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明光便调转舟头欲顺长江而下。行至商皋城前便见江面已冻结成一方无垠明镜,冰面下江水依然静默流淌,冰面内数十艘楼船犹如孤岛般冰封于其中;冰面上又映照有蓝天与白云,并承接着冬日之光辉。临空俯视,便见冰面之内犹如再生一方无尽碧空。
冰面内诸楼船仓促受困一时间亦并未生出动乱,舟内旅人忽见江面之景却只是兴起几分玩赏之意,船内舟子遂只得放下梯子让旅人得以降至冰面游览以免商旅之人因不满而生乱。
下方,风鯀指挥着五艘艮级云舟降至港池内补给物资,正欲顺流而下巡视与救援受困之人。帝俊随即命明光亦降至港池内,风鯀见之亦立即带着两名亲信至明光内请示。
“殿下,两个时辰前臣已发布鬼车为冒名游神之告示,如今江面凝冰臣等又应如何行事?”
帝俊立于中庭边缘俯视冰面,眼中虽有壮美之景,心中却惟有忧心之虑。短短半个时辰间城内已有人抬出雪橇欲滑冰取乐,人群脚下之冰面顿时便幡然而成一座节庆广场。帝俊正走神之际又听风鯀此问,一时亦不知应如何是好。
“你觉得应如何行事?”
风鯀看了看身右的帝俊,心中便觉得自己早年之经历似乎可供借鉴。
“殿下可是觉得此事棘手?”
“你有何妙计?”
“不知殿下是问,如何救援受困长江之人,又或是问如何消除凝冰?”
帝俊自知历事尚浅,又觉得此人颇有些卖弄之意,心中虽不满但亦仍欲维持持重之貌。
“两者皆问。”
“救援之事,臣已做好妥善安排,只待殿下一声令下便可出发。至于长江冻结一事,臣斗胆请问殿下,为何欲消除。”
“救援之事那便全权交予你负责。这长江冻结之事,看来你有骇人听闻之言。”
“恳请殿下相告。”
听风鯀此言,帝俊便心中思量着自己为何要消除凝冰。若为救民众性命那只需向丰隆低头赔礼便可,但内心又强烈拒绝此事;虽心中不忍致无辜之人于危险,但亦不愿为信仰不坚之人而丧失权威。
“为何想知道?”
“殿下与臣早年之境遇极其相似,因而臣颇为感同身受,因此亦不愿殿下登位之初便受挫折。”
帝俊转头看向风鯀,他随即报以和煦一笑。
“看来你已心中已有胜算,想来今日必定不会让吾失望。”
“请殿下安心。”
“那便说说你之往事,吾洗耳恭听。”
“是。”
“臣本是国主第三十三子,当初二十岁时便已成为巫……。”
“如此说来你有三十二兄?”
“是。”
“你父王年数如何?”
“虚岁一百五十一岁。”
“吾明白了。”
“感谢殿下相助。”
帝俊瞥向躬身于左侧的风鯀,心中虽觉与他的经历有类似之开始,但亦觉仅此类似而已。
“你之经历既已知,那便言归正传。”
“殿下,还请示下。”
“为何欲解除长江之冻,想来你亦能猜到。事已至此,吾断然不可服软而伤权威。”
“殿下所言甚是。”
“行了。若欲不伤权威而消除长江冻结,你有何策?”
“事已至此,既不能力胜,但可求智取。殿下之优,惟有名器;丰隆之劣,亦是名器。如今亦惟有名器可为殿下攻伐之利器。”
风鯀说完便看向帝俊,似乎又是在期待着回应。
“继续。”
“洪荒内惟有丰隆一人可悄无声息便致长江凝冰之力,但如今却声称闭关,想必定是假托闭关并欲借此拖延两月时间。若此事一月内不得解决,殿下定然难逃天庭责问。”
“长江诸事为丰隆神职,为何又有职责在吾?”
“长江水系因商旅繁荣其江岸约每万里便有客栈一家,因此往来楼船为提高运载能力大多只携带一月食物便启程,行途中皆仰赖客栈补给。而洪荒之大实绝非人力所能越,以凡人之力其强壮者亦不过日行百里,且如今又因江面凝冰以致天气严寒;若冻结之事一月内不得解除,则江中诸楼船食物耗尽后将幡然而成牢狱,其受困之人留于者楼船必死,脱离楼船者亦必死。”
“今以长江五千万里流域计。沿岸客栈不下万家,江中日行楼船不下十万艘,百万里江面中约有楼船两千艘行于其内,以每楼船五百人计,其受困之人约有百万人。若因东君宫内斗而致百万人无辜丧生,如此殿下必因失职而受重责,而丰隆因托辞闭关想来亦不过有疏忽之罚。”
帝俊闻言亦觉颇为有理。若自己受此重责将来又岂有接掌火德宫之机,大兄亦难辞其咎,如此火德宫必入他人麾下,而万年后天帝逊位时又会更增大兄登极之难。
“所言有理。你有何策可一月内解除此患?”
“请殿下扬名器,镇不臣。”
“你却是轻易便说出一些骇然听闻之言。”
“臣不过为殿下鸣不平而已。”
帝俊笑了笑,没有理由理会风鯀这番不知真假之言。
“说吧,你欲如何镇压不臣。”
“今丰隆之所以有恃无恐者,皆因托辞闭关。若能令丰隆不得不出关,则可责令其速速平息长江冰患,欲令其不得再托辞闭关则可行三策。”
“一是,即刻谴人往长江水府责问冰患,冰患不息不休使者便常驻水府。二是,就冰患之事昭示东南二洲全境称‘长江公因闭关身陷不测且有道化之危,请境内各行祭祀以祈福’。三是,请殿下祭天诏告诸神,因丰隆身陷不测,请诸神共同推举一人代掌长江神职。如此三策分步施行后,想必长江冰患应可平息。”
帝俊凝视风鯀片刻,随后嘴角微微勾勒一笑。
“你知道得不少。”
“不敢。若所言有可取之处,臣亦深感荣幸。”
“那此事便交与你施为,希望风鯀公子不要令吾失望。”
“请殿下安心。”
“准备一架雪橇,吾要亲身一见长江之患。”
“是。”
“明日辰时,明光内再议此事。”
“是。”
随即句芒便率领天兵百人往长江水府而去,帝俊便准备御雪橇一探长江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