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4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15

() 内部安静了,外部的威胁也就变大了,**组织头目王弥此时颇有些春风得意马蹄急的意思,虽然在老家青州总是被重重围剿的政府军打的一败涂地的,但是灾荒和邪教组织的思想动员,使得绰号“飞豹”的王反贼不愁没有兵员。

不能不说,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要是一般的造反组织,政府军来了多少,就跟人家打,王弥很聪明,而且读过书,知道兵法,主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把战火烧到广大的晋王朝的后方,借着晋军集结于青州的机会,打了个措手不及,攻下许昌。

许昌是当时东海王司马越的大本营,剿匪剿匪,剿了半天,竟然把自己老巢给弄丢了,而问题是,丢了许昌不是问题,问题是“飞豹”还是想到洛阳去走走看看,而主力集结在青州的晋军在洛阳城防空虚,如果王弥动作快的话,洛阳城就得易主了。

这个时候,主政的东海王司马越同志却不在洛阳,原因很简单,新上任的晋怀帝同志发愤图强(很像后世的崇祯爷,本非亡国之君,却多亡国之事),要把晋帝国这个破败的车拉回正轨上来,而以拥立功臣自居的东海王同志,显然不喜欢这么有个性的领导,几句话不对付,竟然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回了自己的根据地,谁也不见谁,图个清静。而眼下,丢了许昌,东面各州也是战火纷飞,只是盗贼入境,身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还是要表示一下,于是急令部下加速向洛阳进发,自己也是将大营向着洛阳城移动了一些。

张轨张州长,在处理了州内的事务之后,心情也是不错,加上朝廷嘉奖,派兵送贡品,预备干部到京师。按照规矩,凉州地方要选拔优秀青年前往首都,进一步深造,作为未来国家的公务员预备人员,只是永嘉二年(308年)的凉州优秀青年们,估计心情分外糟糕,考不上的(秀才是需要考试的)被考上的羡慕,因为,洛阳眼看就要不保了,这个时候再去京师,是在是凶多吉少。

乱世给了英雄充分的舞台发挥自己,而这一次,几乎空虚的洛阳城也是急需要一个英雄人物,被张州长派到洛阳护送物资的北宫纯同志,将创造一个奇迹。

永嘉二年,五月十九日,已经逼近了洛阳城的王弥大军开始在津阳门搭建攻城武器,准备攻城,人马数万,声势浩大,司马越同志的援军这个时候打了酱油,没赶上,京师空虚。此时已经被晋怀帝任命为剿匪总司令的王衍也在紧张的关注着战局,京师无兵可用,正好护送物资,人员到京师的北宫纯被抓了壮丁,抵挡造反派。

一般这种情况下,敌众我寡,而且对方几乎全是骑兵,北宫纯带领的大部分是步兵,一般人的思维就是靠着城墙,打一场规规矩矩的守城战,然后等着各地援军到位,逼退敌人,天下大吉。

但是北宫纯不是一般人,老老实实的打常规作战可不是他的作风,而且重要的问题是,此时终于晋王室的几个地方大员,南面的援军没走一半就被乱民砍翻,并州刺史刘琨自顾不暇,东海王打了酱油,也只剩下自己带着的凉州子弟能够依靠,而且,京师和别处不同,作为当时天下最大的城市,虽然经历了战火的摧残,但是城中需要的粮食还是很多,时间拖久了,反而是对于习惯了四处觅食,野生能力特别强的王弥大军有利。

于是,五月十九日这一天,正在忙着修筑工事的洛阳守军和正在忙着建造攻城武器的王弥军士兵,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洛阳的城门,缓缓打开了,城中走出了一支军队(人数有争议,但是不超过一千人),随后,城门又缓缓关上了。

北宫纯和他的部下,凉州的子弟们,手持盾牌,身披重甲,就这样站在城门外,看着王弥和他忙碌的数万骑射手。

人数稀少,又多是步兵,还背靠城门,主动出击,最绝的是还把城门给关了,王弥的脑子在那一瞬间短路了,开神马玩笑,这帮人想要干什么?投降?带着武器,开打?就这么点人?

北宫纯和他的部下们的神情倒是无比轻松,看着忙忙碌碌的乱党们倒是不慌不忙,放佛面前不是横扫三州,纵横中原无敌手的可怕军队,而只是一群灰太狼。

无视,最彻底的无视,哪怕你横扫中原,哪怕你凶残成性,哪怕你杀人如麻,但是你缺少一样东西。

1941年底,德军逼近莫斯科,精锐的中央集团军群期待着博克元帅在红场的阅兵,但是,他们最终失败了。

西方的历史学家会为德意志帝国的失败找出无数的理由,但是有一句话,却久久的回响着。

“俄罗斯虽大,却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千百年的光阴,却总有一些事物不会改变,忠勇的义士驱动着自己的身躯,去填平祖国的苦难。

那天站在洛阳城下的凉州儿郎们,手握着手中的长戟,背后就是洛阳,这座东亚最大的城市,这座文明的中心之地,这座帝国最耀眼的明珠,身后的城市中,有上万名无辜的百姓,有历经十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有无数的华夏典籍,乐府华章,有无数精巧的工艺品。

但是最重要的是,背后城中,是和自己一样普通人,是无数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是无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和自己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他们也有活下去的渴求。

守护你最珍视的,保卫她,珍惜她。

中华虽大,却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