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梦想的起飞
作者:三郎姓李      更新:2019-08-24 07:17      字数:3220

8月1日,香港《星报》准备多时,酝酿良久,终于在副刊版面隆重推出重量级小说——《数风流人物》

出于朴总编的用力过猛,全社上下,所有编辑人员都不禁对这部小说侧目,众人都大睁着眼睛观注这篇连载小说的效果,倒要看看成绩出来之后会是个怎生模样。

《数风流人物》付梓当日,朴主编和方文澜互相击掌鼓劲,便连远在广州的朋友姚柯也闻风而动,打来电话以示祝贺。

方文澜从拿到《数风流人物》书稿的第一眼,心底便生出一分预感,觉得此书前景广阔,推出连载后,一定会带来轰动效应,成绩绝对亮煞一群人的狗眼,大火是指日可待的。

但是当所有人的目光一齐聚焦到他的身体时,他没来由的感到一丝气短,感到有些底气不足,患得患失的心思由然而生,先前那分强大的信念也突然变得不那么确定了。

方文澜的心头惘然若失,这部小说毕竟是他职业生涯编辑的第一部力作,倘若这一炮打成了了哑炮,以后再想在《星报》混,脸面上就有些不大好看。

………………

同日,港岛扶林道香港大学校园内

苏星柏自从进入港大后,就一直在追看香港《星报》的连载《古剑奇谭》。像他这样喜欢看报纸的年轻人在校园内比比皆是。

《古剑奇谭》出自本港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林森。这是林森穷尽心力写就的一部力作,却是一部着力于仙侠的玄幻小说。这在众多读者心目中多多少少打了一个折扣。

那个年代,玄幻并非热闹题材,并不为大家喜闻乐见,大家喜欢的依然是武侠小说,金庸与古龙、梁羽生鼎足而三,屹立香港流行文学,而林森之名比之三人差些火候,总是无法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林森心头便憋了一口气,准备写出一部惊世之作,以图血洗被他们踩在脚下的耻辱。他在寓所憋了半年,终于决定写一部仙侠小说《古剑奇谭》。

林森踌躇满声地写出一部份书稿,找了《明报》、《香港虎报》几家大报社,报社编辑一听说他的内容是仙侠小说,并不看好,纷纷劝他改弦更张,另起炉灶,将这部未完结的小说搁置起来,重新再写一部传统武侠题材的新书,却遭到林森的断然拒绝。

这几大报社都都不看好他的小说,出版便成了问题。林森最后退而求其次,只得将这部书稿给了二流的《星报》。

《星报》听说是林森的作品,自然大为欢迎,拿到稿件后,一看是什么仙侠题材,同样对这部作品存在忧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连载,没想到效果却也不俗。

故事讲述的是,大唐帝国一个边远小镇的农民君谟某一日意外遭受无妄之灾。仙界最大门派昆仑剑宗宗主之子晁乐蒙参加玄机门的仙果盛会,经受不住好友的蛊惑下,测试自己新得的宝贝玲珑环时,一时失手,玲珑环脱手飞出炸毁大唐帝国境内的东山

东山倾覆时,将山脚下的一座村庄东山村整个埋入其中。村中两百五十一口人全部罹难,无一幸免,其中君谟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以及君姓同宗二十七条生命俱皆魂归地府。

君谟为了替家人报仇,踏上了长达数百年的漫漫征途,由此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修仙世界。

君谟心比天高,一力想凭自已的手段解决这个不世血仇,结果处处碰壁,甚至险象环生,多次差点死于非命,他终于认识到对手的强大,那个比天还高的昆仑派是君谟只能仰视的一个强大存在。

即便君谟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依然无法撼动天下第一宗门昆仑派的崇高地位,至于那个杀人凶手晁乐蒙,武力值更是高不可攀,有时他觉得自已的复仇直似一个痴人说梦罢了。

但他不气馁,固执地继续自已的理想。

后来几番际遇,君谟终于家仇得雪,终证大道。

《古剑奇谭》是一部哈姆雷特式的复仇故事,作者林森笔力雄健,手法奇诡,编织故事的能力十分强大,书中的人物写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故事情节也是波谲云诡,悬念迭出。

自从在《星报》上第一眼看过去,苏星柏便深深地为这部书所倾倒,一直追着看了一年有余,期期不卯。

每天清晨去楼下的便利店买报纸,这已经成了他校园生活中固定的生活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生活习惯一度被同寝室的两个好友林家豪和陈永仁取笑,直说,他年方二十,便已经未老先衰,老气横秋,跑步进入黄昏时代。

他依然面不改色,乐此不疲,汝非鱼,焉知鱼之乐?

来到便利店,便利店老板与苏星柏已经是老熟人,天天相见,不须多问,一个给钱,一个取报,一气呵成。

苏星柏转身回走,一面走,一面伸手将报纸打开,直接翻到副刊版面,却见一个陌生的版头出现在眼前——《数风流人物》

他这才一拍脑袋,后知后觉地想起来,昨天好像《古剑奇谭》已经大结局,自己也一字不拉地看过,此时竟然忘的干干净浄,自己真是猪脑子,真像朋友们说的过早进入老年阶段。

本待合上报纸,心有所感地又瞥了眼版面上的那五个字,数风流人物,这五个字好像出自一首词,而且是大陆那位开天辟力的牛人写就的诗词。

就冲书名起的这么霸气侧漏,也罢,既然买了,也不能浪费,那就拿回去姑且一览,说不定也是部不次于《古剑奇谭》的好作品呢。

苏星柏买了早餐,拿着报纸回到宿舍楼,刚打开副刊版面,看了几分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虽然声音并不大,然而在安静的宿舍中依然显得十分清晰。

今天没什么大课,那两个家伙这段时间黑白颠倒,昨天晚上又跑出去玩了个通宵,现在还没有醒过来呢。

苏星柏察觉自己的失态,忙用手捂住嘴巴,一边看,一边闷声笑着,可是仍不可避免地发出一阵吃吃吃的笑声,没想到这种奇怪的声音地安静如水的寝室中,更是扰人清梦。

寝室里的两个朋友正在床上高卧酣睡,却时不时听到有个人在耳边发出奇怪的吃吃吃,吃吃吃,想睡又睡不着,那个讨厌的声音始终萦绕在耳边,备受煎熬。

二人实在受不了这种抓耳挠腮的骚扰,纷纷爬起床,腥眼朦胧地打开门,来到客厅,一脸便秘的发泄道:“阿星,你今天吃什么了,一个劲儿地吃吃吃吃……”

另一个陈永仁也帮腔道:“是啊,你到底在干什么,总是吃个没完?”

苏星柏站起身,双手不住作揖,道:“实在报歉,我看到这个,就想笑,实在忍不住了,打扰了你们的好觉,兄弟对不住,对不住。”

其中个子较高的青年林家豪一把拿过报纸,道:“到底写的什么,让你笑成这样,我看看……”

他操起报纸,没看两分钟,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

陈永仁见两人都像得失心疯一样笑个不停,也不禁好奇心勾了起来,凑过去一同观看,这一看,也受到了感染,大笑起来,然后问道:“这是什么小说?”

苏星柏道:“《星报》刚连载的《数风流人物》。”

“以后也帮我们买一份吧,阿星!”

…………

香港上环干诺道,港澳码头

一个正装打扮的中年人杜生匆匆忙忙来到报刊亭前,喊道:“老板快点,来一份报纸,渡轮马上就要来了!”

报亭老板接过100元港币,道:“先生,忘了带零钱了?”

“没错,要不到你这里来找零趸,有什么报纸?”

“《明报》、《虎报》、《南华》其他几样都卖完了,就剩下《成报》、《文汇报》和《星报》。”

杜生一听《文汇》和《成报》,不由眉头一皱道:“算了,来一份《星报》吧。”

怎么也要在渡轮上呆一个小时,打发时间吧。不过买《文汇》和《成报》那就敬谢不敏了,纯粹是给自己添堵,绝对不会买的,只能退而求其次,弄份《星报》了。

杜生拿着零钱买了船票,看到渡轮来到,便随着人流走上渡轮,这一班人不是太多,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拿起刚买的报纸翻动起来,时政版上的内容和电视上报道上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可见这份报纸没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一路翻下去,十分钟过去,便看到整个副刊都登着一篇文章,“数风流人物,气魄不小么!”名字倒是起的响亮,不知内容是否对得起它的名字。

展开报纸浏览起来,这一眼看下去,双目便再难挪动地方,只全神贯注地盯着报纸。不时地面露笑意,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对岸。

杜生意犹未尽地收起报纸,天天忙于生意,真是好久都没有静下心来看看报纸连载了,没想到这篇连载满有意思的!看来以后每天过海时,有事情可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