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八章 投笔从戎
作者:志城      更新:2019-07-29 22:12      字数:2532

这铺子不光卖牛羊马匹骡子,就是相应的器具草料食料都有供应,陆绍算着日程各自买了一些,付钱后力夫们先把绵羊赶上船,然后再搬运一捆一捆的羊皮。

北国的绵羊都是野地里放养的,到了码头挺着蹄子死活不肯上船,这边的力夫大概做惯了,用个软兜包住绵羊的身体轻轻松松背进船舱。

陆绍牵着黑马,马背上挂着草料、豆料,带路的船老大背着马鞍等杂物,陆绍边走边问船老大,怎么这铺子卖的全都是北国的货物,一点儿也不遮拦,难道不怕军方搜查。

“这就是徐州大营开的铺子,他们与对面定期有交易,听说除了军需物资,其他的东西都可以买卖、交换,只不过战马、铁器这类都是私底下有门路角色的买卖,两边的军方对能搞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难怪一个小伙计比苏州府铺子掌柜的架子还要大,原来是代表着军方做独一无二的生意,听到这里陆绍释然了。

领航的船老大过了好一阵才跟着中型货船回到东码头,刚才他一直在向看管马匹的帮佣询问饲养法子,那个拿了好处的伙计帮着说了些好话,船老大又给了两个大洋,经验学了一大堆。

三十船粮秣,力夫们先背上码头,然后装大车运进城去,窦文书、方管事和户部的官员衙役在一旁清点记账。

整整忙乎了一个下午,还有十艘船的货没有背上岸,陆绍吩咐船老大去把西码头的力夫请来一起干活。

“陆会长。干活没问题,只是这些力夫的工钱得我们付啊。”

“这…………”徐业明不在,如今的陆绍囊中羞涩,挎包里只剩以防万一的回程路费了。

“明早搬运也没事,下午开船,咱们还得在塔山停靠过夜。”船老大早算计好了。

得,站好最后一班岗,陆绍吩咐护卫队员把面粉袋子搬上码头垒掩体,城头巡逻的军将看了无不哈哈大笑,说咱徐州大营就在这里,你们几个民壮摆什么谱。

见识了陆绍的武功。护卫队员和船老大们的心气高了不少,一个个对军将们的嘲笑嗤之以鼻,一时间城上城下登起了大眼小眼,陆绍看着不对劲儿赶紧把人驱散。

与徐州大营的军将别苗头,这不是找抽嘛。

马是很有灵性的家伙,人类在应付它还是真心喜欢对待它,这家伙心里明白着呢,黑马站在大船的船舱里,看到陆绍走下船舱迎上去打了一个响鼻,它对自己的处境、待遇表示满意。

空旷的船舱上面铺了两层油布防风风寒,船舱的一角堆满了草料和杂草,黑夜里寒冷的时候可以躲进去避寒,让黑马最喜欢的是,草料边上摆放着一整袋子的豆料,闻着就有劲。

领航的船老大闲着没事和陆绍两人在船舱里围着黑马研究马经,喂食、洗刷、修蹄子,当作座骑的话还得训练它听口令、适应吵闹的环境等等,陆绍觉得船老大那两个大洋花得真值,一路上回去闲着没事,正好与黑马一起研究、训练。

陆绍想躲事找空闲,可你牵着一匹惹眼的黑马在城下招摇过市,能不引人注目嘛,这不,才在船舱整理停当,看守粮秣城门的百户大人亲自找上船来了。

“你买的黑马?”看着眼前衣着朴素的十六七岁少年那百户一脸的不相信。

“吴县县学学子陆绍见过百户大人。”有了塔山镇的教训,陆绍到徐州后把硬弓和玄铁枪都藏了起来,免得再惹麻烦。

“你买马匹干嘛,这东西可不便宜?”

“徐州战事胶着,苏州府的学子心系奋战的兵将们,一些学子有投笔从戎的打算,因此大伙集资派我过来买一匹马回去练骑射。”陆绍满口胡言,听得一旁的船老大目瞪口呆。

“我说呢,这事怎么有点奇怪,原来是苏州府的学子。”说着那百户顿了顿看着黑马继续道:“这匹黑马不错,用作练习也够使了。”

“百户大人。您的意思是?”

“嗨。你们不懂马嘛,这黑马倒也能冲锋陷阵,只是出生不久不知怎么的落下了病根,奔跑没长劲儿。”

靠,这也能看出来,陆绍听得眼睛发直。

百户解释说,这批战马运来的时候他们都去看过,大伙都对黑马感到惋惜,要不是才出生就遭了罪,可是一匹难得的好马。

“能治不?”陆绍眼睛一亮。

百户大人点点头又摇摇头:“马匹其实比咱们金贵多了,调养的耗费比人看重病还费钱财,有这能力,不如买几匹别的马。”

从百户那里陆绍打听到徐州大营的马场有专门给战马看病的郎中,他赶紧让船老大去请人,这百户也够意思,说是营中有淘汰报废的骑弓,他回城后让亲兵送了一把过来。

好端端一把骑弓,就是弓弦断了,明白人做明白事,这位百户真心不赖。

马场的郎中没有亲自前来,不过他看过黑马,得知后直接开了两张方子给船老大,第一张是治病根用的,第二张是调养的,说是如此这马才能断了病根,他听说是苏州府的学子想投笔从戎学骑射,连诊金也没要。

“陆会长。要是咱们在铺子里就这般说辞,说不定两百大洋就够了。”船老大一脸心疼。

晚饭还是骨头汤加大饼子,每个船夫一人一碗酒,算是庆功宴了,多了二十艘船,陆绍阔不起来。

大伙喝酒的时候陆绍悄悄问段管事和窦文书,户部仓库情况如何,段管事说库存比往年要少一些,朝廷虽然一直在督促直隶各府向徐州大营运送粮秣,只是这边增援了不少其他防区的兵将,这消耗自然厉害。

督粮官这边一直在催促朝廷,让他们多运送一些粮秣以备不时之需,不过户部里面有人似乎在提议,徐州大营年年粮秣充盈,导致每年都有变质的粮秣被浪费掉,这回趁着战事胶着把存粮先消耗掉,地方的粮秣照常运送就成。

兵将们要是饿肚子,督粮官他们可就得跳进大运河喂鱼去了。

亏得苏州府多送上来二十船面粉,让督粮官心里安稳不少,填补了损耗还有盈余,战事的胜负跟他没有关系了。

为军队管理粮秣的,没人会想着立功受奖,在任期间平安无事就是最大的福分,毕竟,再你清廉的督粮官员,回去的时候谁不是腰包里装满了油水。

‘其他防区的兵将。’陆绍听了心中发紧。

第二天早上船队继续搬运面粉,干了大半个时辰从东面的运河开来三艘战船,战船靠岸前向城楼警戒的军将发出讯号,很快,城门洞里涌出来一批军将。

为首那百户直接找到码头上的查验官,命令他停止搬运粮秣,所有人等回避,随即力夫们被驱赶到最东面的墙角,船夫们被喝令回船舱呆着,不许伸出脑袋张望。

‘莫非来了大人物?’这样的场面就是常年跑徐州大营的段管事和船老大也没见识过,陆绍只能根据前世的经验瞎猜测。

说是不准探脑袋偷看,可是一双双好奇眼睛都紧紧盯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