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黯然离去的二表姐
作者:三郎姓李      更新:2019-08-24 07:16      字数:3727

刘玉凤接过150张钞票,十元一张,厚厚的一小沓。那个时节,市面上还没有出现百元大纱,所以最大面额的纸币只有十块钱,俗称作“大团结”。当时的第三套人民币除了十元的自己独特的称呼外,五元钞由于正面是一个炼钢工人,所以得了个美誉是“钢铁五元”,二元钞的下面是一位车床工人,便通称作“车工”。

她思忖了一下,分成三份,妥帖地放到身上最隐秘的所在,一般人很难发现。袁克成夫妇都没做过多叮咛,刘玉凤这孩子办事,二老格外放心。

今天袁牧为了送这位二表妹,专门将301厂车队的解放开了出来。除了陈秀英行动不便无法离家外,剩下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带上车,大家七手八脚将几个包裹一一放入后车厢。

刘玉凤回过头来,最后看了一眼大院,一脸遗憾地登上汽车。

没过多久,汽车停在火车站外,火车站的巨大身影耸立在众人眼前。

江城火车站的庞大规模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

不要以为江城是个三四线的小城,所以名为火车站,实际上不过是个简陋的站台而已,假如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

现在的江城体量是小,即便在hub省都是小二哥一个,不显山不露水,可那也是社会民主党秉政之后发生的变化。在早之前,几朝几代,江城例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北交通要冲之一,有个外号“九省通衢”,说的就是江城。

1949年建国后,铁道部大力发展铁路建设,一下子动工了十余条铁路大动脉,其中便有三条干线穿江城而过,一条是重庆开往江城的渝江线;一条是汉口开往丹江口的汉丹线;还有一条是焦作到柳州的焦柳线。

这三条干线铁路连通天下,汇聚八方来客,南来北往的旅客,通过江城中转的非常非常多,故此江城的火车站自然也建的非常非常宏大。

看着火车站前行人摩肩接踵,穿流如织,袁克成登时便紧张起来,这个时代走丢的人被拐卖的儿童,时有曝光,不得不小心。他急忙让大儿子袁牧看住大家,不要乱跑,尤其是袁莉和小月月,更是要重点盯防。

他去售票大厅买了站台票,等一切准备妥当,大部队浩浩荡荡进入候车大厅,小月月由妈妈袁茵紧紧牵着手,好奇地环顾四处。

但见候车大厅人流如潮,到处都是穿行不断的旅客,到处都是喧哗扰攘的外乡人。有的头戴斗笠肩扛担挑,宛如搬家似的带了一大堆家什;有的独自抱着硕大的包裹斜躺在椅子上,鼾声大作;有的烦躁地在座椅之间带来走动,不时抬头注视墙壁上的告示板;有的与旁人一起拿出扑克,不顾形象地打起了争上游。一时众生象毕现,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再过三四年,南方打工热潮愈演愈烈,来自五湖四海的民众蜂拥南国淘金。到了那个时候,再来火车站走一遭,那个恢宏景象,足以令人窒息。

“人山人海”这个成语虽然被所有人用滥了,显得宏阔鄙陋,俗不可耐,然而却是那个时节,江城火车站台内外汹涌骚动的人潮的最佳写照。

据新闻报道说,打工狂潮中,广州火车站一时涌来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因为排队买票回家而被活活挤死的可怕记录,至于可怜人儿为了买票,在售票大厅排队苦苦等候三天三夜没合眼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江城作为铁路大站,虽然没有这种极限个例,但春运高峰期间,踩踏挤伤者也大有人在。

某年春运期间,袁野前往江城火车站送别朋友去南方打工,有幸目睹了当时的打工潮的盛况。只见偌大的江城火车站,站前放场是密密匝匝的人,完全都数不出个儿来,袁野帮忙拎着旅行箱,为了跟上前头的朋友,奋力在在拥挤不堪的人潮中行进。

检票开闸放人的那一瞬,袁野满头大汗,根本弄不清是自己在跑,还在被人流推着向前跑,只觉自己的身体一点都不受自己控制了,那分狼狈,终生难忘。

…………

约摸等了有半个多小时,候车大厅传过来广播,“某某次江城开往燕京的列车开始检票了!”如是者三番,然后身着铁路制服的检票人员开始出现在检票口,一个一个检票,开闸放人进入通道。

在站台服务人员的引导下,旅客们鱼贯通过地下涵洞走向三号站台。

因为是始发站,好处自然是大大的,候车时间非常充足,旅客没有任何慌张拥挤的现象,所以很轻松地地将大大小小的包裹一一放入行李架上,大家都围坐一旁说了些话。

袁克成和李梅交待刘玉凤旅行中要注意的事项,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时刻要警惕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出门在外,事事都须慎之又慎,绝不能吊以轻心,刘玉凤也一一点头记下。

等其他旅客陆陆续续都上了车,他们这些送别的人才依依不舍地下了车厢。

刘玉凤买的是硬坐票,江城到北@京,直达,这条线一路上没有问题,然而到了终点站北@京站,可就麻烦了!

她还要费劲八拉地带着一大堆东西到北@京火车站重新买票转车,乘坐北@京去沈阳的列车,才能到达老家陆南,算下地的话,路上至少要走整整两天两夜,假如在北@京火车站不能及时买到北上沈阳的车票,可能还需要耽误更多的时间。

那个年节,出门在外,坐火车最怕的就是转车,带着大包小包的买票,麻烦不说,还浪费时间,有时候,你都弄不清楚何时才能平安到达旅途的终点。

要不老话怎么说来着,“没事别出门!”

不得不说,那个时代出趟远门,是对灵魂和肉体360度的全方位的一次蹂躏和摧残。

客车上一直都有卧铺票,可惜卧铺票非是等闲人氏能够买得到,一个是卧铺票少得你要不断去与别人争斗拼抢,才能获得。再一个是票价也是高不可攀,若非公款报销,一般人想都不要想的。即便如此,这种紧俏资源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享用到的。

出门谁都想舒服,可舒服的代价就是不断地往外掏银子,平头百姓有几个有钱呢?可有的时候掏银子也未见得能够如愿,没有关系,再大把的银子也不好使。反正弄一张卧铺票非常麻烦。

没奈何,唯有去买那个硬座票,可硬座票也不便宜啊,就刘玉凤的这张票,28.5元,快抵上袁牧半个月的工资了。

出趟远门,出不起啊!

而坐硬座出远门,真的是需要勇气的,坐火车去大西北,一坐就坐个几天几夜,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想想看,吃喝拉撒睡,样样都要在火车上解决。几天下来,那车厢中的味道,真叫人如痴如醉,如梦似幻。

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大地应运而生出一群很厉害的人物,叫做“车匪路霸”,只要你能坐上开往南方的列车,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会碰上这样一群山大王,他们大都是南方各省的农民,只是由于火车途经当地,本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睛买路财”的简单逻辑,干起剪径的勾当。

穷山恶水出刁民,诚哉斯言!

一如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描写的一样,他们守在铁轨旁,站台前,专事扒火车,抢劫过往旅客,偷盗国家物资,行为极其猖獗。

但凡一到站台,这群程达尤金们便如一群蛮牛般冲上列车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一节车厢一节车厢的扫荡,搜罗抢劫勒索,不一而足。

但有反抗,当场或一顿胖揍或拍昏了事,当地人头脑还没有彻底发昏,晓得弄死人是要吃花生米的道理,所以手头的分寸还能掌握。

哎,出趟远门,宛如唐僧师徒去灵山取经,一路上面对各种牛鬼蛇神,魑魅魍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那份艰辛劲儿,唯有亲历者方知个中滋味。

………………

刘玉凤探出车窗与大家一一道别,小月月奶声奶声地说:“二表姨,我会想你的!”

刘玉凤伸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宠腻地说道:“二表姨也会想你的!”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众人与刘玉凤招手离开,走向出站口,刘玉凤看着渐渐远去的众人,泪水不由得顺着面颊流了出来。

再见了,江城!

再见了,老姨!

再见了,我的亲人们!

我会想你们的!

她方自用手抹了抹泪水,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道:“你怎么哭了?”

刘玉凤愕然抬头,却见少年去而复返,她大吃一惊,不由瞪大眼睛看着袁野,一时竟张口结舌,说不出一个字来,

这是什么情况?

袁野摆了摆手,道:“别问那么多,我找了个理由偷偷跑过来的,火车马上就要开了,我就长话短说,捡几句紧要话,切记切记!”

刘玉凤看袁野一脸凝重,也不由得郑重其事的点点头,

袁野看她那般慎重的样儿,扑赤一笑道:“别紧张,放松些,我问你,二表姐,你相信我么?”

刘玉凤不由纳闷道:“当然,可你……”

“不要问为什么,既然你说相信我,就听我的话,别管别人说什么,记住,你,你——一——定——要——回——来,别忘了,听到没有,二表姐,你想留在江城,那就要回来,一定,袁家需要你,我们需要你,等你回来,有一桩大事等着你做。千万千万!”

刘玉凤骇然变色,不可置信地盯着袁野,难道自己出现了幻听,袁野叫自己一定要回来,要回来!他说的话到底什么意思,难道说老姨今天突然改变主意了?难道老姨还想留下自己么?这一切是真的么?

她的脑袋一阵剧烈的眩晕,悄如天旋地转一般,隔了半晌那阵眩晕感才消失掉。刘玉凤方才明白袁野到底说过什么,直似死刑犯被押赴刑场时,意外地被宣布无罪开释,那份感觉,千头万绪涌向心间,煞时间百味杂陈,万语千言,表达不出此刻的纷乱心情。

她刚要张嘴问句“这是老姨交待的么?”,却见袁野说完话,就在她一愣神的结骨眼儿,连句招呼都不打,径直跑开了。

火车渐渐起动,刘玉凤看着袁野的身影一点一点消逝,带着梦游般的神情离开了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