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纷乱
作者:志城      更新:2019-07-29 22:11      字数:4492

第五十三章纷乱

在衙役帮闲们的呵斥下,船老大和手下苦着脸忙乎起来,撑船的拿起长竹篙准备掉头,摇橹的则上橹上绳套等待掉头后摇船。www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回也不例外。

萧捕头一行冲上船就把踏板给掀掉了,忘了得先栓在码头石柱上的揽绳,那撑船的家伙是又怕又急,看也没看就用竹篙猛一戳河岸,船头稍稍动了一下啪一声被揽绳给扯住了。

此刻揽绳蹦得笔直,岸上的人看到情况不对就是想帮忙也解不开了,电光石火之际,萧捕头一个箭步冲上前干净利落挥刀。

“啪”一声脆响,揽绳被一刀两断。

船头脱离揽绳的束缚一下子朝外侧荡出去,船老大和手体晃了几下好歹没有摔倒,萧捕头和衙役们哪有这功夫,乒乒乓乓几乎同时摔倒在甲板上。

有个倒霉的衙役正站在靠岸这一侧船舷边,船体朝外猛荡,这角色扑通一声直接栽倒在护城河里。

“蠢货。”

鲁典史看得心急不由得骂了一句,还好那萧捕头知道轻重,断然挥刀开船,要是他命令船家去解揽绳的话,估计鲁典史当场会把他踹飞到护城河里去。

顾县尊治下很严,衙役们的事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了,萧捕头一行做事如此鲁莽,从另一面说明事态紧急。

船老大顾不上扶他们起来,吆喝着撑船的撑船、摇撸的摇撸,大伙干起本行来了感觉,所有人步调一致,七八十步宽的水面眨眼就到了对岸,此刻摔得七荤八素的萧捕头和手下才爬起来还没有站稳呢。

南岸码头早有船家伸出竹篙帮着固定住船体,船老大和手下放下家伙赶紧搀扶萧捕头第一个上岸办事。

不过鲁典史在对岸看着自己,萧捕头哪敢托大,喝退船老大冒着掉进护城河的风险咬咬牙纵身朝码头跳去。

没有些三脚猫的身手哪能座稳捕头的位子,萧捕头在两岸民众的惊喝声中双脚落在码头边缘,身体晃了两下总算没有再次摔倒。

“我先过去,等搭了船板你们再上岸。”

见手下衙役想学着自己的法子跳上码头,萧捕头立刻出言喝止:手下有几斤几两他清楚得很,要是一个个都掉进了护城河,丢人现眼不说,谁来帮自己办事?

萧捕头他们总算到得及时,很快控制住了南岸桥头的局面,又命令人群中的里甲去小街口维护秩序,总算把码头大街上的人群给稳住了。

等南岸局面被完全控制住,鲁典史才长出一口气,向柳家大嫂和黄镇长询问事发的具体经过,可惜他俩也不知道是咋回事,最后不得不有陆绍出面解说一通。

‘分司衙门这帮混蛋疯啦,好歹得等风头过去再动手吧,这不是打县尊的脸嘛。’鲁典史盘算一番很快有了计较,他命令衙役看压住陆绍张二一行和失主操纵者几人,辨别出最初的证人,自己陪着柳家大嫂和黄镇长去城门口等候传令。

没想到顾县尊竟然亲自赶来了。

一路上他不断接到鲁典史派来的衙役的报告,等赶到胥门,对于事发经过已经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为了避嫌,他只与柳家大嫂点了点头,然后就在城门洞口听取鲁典史的汇报,鲁典史早就揣摩好顾县尊的心态,话头里自然帮着陆绍他们。

“派人去府衙通报,带相关人等回县衙,即刻升堂。”听完通报顾县尊铁青着脸命令道。

这件事还好黄镇长、柳家大嫂和那个陆绍前期处理比较得当,否则一旦引乱或者民众严重踩踏事件,顾县尊的官途基本玩完。

分司衙门虽说对他没有任何恶意,只想教训一下陆绍扳回点面子,可是事情一旦脱离了控制,倒霉的是他顾某人,顾县尊焉能不愤怒。

“是。”

衙役们得令有条不紊奔向人群,在早先到达的壮勇和衙役协助下甄别相关人员,主犯原告、各自的同伴、事件证人、客运码头相关人员等等,然后是最早一批围观群众,统统准备带回县衙。

黄镇长和陆绍还有壮勇们早就做好了相关工作,此刻只要把各类人等移交给他们就成,仅仅一刻工夫,胥门前就出现了五个分别站立的人群外加县尊大人和鲁典史几个人。

打头的,自然是陆绍和那个失主。

陆绍站在那神色坦然,一副胸有成竹、风轻云淡的样子,似乎那嫌疑犯不是他;而那个中年失主,半低着脑袋紧紧抿着嘴皮子,有时偷偷看陆绍一眼,或者看看那几个操纵者,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

两个衙役开道,顾县尊乘着马车一马当先回县衙,身后是陆绍和中年失主、黄镇长和柳家大嫂他们,还有操纵者和其他人员,等他们进了城,守城壮勇才允许民众慢慢通过城门洞。

城里等待消息的民众见顾县尊带着陆绍一干人走来,顿时窃窃私语之声不绝于道。

“看。顾县尊马车后面是那个陆绍。”

“真是陆绍,我前两天在大堂前见过他,看来又有好戏看咯。”

“谁还敢招惹陆绍,那小子那么嘴巴会说。”

“看看去不就知道了。闪舞小说网www”

“我知道谁敢招惹他。”

“啊……真的!快说。”

“嘿嘿。大伙想啊,除了分司衙门还能有谁?”

“对啊……”

民众们围上来是不敢的,不过跟在队伍后面一起去县衙看个究竟,是大街上绝大多数人不约而同的心思。

因此等顾县尊的马车到达县衙小广场,身后的人群已经从小广场排到了胥门,而且大街的另一头也有不少民众在围过来。

“陆绍。好样的。”

“陆绍。我们支持你。”

“陆绍。加油!”

“陆绍。加油!”

“顾青天!”

“顾青天!”

“顾青天!”

齐整的呼喊声从人群的一侧传出来,大家纷纷踮脚伸脖子看过去,只见一群青年学子从人堆里来,没错,如此大场面,怎么能少了这帮县学的热血青年。

‘糟糕,比上回声势还要大啊。’

顾县尊看得心里开始打鼓,他吩咐鲁典史派一个腿脚快的衙役去府衙求援,请求府台大人派衙役壮勇前来维持秩序。

皂役老曹看到顾县尊回来,也被他身后那黑压压的人群给镇住了,等回过神,赶紧派手下副役帮闲拿着棍棒上前维持秩序;顾县尊见他就那么几个人,根本就不顶用,万一发生冲突情况会变得更糟,于是吩咐老曹带人守住前门,不得让民众闯入县衙。

可怜老曹三天两头守大门,兢兢业业干了这么久还是第一回与顾县尊直接说上话,激动的他面孔涨得通红,老曹用发颤的吆喝声命令手下护住顾县尊,等县尊老爷县衙后死命守护前门。

面对黑压压的人群,顾县尊哪敢独自进去,硬着头皮也得撑到府衙来援,否则,那些监察的口水能把他淹没。

顾县尊在去胥门之前就已经派衙役去向府衙报告胥门外有民众聚集,因此府衙那边也做好了准备,吴县这边的求援一到,府尊大老爷派遣通判大人亲自带队,赶赴胥门大街维持秩序、弹压骚乱。

通判大人也被黑压压的场面给震撼了,寻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能让府城民众如此,光凭那个陆绍,应该没这么大的动静啊。

他把手下派出去之后向顾县尊了解情况,这才知道很可能又涉及到分司衙门,他暗示顾县尊,这种事最好糊涂一点、速战速决。

顾县尊打得也是这个算盘,不论谁对谁错,只要事态能控制住,尽量不把分司衙门给卷进来,不过暗暗敲打一下对方,警告他们少给自己惹麻烦。

万一管控失效,嘿嘿,对不住啦,吴县是不会跳出来扛的,人证都在自己手上,事发缘由想往哪边偏就往哪边偏。

背锅侠,怎么着也得让给分司衙门。

陆绍看着顾县尊和府衙大官在那窃窃私语,不用猜就知道没什么好事,和光同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事要是延缓一两天,等人证物证齐全了再上堂,想必快活林一定会开出盘口,陆绍就会钻空子下注,搞个让人目瞪口呆的结局出来。

当然,这事得有柳家大嫂和孙牢头帮忙,不然的话,赚再多的钱也没命花。

‘可惜了一个绝佳的发财机会啊。’陆绍看着送上门来的中年失主摇摇头。

府城里的里甲早就在街口候着,等两衙人员一出动,他们跟着咋呼咋吆喝起来,内外联动之下很快就掌控了局面。

顾县尊送走通判大人之后返回县衙,其余相关人等依次被带到堂下,这回柳家大嫂有话要说,无论顾县尊怎么邀请,就是不肯去堂上安坐,和黄镇长、顾村长一堆证人混在一起。

相关人员安置妥当,接下来是府衙观审的民众,因为这次闹得实在大,因此观审的人员也比上次多了好几倍,几乎把大堂前的院子给挤满了。

急吼吼开审,组织自然没把那么严密,两衙衙役只能把人群分成四个方块,自己在中间挥舞着刀枪棍棒维持场面。

鲁典史一看这样子可不行,要是大堂上起点波澜,喧闹的人群瞬间就会拥挤在一起,他告诉衙役们,让他们命令民众就地坐在地面上观审,自己则在空隙处来回奔走,与人群中衣着、长相不凡的人说上几句,拜托他们帮着维持场面。

你还别说,那些家伙即便混在人群中不怎么惹眼,可是他们一开口,周围的角色马上应承下来,说话比鲁典史和顾县尊还管用。

普通民众有普通民众的活法,日常里他们哪见得着县尊老爷和典史大人,敬畏是敬畏,要是单独遇上的话或许会惧怕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可喧闹的人员多了,那敬畏的心思也就淡了。

法不责众嘛。

可是这些小街头面人物就不一样,大家基本上天天抬头相见,谁敢得罪他们?

鲁典史一看这招灵光,立马让衙役把那些小街头面人物叫出来,专门围着自己所在的圈子转悠,帮着衙役维护场面。

这般脱离民众,绝对露脸面、绝对有脸面。

不用鲁典史再次打招呼,那些角色呼幺喝六的比衙役们还起劲、还要积极,举手投足之间尽是霸气。

堂下场面控制住了,顾县尊对鲁典史点点头,鲁典史回到堂上,按照升堂程序走形式。

首先由失主和操纵者分别上堂陈述事发经过,接下来是周围乘客的证词,最后轮到讯问陆绍。

按理说顾县尊如此升堂不合规矩,因为谁也不知道那失主是谁,他的里甲还没有到场,县衙应该搞清楚他的身份之后才准备升堂诸事,在此之前,只能先拘押陆绍。

不过眼下群情激奋,顾县尊可以特事特办,事后只要向府衙出个说备一下就能过关。

这就是权力!

在一定的空间之内,你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即便大伙都明白你的心思,可谁也抓不到你的把柄。

而这些向左向右的细微变化,有时候能决定胜败。

今天的权力运作对于陆绍来说,大方向不利,赚大钱的机会给河蟹掉了,小方面还不错,顾县尊要警告一下分司衙门,别再给自己惹麻烦。

案情基本确定:中年失主在进大厅时碰到了陆绍,过了一会发觉自己携带的五十个大洋不见了,最后在陆绍的铁锅里被操纵者翻出来。

“陆绍。是不是你偷了解文的银元?”顾县尊一拍惊堂木喝问道。

“县尊大人。小民根本就不认得这个人,也不知道他身上带有银元,这偷盗之说从何说起。”

陆绍把自己与这位中年失主在大厅门口相遇的事详细说了一遍,他强调:“县尊大人。是这位解文从小民身后硬要挤开我闯进去,这个主动权完全在他那里,小民与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瓜葛。”

“解文。这陆绍说的可是事实?”

“县尊大人。这个陆绍趁小民路过他身边之际行窃偷盗,事后很快就被好心人搜到了赃物,请大人明察。”解文辨说道。

此时那几位操纵者也被带到堂上,领头的角色绘声绘色把搜查的过程详细说了一遍:“县尊大人。小民亲手从陆绍的铁锅里搜到了解文的大洋,当时那包裹完整,没有被打开的痕迹,是小民打开让解文确认的。”

此时鲁典史让仵作上前呈上两卷大洋,堂上堂下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那两卷红纸上:又是一个证据确凿的案子,这回陆绍能不能翻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