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庆幸
作者:贝壳呗      更新:2019-10-06 07:21      字数:2283

大半个月的时光飞快地过去了,到了小寒节气,已经冷了月余才终于到了一年最冷的光景,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为时令所制的食物,雪停了不过两日就又开始洋洋洒洒地落下,一早还只是飘些雪花,到了正午,反倒开始越下越大了,人们便纷纷趁着雪还没有封门,提前出去采办过年需要的吃穿用度。

街上好多店铺干脆没有开门,反正是吃饺子的日子,面馆馄饨铺自知不会有什么生意,还不如腾出今天的时间回家好好陪陪家人,长街上的摊贩们也要赶着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饺子,差不多赚了些银子就开始准备收摊了,所以长街上的人买东西买的都很着急,连最会算计的妇人也冻得连讲价都忘了,一手递过去铜板一手接过来一大块麻绳吊着的五花肉,急匆匆地再去买其他的东西。

妇人身后跟着的孩子眼馋地看着油锅里滋啦啦翻动着的炸糕,刚吵了第一声就被塞了满满一大包在怀里,欢天喜地地拽着娘亲的棉袄袖子开始吵着要新的虎头帽,卖炸糕的小贩索性把最后一锅剩下的几块炸糕送给了街角孤苦伶仃的老乞丐,也收起锅架挑起担子回家去了。

等到最后一户饭馆关上了大门,最后一个小贩收起了摊位,长街已经彻底归于寂静,只剩下了那一家卖包子的小贩,和几个已经买好东西沿着不同方向回家去的行人。

“包子!新鲜出炉的包子!”

小贩已经吆喝的嗓音有些嘶哑,可街上的行人没有因为他的叫卖声停下脚步,家里有等着他们下锅的饺子,谁还会去买每天都有卖的包子呢。

“一文钱一个!一……咳咳咳……”小贩抽出腰边掖着的棉布手绢捂着嘴咳嗽了两声,打了个哆嗦。

这天,可真的越来越冷了啊。

视线落到街角地上瑟缩着的老乞丐身上,这老人家也是可怜人,快过年了还在这里待着,估计也是没有家的人。

“老哥,来个包子吧。”小贩从蒸笼里夹出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走到街角,弯腰递给那正低着头打瞌睡的老乞丐。

“不要……不要……”老乞丐抬起破破烂烂的袖子晃了晃,“我没钱。”

“不要钱了,快过年了,好歹吃顿热乎的。”

老乞丐也没有道谢,一把接过包子,汤汁有多烫也顾不得,咬进嘴里开始狼吞虎咽。

“老哥您慢点儿吃,不够还有,反正也卖不出去了。”

反正没有生意,小贩索性也陪着老乞丐席地而坐,聊起天来。

“你过年也不回家吗,还在外面摆摊?”老乞丐两个包子吃完,意犹未尽地把荷叶上沾着的一点点面皮也捏起来塞进嘴里。

“嗐,没有家的人往哪儿回,还不如多赚些银子买酒喝。”

“你有四十岁了吧,还没成家?”老乞丐不太相信小贩的话,这个人长得精明,可别是在打什么算盘吧,可是话又说回来,他一个流落街头的老乞丐有什么可被打算的。

“成过,没两年婆娘就死了,连个娃都没给我留下,我倒羡慕老哥你这以地为床的日子,我这一回家啊,连个能聊聊天的人都没有。”

老乞丐想安慰安慰小贩,又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往事,默默低头长叹了一口气。

“老哥我跟你说啊,我这包子铺,一天也能卖出两百个包子,都是一家一家过来吃饭,你是不知道看得我有多羡慕啊,”小贩往自己的摊位上一指,“就那个桌子,上次来了一对儿京城过来的两年轻人,我跟我婆娘年轻的时候也这样,兜里啊,有两个钱就带着她出去买好吃的,可现在呢,你看看……”

小贩又掏出手帕擦了擦涌上来的几滴泪,岁月已经在他的眼角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时光不复,看见一对璧人,除了回忆,除了羡慕,就只剩下了为了生计在这长街上掩盖住自己的所有情绪高声吆喝叫卖的时光。

长街南边却突然走过来几个人,在包子摊门前停留了一小会儿。

“哎呦,这是不是来客人了,老哥您先坐着,待会儿再过来陪你聊天啊。”

老乞丐坐在地上自嘲地笑了,不坐在这里还能去哪儿,好像还有别的去处似的。

“客官,您来个包子不?”小贩小跑着迎过去,一脸奉承的笑脸,全然没有了刚才感慨悲凉的情绪。

几个人围着一条长桌坐下,把手交叠在袖口里哆哆嗦嗦地取着暖,“来十个,要热乎的。”

这几个人有男有女,男的穿着青布长棉袍戴着黑裘皮小圆帽,女的穿着粉白色的小团绒罗裙,冷得原地直跳脚。

这姑娘穿的衣服,好眼熟啊……

等这几个人吃饱了暖和过来了,小贩这才凑过去收钱,“您几位吃好了?一共十文钱。”

一个女子从裙边摘下小小的钱袋,数出了十枚铜板放在桌上,怯生生地说了句谢谢老板,临起身,旁边的一个男子却抬头随口问了小贩一句。

“老板,您这摊子前天天人来人往的,不知道您最近有没有看到过京城来的人?”

“京城来的人……嗐!这个还真没注意,对不住了。”

“没事。”

几个人又道了谢,匆匆地消失在长街尽头,不知往什么地方去了。

小贩低头开始收拾桌上他们用过的碗碟,手上的动作却突然停了下来。

应该,就是他们两个人。

布料一样颜色不一样的衣服,又是京城来的人,他们问的应该就是那两个新搬到那个废酒肆里的那一对年轻人。

京城来的人,还随手就能掏出不小的银子,谈吐间又气度不凡,应该来头不小,小两口跑到通县这样的小地方来,不是逃婚就是逃债,反正肯定是偷偷跑到这个地方的。

通县本就百十户人家,长街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小贩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这是人家的家事,自己一个卖包子的何必去掺和。

连自己家人都留不住,何必去管别人家。

月儿和程昴此时正在家中热热闹闹地煮着饺子,还不知道今天长街上发生了什么,还不知道今天因为这个小贩躲过了怎样的一劫。

新年,就快要来了。

雪,越下越大,晴朗的天里,只剩下呼啸而过的风声。

↓认准以下网址其他均为仿冒↓

(.laoqu123=老曲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