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理现象,甚是奇怪,有时候明明很有道理的一件事或是很现实的一个想法,一旦联想到其他问题,没多时便感觉到那些念头变得混乱不堪,原本符合事实依据、较为理智的思考,由正到歪,又不得不重回来过,继而强迫自己在同一个问题上加重思考的力度,导致心力憔悴,愈发不自信,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
某中学黄少珍,从小学到高一,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读到高二,成绩急剧下滑,几乎与差等生无异,说来也怪,平日背诵课文、做作业不想太多问题,不知哪一天,突然对课堂的学习课程竟然来了个大转弯。
只因哲学老师在教学中说过一句话,“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黄少珍开始浮想联翩,既然物质决定意识,也可以说是大脑决定意识,可意识具体怎么反作用于大脑?产生意识的原理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显然跳出他学习的范围,他没日没夜的折腾,忽地想到了思考的起点,觉得能把它研究好,对学习大有帮助,哪知费思数月,一直绕在这个问题上原地踏步,做练习题想到它,背诵一篇课文也想到思考的起点怎么应用,甚至把生活琐事连成一串整合思考,可学习功课哪会等人,把所有心思放在同一个问题上,结果该念的没念好,与学习重心背道而驰,成绩一落千丈,黄少珍不堪重负,长期失眠,开始逃课,最后索性中途弃学。
直到步入社会,黄少珍依然没能走出心理怪圈,万事不离它,深怕把它落下,他认为自己是暂时没能力找到答案,相信他日必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但耗时二十五余载,结果始终不尽人意,黄少珍发现,思考的起点并不能完全统一所有的念头,致使有些正确的结论,也被他全盘否定,他很想放弃却又不舍,内心无数次挣扎的过程,唯有抓狂能形容。
黄少珍这种心理现象叫做“强迫性穷思竭虑”,说的简单点,它能把现实和没有意义的事扩散思考,不断联想不断怀疑,好似拨云见雾,透着层层迷雾,令人费解却没完没了的在破解,总之,它终将使你痛苦,拖垮你的精神意志。
笔者倒是有两个方法,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尽可一试。
第一个方法:明白自己的精神需求
想要快乐,还是痛苦,答案显而易见,能让你痛苦很久的念头,多年以后依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说明思维方法应当有所改变。
正如文中的黄少珍,在多年之后发现思考起点并无统一性,这时就该转变思维方式了,思考的起点应该是动态变化,而非死板,思考多年,令精神受罪,又没有换来相应的收获喜悦,强迫思维照旧,怎能不痛苦呢?
第二个方法:不明白多实验,增强自信心
实验在前,结论在后,所有的正确结论来于实证,很多人会陷入一种怪圈,把它们秩序颠倒,事情还没做就担心结果或是思考很多问题,因为不能确定,信心有所不足,导致在过程中变得犹豫不决而难以下手,唯有多实验,才能建立真正的自信!
人本有缺陷,强迫性思维便是其中一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笔者坚定不移的认为,人贵在修正自身的缺陷,让内心充满和谐,不失一种精神财富。
原创:心灵修行记
笔名:青灯禅
《心灵修行记》一直致力于心理破译、心理学、心灵鸡汤、草根传志原创语录、心理免疫学、行业内幕预测、未来科技猜想,以真实故事为主导,也包括极少部分小说的成分,意在开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但所有的篇章仅供参考,旗下有《奇缘传》、长篇小说《凡人悟道斗恶魔记》等作品,欢迎关注这三部作品更新情况,谢谢。
笔者已委托维权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未经作者同意,请勿私自下载、转载作品,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