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2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511

() 征服者成吉思汗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到处追杀你的敌人,侵略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然后听他们妻子儿女的痛哭声。其实完全可以再加上一句,不光要听见孩子的哭声,还要让敌人的子弟为自己而战。让这些被洗脑了的孩子去杀死自己的父兄。

从被征服的部落和民族中选拔当地部落首领的子弟充任军人,是东西方都喜欢使用的方法,罗马人自必不说了,亚瑟王同志就是打下生活在罗马式的环境中,鞍前马后多年之后才开始结束打工生涯,自己创业。

这种方式,早期仅仅局限于贵族和头领的子弟,这些人往往是地方统治的核心力量,不列颠的总督以往都要选拔男孩送往罗马训练,学习,等到这些孩子学成之后,从生活习惯乃至思考行为上都已经被“罗马化”了,而这时候他们的父亲也老了,放他们回去接班,心理上自然对于罗马非常亲近,而自己也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了,这样的同化方式虽然耗时很长,但是却极为有效。

后来这样的方式被无数民族,帝国复制,后来彻底葬送了罗马帝国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做的更为彻底,他们发明了一种更为反人性的方式“血贡”,征召被征服的巴尔干地区的男孩子,强迫其改宗,再从小进行土耳其化的训练和军事技能的培养,成年之后充入“耶尼切里”即近卫军中,成为征服巴尔干的主力。

不过,这样的制度也要分民族对待,罗马人一般从北方彪悍的民族中选拔,比如日耳曼人,哥特人,而南方地中海沿岸性情比较温顺的民族就没有这个“待遇”了。而在同时期的中国,晋帝国的首都,也存在这样的方式。不过,这样残酷的制度,倒也是不要也罢。

公元283年,当时的洛阳迎来了一位北方的客人,或者说是囚犯,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刘渊当初是作为人质的身份来到洛阳的,曹魏奉行法术与王霸之说,当然对待外族也是一视同仁,降服外族的方法也是简单,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武力征服和文化怀柔,让没见过大城市繁华的外乡穷小子多看几眼,见过大都市的繁华壮丽之后,看他还敢不敢起二心。

实事求是的说,笔者实在不认为刘渊在当人质的这一年就已经定下造反,或者说图谋不轨的心思了,任何时候的风云人物或者历史人物都是在借着潮流大势而动的,刘渊也不例外,匈奴自从西迁和内附之后,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实力,而且当时的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相互杂居多年了,门口卖糖果的可能是个汉人,而村东头赶车的也许是鲜卑人,南面卖羊肉汤的估计是羌人,汉人觉得鲜卑人的短袖衣服更适合劳动,羌人做的羊汤味道不错,而匈奴人做的皮靴质地优良,如果晋朝能够持续的发展下去,再过几十年,或者百年,这些人的孩子们就会在同一种文化氛围中逐渐消除彼此的差距,而实现最终的民族同化。

而刘渊同志最终也许会成为地方上的一个优秀的长官,由于业绩出色而不断的受到上级的表扬,在年末的总结大会上还能够带上大红花上台发言讲话。但是,晋武帝同志早已经给这一切埋下了定时炸弹,而此时距离引爆的时间已经没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