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胆
作者:大fff团      更新:2020-05-07 08:30      字数:3792

“给我跪下!”

随着刘彻开口,突厥使臣立刻感到一股巨大压力从天而降。整个人就像被一块巨石压在身上,根本无法动弹。

不止是突厥使臣,就连大殿内的多数大汉官员也是或多或少开始双腿打颤,勉强支撑着。完全不受影响的除四大辅政大臣外,只有武官那队站在李靖与秦琼身后的少数几人。

那名站在突厥使臣身边的年轻人也是紧咬牙关,面色凝重,脸色发红。即便双腿在微微抖动,依然站着不动。似乎是在努力抵抗那股莫名压力。

突厥使臣偷偷伸手拉了拉对方的裤管。

年轻人不再坚持,带着一脸不情愿的表情终于跪下双膝。

施加在大殿内所有人身上的巨大压力随着突厥年轻人跪下双膝的动作,也在瞬间消失。刘彻收回伸出的右臂,再次改为双手捧剑动作。她侧身面向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微微弯腰道:“天子陛下,突厥人已经做好聆听你训斥的准备。”

“啊?哦~姐姐你做得很好。”

“多谢陛下赞赏。这是下官应该做的。”

刘彻说完还俏皮地向小女孩偷偷眨了眨眼。这个小动作立刻让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轻声笑了出来。不过小女孩很快意识到自己是在扮演“大汉天子”的角色,于是在轻微咳嗽一声后端正坐姿。

“免礼平身。来人,赐座。”

---

在匈奴失去了陪练的价值之后,汉景帝刚刚登基,便发起了对匈奴人的最后一场大战役。

对匈奴人的最后一场战役,汉帝国发动了110万大军,准备一鼓作气灭亡匈奴,彻底解决北方边患。

中路大军主帅韩世忠,以妻子梁红玉为副帅,杨继业为先锋官,领60万步兵由雁门关出发,准备与匈奴大军正面对决。

西路大军主帅李靖,以其学生徐世绩为副帅,领20万骑兵由嘉峪关出发,负责阻截向西逃窜的匈奴溃兵。

东路大军则以诸葛亮为主帅,领30万大军从山海关出发,意图挤压匈奴人活动空间,迫使匈奴人与韩世忠的大军正面对决。

得到汉帝国出征大军的消息,当时的匈奴单于冒顿立刻联络草原上的所有部落,动员起所有匈奴男性。随后又分别派遣匈奴的左贤王与右贤王分别带领20万匈奴好汉,守住自己左右两侧,自己则率领主力准备与汉军一决死战。

一个传统的两翼合围,正面猛攻的战术结果在李靖与诸葛亮的活跃下变成一场横跨北方草原的追击与歼灭战。

当时不到四十岁的李靖年轻气盛,不甘心只担任区区阻截任务。于是他率领着骑兵一路猛攻自己面前的匈奴右贤王率领的大军。

20万汉军骑兵将从匈奴人那里学来的骑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在李靖的带领下远超他们的老师。在宽阔的草原上左右奔驰,拖着追击的匈奴人到处跑。

一旦在奔驰过程中遇到匈奴人的部落,李靖便下令除马匹外全部杀死,食物全部搬走,帐篷全部烧毁。随后将人与各种家畜的尸体全部丢进河中、井中污染附近水源。让身后的追兵即无法得到食物,也无法补充饮用水。

凶残的绝户计让匈奴右贤王失去了理智。他一心所想的只有抓住李靖,将他碎尸万段。于是他驱赶着因为水与食物不足,而疲惫不堪的大军一路跟随李靖的足迹不停追赶。

就这样像遛狗一样牵扯着匈奴左贤王的大军在大草原上奔驰了近十五天后,李靖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他终于命令自己的铁骑停下脚步,原地修整。以逸待劳迎击早已疲惫不堪的追击者。

战斗毫无悬念,李靖的铁骑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将对方彻底击溃。斩首超过3万人。随后原本的逃亡者变成了追击者,而原本的追击者则变成了逃亡者。

双方都是骑兵,匈奴人根本无法逃脱。广袤的草原上,匈奴人也无处躲藏。疲惫的匈奴人逃逃停停,精神满满的汉军追追停停。汉军铁骑要的不是击溃匈奴人,他们要彻底歼灭自己面前的大军。

你们慢慢逃,我们不急着追。让你们跑了,算我们输。

汉军铁骑在李靖指挥下如鬼魅一般死死吊在匈奴右贤王大军身后,一旦对方停下休息,便立刻一顿掩杀。

十二天的逃亡中,匈奴人终于回想起了第一次在自己的大草原上与汉军大战时,曾一度被汉军击溃的恐怖和被步兵包围的那份屈辱。

从李靖手中逃出来的匈奴人不到2万,他们努力向东逃跑,试图与单于的大军汇合。

与李靖采用的“绝户计”不同,负责东侧的诸葛亮则采用了分化与同盟的攻心战术。

匈奴人是北方大草原上的主人是没错。但是北方草原上并不只有匈奴人在活动。除匈奴人外草原上还生活着突厥人,蒙古人,契丹人以及女真人。只不过摄于匈奴的威名与武力,这些小部族在东北方的贫瘠草原上勉强度日。

匈奴单于不仅将各匈奴部落中的所有男子全部带了出来,同时还以武力威胁这些小部落加入匈奴大军,一起对抗汉军。

在诸葛亮的计策下,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部落纷纷脱离匈奴人掌控,站在了汉军这一边。此消彼长之下,诸葛亮率领的军队在各小部落的协助下,轻易击败了自己面前的匈奴左贤王大军。

在李靖与诸葛亮分别先后击败自己面前的敌人后,对匈奴的包围战变成一场谁先抓住围困中的匈奴单于的竞速战。

两个年轻气盛的主帅之间的争斗让韩世忠不由一阵苦笑,感叹自己已经老了。已经到了他退下大将军之位,将活跃空间让给年轻人的时候。

随着匈奴单于的战死,一场席卷北方大草原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经此一战,匈奴人口下降到不足30万,已经无力统治草原。

李靖原本主张将匈奴彻底灭绝,一个人也不留。为过去百年内,死在匈奴人手中的同胞复仇。但是诸葛亮提出反对意见。如果彻底灭亡匈奴,将会让草原上的其他人对大汉心寒。从而人人自危,可能再度联合起来对抗汉帝国。

汉景帝最后听从了诸葛亮的意见,命令匈奴人西迁,离开北方草原。永世不得返回大汉境内。

大军得胜而回,为大汉彻底扫除了北方边患。他们再次证明,汉军真正的对手永远只有自己,能击败汉军的就只有汉军。

你们匈奴人不行,之后的楼兰人不行,未来的天竺人也不行。

此战之后不到四十岁的李靖封神,得到了“军神”的称呼。诸葛亮因为大汉文官不足,从而“军转政”出任宰相。而大军中表现出色的一批年轻人纷纷走上舞台。

北方草原上的最大势力匈奴人被驱逐,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部族开始争夺草原的统治权。

汉军的北伐战争结束后,蒙古族大汗铁木真在第一时间便将自己的女儿,有“草原明珠”之称的华筝公主送往大汉,两年后更是派遣在蒙古内有“贤王”之称的四子托雷出任蒙古驻大汉使者,长期居住在洛阳城内。

所有人都看出来,蒙古是在向大汉宣誓臣服。

送华筝公主入宫,意在与大汉结永世之好。命最优秀的四子托雷驻扎洛阳,即是作为人质,同样也是告诉大汉:我最优秀的孩子就在你这里,所以不用担心蒙古会成为下一个匈奴。

蒙古人在第一时间向大汉宣誓臣服,让他们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在大汉的支持下,蒙古人霸占了草原中央最肥沃的土地,最肥美的牧草。

而原本当匈奴被驱逐之后,成为草原上最大势力的突厥人则被大汉赶到了西方,契丹与女真则被安置在东北处。

安置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之后,大汉开始在草原上修建官道。官道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几乎横越整片大草原。

大汉又沿着官道一路修建了无数烽火台,并设置了数个驻军据点,以强化对草原的统治。而最先向大汉表示臣服的蒙古人,则获得了在官道旁修建贸易小镇的资格,成为草原上唯一拥有与大汉商人平等对话权的部落。

而被赶到西方,自认应当在匈奴之后成为草原统治者的突厥,对大汉的安排心中有所不满。但害怕自己会遭到与匈奴相同的命运,选择了默默接受。

现在,经过了近40年的等待。当初横扫北方草原的汉军名将们老的老,死的死。汉军已不复当年之勇,而自己突厥则在这近40年中躲在远离大汉的草原西方成长起来。是时候像当年匈奴那样,君临草原。然后从富裕的大汉境内掠夺财物的时候了。

---

“我突厥可汗——始毕可汗希望能迎娶大汉公主,仿昔日蒙古部族,与大汉缔结永世之好。”

突厥使臣坐在椅子上,面带微笑地看着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面带微笑的说着。

“请大汉天子陛下允许。满足我突厥这个小小的愿望。”

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面露疑惑,左右扫视殿内群臣,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

小女孩当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毕竟她仅仅只是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上而已。她并不是真正的大汉天子。此刻的大汉天子正穿着女官服,站在她身边呢。

“那个……那个……”

小女孩怯生生叫了两声,一旁伪装成女官的刘彻立刻俯身凑到小女孩身边。这个动作在突厥使臣看来,是一个深受天子信赖的女官正在听从天子的吩咐。

没过一会儿,刘彻直起身看着突厥使臣缓缓道:“天子陛下询问尔等。尔等的可汗,想要迎娶哪位公主?”

刘彻的语气虽然平淡,心中却满是鄙夷。

我大汉建国两百多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哪怕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力孱弱之时,也未曾向匈奴人低下过高傲的头颅。现在你们这群胡人,居然也敢妄想迎娶我大汉公主?!真要像蒙古人那样,就把你们突厥的公主送来大汉啊!

想迎娶朕的姐姐,妹妹?做梦去吧!

刘彻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将自己的姐姐,妹妹远嫁胡人。她之所以询问对方,仅仅只是想要知道这群突厥人葫芦里倒地卖得什么药。

“我突厥可汗想要迎娶的是昔日大汉前天子,景帝的明光公主。”

“大胆!”

刘彻与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孩还未出声,大殿内的武官中便传出一声怒吼!吼声低沉,响亮。如春天的闷雷般在大殿内不停回响,震得人双耳不住嗡嗡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