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兵器-
帝国历二十二年,1945年,美国与德日的战争迈入了第五个年头。美国方面凭着大笔的资金与工业实力,以及大量的鲜血,开始逐渐扭转不利的态势。
欧洲方面,美国费了千辛万苦,总算是挡住了德国的空中攻击。虽然德国猛烈的攻击,但美国布署在英国的飞机数量还是逐渐增加。其实这不只是空军的问题,还需要海军的配合。原因很简单,损失最多的美军战机不是被德军击落或是炸毁,而是在运输船上处於封装的分解运输状态时,就被德国潜艇击沈的。U艇往往只要一两发命中的鱼雷,就可以摧毁数百架美军战机或战车,效率远比空军高的多。美国在42、43与44年上半年损失的飞机,有五成多是葬送在海运路途上。而44年下半年,虽然美军还没有找出能彻底根绝德国呼吸管电动U艇的方法,但是大量的护航与空中压制,也已经控制住了商船损失使其不再增加。
当然,德国也不会闲着没事干。他们一方面研究对潜望镜与呼吸管进行雷达吸波处理以降低被雷达发现机率的方案(史实,不过效果很有限),一方面研究新的高速的过氧化氢潜艇。不过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是增加现有潜艇的数量。随着德国潜艇的增加,美国投入的努力也不过刚好压制住损失使其维持在原先的水准上而已。
美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解决空军飞机运输补给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使用了超兵器。
是的,不是只有德国有超兵器计画而已,美国也有。而为了因应不利的战局,美国人就把它用了出来。这超兵器就是美国的冰山空母。
冰山空母的想法最初是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提出的,因此最初其实是英国的计画。蒙巴顿建议盟军在北极海域挑选巨大的冰块,经过处理後拖到大西洋作为飞机的基地。在澳大利亚籍的物理学家马克斯?佩鲁茨解决了冰块表面的脆弱问题後,这个计画就被提上时程。
1943年8月,英国首相邱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观看了这种「冰块水泥」的强度试验,随即两人决定制造一艘「冰山航空母舰」。按照修改後的方案,这艘冰制航空母舰长610米,宽61米,厚4.6米,排水量220万吨,有26具推进器,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军舰。
这条庞大的舰船可搭载200架战斗机、100架轰炸机及100门高射炮。舰上还有强力制冷设备,随时可冰冻舰体,这样冰山航空母舰即使在热带海域航行也不至於融化。为了保险起见,技术人员先建造了一艘排水量1,000吨,长20米、宽9米的模型进行试验。
这个模型在水温15摄氏度的水面上试航效果不错,在盛夏也没有融化,这使持不同意见的海军将领们大为惊讶。军方认为,「冰山航空母舰」能运输重型武器,它将使登陆行动都变得非常容易。当它受到鱼雷攻击时,只需在受伤处注入冰水并进行冷冻,很快就能修复,因而冰山航空母舰在理论上是不会沉没的。它的唯一缺点是航速较慢,时速不到10公里。
不过後来在英国人与美国设计师讨论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引擎部份的散热难以解决,其排出的温水在长期航行时还是会导致冰山融化。这使这份设计差一点就被束之高阁。但後来随着战局的变化,它被重新提起。
美国人的新要求很简单,他们不需要这冰山空母能够航行,或者说不需它能够长期航行。只要它能够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不管是用自力或是拖带都可以。美国需要冰山航母(不只一艘)放置在大西洋上,作为美国与英伦三岛之间的中继点,以让美国飞机可以经由这些中继点落地加油再飞到英国去。简单来说,美国不要空母,只要浮岛。既然要求只是这样,就没有了航行时的发热问题,从而消除了最大的技术难点。
1944年底,美国与英国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把这批冰山空母做了出来。它们比原本计画的要大,长达1200米,宽100米,水面上的厚度达到3米。因为冰块只有1/10浮在水上,因此实际厚度达到30米,全重达到360万吨(冰块越大通常表示其表面积与质量的比例越小,故融的越慢),单价则为3亿美元,约4艘艾塞克斯级航母的价钱,但是可操作飞机达到十倍以上,又可以起降重型飞机,相当划算。美国人用了500艘船只花了一个半个月将它们拖到定点,在1944年12月的时候,在英国与加拿大之间放置了四个中继冰山航空站,间隔距离大约是850公里左右。於是美国的飞机,大到轰炸机运输机,小到战斗机,都可经过数量不等的几次转场而飞往英国,不再由运输船运送了,其运输损失立刻大幅下降,很快在数量上压倒了德国。
德国人也不是傻瓜,面对蜂拥而来的美军战斗机与轰炸机後,几次侦查就知道了美国的这批冰山航母,但是派飞机去轰炸被英美大量战机拦截,而派潜艇出去打鱼雷却无法撼动这批大冰块,一时之间可说是束手无策,只能坐视美国拼命转场飞机到英国去。
陈天禾知道了这件事後就佩服起美国人来了。他找来海军总长陈绍宽,问他若是帝国海军,该怎麽应付这批航母。陈绍宽只歪头想了十秒就给出答案:「派龙王级用鱼三庚型鱼雷打,这大冰块应该是撑不住的。」
陈天禾哑然失笑。鱼三庚型鱼雷装的是250吨威力上限的战术核弹头,用上这个冰山航母自然是撑不住。於是他让海军把鱼三庚型鱼雷再多生产个200枚来备用,为求保险,又额外造了20颗万吨级威力的大当量鱼雷弹头以备万一,也就罢了。他并没有想太多,美国派更多战机到德国,直接的结果就是德国必须从中国买更多的飞机去填坑消耗,这对中国是好事。因此不必太过在意。
※※※
日本方面,经由野蛮的对城市强行炮击与地毯轰炸,以及其陆军士兵的奋勇拼杀,稳步的扩张着占领区,到了45年4月的时候,日军已经攻下雪梨,进逼到旺加拉塔。美军与澳大利亚军被压缩到澳大利亚东南的维多利亚州。而澳大利亚平民伤亡已经超过250万,超过总人口的三成。如果只是澳大利亚政府的话肯定已经投降了,但现在美军牢牢的控制住澳大利亚政府,使其只能继续奋战失血下去。
不过日本人并没有太过高兴。因为他们始终没有能成功把美军航母编队引诱出来歼灭。如此美军航母就始终是个威胁,并且随着美军新航母的下水,这个威胁越来越大。而这样日本用台湾与库页岛换来的大好机会就没有利用到,实在非常可惜。不过日本也只是可惜而已,并没有後悔。因若不是多了四条航母可以出动,中国又提供情报的话,说不定美国的原子弹此时已经扔在日军头上了。
44年内美国又有七艘重型航母下水,此时美国重型航母的数量达到十三艘,加上五艘轻空母,总计有15.5艘的实力。而日本的14条航母在44年中的时候一沈一伤,下半年时受伤航母修复,加上新获得的两艘恒山级航母,数量达到16艘,还是超过美国。45年美国将有11艘航母下水,其中还有两艘是夏威夷级的大舰,足以让美日实力彻底翻盘,此时美军自然不会大意冒险。
而日本人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引你你不出来,那我就逼你出来。於是日本人在1944年7月开始派出航母舰队轰炸国西岸城市。半年下来美国西岸已有十二个城市遭到轰炸,伤亡达数万人。罗斯福的压力空前强大,但他还是顶住了压力,把太平洋作战全交给了尼米兹,让其加强了西岸的航空队,并谨慎地使用航母,不让其冒险,而只是维持住往澳洲的海运通路。
不过在1945年4月12,罗斯福在乔治亚洲的温泉因突发脑溢血去世,接任的杜鲁门没有罗斯福那样的威望与魄力。再加上澳洲情势危急,并且年初又有三艘新空母陆续服役,让美军的兵力增到18.5艘的实力,又换了新的舰载机F8F,战力加强不少。於是他下令让尼米兹出击,要求尼米兹先把澳洲的局势稳定下来,再尽快收复夏威夷。
然而,此时日本方面的航母兵力又进一步增强了。首先他们自建的两艘新航母下水,又从中国获得四艘泰山改级的重型空母,这是4万吨标排(改型增加了七千吨),介於美军艾塞克斯级与夏威夷级之间的重型空母,斜角甲板加上蒸气弹射器,战机出击速度是艾塞克斯级的两倍以上。因此日本的航母兵力达到22艘,并且由於较高的出击速度,瞬间打击力相当於26艘空母。而美国的两条新型夏威夷级则要等到年底才会服役,并且尚不具斜角甲板,战力弱了一截。最後,日本的新型舰载机烈风、流星等也登场了,更不要说还有中国卖的天马式舰载机了,因此双方的战力差距实际上是更为倾向日本的一方。
5月10日,美国海军在南太平洋发动了反击。美军首先大举增援新喀里多尼亚岛,往上运了四个师,打破了双方对峙的情况,一举将岛上日军赶下海。接下来,美军出动大军登陆了所罗门群岛,同时从万那杜岛的几个大型机场出动了四百架B-29轰炸了摩尔斯比,还布下大批水雷,暂时断绝了日军往澳大利亚得的增援与後勤维持维持。澳洲东南的美军趁此机会发动反攻,颇有进展。
5月23日,所罗门群岛附近爆发了第三次珊瑚海海战。美军先发现日军,斯普鲁恩斯舰队先是击沈日军两艘航母并击伤一艘,接着海尔塞舰队又击沈三艘航母。本以为是空前的大胜,正打算开香槟举杯庆祝,没想到日军反击?天盖地而至,美军措手不及,三个舰队同时遭袭,一个小时内就被击沈四艘重型航母与三艘轻空母,还有两条重型空母被击伤。撤退时被再次攻击,又损失了四艘重型航母与两艘轻空母,支援舰只损失无数。
此役後珊瑚海就被称为「航母坟场」。光是在5月23日一天内,此地就沉没了交战双方的十八条航母,这一天之後,日军的航舰兵力降为17艘,一艘带伤,损失两成多,美军的航舰兵力则降为8艘,同样一艘带伤,损失超过五成。
此後美国海军只能再度龟缩起来,幸运的的是美国在年底前还有8艘航母会入役,加上修好的可以补满16艘,而日本本年度不会再有航母入役了。因此只要等到年底,双方态势就会恢复平衡。而46年美国更是会有14艘重型航母服役。这就是家大业大的好处了。
对美国不利的地方是,这次结果又是日军控制战场,因此日军可以救回落水飞行员与船员,限制人员损失的扩大。而美国因为战斗不利与双方兵力的悬殊对比,需要撤离战场,漂浮的船员也只能忍痛放弃了。更惨的是,所罗门群岛登陆战同样也必须放弃撤退。没有航母的掩护,上岸的军队只会被屠杀而已。而美军因为损失太重,撤退太急,几乎是完全放弃了已经上岛的部队,最後岛上约有三万美军被俘,其中有不少人最後进入了日军「兰印军给水防疫所」享受「原木」的快乐生活。
这次的结果严重打击了美军的士气。杜鲁门立刻封锁消息,并宣称美军击沈日本航舰十艘,获得大胜。不过美军也不是毫无运气,5月28日,美军派出封锁摩尔斯比的潜艇群中的一艘遭遇返航的日军航母舰队,成功偷袭击沈了落後的日军那艘带伤航母。这名艇长安全逃出,回国後自然获得英雄的待遇。
而日本方面,虽然总共损失了六艘航母(加上被潜艇击沈那艘),却击沈了美军十三艘航母,其中有八艘是大型航母,从比例来看是毫无疑问的大胜。但是损失六艘航母对日本来说还是太大了。万幸的是战力最强也是最贵的四艘泰山改级航母,以及另一艘买来的泰山级航母因为放在後面而没有损失。日本海军这时已经觉悟到,光是有众多航母是不行的,双方互击之下还是很难避免损失,必须要使用航程更长的飞机,在敌人打击半径之外发动攻击以维持自身的安全。而这就需要较大较重的飞机,同时也带出较大的航母需求出来。中国卖给日本的泰山级与泰山改级,就是这样的航母。
考虑建造速度,日本又向帝国下单订购了四条航母,同样都是泰山改级。本来日方曾询问女神级的资料,但是帝国方面开出的价格是6亿华元(自然是传统动力版本),价格太高,等於两条半泰山改级的价钱,日本实在买不下手,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
帝国历二十二年,1945年7月,德国在努力八个月後,一举击沈全部四艘的美国冰山空母超兵器,中断了美国的快乐飞机运输作业。
过去八个月来,德国试用了各种方法,包含轰炸、潜艇攻击,甚至用运输潜艇装满火箭弹浮上发射,一口气用大量火箭轰击冰山空母。虽然曾经摧毁了不少美军飞机,并且有效干扰了军机转场作业,但是美军都很快的修复了这个冰山空母,不愧是有不沉不灭之名的超兵器。不过在八个月後,德国终於找到了破解方法,成功地一口气干掉了所有的眼中钉。
究其原因,必须先提德国的运输潜艇。话说36年德国的潜艇工程师从中国回国後,很快就用相同的概念制造出了德国自己的运输潜艇。不过他们开的规格比较大,满排达到4500吨,货仓比较大,货物承载吨位也达到一千吨,和帝国後来发展的巡潜三型类似。德国人所持的理由是较大的潜艇比较可能装下较大的火炮模组。他们经过测试,曾经成功地在这款U六型(TypeVI)潜艇上搭载了20cm炮的模组,并在开战不久後以之炮击过美国几次。但後来发现潜艇在水面上开火太过危险,很容易遭到反潜飞机飞艇的攻击,故潜艇作战全面转向水下发展,因此这些运输潜艇搭载并使用重炮的机会寥寥可数。
而这次因为一般鱼雷炸不破冰山空母,各种方法也都没用,於是德国人就想到了这款U六型运输潜艇。
德国人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将U六型运输潜艇加以小改造,使其货仓门能在水下开启。当然,深度还是有限制的。他们加固了内部舱间舱门,让水下开启货仓的深度达到40米。
U六型运输潜艇的货仓大小是10x5x5,约为250立方米,四个货仓总承重一千吨。德国人在每个货仓中都放了一了重达245吨的特制超级定时炸弹,总装药高达230吨,并且炸药经过成型配置,将主要威力往上方输出。这个炸弹特殊的地方在於,他的周围放了一圈高压钢瓶与橡皮气球,可以朝气球中充气。当充满气的时候,这整个炸弹的比重就略小於一,在水中就会缓缓上浮直到浮出水面。因此这种炸弹本质上就是一个超级水雷。
也就是说,德国人派了一群U六型潜艇,跑到冰山空母下方,事先设定好炸弹时间,在水底打开舱门,让炸弹充气缓慢上浮。这炸弹就会贴在冰山空母的下方,但因为受到冰山的限制而浮不上去。放完炸弹後,潜艇就关上舱门跑路。而等时间到了,四个230吨炸药的炸弹在冰山空母下方爆炸,自然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其切断。
德国人总共出动了20条运输潜艇,每5条对付一台冰山空母,以200米间隔布放炸弹。一个晚上就放好了全部炸弹,这样每个冰山航母的下方就被放了4600吨炸药。次日下午两点美军飞机起降的最频繁,数量最多的时刻炸弹引爆,这四条冰山航母当场就四分五裂。虽然每条航母上的炸点只有五条线共20个点,但强大的震动力效果却远高於预估,不只把冰块切成五块,而是分裂成数十块小块的冰山。
众所皆知,冰块分裂的越小越散,整体表面积与受热面积越大,则融化的速度越快。加上还有数千吨炸药烧水造成的热量,让这四台冰山航母很快就融化分解成大量小碎块了。上面的数千架飞机、燃油、装备、雷达站、高射炮等全部泡汤损失。
德国人终於拔除了这四个眼中钉。不过美国人也不是毫无收获。这八个月中,美国人成功通过四条冰山航母向英国运去了七万余架飞机,平均每个月九千架,每天三百架,接近德国两年份的战机产量,够德国人喝一壶的了。
※※※
帝国历二十二年,1945年8月,德国潜艇在作业的时候,其海军也没有闲着。在四月分获得中国进口的四条航母後,加上自己原本的的两条航母支援,德国人首次对英国发动了登陆作战。
实际上,德国对英国的登陆作战并不需要依靠航母,甚至不需要依靠大型军舰,只要有足够的运输舰,靠空军和潜艇支援排除英国海军的干扰,就可以完成登陆了。原因很简单,英吉利海峡太窄了,不管是德国英国,大型军舰在这个地方都活动不灵活,非常危险,容易受到飞机、鱼雷艇与驱逐舰、潜艇乃至於水雷的攻击。当年英国能用大批小船从敦克尔克撤退,如今德国自然可以用相同的方法登陆英国。当然,德国人不是要撤退而是要登陆作战,因此需要能够运输重武器的船只。这就得靠德国新造的战车登陆艇了。实际上这些登陆艇是仿造前几年在西西里岛缴获的美军登陆艇而成的,经过了一定的改造,效果不会太差。
德国人经过了数个月的努力,在迦莱附近集结了近两千艘的登陆艇以及一些登陆舰。当然,对此英美自然是要大举轰炸的,而德国自然也要抵抗。双方在此的相互交战与消耗也就不提了。总之结果就是,德国以守方地利,优势的兵器与秘密武器,成功的消耗掉英美大批战机,并击沈几十艘接近想要骚扰的大小军舰,集结起这样一只的登陆船队。
接下来,经过了重轰炸机、战斗轰炸机以及众多V-1、V-2乃至於V-3蜈蚣炮的大量轰炸後,德国成功的把对面的多佛滩头清出一片空地来。航道也清除出来了,方法是用空军与潜艇花上几十天的时间在航道的两旁布下大范围的雷区,主要是系留水雷,只留出中间的航道。当然英国人也在拼命扫雷,但是一般情况下布雷是远比扫雷快的,因此水雷越来越多,加上外围的德国潜艇肆意使用音响鱼雷猎杀英国扫雷艇与接近的驱逐舰,终於把英国海军彻底排除在英吉利海峡之外。
这下英国人发起狠了。他们乾脆也用飞机,或者从岸上往航道里扔下水雷。我不能进,我让你也过不来。不过德国人用个小招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造了大量水泥船,後面挂上小引擎推着,登陆舰、登陆艇等就跟在後面前进。而这些水泥船自然会把水雷都碰炸,还可以作为登陆船只抵挡岸上炮火的掩护。
在一切准备完毕後,德军登陆舰与登陆艇就乘夜色跟在大量的水泥船後出发,预计将在黎明时抵达多佛登陆。很快的,几十上百艘水泥船就被水雷碰炸击沈了。後续的陆续补位,很快就把航道清理了出来。在高密度的空中与长程火炮的支援下,德军成功地登上了滩头,没几个小时,摊头德军就从一个营增加到了一个师,还上去了近百辆各式战车。
英美空军虽然全力干扰,大肆出动打算轰炸滩头德军部队,但是在德国空军各式战机的极力驱逐下并没有成功。实际上,虽然英美方有数量倍於德国的战机,但是在德国空军新式兵器的投入下,德国方面已经可以做到在一个短时间内掌握局部地区的空权了。其中最出风头的是德国两款新型喷射机,因应数量越来越大的美军战机增加而发展的廉价便宜可供快速生产,半年内便生产了6000架,月产量还在继续暴涨的国民战斗机He-162,以及德国次代主力喷射战斗机Ta-183,不过後者只有1200架左右。这两款喷射机在过去数个月,乃至於过去数天来大量击落英美的旧式活塞战斗机,向英美宣称喷射机的时代已经来临。其实德国还有更高端的双引擎重战机Go-229飞翼机,不过它尚在试飞中,眼前已有大量可用喷射机,因此Go-229投入战场的急迫性并没有那麽高。
过去两年来,盟军在与e-262的交战中发现,他比较适合作为对抗轰炸机的拦截机,投入战斗机空战的话还是有许多缺陷,活塞战斗机面对e-262就算较难获胜,至少靠着盘旋与迅速加减速的能力,活命的机会还是不小的。但是面对德国新式喷射机,不管是便宜大量的He-162,或者是主力精锐的Ta-183,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两款飞机以其不亚於活塞战机的灵活性与超高的速度、强大的火力,已经彻底宣示了喷射机时代的来临。英美空军很快就被压制下去,迫使美国不得不加快P-80的生产布署以因应德国喷射机的威胁。
附带一提,45年中陈天禾趁军购之便,从德国弄来了各10架的He-162和Ta-183,由空军测试过後收入博物馆。这时他才发现德国的He-162不是原本想像的前世中的平直翼前缘、宽尾翼的A型,而已经是前掠翼、V型尾翼的构型。原来今世德国的处境不像前世那样窘迫,因此He-162的发展时间就宽裕了许多,经过了多次的测试与修改,最後直到前世那样D型构型才真正的定型。其稳定性、机体坚固程度等都比前世中的A构型好上不少。前世中的He-162A因为设计太赶外加粗制滥造,甚至有几次在空中解体的情况,不是很受欢迎。另外,为了对抗大量美国战机,不只是作为低端轻战机的He-162,连作为高端战机的Ta-183都有以往德国飞机少见的结构简单易於快速大量制造的特性,例如他的制造仅需2500工时,而He-162则只需1200工时。相比於此,同期的e-262需要1万工时,而美国的P-51在同时期需要大约2000工时。P-51系列在最初也是1.2万工时,乃经修改优化逐年下降,但是He-162和Ta-183则是在设计之初就将快速量产作为考量。另外,同期日本的零战52型则需要1万工时。
不过这对帝国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原因很简单,当德国可以快速方便地量产喷射机的时候,也就表示他不需要再向帝国购买战机了。这让陈天禾颇为烦恼。幸运的是,目前的Ta-183和He-162腿都相当短,挂上副油箱勉强只能控制英国南部上空,留空时间不够,无法护航重轰炸机攻击英国中北部,因此还是需要相当长腿战机护航。不过陈天禾知道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把这两款飞机原本就嫌短胖的机体稍稍拉长,就有多出的空间加油箱了。後来老美的F-86与老毛子的iG-15都是这样干的。因此他只能祈祷美国尽快把P-80投入战场,这样德国才会有更大的压力,也才会继续维持向中国的军购。
然後,陈天禾让各家公司开始发展外销用喷射机准备填补市场。这种外销型喷射机使用上一代(其实接近上两代了,涡喷五型即将定型)的涡喷三型引擎加以修改的降级版,约比德国目前的喷射引擎先进半代至一代左右,性能经过刻意限制,只比德国现有主力喷射引擎高上25%左右,不过经过内部调整可以加倍到高50%(自然这个调整方法不会告诉客户)。又因为使用廉价材料,寿命比涡喷四型低不少――这样客户才会多买一点备用引擎,再说战时快速消耗的情况下,战机用不了很久就会损失,平均寿命短,引擎与机体寿命是可以容许下调以降低成本的――但还是比德国喷射引擎高些。实际上这款喷射引擎的概念还是很先进的,其重点放在生产性上。简单来说,这是用较便宜的金属材料,较精密的生产工序来开发,成本非常低,甚至比活塞引擎便宜的多(至於要卖多少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却并不容易仿制。喷射推进研究所将这颗引擎给了涡喷3.5的编号。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德国投入他们第一款雷达压制兵器,先进的BV246冰雹滑翔炸弹。这是在炸弹上装了固定式滑翔翼,使其从7000公尺的高度投下时可以滑翔175公里之远。与帝国滑翔炸弹的差别是,他的弹翼是固定式的,因此很占空间,多数战机只能在机腹下挂载一枚,只有大型轰炸机能在双翼下各挂一枚。而帝国的滑翔炸弹则是采用折叠式弹翼,虽然因此而弹翼较短,滑翔距离只有冰雹式炸弹的1/2~1/3,却可以用弹舱或是复式挂架大量携带。早期(44年)的冰雹式滑翔炸弹是用载机进行无线电遥控,但是盟军很快就学会用干扰来让这种炸弹偏离目标,一度让这些炸弹变成废物。但45年初德国人在炸弹上装了无线电归向器,这就让这款炸弹复活了。他除了可以归向敌方雷达之外,也可以归向干扰装置。德国人一般是大量使用这种炸弹攻击英国雷达站、机场与防空阵地,一旦盟军进行干扰,当然可以让德国的控制失效,但是投出的炸弹就会自动归向摧毁盟军干扰器,於是後续扔下的炸弹就可以恢复控制了。这款炸弹在45年初的测试时妥善率,10枚只有2枚命中(依然远高於传统水平轰炸的命中率),不过经过半年的测试与修改後,目前已经达到扔10枚可以有7枚命中。而这种秘密兵器(其实也不是什麽秘密)的使用正是德国很快压制住英国的雷达,掌握住局部空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依照历史定律,其他条件相等时,相同数量的陆军,没有人打的过德军。英美对於滩头的逆袭失败了,美军在受到惨重损失之後连忙後退。而英军根本连惨重损失都没有受到就後退了,说起来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不过英国人并不打算善罢甘休,他们在见到空军拦截失败後,而陆军的交战也被德军的重型战车轻松击败之後,使出了最後绝招。他们在入夜时,风向改由陆地吹向海洋的时候,从内陆向滩头开始施放大量芥子气,以带状连续施放封锁滩头,顿时让毫无准备的滩头德军伤亡惨重。然後英军趁毒气带封锁住德军时,於夜间集结大量火炮向滩头推进射击,直到天亮才撤退。德军滩头部队除少数成功上船撤退外,大部分都阵亡了。这一夜,德军在滩头大约损失了两个师的大部份兵力,约一万八千人左右。
※※※
英国人使用毒气并不稀奇。别说他们早有前科,二战一爆发,热爱毒气的邱吉尔就在英国准备了数百吨的芥子气,以作为阻止德军登陆的任务失败时的最後关头秘密武器使用。而美国也运了不少毒气弹到英国来,作为德国使用毒气时的反击之用。不过美国人倒没有想到英国人会在这时使用毒气。在他们看来,英国离山穷水尽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
不过邱吉尔是有苦自己知。英国在之前的欧洲登陆作战、在非洲、在印度损失了太多兵力,原本敦克尔克抢救下来的士兵也早已消耗完毕,还倒贴了几十万上去。更重要的是,英国腹地太小,经过德国过去一年半的猛烈轰炸,军队与平民的伤亡已达三百万以上,可说是非常惨重,工业力急速下降,壮丁也损失不少。要不是去年中提前从中东与印度撤出一批兵力,现在恐怕就没有兵力可以防守了。对於现在的英国来说,任何一个军人都是宝贵的,邱吉尔并不打算让自己陷入与德国地面部队激烈交战的血肉磨坊中。英国人口只有五千万,不能和八千万的德国与一亿四千万的美国相比,对於消耗战的态度自然和两国大大不同。
对美国人而言,英国人的这种举动让他们十分尴尬,这使他们在政治上十分被动。但是美国惊讶归惊讶,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没什麽好说的了。美国已经介入太深。从罗斯福一开始暗中支援英国,最後甚至搞出付费自运、租借法案,甚至出动军舰帮英国商船护航,未宣战就开火攻击德国潜艇这类已经是实质破坏中立的举动後,美国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实际上,罗斯福在1940年选举时,违反美国总统没有第三个任期的惯例,在民主党总统提名大会上使用手段强行将自己的名字列在候选人名单上时,就曾经引起对手的批判。当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大肆发难:「选举罗斯福就意味着把他们的儿子、兄弟和情人送进坟墓。」大会开始酝酿投票。当写有罗斯福作为候选人的名单提交给大会的时候,整个会场乱作一团,代表们以嘘声和喝倒彩声表示强烈反对。罗斯福被迫改变策略,向选民保证他是主张和平的,甚至不惜许下诺言:「你们的孩子不会被送去参加任何外国的战争……我们防御的目的就是防御。」然而他一当选,立刻就违反诺言,通过租借法案,又公开援助苏联,最後甚至授命海军攻击德国潜艇。这些都是**裸地破坏中立的举动,是没有办法辩解的。
到如今,惨烈的战争已经进行了五年,美国也已经伤亡了数百万人(含平民),这个时候美国只能支持英国把战争进行到底,再以胜利者的名义来强行合理化这一切。只有胜利者才是不受谴责的。若是英国失败,这一切都被捅出来的话,美国政府是拿不出任何大义来的。别说不能对外国解释,就是在国内也无法向选民交待。如果美国失败的话,那麽政府将要被迫承认过去五年的战争都是一场大错误,甚至连罗斯福总统的第三次竞选与三度当选也都是一场错误,而容忍罗斯福违反惯例、破坏中立等举动的选民也犯了错误……这种事是不能允许它发生的,美国政府此时已经毫无选择。
於是美国保持沉默。
实际上,平生专坑盟友的邱吉尔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放心大胆的使用毒气的。
而轴心国各成员自然是大肆抗议,宣称英国破坏国际法实是罪大恶极。其他中立国也发出谴责。其中最无耻者当属禽兽陈天禾了。这厮完全不顾自己同样曾经在二十年前日军入侵时放毒气毒死十八万日本人,让顾维钧出来发表谴责进行强列抗议。当时连顾维钧这样的职业外交官都觉得面皮上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婉言问他是否应该低调一点。而陈天禾是这麽说的:
「少川兄,这你就不懂了。无耻是现代政治家的必备素养,作不到这点的人,就不适合干政治家或者政客。别的不说,你看看欧美各国,特别是英美法等盟军系国家,哪个国家不曾侵略、屠杀、贩毒、种族歧视?偏偏越是这样的国家,越要把公理正义放在嘴里。」
「远的我就不说,就光是谈点近的。几年前美国的罗斯福是怎样搞出租借法案那些事的,你也很清楚。这可是直接破坏中立法的行为,而且还不只是破坏了国际法里的中立法部份,他连美国国会自己签署的中立法案都跟着破坏了。你看这样的总统,竟然还能大谈四大自由,还能在自己大举扩军的同时说出要倡导免於恐惧的自由,进行世界范围的裁军这种话。」
「少川兄,别的都是假的,实力才是一切。强者制定规则,并可以视其意愿决定是否遵守,这才是国际间的现实。」
「你不用担心,我是帝国元首,这是我的直接命令,有了什麽你就直接往我头上推好了。我可不在乎什麽国际压力或是民众批评。」
顾维钧心中凛然。他身为外交系统之长,自然知道这位元首是什麽样的货色。这位可是杀伐决断之主,不折不扣的禽兽,曾用毒气一下子放翻十八万日本人,还对苏联两次发动侵略,进行有系统的屠杀,打伤打死几百万人,并且还大搞屠杀清洗,有谣言说他还玩人体实验。再说自己可是搞外交的,不要脸皮可是本职学能,若是这点都干不好,他也不用混了,不如买块豆腐撞脑袋自杀算了。於是他答应了,随即下去发表通告。
见到中国大义凛然的谴责,邱吉尔气疯了,暗自咒骂说我这还不是向你学的?你凭甚麽还来机机歪歪的?而身为曾经的受害者的日本则是千般滋味在心头,实在难以尽述。
至於最直接的受害者希特勒,自然是大为光火了。他咆哮着宣称要将盎格鲁萨克逊人这个「欧洲的恶性肿瘤」「从地球上抹去」。至於他有没有这个力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德国空军在他的命令下,再次加大了对英国各城市的轰炸力度。不过老希还有最後一点理性,监於德国仍有优势,而美军手上尚有大批化武库存,更重要的是,英国本土还有上百万美国驻军,因此他也就没有下令使用毒气报复,以防伤到美军而让美军也开始使用毒气作战,而是大量使用燃烧弹,以求彻底烧毁英国城市。
而全世界只有陈天禾知道,英国这次使用毒气,实际上等於彻底葬送了盟军击败纳粹德国的最後机会。因为他开了一个先例,也就是在局势不利的时候,使用毒气等大规模毁灭武器来进行自保――说起来这先例似乎是陈天禾自己先开的,但这事被这厮很可耻地加以华丽地无视了――。前世中即使希特勒再邪恶再疯狂,战局再不利,纳粹德国也没有使用毒气,即便他拥有数万吨的毒气库存。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就算美国开发出原子弹,而德国没有,他们也可以用毒气进行反击,最坏程度下也可以用毒气彻底排除盟军大举登陆欧洲的可能性。
他非常清楚,实际上德国的毒气威力要远远高於盟军的。在盟军还在使用芥子气、路易氏气等糜烂性毒气的时後,德国已经发展出神经毒气并生产数年,屯了几万吨的储量。这东西的威力可是芥子气的十倍。更关键的是他威力强大带来来较高使用弹性。例如使用芥子气炸弹攻击城市若是需要出动1000架飞机的话,那麽用塔崩的话,因为有十倍毒性的威力(致命浓度仅为1/10,致死时间更缩短十倍),则达成同样效果只需要1/10的重量,即100架飞机。更重要的是,此时盟军的防化体系是根据一战经验针对芥子气设计,对於神经毒气的防御力是零(连德国人自己都很难防御)。因此进行神经毒气攻击时不管在调度弹性、突防能力、威力与最终效果都远高於芥子气攻击,甚至还要高於原子弹。当然,盟军还不知道德国有这种大杀器就是了。如果他们知道,恐怕邱吉尔就宁可用常规武器抵抗,乃至於退到加拿大,而不敢使用毒气进行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