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03

-欧阳克独掌朝中权,阿朱公接替宰相位-

华山论剑在即,欧阳克的心也是一天一天地紧绷。在华山论剑前,有外夷将盘据近百年的南洋海岛还大宋,在接收大典上,磐石道长又向欧阳克发难了,按照磐石道长的意思是不打算让欧阳克参加这次大典,因为外夷在交结仪式上并没有让酋长出席,只让太子代行责权。而欧阳克若是要去,等于是和晚辈打交道,若是这样,大宋在体面上是过不去的。而欧阳克不是这么认为的,要说一灯大师才死,自己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有这么一次向世人展现自己终于当家做主的机会,对于欧阳克来讲是无论如何也不想错过的。磐石道长这样拦着,瑞玉真人也是赞同磐石道长的话,欧阳克心里自然是大为不悦。而欧阳克是死活不让步,一定要出席。欧阳克毕竟是掌握着朝廷,最后,这么一套方案就这么定下来了。要说外夷归还南洋海岛,还牵涉到另外两个人,一个是一灯大师,还有一个便是王重阳,一灯大师当年与外夷是寸步不让,是活生生地从外夷手中讨回了南洋海岛。而王重阳正是从头至尾负责了几轮谈判,可以说收回南洋海岛王重阳是功不可没的,这时的一灯大师已经去世,王重阳便成了收回伶仃洋的最大功臣。而这时王重阳又向朝廷表示,他也想参加交接典礼。欧阳克听到后,是勃然大怒,连声大骂道:荒唐!荒唐!便怀疑这也是磐石道长他们的主意,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这也便更加深他们之间结下的梁子。在欧阳克的压力下,最终王重阳没能参加回收典礼。

欧阳克与晚辈的交接完毕,一回到临安,不久便是华山论剑,按照覃宏书生的布局,将网撒了出去。要说当下的朝廷中枢七臣里,要数磐石道长的年龄最大,这也就让覃宏书生用年龄界线的招法有了着力点。这回又是让裘千丈出马,亲自跑到磐石道长那里。本来欧阳克是用他去做说客的,可他还是嗅出了味道,赶紧改变态度,和磐石道长拉起了家长里短,聊了一些无关痛痒的事。等裘千丈回去后,不光是欧阳克心里是七上八下,就连磐石道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裘千丈的来意。只有看出端倪的覃宏书生在一边不言不语。欧阳克确实是搞不清楚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欧阳克也担心覃宏书生的这次布局有个至命的缺陷,虽然年龄界线可以逼下磐石道长,而他也是在这个年龄界线之内,是磐石道长就这么死耗着,他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欧阳克是不可能放弃才到手的权力。而磐石道长不急于表态,让他不知所措施。倒是覃宏书生看出了裘千丈的用心,所以在那一言不发。裘千丈也是自有算盘,在盘算下一步该如何走。就这样,双方继续将这出戏唱下去。

要说这裘千丈,确实是个老狐狸,知道自己年事已早,来日不多。看到自己这时还能为欧阳克所用,也想趁机多向欧阳克要点好处,他也能看出来磐石道长的心思,于是明一套暗一套与磐石道长一唱一和演起了双簧。要说磐石道长并没有急于表态的原因并不是自己不想退,如果自己就这样死死地抗下去,欧阳克也是无计可施的。磐石道长也是深知自己在朝廷里年龄最大,就算这一次不退,等下一次也会第一个退去下的,要是那样的话,就是被动退下,一点主动权也没有。从内心来讲,磐石道长是看不起欧阳克的,磐石道长早年为大宋在金国的卧底,而欧阳克则是生活在大宋沦陷区里,当时金国的策略是以宋治宋,拉出张邦昌建立伪宋,而欧阳克正是在张邦昌建所办的儒学院里上过学。等到欧阳克发迹后,为了掩盖这一段不光彩色的历史,是生搬硬套,说自己当年也是在大金国的卧底,谁料深知内情的磐石道长对此是不屑一顾,从此便在人格上对欧阳克大有看法。还有一回就是欧阳克在几年前巡视姚江,游览一名园,一看镇园之石有磐石长老墨宝落款,心里顿生不悦,于是也取来笔墨纸砚,重新题了一回,不久后此园就变成了欧阳克的题笔。这件事也让磐石道长明白,欧阳克早就想对自己下手,只是一时没能找突破点而已。这一回用年龄界线,虽然还不立即能将他拉下,但是最终还会让此招所害。还不如现在趁主动,起码还能多要点筹码再下。

现在的朝廷一下子成了这四个人的舞台,那是各有心思。裘千丈在欧阳克的再一次恳求下,并许诺这次华山论剑后一定会将他的儿子调到朝廷来。这样一来,裘千丈再去磐石道长那里便是很顺利,既然是各有所需,以物易物,那也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了。磐石道长开出的条件是:拉天行健进朝廷中枢,并继续主政大理寺,而田巳道长的位置不能变。关于阿朱公的问题,一灯大师早就表过态,是要让他接替柯镇恶的位置,这一点谁都知道的。欧阳克再不愿意,也是不能改变的。关于一灯大师的正统地位,以及变法格局,绝不能有变化。对于这一点,欧阳克就算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敢改变一灯大师的正统地位。欧阳克开的条件是:首先他是想要将覃宏书生拉进中枢,将自己这些年培养的中下层诸官重用,再一个便是将三清道长清理出朝廷中枢。对于磐石道长开出的条件,欧阳克是一口答应,觉得磐石道长开的条件并不高。而对于欧阳克的条件,磐石长老除了一个让覃宏书生进中枢没有答应外,其它的一并照办。覃宏为了长远打算,也暂且答了,于是双方成交了。三清道长离开朝廷决策圈,也结束了军人议政的格局,这便不给军中势力在朝廷坐大的机会,这不光符合欧阳克的利益,也符合双方的利益。所以三清道长离开了朝廷中枢,但是军中的位置并没有变化。裘千丈在这次交易中充当和事佬,也得到了他那份该得的好处,此后不久,不厚王便进入了朝廷。

最后让欧阳克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谁知磐石道长刚开始要那么便宜的价是有目的。在欧阳克宣布奉一灯大师为正统,自己为一灯大师嫡传后,在华山论剑最关系的时刻,磐石长老伙同瑞玉真人一起宣布一灯大师的遗命诏,那就是小寿王在下次华山论剑时将全面接替欧阳克,为隔代钦点,并要欧阳克当场表态。欧阳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招,显得是措手不及。万万没想到磐石道长会来这么一招,欧阳克这时就不能不表态答应。这是一灯大师的诏命,自己刚刚才表态过自己为一灯大师的嫡传,如果这时再违抗,就无异于自打嘴巴。欧阳克头脑一片空白,作了支持此诏命的表态。一表态完,感觉自己像是让打掉了一嘴的牙,还不能吐出来,陪着笑脸,和着血一口咽了下去。于是,小寿王在下一次的华山论剑上全面接权便成了朝廷内外的共识,欧阳克想改也改不了了。到这时,磐石道长的目的已经达到,自己也只有全身退下了。磐石道长退下后,在双方最后讨价还价和妥协下,新的朝廷中枢名单出炉了。分别是:欧阳克,柯镇恶、阿朱公、瑞玉真人、小寿王、天行健、青山木。本来青山木这个位置欧阳克想留给自己人的,可是双方在这上面坚持不下,最后,双方妥协,让中间倾向的青山木上来了。不过最终还是欧阳克得到了好处,青山木与阿朱公向来不和,此后欧阳克便以青山木来制衡阿朱公。

这回的中枢七臣,双方仍是势均力敌,但是在外围,欧阳克是大获全胜。自己的亲信除了覃宏书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其它的基本上都是达到了。天玉长老,天止长老、四维法师、西林法师、菊王等一大批淞江帮骨干成功地进入朝廷核心。这也便让欧阳克从此全面实权在握,特别是在磐石道长退下后,在朝廷中便是权倾一时,淞江帮从此迎来了极盛时期。欧阳克虽然是有了个小寿王在这不横不竖地顶着自己,但是这世上是没有白掉陷饼的美事,好处不可能让一个人得去的,欧阳克最后也想通了这一点,好在自己的势力进入全盛,对手除了一个三清道长,其它的基本上都让打给掉了。关于小寿王还是要想办法将他拉下来,于是在以后一旦有什么难事,还有吃力不讨好的事,基本都让他包办了。而小寿王更是处处小心加谨慎,就害怕哪里出一点点差错,让欧阳克找到借口将他给废了。

在这次华山论剑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阿朱公实现了一灯大师之前的遗托,终于取代柯镇恶做上了大宋国的宰相,而柯镇恶挂了个橡皮图章的虚职,帮衙内们经商去了。阿朱公有经世之才,这是也是欧阳克所望尘莫及的。所以,对于阿朱公这个一灯大师的人欧阳克没有办法拒绝,主要的还是治理大宋实在是需要他。要说阿朱公虽然和欧阳克一样,为淞江出生,但是他却是淞江帮的一个异类,与淞江帮大部分的人是不和的,跟欧阳克更是有嫌隙,只是他之间结下的梁子并没有东同大侠他们那么深,还不至于和欧阳克不共戴天。在南门事变那会,阿朱公处理事件手段比较灵巧,也显得模棱两可。让全真派和江南七怪们也都找不到什么把柄,无论是什么时候,阿朱公都是变法的坚定支持者,这便让他与一灯大师有了共同语言,在一灯大师亲手废了全真派后,是孤掌难鸣。只有少数几个人对变法还报有希望,阿朱公便是其中最坚定的一个。加上阿朱公又有真才实学,这不得不让一灯大师对他是情有独钟。一灯大师后来的布局也正是朝着让阿朱公接替宰相大位方向去的,这一点,一灯大师也是多次对磐石道长,邱处机还有瑞玉真人们讲。在这次华山论剑后,阿朱公之所以能接替宰相大位,这也正是一灯大师布的局。阿朱公接掌相位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半年后洪灾。

话说那年大宋,沿江各州府是终日大雨滂沱,导致江水一涨再涨,直至有决堤之险。前方治水大臣翁堡主多次向欧阳克建议破江分流,但欧阳克笃信谶纬堪舆之说,扬子为大宋龙脉,不可自决,否则大位不保。而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毫雨不出两日,便会自停。欧阳克听后,便不顾翁堡主的多次劝谏,乞望天公作美,坐等雨停。谁料雨非但没停,反而越下越大,更有江州府传来决堤之消息,阿朱公接此报,星夜兼程,赶赴江州,到了现场后,赶紧布置民夫修堵水坝。整个江州水坝,多为贪官污吏所修,往往是偷工减料,水泡数日便一冲即溃。阿朱公见此情形,是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决口越来越大,事关重大,阿朱公不敢怠慢,赶紧上报朝廷。欧阳克听到后,也是大骂术士无能,误了朝廷之大事。这时,覃宏书生顿生一计,赶紧向欧阳克进言,堤一决便可调兵救水,面对决堤之水,无论哪级将领都不敢怠慢,必然听令。这便可借调兵之机撤换异己,安插亲信。欧阳克听后,大加赞赏。接照覃宏书生的方案,大宋军各部调动频繁,这便有了自岳飞抗金以来最大规模的调兵谴将。而真正去修堤保坝的则是少数,多数则是绕大宋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因为修堤保坝实在也不需要这么多的人。只是回来后,发现兵头换了人,其它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再说治水的那些兵勇,也是拼了命地死堵决堤之水,欧阳克也亲自到了决堤现场。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