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临梵音
作者:窈窕白马      更新:2019-08-01 15:53      字数:5138

东岳庙祸乱平息的次日。

由于错过了吉时,朝廷不得不取消了准备已久的祭天大典返回长安,坐在龙辇之内的李雍十分清楚这个决定将成为自己帝王生涯乃至整个大唐历史之中极不光彩的一笔,他挑起帘子看着天上的紫微星,面色凝重,不发一言。

另一边,国师李流溪带着“青犀伏魔棍”乘上马车独自奔赴梵音山。

十日之后的清晨,他在“无争碑”前下车。

昔年太祖圣王的贴身兵器“皇剑裁天”斜插在半截“无争碑”上,二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剑气浩荡。

与其说它是一把剑,不如说它是一根刺,刺入梵音山心口的同时也刺入了整个江湖的心口,警示江湖人莫要插手天下事。

李流溪伸出手轻拂碑身,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一下子让他的思绪回到了当年,耳畔仿佛再度响起了猎猎马蹄声......

***

(回忆1)

黑夜之中,李流溪骑在马背上借着周围跃动的火光随着大部队向前疾奔。

军队以这样的速度已经一刻不停的奔袭了三天三夜,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憔悴,但却又被眼神之中的狂热所掩盖。

林中露重,微凉的雾气扑面而来,源源不断,打湿了他的衣襟与发鬓,紧攥着缰绳的双手有些僵硬。

蓦然间,斜后方有一骑靠近。

来人身披赤甲,虎背熊腰,身形比寻常人高出两个头都不止,头顶结了一个道髻,宽阔额头之下一双玄色瞳仁精光流溢,背上斜扎着一杆长兵,被灰布条裹着,看不清楚模样。

两匹马逐渐并驾齐驱,李流溪与马背上的来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此人道:“听说你在江州立了大功,好生风光。”

李流溪微微一笑,一边御马疾驰一边目视前方道:“怎么,你又不服气。”

对方咧嘴一笑,反手托了一把背后的兵器道:“刚得了个好玩意儿,总想找人试试。”

“长孙将军已经下令,全军必须在破晓之前抵达梵音山,眼下哪有时间与你试剑。再说宝剑不斩无名之辈,在下何德何能,你还是好生收着吧。”

“我看你是不敢。”

李流溪轻轻摇了摇头,莞尔道:“就当我是不敢。”

来人嘴角不经意的一扬,决定不再追究下去。

这时前方传来喝令声道:“后面的快点!再快点!别磨磨蹭蹭!”

二人听罢同时俯下身挥舞起缰绳朝密林深处加速冲刺。

军队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

一阵清风徐来,李流溪回过神,将手收了回来,抬头朝梵音山山门望去,八百层青石台阶两旁无树无花,无遮无挡,唯有乱石堆砌,野草丛生,无论从下往上看还是从上往下看都是一览无遗。

据说梵音山以此证明自己的确是两手空空,毫无戒心。

这群秃驴总有办法颠倒黑白,将死的说成活的,轻易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走到山门前,李流溪将裹着布条的“青犀伏魔棍”递给看门的年轻僧人,后者捧着它急急忙忙转身朝更高的山门跑去。

因为事发突然,未曾来得及递拜帖,李流溪预计自己能够见到三个空字辈老和尚起码要在一刻时辰之后。他可以硬闯,但是没必要,要达到此行的目的他需要梵音山的配合,而不是把关系搞僵。

于是他决定耐心的在山门前等一等。

***

(回忆2)

军队终于陆续冲出密林,开始在梵音山脚下集结。

此时离破晓还有一炷香的时间。

李流溪尚未在集结的人群中站稳脚跟,却见前方人群被强行分开一条道,有一传令兵火急火燎的冲到自己跟前。

“大人!长孙将军有请!”

李流溪微微皱了皱眉,越过他的肩头看向不远处人群的最前端,那里似乎有几道目光正在注视着自己。

他御马上前,穿过人群,然后看到了赤甲男子竟也已在那里等候。

他朝赤甲男子身边的三人一一抱拳道:“殿下、长孙将军、玄龄先生!”

秦王李世明骑在马背上独自背对着众人,他仰面注视着梵音山山门方向沉默不语,李流溪看不见他的表情。

李世明的身旁伫立着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一名身着金甲头戴将军盔的鹤发老者端坐其上,他的目光坚毅而不容置疑,扫了一眼李流溪和赤甲男子,他沉声道:“你二人随殿下一同上山,协助殿下诛杀贼帝,务必斩草除根!”

突如其来的命令让李流溪心中产生一刹那的迟疑,但还未等他多问一句身旁的赤甲男子已经抢先领命道:“是!将军!”

“时间紧迫,有什么问题回来再说。”

事已至此,李流溪不得不低头拜道:“是,将军。”

***

“施主,”年轻的僧人再度出现在山门前,他已经恢复了镇静,双手合十对李流溪道:“三位师尊已经在禅房等候,请随我来。”

李流溪点点头,收回远眺的目光,转身离去。

***

(回忆3)

李世明带着赤甲男子和李流溪往山顶赶去,时间不等人,他们走的很快。

一路上李流溪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选他?

三日之前的江州之战隋军大败,天下大势已成定局,各路豪杰纷纷前来投靠,此时军中人才济济,论军功、资历、武艺、谋略,在他之上的人不在少数,平心而论,他自觉甚至算不上忠诚。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赤甲男子,忽然想到他们二人有一个共同之处。

他们都是来自江湖。

或者更确切的说,他们的师门都在五大门派之列。

侠以武犯禁,江湖和庙堂之间始终有一线之隔,只是千百年来谁也不知道这条线到底应该放在哪里。梵音山之所以成为五大门派之首,是因为它的背后存在着普天之下数以万计的虔诚信徒,无论在哪一朝哪一代,这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正是这种微妙的地位,让光帝在走投无路之时选择了投奔此地,也让李世明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强攻。

山门之下竖着偌大一块“无争”碑,只不过好像谁都没看见,李流溪觉得太过讽刺。

思忖间,三人已经接近山顶,前方隐约传来“砰砰砰”的撞击声,急促而强烈,其间还夹杂着婴儿大声的啼哭,在寂静的山间回荡的撕心裂肺。

李流溪抬头朝上方望去,只觉得破晓之前的黑暗无际无边,深不见底。

***

年轻的僧人推开禅房木门,引李流溪进入,然后略施一礼退出去合上门转身离开。

禅房内有一张石床,上面摆着一尊香炉,轻烟袅袅而起,香炉的另一边结跏跌坐着三名老僧,左右两人在李流溪进入房门的那一刻便向他投来了目光,而中间的一名看上去年势最高的却始终低头微闭着双眼,仿佛睡着般。

“青犀伏魔棍”不在这里,想必已被收好。

李流溪看了看眼前的三名老僧,左边是空闻,右边是空智,中间的则是空见,上一任主持大和尚空海圆寂之后的二十年里梵音山的事务便是由这三人共同掌管。

“伏魔棍在大人手上,这是否代表着......”空闻开门见山,却是话到嘴边没有再说下去。

李流溪略微点头道:“死了,由我亲手了结。”

此话一出,禅房里许久无言,而后空闻叹息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李流溪三言两语将当日在东岳庙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空闻和空智越听眼神之中的震惊和不安便越强烈,直到最后李流溪说到李雍安然无恙二人才长舒了一口气。

“事情演变至此,梵音山难辞其咎。”空闻怅然道:“大人此行前来想必已有安排。”

李流溪道:“朝廷无法封锁消息,此事很快就会天下皆知,二十年前的约定所有人都记得,如果朝廷无法兑现,将会失信于天下。”

周围的空气明显一滞,一旁的空智愠怒道:“难道大人真的欲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将梵音山踏平?!”

空智的这句话似乎认定了此事的决定权在于李流溪,而李流溪听完也没有反驳。

“朝廷给了梵音山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中未曾干涉过此事,这既是对于当初诺言的践行,也是相信梵音山有能力将此事处理妥当,”他淡淡道:“但未曾想这份善意却在各位的眼皮子底下被人利用,给了反贼明目张胆培养势力的底气,最终滋生出东岳庙的祸事,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朝廷不干涉其实就是不闻不问,以一家之力对抗前朝余党,就算是朝廷也会头疼,何况是梵音山!”空智不满道。

李流溪嘴角一扬,眼中闪过一丝锋芒道:“贵派当年决定打开山门的时候便应该想到会有今天!”

***

(回忆4)

当李世明三人出现在光帝身后的那一刻,撞击声戛然而止,任他百般敲打山门始终纹丝不动。

这位末代帝王缓缓的转过身,一只胳膊怀抱着还在抽泣的婴儿,另一只则是有些僵硬的悬在半空。

双方相隔不过二十层台阶,李流溪见他发髻散乱,满身灰迹斑驳,配剑被扔在一旁,腰间束带已不知去向,让李流溪感到惊讶的是在他的眼神之中没有半点所谓帝王威严,相反却透露着无尽的惶恐。

原来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天子和普通人并没有区别。

李流溪犹在思忖之际,眼前银光一闪,只见李世明腰间长剑铮然出鞘,一道虹光划破黑夜直劈前方而去!

当此时,耳畔陡然响起一声悠远的尖啸,与此同时四周光明骤起,无边黑暗如潮水般退去,所有人下意识的侧目仰望天际,只见得一轮红日自白云间缓缓升起......

天,已然破晓!

李世明的剑势为之一顿,这时身后赤甲男子纵声喊道:“殿下!机不可失!”

李世明身躯一凛,回过神来一咬牙,宝剑长驱直入,再向光帝心口刺去!

光帝见状面色大变,身后是梵音山大门,他退无可退!

***

禅房之内,空智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空闻则是频频叹气,李流溪的一番话让他们哑口无言,交谈似乎陷入了僵局。

蓦然间,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道:“若贫僧没有记错,当年山门打开的时候国师大人也在场。”

李流溪眼睛忽然一眯,辨得这个声音来自于三人中间的空见禅师,转眼看去,这个枯瘦的老者依旧微闭着双眼,纹丝未动。

他盘坐在那里,仿佛一桩老树根。

***

(回忆5)

就在李世明的剑距离光帝心口还有一寸的时候,梵音山大门终于打开了

一线金光自门缝之中泻出,将八百级石台阶逐一照亮

连同被照亮的还有光帝的生机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在耳边响起,李流溪蓦然发现沐浴在金光之中的自己竟然不能动弹分毫!

他略带震惊的转动眼珠看向四周,发现同样的情况亦发生在李世明和身边的赤甲男子身上

山门打开,从中走出一个身着袈裟的老僧来,他的身后紧跟着一名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年轻僧人

老僧自然便是梵音山主持,大和尚空海

而山门之内,垂首合十站立着梵音山僧众,黑压压一片

空海走到光帝与李世明之间,嘴唇微启,说了几句话

这时李流溪才发现原来自己不光不能动,连听觉也一并被剥夺了

空海把话说完转身走回山门,路过光帝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后者这时才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顾不得捡起地上掉落的剑,慌忙跟着空海钻进了山门。

当空海即将踏进山门的时候,他又回过头来含笑看了李流溪一眼,

李流溪顿觉浑身一懈,耳中再次响起万物声响,身子也能动了

“梵音绝学——佛光普照,果然厉害。”

身边的赤甲男子发出一声感叹,李流溪转过头看向他,发现他的手已经搭在背后的灰布条上

显然,在山门打开的那一刻,赤甲男子已经准备动手

他毫不怀疑如果空海的佛光晚半息照到,那么赤甲男子灰布条中裹着的东西一定会让对方感到头疼

但是天下三圣毕竟是天下三圣,

佛、魔、鬼,佛排在第一位。

身前的李世明收剑入鞘,头也不回的对二人吩咐道:“你们在此等候。”

然后他独自一人走进了梵音山大门。

***

李流溪不知道空见在这个时候重提当年之事目的为何,但他相信这个惜字如金的老和尚不会说废话

“有些感觉只有直面过才能有真切的体会。”空见道:“大人可以把它理解为佛家‘入世’的由来。”

回想起当日佛光照在身上的那份压迫感,至今仍不能忘却,李流溪不由得眯了眯眼。

“师兄救下光帝父子之后没多久就赶赴不岚山,最终力阻白魔而死......他的死救了很多人。”空见道。

一旁的空闻补充道:“无论是武学的造诣,还是对佛法的践行,方丈师兄当之无愧是五百年梵音第一人。”

“世人无法理解师兄为何救下光帝父子,”空见淡淡道:“就连我们也无法理解。”

“但有时候无法理解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是错的。”空见蓦然睁开眼睛看向李流溪道:“也许只是因为我们站得地方不够高。”

李流溪的眼睛蓦然一睁,与空见的双眼径直对视,发现对方的眼珠虽然混沌,但目光之中没有丝毫迷惑。

看来自己低估了空海在梵音山僧众心中的地位,没想到纵然二十载飘逝,这个曾经的天下三圣依然牢牢占据着方丈的位置。

或许在梵音山僧众心中他真的已经成为了一尊佛。

只可惜李流溪来梵音山不是拜佛的

他是来推倒这尊佛的

二十年前他被空海阻拦在梵音山大门之外

二十年后他不信有人能再拦他一次。

“站在一名江湖中人的立场,我对贵派的坚持表示赞赏。”李流溪的目光从三名老僧身上一一扫过:“但是既然如今我代表的是朝廷,那么陛下托我带到的话也必须要与诸位讲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