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传国玉玺
作者:匈奴的公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95

一向喜怒不行于色的刘备看到玉玺时居然反应如此之大,着实把我吓着了,我根本不敢抬眼去看他,仿佛那一刻万钧雷霆就要砸在头上!

屋里一时静得可怕!

许久,才听见刘备极不正常的声音:“梦烟可知此为何物?”

“知道,这是传国玉玺!”我用小得几乎听不到的声音战兢兢回答。

“啪”地一声是重重拍案几的声音,虽然不敢看刘备的表情,但他的火气已经明显燃烧在我们的周围。自从跟随刘备以来,还从来没见他发过这么大的火,我有些木然了。

“玉玺从何而来?”他的声音都让我觉得自己做了天大的错事。

强压住心头的恐惧,我?里罗嗦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屋里又是一阵出奇的清净,我已经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刘备的怒气似乎有增无减,仿佛已经到了火山爆发的前夕,我们一不小心就要被这即将爆发的熔岩烧成灰烬。我连偷看一眼刘备的勇气都没有,下意识地握紧拳头,才感觉到手心已全是汗水。

“这可是欺君之罪呀!”刘备平时那宽厚的声音这时听起来让人害怕,尽管他已刻意压低了嗓门,但冲天的怒气却丝毫掩饰不住,“你二人平日俱是心思缜密之人,却为何今日犯起糊涂?要陷刘备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地么?”

我傻了,刘备怎么会讲出这样的话来?尽管害怕,还是不服气地小声嘟囔出来:“难道玉玺在孙权处就是仁义忠孝了么?”

“赫梦烟!”刘备低声吼道,“无稽之谈!”

我足足被他的气势吓倒了,乖乖闭上嘴。

“主公”,一直没有说话的赵云居然选择这个不合时宜的时候开口道,“我二人行事欠妥当,不过事已至此玉玺还望主公妥善收起,万不可张扬。此事主谋在云一人,主公勿要怪梦烟,责罚赵云便是!”

“不对,这是分明是我在主意,见山是我救的,东西是我私藏的,主意也是我出的。与子龙无干,主公要罚就罚我吧。”

“你们……”刘备气得一甩袖子,“二人一并罚!”

我和赵云相互看看,都不敢再言语。

好半天,才听刘备长叹了一口气,语气也也不似刚才那么强硬:“事已至此,图罚无益,还得找孔明军师商议商议此事!”

说着,他用还算平和的声音叫来了手下人去请诸葛亮。

我猜测不准刘备的心思,既然这个传国玉玺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讨伐董卓的时候,它也会成为各路诸侯都梦寐以求的宝物,谁得了玉玺就具备了称帝的一个先决条件,如今这个至宝就摆在眼前,作为一方军阀的刘备难道没有这样的野心?

“梦烟,讲讲你是如何打算的?”刘备的声音虽然平和了一些,但脸上的表情一点没有缓和。

我早已木了,刘备说完这句话,半晌我才反应过来,尽可能压着恐慌小心翼翼道:“愚以为此是天不亡汉之征兆。玉玺乃无意间得,本就是汉室所有,主公又是当今皇叔,如今落在主公这里岂不比落在别人手上强一百倍?主公应取之,主公若是不取,一则此宝遗落世间上对不住列祖列宗,下对不住黎民百姓;二则,此是乱世,欲称王称帝者众多,恐又平地引发纷争,秧及无辜;三则,若此事传扬出去,孙刘两家来之不易的盟好恐也要毁于一旦;四则,既起争端,这传国之宝到时怕是玉石俱焚也难说呀!”

刘备捻须沉吟,脸色似乎也稍稍好看了一点点。

我依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尽管我猜测诸葛亮多半会同意我的看法,但谁知道这个妖道还会出什么妖蛾子。

诸葛亮脚步匆忙地进屋时,我们还在地上跪着,他脸上闪过少有的惊诧。刘备指了指案上的玉玺,又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些话后,他那一进屋时的满脸疑云渐渐散开了。他向刘备深深一鞠躬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刘备依然表情凝重:“军师难道也觉得备该将此物留下?”

诸葛亮点头,诡秘一笑:“主公,当年这块传国玉玺不知去向,如今重归汉室岂不是一桩喜事?主公既是大汉皇叔,自当取之。”

他这回说话很直接,没有一点拐弯抹角,这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

刘备皱着眉头,摆摆手道:“依备看,玉玺本是当今天子之物,理应归还天子。”

诸葛亮继续笑着,摇摇头:“非也,主公话虽是没错,确是当今天子应有之物,但恐天子拿不到,反要落在奸相曹操手里。若这传国玉玺旁落他人之手,主公的一片心意岂不是付诸汪洋?依亮看来,子龙与梦烟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只是此事万万不可再让旁人知晓!”

刘备还是皱着眉头想了好久,才缓缓道:“军师与梦烟所说倒是不谋而合,不无道理,只是这样无端落了把柄在孙权那里,万一事情泄漏出去,岂不使两家不睦?”

诸葛亮还是那副四平八稳的样子:“主公不必为此担忧,今日之事,只有你我四人知晓,岂会传扬?更何况孙将军无凭无证怎会置孙刘两家安危于不顾而贸然翻脸?”看刘备的脸色不再那么难看,我也渐渐把吓出窍的七魂六魄都收回来了,忍不住插嘴道:“军师的话很有道理,俗话说‘捉贼捉脏捉奸捉双’,我们并未留下任何口实,孙权凭什么就能断定玉玺就在荆州?再说了,玉玺乃我汉室传国之宝,他不过是一方诸侯,若让人知道拥有此宝,就不怕惹人唾骂和征讨?”

诸葛亮合掌笑道:“此事和亮想到一处了。”

刘备的脸上却还有犹豫的神色,他迟疑地说:“军师,把这传国玉玺留下还是不妥吧!”

诸葛亮把他那大扇子摆了几下不以为然道:“主公且请放心,玉玺只是暂且寄存荆州,待到光复汉室之日,再由天子掌管,如何?恕亮罗嗦,此事关系重大,只有天知地知你我四人知!”

我和赵云应了声“是”,刘备让我们起来,同时也点了点头,同意把玉玺收下却又轻声叹道:“只是有负孙将军了!”。我的膝盖都跪疼了,本就一肚子委屈,又听他这么说,真想翻几个白眼:偏偏谁都能拥有这玉玺,单你这个大汉的皇叔就不能有了?

虽然没有受到责罚,但还是被刘备数落了一通。不过我总算松了一口气,看来我们真得很侥幸,刚才的万钧雷霆终是没有照着脑门劈下来,不知道赵云怎么想的,反正我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此次东吴之行也算是有惊无险,瞒天过海似地拣了这么一个大便宜回来。

渐渐,屋里的气氛恢复了正常。刘备将话锋一转:“此次东吴之行,子龙和梦烟甚是劳苦,应好好休息些时日才是。依备看,过几日安排停当,就与你二人完婚如何?”说着他望了望诸葛亮,两人同时笑了起来。诸葛亮半调侃道:“托主公的洪福,如今江陵是喜事连连呀!他们二人之事就交给亮来操办吧!”

我差点大喊起来,有没有搞错,这种事情诸葛亮也要亲历亲为,你也不怕被累死?赵云一笑,施礼道:“多谢主公与军师美意,只是军师军政事务多忙,此等小事就不劳动军师了吧?”

刘备点点头,对诸葛亮说:“军师多劳,实在是辛苦,依备看此事不如交于几位夫人更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