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家丁们就被管家拽着耳朵拖起了床,初雪最是难扫,还不偏不倚地下了一夜,都堆到了门口,也不知道管家是怎么进来的。
“都麻利着点!问安的时辰可快要到了,到时候太太看见这满地的雪还没扫干净,我可不替你们受罚!”
“……是……”
雪怎么不把你给埋了呢……
丫鬟在卧房门口听着梆子响,雪来得急,过冬的衣服还没发下来,在门口冻得瑟瑟发抖。
家丁终于拿着小锣过来了,丫鬟还没等敲,就赶紧朝屋里通报了一声,声音已经冻出了颤音儿,转身搓着手就跑回去了。
杏儿在妆台前正用红桃木梳梳着头发,瀑布般的长发垂直腰际,闪着墨研般的光泽,丫鬟在门外一喊,眉头颦蹙得越发紧了。
这丫头越来越不懂规矩了,一日声音比一日大,下次要拿个喇叭过来喊一嗓子不成?
还好今日程轩睡得安稳,没有被吵醒。
杏儿梳完头,衣服已经昨日就挑好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桌上了,又抚上去理了理,才轻声唤醒了程轩。
每日醒来就能看见自己的妻子像仙子般守在床边,应该是天下男人都奢求的一件事吧。
程轩还有些困意,抓住杏儿的手枕在脸侧,“别,再陪我睡一会儿。”
“多大的人怎么还懒床呢,”杏儿抽出手披上粉紫色的云锦袄裙,娇嗔地拽他起床,“我给你更衣吧,待会儿还要去给太太请安。”
“太太?你要叫我母亲婆婆才是。”
“我……”杏儿底下头去,刚才还在责怪丫鬟不守礼数,自己其实不也是丫鬟出身吗。
程轩扳过杏儿的肩膀,直视着杏儿的双眸,“你要记得,你是我程轩的女人,这府中,除了母亲,你就是第二个女主人。”
程轩说话从未这样落地有声过,灼灼的眼神好像刚燃起的一团火焰。
杏儿反应了好久,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
其实杏儿也在疑惑,程轩为什么一夜之间就从唯唯诺诺之乎者也的大少爷,成了这说一不二的样子。
可她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去下心思琢磨。
月儿已经为程太太梳妆好了,左右端详了一下,又拿过桂花粉盒,在眼睑下轻轻点了点。
这样就没有了一夜未睡的痕迹。
等出门时,院中的雪还是没有被清扫干净,树上还有不少积雪,风一吹,也扑簌簌地落到了地上。
“太太……”要不是管家出了个声,心事满满的月儿差点没看见候在门口的管家。
“怎么了?”看管家站在原地欲言又止了半天,程太太不耐烦地开口问道。
“老徐……回来了……”
月儿的心,咯噔一下,扶着程太太的手顿时收紧了,衣料细密的纹路顺着指尖滑了两寸。
“回来了就回来了,你这是怎么了……”
“……太太……太太您先回屋坐下……我慢慢儿跟您说吧……”
白色的雪,乌黑的青石板地面,晃得人眼睛有些微微的疼,阳光出来一晃,连头都有些眩晕,月儿迈出的每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了脚印,有的深,有的浅。
月儿极力稳住颤抖的手,死死地攥住了管家的衣领,瞪大了眼睛仰起头看着管家急的通红的脸,声音压抑不住地颤抖。
“你说什么……他怎么了……程昴他怎么了!”
直觉,真的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如今,月儿真的是恨死了直觉二字。
程轩和杏儿在厅堂内已经候了好久,每日早起问安程太太都是掐准了时辰到的,程太太迟到,可是头一遭。
丫鬟又为程轩添了一盏热茶,却没有理会边上茶杯也喝空了的杏儿。
杏儿自知若是说了也自讨没趣,也没有言语什么,便放下手中的茶盏摆弄起新染的红指甲来,昨日刚捣碎的杜鹃花,果然嫣红夺目,更显得十指纤白。
往日里程轩的目光都要随着母亲,今日恰好闲着,看到了这一幕。
锐利的眸子一眯,好,那就拿你开刀。
右手轻轻地拢住了茶杯,没思量分毫,一把抓起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你这是成何体统!”
丫鬟果然被这厉声呵斥吓到了,抱着茶壶跪在了地上,“奴婢知错,奴婢这就为少奶奶斟茶。”
这就算了?还早呢!
程轩飞起一脚,将丫鬟抱着的茶壶踢到了一旁,热水溅了丫鬟一身,烫的眼泪汪汪的,可也不敢哭,就跪在原地一遍一遍地说着刚才的话。
杏儿也被程轩突如其来的震怒惊到了,程轩是这府里脾气最好的人,怎么就因为一盏茶气成这个样子,可毕竟程轩是在为自己出气,也不好劝说,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捻着手绢看他怎么了结这件事。
丫鬟依然跪在地上已经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堂下的人也不知道这大少爷今天是怎么了,少奶奶不也就是个丫鬟吗,平日里大家也没少冷言冷语,怎么今日就戳疼了他脊梁骨了?
“来人,拖下去,打二十大棍。”
程轩的语气,竟和往日里程太太那轻慢傲气的样子别无二致。
管家不在,教引嬷嬷壮着胆子上前劝和,“少爷,这二十大棍可太严重了吧,一个丫头,打坏了不值当啊。”
“嬷嬷是什么意思?老祖宗的家法里是怎么写的,不敬主子按理应该怎么罚?”
“应该……应该……打二十大棍……”嬷嬷被堵得低下头,也不再言语了。
“杏儿是我程轩的妾室,便是这家里的主子,我本不想追究你们有什么怨怼之言,可没想一再纵容竟敢在我眼皮底下如此苛待!还不知你们明里暗里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更过分的!”
这么一说,堂下大部分人都低下了头大气也不敢出,杏儿一翻身成了少奶奶,没几个人没说过杏儿的坏话,甚至有几个不甘心的小丫鬟连扎小人儿贴符咒的都有。
“今日便拿她做个例子,以后有哪个不敬家法,便自己去领受一遍家法!”
杀鸡儆猴,这是儿时就读过的,如今用来,还真是游刃有余。
这边是别有用心的训诫,大宅另一边,气氛却冷得如同地狱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