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滴血认亲
作者:风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730

“你干什么?”

刘彻伸手拦在了她的面前,脸上还异常的冷漠,她很不解地跟他对峙着。

“我不准你去。”刘彻没有任何表情地回答她。

“为什么?我要去,兴许会碰上什么大冤案呢!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曼冬自顾自地说着。

“我说不许就不许。”刘彻隐忍着心中的怒火,他就纳闷了,这陈阿娇怎么老是跟他对着干!?

郭舍人见情势不对赶忙上前陪笑,劝解道:“是啊,阿娇小姐,这县衙咱还是别去了,毕竟咱们是微服出来的,还是低调点好。”说罢还在曼冬耳边小声地解释厉害,太子微服出宫是何等的大事,生怕这个姑奶奶一个不小心又惹出什么祸端来。

曼冬哪懂得这其中的厉害,撅着嘴不加理睬。

“李陵,他们都不陪我去你陪我去!”然后强硬地拉着李陵的胳膊离开。

“阿娇小姐,阿娇小姐,你先放手,我们好好说。”李陵被曼冬拉得有些窘迫,尤其还在刘彻面前。

阿娇用劲一甩,松了李陵的手臂,“那你快陪我去县衙!”

“阿娇小姐,这事儿好商量嘛,你别这么冲动,咱们得把事情调查清楚吧。况且这等案件想必多不胜数,你不可能每件都管不是?”李陵徐徐开解。

“谁叫这件给我碰上了呢?”曼冬毫不退让,这救急如救火呀,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儿?去一下会死啊。

李陵回头瞅了瞅刘彻发冷的面色,又瞧了瞧曼冬,不禁暗忖,看来这过只能由他受了。

李陵深吸了一口气道:“小姐,我陪您去……”

听了这话,刘彻立刻横了李陵一眼,状似警告。

曼冬早拍手叫好,“还是李陵你最好,不像某些人……”曼冬故意拉长声音意有所指。

于是,一手拉着李陵一手牵着豆豆就朝县衙走去。

刘彻气得脸色铁青,攥紧了拳头,关节都要崩裂了……

“大哥,那我们……”看着三人远去,张骞硬着头皮上前探询。

刘彻胸口起伏了好几下方道:“去县衙。”说完自己就先走了,扔下了仍处呆愣状态的张骞和郭舍人。

见这阵仗,他二人对视一眼,赶紧跟了上去。

还未走进县衙大门,曼冬就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哭喊声,李陵也讶异的和曼冬互看了一眼。

进到门里方看见公堂前围了一圈人,那哭喊声便是从里面传出来的。

突然,豆豆挣开了曼冬的手朝前面跑去,“娘———娘———”

那人群中有一泪眼婆娑地妇人听到呼喊忽地转身了,一脸惊愕。

“豆豆,你怎么来了?娘不是让你好好在家呆着吗?”

“是那位姐姐还有哥哥带我来的。”豆豆回头用手指了指曼冬,妇人顺着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呃,大嫂你好,请问豆豆的姨姨出了什么事儿?是否有什么冤屈,兴许我们能帮上一二。”曼冬殷切询问着。

妇人看了眼曼冬,又瞅了眼李陵,见他们二人虽衣着华丽,但看样子是外地来的,对于当地有权有势的富绅肯定也是斗不过的,遂垂了眼一脸悲伤地摇了摇头:“没用的,你们是帮不了我们的,那家人惹不起,这案子已经结了,可怜了我那妹子……”说着不禁双手捂着脸哭了起来。

“看来确有冤情。”李陵向曼冬低言道。

“大嫂,你先别哭,能和我们说说事情的原委吗?”曼冬轻拍着大嫂的肩膀安慰着。

大嫂又哭了一会儿方止住,咽了口水才把这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向曼冬说道。

“奴家姓方,和妹妹本乃是世家出身,祖上经商,有了些产业,遂认识些地方显贵。去年,当地富绅王晋突然前来家中提亲,说要娶小妹为妻,想是门当户对,而且生意上也多有往来,觉着是段不错的姻缘,便也应允了。后来家父生意失败,我方家家道中落,王晋不施以援手也就罢了,居然连小妹的亲事也给退了。后来小妹肚子一天天大了,奴家和父亲这才知道,原来……”说到此处妇人似是再也说不下去了,所有的言语都化作了一声声地抽泣。

曼冬耐心地等待着妇人情绪平复,“那后来呢?后来如何了?”

“后来?那个畜生!”大嫂似乎念及到了什么,不禁咬牙切齿。

“待到小妹生产,谁都知道那孩子是他的,可他死活不承认,还说小妹不洁,不守妇道,未婚先育,说要……说要……说要让小妹和那刚出世的孩子处以火刑……”言至此处妇人早已泣不成声了。

曼冬很同情这妇人一家的悲惨境遇,思及此,心中便有了成竹。遂坚定地道:“大嫂,我有办法可以帮你!”

妇人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似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带着几抹期许的意味问道:“你,你说的当真!?”

曼冬再一次用无比坚定的眼神看着妇人:“当真。”

妇人激动地声泪俱下,回头喊道:“爹!爹!咱们遇到贵人了,妹妹有救了!”

堂内的老者停止了哀恸,回首诧异地望着奔进堂内的女儿。妇人不知又对老者说了什么,老者踉踉跄跄地跑到了曼冬面前,跪在地上磕头哭喊道:“老汉我在这里先谢过姑娘了,将来定位姑娘当牛做马!”

曼冬被这架势惊吓到了,赶忙扶起老者道:“老人家你放心,我有办法救下你的女儿,我呢,既不会让您当牛也不会让您做马,我只是纯粹的想做一件好事儿罢了。”

“姑娘真是不求回报,真乃救世观音呐!”老者由衷感叹。

“你说你有办法,你到底有什么办法?”在一旁观摩许久的刘彻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显然早已忘了刚刚还为她的离去而恼怒,也确实被在场的一幕触动了心弦。

曼冬见是刘彻,心中暗笑,“正好你来了,陪我做个试验吧。”

刘彻讶异:“什么试验?”

曼冬不予解释,拉着他走进了堂内,恭敬道:“大人,小女子也办法证明这位妇人的妹妹是无罪的。”

“你有办法?你有何法?”县令看她只有十五六的模样,对她讲的话表示怀疑。

曼冬轻笑一声:“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堂上堂下的人都狐疑地重复道。

“是的,呃,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已经失传了,兴许你们没有听过。”曼冬为了说明他试验的可行性尽情地编着,反正这些人也不知道真假,既然几经失传自然无从考证咯!

“失传了?那怎么能证明你所说非虚呢?”县令半信半疑,继续追问。

“你休得胡言!”在场始终未开口的王晋终于忍不住了。

哼,薄情寡义,连自己的亲骨肉都不要,曼冬愤愤地瞥了他一眼,笑道:“是不是胡言我们可以做三个试验来证明。”

曼冬停顿了半晌,看了看周围人的反应又继续道:“首先准备三只碗和三个竹棍儿,在碗里放点水,再有一把小刀。第一组试验是请同为父女的方氏大嫂和方老爷,用刀各取一滴血滴在第一只碗里,用适才准备的竹棍儿进行搅拌。”

说罢,方氏父女将信将疑照做了,很快碗内的血融合在了一起。大家都不禁咂舌,这是怎么回事儿?都摸不着头脑。

曼冬无视堂上人的反应继续言道:“这第二组试验就是请方老爷跟我身边这位公子,”她指了指身边的刘彻,“同样各取一滴血,滴入第二只碗中,同样进行搅拌。”

刘彻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他知道她在整他,但还是照做了。

过了许久,两滴血仍没有融合到一起,大家的惊疑声就更大了,曼冬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这前两组试验只为证明一点……”

“证明什么?”县令似乎明白了但又似乎不明白。

曼冬看了一眼县令自信道:“说明如果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那么他们的血液进过搅拌就能融合在一起,反之如果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个人,他们的血液无论搅拌多久,都不会融到一起去,就好比方老爷和我身边的这位公子。”

在场众人皆是一副恍然大悟地模样,而那位王公子听罢则惊惧地盯着第三只碗。从心理上,曼冬已经判断出这王公子冤枉了方氏女子。

曼冬调笑着看着县令,“那还需要再做第三个试验吗?”

“这……”县令为难地看着身边的王晋,王晋拼命地向他使眼色。

“要!要!要!”堂下百姓早已炸开了锅,堵不了悠悠之口啊!

县令擦了擦额际的冷汗,拍了下惊堂木道:“安静安静!那就,那就做吧……”县令很是无奈,撇过头不敢看王晋。

“不!我不验血!你是哪里来的黄毛丫头,你可知我是谁吗?!”王晋惊恐地叫嚷着,企图用言语威慑曼冬,可惜曼冬根本不吃这一套。

“我管你是谁!”说罢向张骞使了个眼色,张骞上前大力拉过王晋的手,用刀一割……

“啊———”王晋痛得大叫,嘴里不住地咒骂。

另一个妇女抱来了婴孩儿,也用刀将婴孩的手指划破,滴出血来,婴儿也瞬间啼哭起来。

大家全都凝神在第三只碗中,张骞拿着竹棍儿慢慢搅拌起来,不一会儿,不出所料,两滴血就像有着吸引一样自动融合在了一起。

堂上堂下一片哗然,咒骂,鄙夷,指责声此起彼伏。

“王氏,无罪释放!”县令拍了惊堂木宣布完,就赶紧逃离了。

堂下一片欢欣雀跃,“谢谢你姑娘!大恩人呐!老朽真是无以为报!”

“别这么说老人家,你快起来,快去狱中接你女儿出来吧……”曼冬温言道。

“是是是。”于是,撩起下摆向堂外跑去。

“想不到你还真的能有办法。”李陵用赞赏的眼光重新打量着眼前的人儿。

“那是当然!”曼冬毫不谦虚。

“哎哟,阿娇小姐,你可把奴才我吓坏了,以后还是别做这么冒险的事儿了……”郭舍人一边拍胸一边说。

“呵呵,以后不会啦……”曼冬善解人意地冲他笑了笑。

“臭丫头,你给我记着!”王晋丢下这一句话便拂袖离开了县衙,留下众人一脸地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