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退避姑射山
作者:楚太郎      更新:2019-10-18 05:26      字数:2143

云舟“明光”。正殿,充符殿,帝俊与姑射二人对坐。

“姑射阁下前日言,舞弊调查一事令吾少待几日以便阁下于境内先行调查龙舟赛舞弊一事,不知现今情况如何?”

“有司禀告,那日御使舞弊龙舟之五人本自东洲来此仅欲一游慕雨节,参赛之事不过见重赏而临时起意。经查,其所用龙舟及拉舟之兽皆自西市租赁而来,此兽已于赛后城中骚乱之时消失无踪迹。”

“这却是极为巧合。”

“的确如此。”

“自来东海,诸事皆颇为巧合。”

“何以见得?”

“吾初至玄股国,凑巧应承见证龙舟赛一事,凑巧东海三国斗争正酣,凑巧又有龙舟舞弊一事。此间种种诚是过于巧合,不禁令人胡思乱想,似乎诸事尽在阁下预料之内。”

姑射看了帝俊一眼并笑了笑,拿起案几上的茶抿了抿。

“阁下可是觉得吾心术不正?”

“并无此意。只是吾二人理应坦诚相见,若相互猜疑使得嫌隙渐生恐坏阁下大计。”

“若有大计姑射又岂会十年不得出玄股国,若非巧合阁下又岂会听信吾等之言。”

帝俊看向姑射,她正视他眼神,殿内陷入一阵沉默。

“舞弊一事,不知阁下欲如何善后?”

“吾心中已有眉目,只是还请阁下配合,事后定为阁下兄弟二人立庙于玄股国境内,岁岁祭祀不绝。”

“如此重礼令人畏惧,愧不敢当。”

“此事对阁下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愿闻其详。”

“阁下只须与姑射大张仪仗离玄股国而去,此间矛盾必定无力压制,一切秘辛皆会大白于天下。”

“两日前阁下三方已约定暂行善后事宜,为何又有此言。”

“吾已无力节制姑射宫诸神,诏令已不得出寝殿。此前与空桑与樕蛛相约之事,不过权宜之策且并未诏告境内。石堙等人必不守此约,如此争斗必起。”

“怎会如此!”

“五十年前石堙修为突破至人神上境,其随之联合姑射宫诸神责问吾不思进取以致玄股国失利东海数百年,并于姑射宫共立屏障囚吾于宫内非聘问之时不得出。更命吾对天发誓不得向空桑及樕蛛等人透露石堙修为精进一事,欲与嗣后进取之时攻敌之不备。”

“吾虽诚无进取之意,但全境之民亦无与人以死相争之意。当初毛民国与劳民国处东海主位时虽尽占水产丰富之海域,但于它处海域并无恶意驱逐他人之事。是以民众虽因龙舟赛连番失利丧失海域主权亦乐得其生。”

“石堙主政玄股国后随即命其属下之峳族选出资质优秀之个体参与龙舟赛,其后玄股国主东海三十年,石堙因此声威大涨渐生改姑射宫为石堙宫之意,其后又向吾通告若尊其为主神则还吾自由。前日阁下携天兵千人初至此地之时,石堙未知阁下来意又恐阁下介入东海之事,遂暂缓夺取法统一事。”

“时至今日石堙为夺法统,必会杜绝损其声望之事。如此东海之事其必不与空桑及樕蛛二人相商,必无妥协之行。二人又与吾相约在先,若石堙不守三分之约则二人必怒战争必起。”

“帝俊愿助阁下一臂之力。”

“请少君阁下携吾前往姑射山,玄股城中有吾内应,其见吾等离去便会择机而至。”

“呵呵,但愿诸事一如阁下所料。”

帝俊随即收拢天兵至云舟明光,强行令云舟升空并向姑射山而去。

姑射山位于东海海域深处。自玄股城西行三百万里便可见一座圆柱形岛屿,南北长五百里,东西宽百里。岛心有三神山,山高三千丈,山体呈黄色而怪石林立且草木不生。靠北之山称“北姑射山”,中间称“姑射山”,靠南称“南姑射山”,山脚各相距十里。

岛中万木苍翠,林木从外围向内蔓延至姑射山脚十里而止,形成一座天然广场。居民环岛而居并修有四条大道自东西南北四方直通至中央广场,广场处有庙宇一座。庙中有三巫共治岛中事宜,一人分主祭祀称宗伯,余二人主民政称大司徒,小司徒。

未时。帝俊命明光降至岛中庙宇之右并与姑射进入庙内, 是时正是傍晚时分广场中赶集之人与朝拜之士还未散去而忽见姑射自云舟中走出,一时黑压压拜倒一片皆口中皆呼“姑射娘娘”。二人进入庙内,姑射随即召见三巫询问东海近况。

“近来东海情况如何?”

“近来流言四起,外间皆言此次龙舟赛舞弊之事为殿下授意。玄股国朝廷近已昭示内外称,‘龙舟赛,诚为秉敦睦之道,推公心之事。近因上意难违,不得以而生舞弊之事,深感惶恐。兹有大神石堙,德厚流光。感吾等之卑微,纠敝国之谬误,护万万生灵之性命。兹改姑射宫之名为石堙宫祗报更生之德,谨遵大神之命,于三月后重开龙舟赛,以慰……’。”

宗伯边说着边抬起头微微看向姑射而又迅速低下头。

“既是流言自然不必介怀,尔等便先行退下吧。”姑射柔声道。

“东海之事几如阁下所料,已然验证一半。不知余下一半又验证于何时?”

“呵呵,余下一半诚须仰赖少君阁下之力。”

“后续欲如何行事?”

“静候再起争端便可。”

“方才岛中宗伯言,玄股国三月后再开龙舟赛。若如此,争端未必能再起。”

“意得志满者,其气必骄。功败垂成者,必有遗恨。石堙,得意之人也;樕蛛与空桑,遗恨之人也。得意之人相逢遗恨之士必生跋扈之行,如此又岂有谐和之理。倘有万一,石堙可调和众论,携东海之人共臻繁荣,如此吾便逊位让贤离东海而去。”

“哈哈。祸福两相依,如此甚好。”

“倘若三月后东海依然歌舞升平,姑射愿随少君阁下而去,承一侍女之职以供洒扫。不知意下如何?”

“帝俊,恭候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