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的日子如预想的一样,因为忙碌,我和良语大多数时候一周才能见一面,但每次见面时,我们都非常珍惜在一起的时间。我们总是在黑暗的小树林里或者荷花池旁边拉一拉手或者偷偷的接吻来抒发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临近圣诞节了,良语建议我们和季宁两口子聚一次,大家约定好都尽量的腾出完整的一天时间出来玩耍。
到了约会的日子,我和良语穿着情侣装,戴着款式相同的红围脖,满怀幸福的站在百货大楼的门口等待着季宁和蚊子一起来庆祝这快乐的节日。然而当季宁和一个看着有四十多岁,装着持重的中年男子一起朝我们走过来的时候,我们两个人站在原地都傻眼了,我们甚至忘记了和他们打招呼。
“这是良语和他的男朋友关晓枫。这位是我的男朋友,你们可以叫他高老师,高老师是一个高中的英语老师。”季宁不紧不慢的向我们介绍着彼此。
“你们好呀。”高老师看着我们笑着说道。
我和良语怀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过完了这个圣诞节,因为高老师一直在场,我们必须把自己一肚子的疑问全部都压在心里。
高老师每做一件事都像是在完成一个既定的流程,动作标准,姿势规范,实在是让人无法适从。晚上看完电影之后,大家要分开的时候,高老师还不忘一连推荐了好几部欧美同类型的电影,并建议我和良语抽时间去看看。他把一部欢乐喜剧电影的内容上升到了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对我们几个社会经验不足的人来说实在是没办法接着和他对话。
“高老师结过婚了吗?”良语终于忍不住打断了高老师的高谈阔论。
“呵呵,没有。虽然也被家里人和亲戚逼迫过,但我始终没有妥协到那一步,现在他们都已经放弃了。”高老师从容的回答道。
“如果晓枫哪天顶不住世俗的压力或者家庭的压力结婚了,我该怎么办?”良语又故意问道。
在我看来良语的这些问题都是些没有来由的问题,他只不过是不想再听高老师一个人继续讲下去。
“那你从现在起就要考虑这件事了。据我所经历的和见到过的,同志之间的爱情很难有完美收场的。”高老师认真的回答道。
良语听完之后惊讶的看了季宁一眼没有再说话。
“我结婚干嘛?我又不打算生小孩。再说了,我家里什么情况我自己很清楚,我绝对应付的过来。反而是你爸妈把你当个宝似的,我才是需要提前准备的那个。”我怕气氛太尴尬,连忙接着良语的话说道。
“哎,其实人生很漫长,最关键的在于学会如何自处。晓枫是研究生,思想境界一定高,学会自处……”
高老师还想继续说下去,却被季宁打断了。
“不聊了,不聊了。地铁口的风这么大,大家都站在这里吹冷风太奇怪了,咱们下次再聊吧。今天不早了,都赶紧回家吧。”季宁着急的说道。
我们四人回家的方向各不相同,季宁和良语住在一起,高老师要回家去,我要回学校。等季宁和良语上了地铁之后,我也打算和高老师告别,临走时高老师突然叫住了我,他向我要电话号码。我本着信任季宁朋友的初衷,没多想便把电话号码告诉了他。
高老师拿到我的电话号码之后高兴的对我说:“小关是研究生,也就是高级知识分子,我们以后可以多聊天,多沟通。”
“呵呵,大家以后一起常聚聚就可以了。”我有些不知所措的回答道,说完赶紧走向了回学校的地铁站。
我的研究生学业生活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轻松,金教授毕竟是行业内知名的专家,他手里的科研项目多的做不完。在读的一个博士师兄被延期毕业了,另一个博士师姐就很聪明,为了躲避金教授的压迫,未婚先孕。每次我们实验室内开科研例会的时候,师姐不是装可怜就是装头晕,金教授心里十分不喜欢,但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他也不好意思说什么,每次看到不成器的师姐,只能言不由衷地嘱咐她几句要注意身体之类的话。
研二下半学期,金教授分别找了我和饶同学谈话,许诺给我们直博的资格,希望我们俩能继续跟随他做科研。我因为考虑到家里母亲常年穷苦,着急工作挣钱养家而婉拒了。饶同学倒是想读博士,但说出来之后却让金教授高兴不起来,他对金教授说自己想去清华读博士,未来才有可能去到一个好点的大学里任教,因为我们学校毕业的博士生连自己学校都不会要。金教授因未能招安我们两个人,在我们学业的最后一年里,对我们俩培养的热情都大大的减少了。
良语听完我跟他讲的这些话之后,认为我和饶同学是因为不喜欢金教授的为人而联合起来对抗金教授,说我们故意不给金教授面子,让金教授受挫。我问良语,难道你希望我再多花个三四年时间去读取博士学位吗。良语听了之后直摇头,但他说我们两个应该先表示需要考虑一下,然后再在合适的时候婉拒比较妥帖。良语还补充说道,我和饶同学的做法,要是在职场上只能到处碰钉子,也会让领导讨厌。
有一次我和饶同学一起去学校里的食堂吃午饭,我假装无意提及此事,拐着弯把良语的看法说给了他听。
“你说,我两个都这么直接拒的绝了金教授会不会不太好?虽然他热衷名誉,贪恋权贵,但毕竟也是全心全意的培养我们的人,我们是不是该做的委婉一点?”
饶同学坐在我的对面看着我好一会儿没有说话,弄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
“我原认为,在咱们课题组,你是和我价值观比较相近的人,都是因为家里条件很一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勤奋付出去换取一个美好未来的人。但没想到你还没有毕业呢,想法就已经开始变得这么世俗化了。”饶同学看着我不客气的说道。
“我只是随便说说,你也不用多想,毕竟我们都已经拒绝了。”我突然感觉到一阵羞愧,慌忙的解释道。
“呵呵,你不用那么紧张。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学生,特别是作为一个穷学生,咱们能坚持的已经不多了,所以没必要那么早就放弃了自己。”饶同学不紧不慢的说完,然后又开始低头吃饭了。
听完他的话,我的脸上一阵发红发烫。
临到毕业了,我都没有和饶同学成为真正的朋友。近三年的合作相处,虽然大多数时间我们在一起学习,相互探讨科研上或者生活上遇见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是彼此欣赏的,但掏心窝子的话却始终说不出口。比如我就没有介绍他认识良语的想法,哪怕是把良语当作一个普通朋友介绍给他认识,毕竟那时候良语在我的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良语说他也不想认识这个饶同学,通过我无数次琐碎的描述,他认定了饶同学是一个很无趣的人。良语认为饶同学生活的太理想化,离真正的现实生活太遥远。
至于我为什么没有和饶同学成为朋友,良语也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们两个之所以没有办法成为知心好友,是因为都不愿把自己全部真实的面孔,特别是阴暗的或者丑陋的一面暴露给对方,因为我们太欣赏彼此反而产生了心理上害怕太接近对方的情况。
“那你说像我们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如何把自己阴暗的或者丑恶的一面自然地展现给对方?特别是对方是一个你在乎的人。”我问道。
“没办法,学生身上的毛病最难改。”良语不屑的说道。
我没有办法完全同意良语的说法,但也部分同意他说的“学生身上的毛病最难改”这个说法。这其实和饶同学认为的能坚持的东西不多了,不应该过早的放弃自己是一样。作为学生的我们还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环境里,我们还不用考虑为了生活或者生存必须要做哪些事情,现在我们还能固执的坚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生活,然而进入到社会这个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之后,每个人或主动或被动的改变着自己,去适应社会的需求。到底是人的错?还是社会的错?我自己至今也一直没有想明白。
饶同学最终还是去了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过了几年又从老同学那里听说他去了美国某个知名大学留学去了。从某个角度看,我和饶同学都坚持了自己最初的选择,但我的内心里十分清楚,这完全是两种人生选择,哪一个才是应该被羡慕和嫉妒的,自不必多说。
然而这一些关于人生的浅显思考并没有困扰我很久,因为良语和我都期待着我毕业之后,我们全新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