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高畅不同,虽然一般地把晋王骂成枭鸮蝮蛇之心的乱臣贼子,可天兴帝在蒋璋的檄文里是个勤政的好皇帝,甚而例举了他收复周边三国的功绩,道他“远迈父祖,千古一帝”,可这样一个好皇帝,却叫他有蝮蛇之心的儿子害了,蒋璋作为有着耿耿忠心的臣子怎么能忍,所以起兵勤王。他要拨乱反正。
奇怪的是,高畅晓得蒋璋也来插一脚,只笑说了句:“我还以为他能再忍些时日,没想到出手恁快。倒也是,那位晋王辛辛苦苦把把柄送上门,要是不用,倒怪对不起他的深情厚谊。”也不管蒋璋如何,只顾自家,一字也不与蒋璋,更不说什么:你既然不认晋王是正统,忠心与大梁朝,我是悯太子遗孤,你怎么不来投我的话。
而蒋璋也一样,把晋王骂得禽兽彷如,也是半个字也不提高畅,好象从来没这个人,更好象他们都没交手过一样。
半月后,高畅又下两城,这时,他已自封武王,打起了大梁朝的旗号,再次劝降晋王,说只要晋王肯降他,他就给晋王一个归义候,世袭罔替,保他子孙富贵。直把晋王气得在刚刚清醒过来的天兴帝病床前大骂,说都是天兴帝的错,当日既然杀了悯太子,叫东宫里的嫔妾宫人都殉葬了,怎么不索性做绝,告诉天下人,悯太子好南风呢?这样,哪个还能冒充是他遗腹子呢?
天兴帝虽然疑心了晋王,可没想到晋王比他当年还要狠些,竟觑着他不防备,将他砸倒,竟而矫诏夺权,等他从昏迷中醒来,已是大势已去,原先就气到发昏,现在再听见这番话,气上加气,口一张,鲜红喷出,竟是又气晕过去。
又说蒋璋,他这里起兵之后先是得了一城,不久又有一个姓罗的县官举城来投,这人倒是真忠心与大梁朝的,见着蒋璋还一套大哭,哭他的英明君主天兴帝。
蒋璋得着两城之后,规规矩矩地又发一檄文,也是劝晋王投降,他和高畅的说法截然不同。蒋璋道是:您到现在都没登基,说明您也知道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啊。不过,您做得再错也是太祖太宗嫡系血脉,先帝的爱孙,今上的爱子,我们做臣子的并不是要拿您如何,只是想让今上复位,您还是做今上的爱子,老老实实当着亲王,大家都好。
这一篇檄文在晋王眼里看来,比高畅还要气人,高畅再冒认血胤,也是明目张胆的造反,可蒋璋是打着勤王的旗号谋反,卑鄙无耻更胜一筹。
是以,晋王放着高畅不管,先来骂蒋璋,说他居心叵测,狼子野心,是董卓侯景第二。真要对朝廷忠心,怎么坐视靖远候部几乎被全歼?真要忠心,先去把高畅那个假货灭了,再把各处叛军平了,还大梁一个清平天下,到时他执政不执政都不要紧,尽可退位让贤。
旨意一出,高畅哈哈大笑,倒是遣使来劝蒋璋,道是:你还做什么忠臣呢?看人家都不信你,不然就跟了武王殿下吧。武王是悯太子的遗腹,若现在是悯太子没叫天兴帝还是,武王身为他的长子,也是一个亲王跑不了的,他才是正统,反正你忠心的是大梁朝,谁做皇帝不都一样吗?武王殿下可不会让你四处出兵,更不会克扣你的军粮。若是你不信,武王可以与你盟誓。
蒋璋还没说甚呢,一旁的蒋存义倒是先笑了起来,因向蒋璋说:阿爹,我从前听过一个故事,倒是一家富人,家有良田千亩,房屋连栋,还有好花园。花园里佳树鲜花,景色极好,一日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八哥,因见花园景色美丽,又没什么猛禽野兽就住下了,这一住就是好些年。因这家人常爱往院子里散心,那只八哥听久了人说话,也会说学几句舌,就拿自己当个人了,可笑不可笑?
这故事几乎是**裸地指高畅是个假货不说,更把他贬做了个扁毛畜生。使者气得脸上通红,却不好上去争执,只好道:“吾我主拳拳诚意,不意魏国公竟允许小儿鼓弄唇舌,如此无礼,我必实言禀报我主。”说了再扫蒋存义一眼,也不行礼,拂袖便走,蒋璋蒋存智等人也不扣他,由得他去了。
看着使者去远了,蒋存智一面笑一面骂:“哪个叫你胡说的,半点规矩也没有,倒叫人以为是阿爹授意。”
蒋存孝也笑,一面圆场:“瞧他说得诙谐的份上,莫要说他。不是他打岔,难道真与个西贝货的使者正经说话吗?”
蒋存义看两个兄长都在笑,还以为自家做得好,还有些自得,说是:“就是,难道我说错了,不是我打岔你们要听那反贼胡说么?反贼的话,如何信得!就是发誓也不能作准的啊!”
蒋存智气得笑,问他:“那话断不是你能想来的,哪个告诉你的,要你来学舌。”
因前头有那个故事在,学舌两字引得帐中人都笑,这时候蒋存义方知是在笑他,脸涨得通红,过一回才道:“是从前三娘与五郎说话时,我听着的。三娘说那高畅瞧着聪明,实际蠢呢,那时候石将军也在,也点头了的。”说得蒋璋父子几人都朝石秀看过去。
石秀不意蒋存义会说到他头上,略一怔,转而坦然,他是与蒋氏三娘说过话,可彼时她弟弟也在,算不得孤男寡女,并不算十分要紧,也就点头应承。
蒋璋一双眼在石秀身上扫了两眼,暗自点头:说来石秀此人生得不算英俊,可胜在面目端正,身高背阔,平时看着不大显,戎装上身便显得英武过人,真可以说句雄赳赳好儿郎,先不提他在二郎护送家小回乡路上的相救之情,也不说他自投在麾下建立的那些功劳,只说他前日说的那句“秀以为若是真叫高畅拿下京城,以悯太子遗孤名义正位,假货也成正统,倒不如趁着他攻京城,断其后路,逼他回兵自救。”真的有见识有决断,比薛惟更强些,正是自家十分用得着的人。虽然他年纪大了些,又有前妻,可把二娘配他,一个合离,一个丧妻倒是匹配。
想到这里,便命诸将散去,自家回到后营,独把薛惟召来,把意思与他透了,示意他去石秀处探个口风,若是他愿意,等回军以后,就让他请媒人提亲。至于蒋茜对这门婚事是不是情愿,蒋璋倒不觉得有甚要紧的,实在以蒋璋的眼光看来,合离再嫁虽然不是甚大事,能嫁着石秀这样的英雄人物,也算难得了。若蒋茜不是他女儿,再没这样的好事,哪里会有什么不情愿呢?
薛惟向来尊重岳父,听见蒋璋托付,虽然有些为难,再没二话,因军营里不许吃酒,他便自家备了茶与几块茶饼,请石秀过来说话。
他二人年纪上还是石秀大上几岁,论起经历来倒是仿佛,是以平常很说得来,可今日要问亲事,薛惟就有些开不出口,东拉西扯了回,甚至把从前并肩作战时的得失都拿来说了回,还是石秀忍不了,就说:“薛将军向来痛快,今日何故吞吞吐吐?”
吃石秀这一问,薛惟倒是把话说了出来:“石兄可是还在寻找令正?”
刘丽华是石秀心头隐痛,平日不说时还好,蓦然叫薛惟提起,只觉像是叫人对面打了一拳,鼻子一酸,勉强道:“就是想找,又往哪里去寻。”这句一吐口,石秀险些落下泪来,为了掩饰,就把头一低,盯着眼前案几上的白瓷茶盏瞧。
薛惟出身富富户,从小衣食算不上如何精致可也丰衣足食,等从了军,一路从小校升上来直至独当一面的大将,又娶了国公嫡长女为妻,眼界生活都不同寻常军人,便是吃茶的茶盏瞧着是细白瓷的,实则有隐花,平日不显,得浸在茶水中才看得清,石秀这一低头,正看见了,蔓草般的花枝在茶水中轻轻摇晃,瞧着很有些眼熟,再一荡,石秀倒是想了起来,那日蒋氏三娘乘的马车上也有这样的花纹。
想起蒋氏三娘,石秀眼前蓦然出现蒋苓那沾了血的孝裙裙摆,五枚鲜红的指印倒像有意画上去的梅花。对了,这位三娘是个什么模样?石秀又想一想,只想不起她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只记得她转头与蒋五郎说话时,明月铛一晃,在她脸颊上映出一片珠光,竟是与丽华少年时有几分相像。
看着石秀低着头不出声,薛惟就说:“即是寻不着了,你有甚打算?是为她守一世,还是?”
石秀哪里知道蒋璋要招他为婿,且要把他从没见过的蒋茜许配他,听见薛惟问,倒也老实,说是:“现在哪里是说这些事的时候呢?”话才一出口,忽然就顿住了,两眼直直地看向薛惟。
薛惟是哪个?他的妻子是魏国公嫡长女,他是国公爱婿,又不是什么无赖人士,平白无故怎么会说这些?难道是国公示意?
不,不能。蒋国公是什么人呢?他的女儿,长女是眼前这人的妻子,三女也是夫人所出,听说打小就是千娇万宠,便是世子也比不上,怎么肯匹配他个鳏夫,必是他想多了,不过是薛惟看他孤独,白劝两句,因说:“薛将军关怀,某谨记。只是婚姻非儿戏,哪能随意呢。”
这便不是一味记挂着他前妻的意思了,得着这答案,薛惟也满意,不再追问,又和石秀说了些眼前的战局,说到性起时,两人还比划了一回,都是点到为止,不分胜负。
待得石秀回营休息,薛惟收拾收拾,才来见蒋璋,瞧着身边没人,便一五一十地把石秀的话与蒋璋学了,因为担心蒋璋觉着石秀拿乔,还替他解释了几句。
不想蒋璋倒是不恼,反笑说:“若是把前妻轻易抛却,这样的人,我也不敢把女儿给了他了。”可是蒋璋却不想,若是长记着前妻,对后妻也不公平。还在为找不到小说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或搜索热/度/网/文《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