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刺客
作者: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14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安徽祁门大营,湘军统帅、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藩的驻地,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撕杀,从傍晚到深夜,蜂拥而来的进攻者终于被击退,举着火把、惊魂未定的湘军兵勇,正在四处搜索残敌,偷袭的太平军已经逃跑了,凡是阵地上遗留的太平军,都是伤员,一旦被清军找到,就被乱刃杀死,有许多伤兵,还被残忍地折磨,那不时泛起的哀嚎,在夜空里久久地回荡。

捂住一只眼睛,出了大营观看的曾国藩,不禁为漫山遍野的火把所激励,就是因为疾病很久的左眼儿也不那么疼痛了,“区区毛贼偷袭,弄险而来,岂能成功?”

偷袭的太平军确实不多,但是,把湘军大营的人吓得够呛,毕竟湘军主力已经逼近到天京城下,正建立起巩固的封锁线,自雨花台得胜的曾国荃军精锐,进一步扩展了势力,新的增援源源不断,洪秀全所部,已经被隔绝了交通,清军胜利在望,此次太平军一部的千里奔袭,也算一次奇计吧。

“大人,还是回营吧。”军中贴身幕僚薛福成劝告道:“毕竟营外不宁,恐有残余发贼扰乱。”

“嘿嘿,好事多磨。”曾国藩故作轻松地笑着说:“发逆中也算有智谋人物,可惜,派遣兵力过少,弄巧成拙!”

薛福成道:“大人,苏皖发匪,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不足为虑,倒是四川地面,石达开军掉开骆大帅的主力,已经出入冕宁地面,若是直扑成都,还是一件值得忧虑的事情。”

一提起石达开和骆秉章,曾国藩的脸就沉了下来。前者,数次大败他,害得他两次绝望,投水自尽,后者,尽管还能维护大局,拨款援助,却与他私交甚恶,当他在长沙城训练湘勇之初,曾经纵容士兵围攻他的寓所,船上拜客,邻居而不入!

好一会儿,曾国藩才平息了内心的波动:“石逆猖獗,骆督智慧,两强相遇,必有一番折冲吧?”

薛福成道:“大人说得不错,不过,以薛某看来,石达开统乌合之众,攻入四川,恐怕是自投罗网耳,骆督精明强干,又有刘蓉先生赞助,必然成功。”

曾国藩摇头:“非也,本督倒以为,是一场恶战,所以,叔耘啊,我派遣你明天拂晓起西上,带船三只,兵勇一百,往四川赞助骆督。”

“得令!”薛福成大声地答应道。

回到军营内,曾国藩立刻伏在桌子上,思考片刻,提笔疾书,给前线的弟弟曾国荃写信:“沅浦吾弟,江宁大战数月,音讯曾四十日不通,可谓惊险至极……”

写完信后,他开始观察地图,尽管他只是一介书生,根本没有统帅大军作战之才,可是,作为湘军之“元始天尊”,他享誉海内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受声名之累,也不得不努力作秀,看了半天,他才发觉,大渡河是目前石达开和骆秉章的争夺焦点。于是,这位每次亲临战场必败的晚清统帅,露出了阴险的微笑:“但愿两强相遇,统统败伤!”

四川,大渡河南的紫打地,今安顺场,石达开部太平军营地。

大雨倾盆,哗哗声响彻天地,即便雨量稍小,那无数的雨线还是牵扯不断,地面上不多会儿就已经汇聚了大量的积水。曾经的平坦地面,早已经一片**,驻扎在此的营帐,不得不紧急搬迁,在混乱之中,头戴斗笠的战士们仍然被沦成了落汤鸡。骑兵部队的几匹战马忽然发狂扯断了缰绳,在泥地里乱冲乱撞,又乱了好一阵子。

西元。“张龙舟,赵文虎,胡环,曲朗。你们稍歇,我去去就来!”

罗阳将一座营帐里唯一的一块桐油布披在身上,戴了斗笠,借口解手,吹了灯,悄悄地溜了出去。他想去见石达开,必须向他讲清楚贻误战机的危险性,天降暴雨,河水必然大涨,那时,太平军必将陷入困境。

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手握着张遂谋赠送给他的腰刀,悄悄地潜伏在漆黑的夜幕中,前面巡逻队举着两盏纸糊的马灯,昏黄到微弱,却给他指示了方向,于是,他一路跟踪。

作为特战队员的日子,他早已经习惯了种种恶劣天气环境,训练出敏锐的感觉能力。

“兄弟们,这儿是翼王的大帐,你们没事儿了,回去吧!”石凤高声说道。

“是!”

这样说了好久,这群人并没有解散,而是葡伏下来,悄悄地前进。罗阳愈发觉得奇怪,迅速地跟上。他很好奇,石达开的养子,倍受宠信的将领,还需要鬼鬼祟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