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身有内力之人,踏入宫墙一步,老家伙便知。
江湖人中凡是习武之人都可触及内力:体内数穴相通,肌肤之下,筋骨之间,如丝如缕的“热气”穿梭于其中。
内力,内息。
佛法中传,此乃生灵之灵。
道法中道,此乃仙人所赐。
大商时期编纂的《墟纪》中,开篇提及:
据传:上古时代,混沌初开,未分天地。
居其上者为清,居其下者为浊,居其间者为“虚”。
“虚”中生“灵”,灵游于清浊之中,隔于清浊之中,亦无所去。
直至巨陨划破混沌、搅乱清浊。虚升于清,沉于浊,天地混沌皆散。
//
自沉灵海纪起,至纳浊、天灾、兽灵、人形、大商,《墟纪五录》内容前后约数十万年,其中提及关于“虚”、“虚灵”、“墟灵”的内容不可计数。
举头不及苍天明月,脚下之壤为荒墟。
荒墟之上,为世间万物。
野史记载,大商皇朝三千余年,荒墟纵横三千万里。
大商之时,天地间灵气充裕,天地间奇卉异草、虚灵凶兽不可尽知。
纳灵求仙之人,数不胜数,从仙之人,千万者。修仙之人,百岁如青壮少年人,借力驭物横空而行,一日可去万里。
兽亦可纳灵而修,渐生灵智,开化之后如人,甚传有褪形化人形之存。
……
大商继天裂之灾后,荒墟大地分崩离析,渐而只存三陆。
北陆,中陆,南陆。
乾元王朝,不过中陆一地。
纳灵拜仙之法,早已随天裂之灾一同遗失,至今已过千年,世间再无修仙者。
但内力之存,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但可窥见其中真谛者,乾元上下可能不过百人。
玖不在乎那些神魔鬼怪的野史,更不在乎习武之人奉若珍宝的内力。
“但凡身有内力之人,踏入宫墙一步,老家伙便知。”二师兄对他提过一句,也只是提过一句。
因为二师兄曾经的小师弟,他熟知的小莫,练不出内力。
若说天下第一的内力如同湖海,寻常习武人的内力如同浅溪,那他就是花瓣上的一滴露珠。
若说天下第一的内力如同猛虎,寻常习武人的内力如同蛇鼠,那他就是树根下的一只蚂蚁。
江湖的暗处,谁不知道止杀的“玖”?可谁都不知道他的窍穴里没有没有一道流通的内力。
玖只需要避开宫内巡侍的玄武侍,就可以去到任何宫中的每一个角落。
他是一个杀手。
//
淇荷宫,无风亭。
天已入秋,避雨荷长得正旺,但无一朵花开。
荷妃刚入宫时,最得皇上宠幸。入宫的半年里,皇上夜宿淇荷宫的次数是后院十三宫内其余十二宫都远比不上的。
无风亭让荷妃想到许多。
皇上曾醉酒时对荷妃说:“三千荷池都比不上你,你是朕最爱的荷。后宫之内,朕保你不受风吹雨打。”
次日皇上醒后,立刻唤来工部尚书,令其在淇荷宫内搭造一座宽亭。
要这亭子无雨亦无风。皇上说。
工部尚书大人思前想后半月,才递交上一份图纸,将“亭”扩建为“阁”的式样,但保留亭的八角四檐。
数百工匠接连不休忙活一月,无风亭建成。
无风亭的中央有一池,一池荷花,池中亦有池,池中热水由专门的宫女太监负责更换,保持其常年温热。
这些宫女常年如避雨荷般呆在无风亭里,就是入夜之后,都得有轮换的太监宫女负责让池中池的水保持温热。
“退下吧。”荷妃吩咐道。
“是。”
荷妃,荷妃。她本名易荷,长兄在宫内军枢处做事。因为身子骨柔软,容貌姣好,那年选妃时被被皇上看中,继而年纪轻轻便入了宫内。她的长兄因她飞黄腾达,一跃成为军枢辅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易家也成了京城权势最重的几家之一。
但在心底她宁肯成为那个傻男人口中普普通通的“小荷”,也不愿成为皇帝身下的娇喘诱人的“荷妃”。
挡不了的。逃不去的。避不开的。
不,不是。
一切的罪过都是誉王府的那个女人。那年的选妃并不如明面上的堂堂正正,誉王原本都已策划好将他的女儿送入宫中,为自己的儿子在宫中谋得一席高位。誉王买通了主持选妃会的司丞,并在大会的各方面都铺好了路,那年,几乎所有人都确信姓唐的那个女子会被皇帝选入宫中。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誉王生了个性子够烈的大小姐,竟在选妃会半月前跟情郎跑了,听说还是个江湖人。
荷妃永远忘不了那个名字,唐怀柔。
//
“呼。”荷妃叹了口气,解开衣袍的束带。
衣袍内里并无再多衣物,束带随意丢在地上。随着荷妃走动而向两侧散开的衣袍,露出里面滑腻洁白的肌肤。
自小起,她的身子骨就比常人柔软许多,肤色白皙无可挑剔,丰腴的身子总让人浮想联翩。
荷妃赤脚踩过池沿,脚下的黑理石平整细腻,池中的避雨荷亭亭玉立。
沿着中间石道,几步走过外围荷池,便到了池中池。
池中的水冒着腾腾雾气,夹杂着清淡的昙木花香,荷妃脱去笼罩着全身的衣袍,赤裸的身体在雾气中显得无比旖旎。
噗通。
像是石块玉佩之类的落水声。
荷妃一愣,无风亭内的宫女都已退下,皇上今日应在殿前晚宴……
“别想了,想多了也没用。”
血色的昙木花在雾气弥漫的池水中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