弯曲,抓向秦琼粗壮的手腕。一把握住秦琼手腕。

突厥人脸上立刻露出了阴险的笑容。只要紧紧握住手腕,自己就可以迫使这个大汉“护国公”投降了。

可还没高兴多久,突厥人便发现自己错了。自己的确握住了秦琼的手腕,可不管他双手如何用力,对方粗壮的手腕就如石头一样,纹丝不动。

“小鬼,你太弱了!”

秦琼说着扬起被对方握住的手臂,即便那个突厥人将全身的力量全部施加在手臂上,依然无法阻止秦琼抬臂的动作。

猛然转动手臂,轻易便从对方手中挣脱出来,秦琼反手便是一把向着对方脸部抓去。

突厥人微微一愣,似乎一时间难以接受对方轻易挣脱了自己的双手。见秦琼的大手袭来,立刻下意识后退。与此同时,秦琼突然快步上前,化掌为拳一拳砸在对方脸上。

突厥人的身子躬成虾子样,向后飞了出去。

将突厥人揍飞出去的,并不是秦琼瞄准对方脸部的右手,而是隐藏在下方,以对方腹部为目标的左手。

“神拳太保”即便不动用“先祖之力”,徒手搏击能力也是大汉数一数二的。

被秦琼揍飞出去的突厥人飞向了身后的大汉文官队列。

文官中一名年轻人上前伸手一抖,朝服宽阔的袖口在空中飘动。他仅凭借手腕的抖动,便轻描淡写的轻易卸去了那名被秦琼揍飞的突厥人身上的冲击力。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年轻人在卸去了突厥人身上的冲击力后,脸上带着一丝鄙夷与厌恶,退回队列中。任由那名突厥人直挺挺摔倒在地。

见秦琼轻易便击倒一人,剩余的突厥人立刻左右散开,将秦琼包围在中间。其中一人悄悄绕到秦琼背后,随后一把扑了上去,用自己的右臂勾住秦琼的脖子,同时伸出自己的右脚去勾秦琼的右腿,试图用他的摔跤技巧放倒秦琼。

然后这个突厥人就体会到了之前令他同伴惊讶的事。

秦琼仿佛是石头雕刻的塑像一般,无论身后的突厥人如何使力,他就这样站着,巍然不动。

一个向后手肘砸在对方侧腹,轻易从对方的擒抱中挣脱出来,转身一把抓住对方腰带,单手用力向上抬起。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单凭右手便将一个20多岁的壮年男子高举过头。

“和老夫我的那对金锏相比,你还是太轻了。小鬼,回去多吃点肉,长壮实点再来和老夫比力气吧!”

单手高举着突厥人在原地转了两圈,随后将对方狠狠砸在地上。骨头碎裂的声音猛然响起。那么突厥人躺在地上不停扭动着身子,嘴中吐出大片血沫。

不理会在地上不停翻滚的突厥人,秦琼扑向右侧将自己围住的一人,速度快得像奔跑中的猎豹。

双臂齐出,如出水蛟龙一般,砂锅般大的拳头带着千斤之力,硬碰硬砸在对方竖起防御的手臂前臂上。骨头断裂的声音再度响起。

随后秦琼化拳为掌,转身拍开向自己挥来的拳头,顺势扭动腰部,反手一巴掌扇在背后偷袭着脸上。然后就看见踉踉跄跄向一旁倒下的突厥人嘴角挂着血痕,勉强走了几步后,右腿膝盖一软,单膝着地,鲜血顺着他的嘴角滴落在大殿内的地板上。

秦琼转瞬间便轻易放倒了四人,展现出了四种不同的战斗风格。这让武官队伍中,那名30岁左右的男子再度发出了轻浮的叫嚷声。

“哦呀~哦呀~秦老爷子~还真是雄风不减啊~”

“哈哈~怎么,薛家小弟也想来切磋一下吗?”

男子用手抓了抓自己官帽下的后脑黑发,苦笑着道:“我是很想啦~不过大哥应该……嗯,肯定不会允许。我可不想被大哥骂。”

突厥使臣带着涨成猪肝色的脸,一脸怨恨地看着秦琼。

对方先后向自己展示了徒手搏击的技巧,强悍的力量,刚猛的拳头以及迅捷的掌击,证明即便过了近40年,即便已过花甲之年,他秦琼依然是那个令草原胡人闻风丧胆的大汉猛将。

你二大爷永远是你二大爷。

随后更是轻描淡写的以“武艺切磋”之名堵住自己的嘴,让自己无法借题发挥。

武艺切磋,受伤再所难免。你不能怪对方下手太狠,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

秦琼虎目瞪视四周突厥人,脸上带着一丝不屑。

这就是胆敢挑衅我大汉的代价。

刘彻再次俯身,装模作样地说道:“是的,陛下。微臣明白了。”随后她直起身,向着文武百官大声道:“天子有令,到此为止。让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胡人知道我大汉的威风就可以了。我们大汉乃是礼仪之邦,现在送这些突厥人回去。”

大殿内朝臣们齐声道:“陛下圣明!”

刘彻挑起一侧眉毛,高傲中略带嘲讽地看着突厥使臣。

“尔等听着。天子陛下有言。我大汉乃是礼仪之邦。好友来了,迎接他的是美酒。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是长枪。尔等好自为之!”

说完刘彻转身看向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

“陛下,这样可以吗?”

小女孩坐在龙椅上,不停向刘彻点着自己的小脑袋。

“那么,传天子令,退朝!”

“恭送陛下~!”

满朝文武百官齐齐跪拜。小女孩从龙椅上跳下,飞一般跑向大殿侧门。刘彻依然维持着双手捧剑的姿势,跟在小女孩身后,缓步走下高台。在走进大殿侧门时,她还故意停下脚步,扭头扫了眼大殿内的百官以及不知该做何种表情的突厥使臣。

轻哼一声后,刘彻带着微微扬起嘴角的笑容,迈步走入大殿侧门,消失在百官众人面前。

---

陈庆之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个动作吸引了他身边众人的注意力。就连李白也放下了几乎不离手的酒壶,看着陈庆之。

“喂!子云小子。你在想什么?”

“嗯~嗯~王大人,李祭酒。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奇怪?”

“对啊!”陈庆之停下了自己用手指不停敲击桌面的动作,“很明显突厥人是来试探我大汉对他们的态度。试探我大汉是否还像以前那样勇猛善战。但是既然突厥人敢试探,就说明他们对自身实力有点自信。先不论这份自信是真是假,与突厥人同为草原上游牧人的蒙古人为什么会没有一点反应?”

“?”

陈庆之的话让王玄策与李白两人不由低头思考起来。

的确就像陈庆之说的那样。一旦突厥人成长起来,不再满足于待在他们的西方草原上,那作为他们的邻居,占据了草原中央最肥美土地的蒙古人应该是最紧张的人。但是从李白的口述中看来,蒙古人似乎并没有将突厥人的消息传递给大汉。

“可疑,非常可疑。”

陈庆之自顾自做出了总结。

“蒙古人的实力可能已经凌驾于突厥人之上,所以突厥人的崛起并没有让他们感到威胁。而另一种可能……蒙古人也同样已经不再满足于待在草原上。他们和突厥人一样,也想南下!而突厥人就是他们用来试探我大汉的石头。他们是在‘投石问路’!”

王玄策立刻紧皱双眉,看着陈庆之。

如果事情真得像陈庆之说的那样,那问题就严重了。

大汉国力强盛,兵多将广。并不害怕与敌人交战。不过因为至少在表面上,蒙古依然是大汉的盟友。在没有确定蒙古人谋反前,大汉没有出兵的理由。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种等待才是最痛苦的事。

“哈哈~子云小子。你果然和你的老师一样是个聪明人。有你在,就没有什么要让老夫担心的。刘彻那小女孩就交给你了。”

“李祭酒,求你放过我吧。”

陈庆之哭丧着脸,看向李白。见对方依然没心没肺地喝着酒,陈庆之略微思考片刻后再度开口。

“李祭酒,其实我还有一件事,一直想不明白。希望李祭酒能为我解释一下。”

“哈哈~居然还有子云小子你想不明白的事?你不明白,老夫就更不明白了。”

“不。这件事只有李祭酒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陈庆之收起了一贯的懒散表情,睁开双眼看着李白,神情凝重。

“哦?说来让老夫听听。”

在李白眼中,陈庆之和他的老师一样优秀。能难住陈庆之的问题一定是大问题。

李白自认在诗词歌赋上,自己能回答任何问题,不过除此之外的问题,他只能表示自己爱莫能助了。而陈庆之并不是一个对诗词歌赋有探究的人。所以李白并不认为自己能解答陈庆之的疑惑。但他同时也对能难住陈庆之的问题略感好奇。

对,李白只是略感好奇而已。他一生的兴趣就只有舞剑与饮酒。就连诗词歌赋也只是闲来无事玩玩而已。

“嗯……李祭酒对当时发生的事了如指掌,就好像在大殿上亲眼见到一样。不过在我的记忆中,李祭酒是那种从来不会上朝的人。所以我很奇怪……”

“?”

“李祭酒大人,当时到底在哪里看到‘护国公’教训那群突厥人的?”

李白差点将嘴中的酒水一口喷出来。努力咽下嘴中美酒后,李白用袖口不停擦着嘴唇。双眼则死死瞪着陈庆之。

我说,子云小子。看你一脸认真模样,老夫还以为你会问出些什么难题?结果就问这么无聊的问题吗?

“老夫当时在大殿的横梁上。毕竟刘彻那小女孩是老夫的好朋友。既然老夫在皇宫内,既然有胡人进入大殿,老夫自当保护好友周全。”

与李白认真回答陈庆之的询问不同,王玄策则是给了陈庆之一个白眼。

虽然我一直在要求你认真、努力。但你这认真、努力是不是搞错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