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献计
作者:匈奴的公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83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疲惫不堪地回到府里,居然看到了三巧!这个可怜的丫头,自曹兵冲散之后便夹杂在百姓堆里四处乱跑,今天竟能寻到夏口,而且还完好无损地把我的宝贝笔记本带回来了。{手.打/吧 Shouda8.Com首发}她的出现让我兴奋不已,我身边又多一亲人!

大战之前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凭良心说,这是我到三国之后,最尽心竭力为刘备谋划的一次,其实,不全为刘备,还有我自己。这段时间什么都顾不上想,满脑子都是“赤壁之战”。

没过几天,刘备又派简雍先生去前方劳军,本来没我什么事,而我出于好奇也主动请缨随简雍一起去了。我虽然对行军布阵是个外行,可看到周瑜的大营也不禁暗暗叹服,从整齐的军容就可以看出这位年轻主帅的治军态度。既然是来劳军的,那慰问自然是主要的,其间也少不了向我们的军师孔明汇报了一下军中的战备情况,后来被周瑜邀请去观阵。对岸曹兵的阵营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我发誓这辈子从来没见过如此恢宏的场面,一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战舟连成的水军营寨,更远处看不清了,估计就是曹军的陆军营寨,军中的气势不是用雄壮能形容了的。记得小时候看电影《赤壁》,那个有着8000万美元投资的巨片,曾运用电脑特技将曹营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一度以为这种气势与规模肯定是登峰造极了,今天观看对岸的曹营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视觉冲击与威慑力。由此心里也不禁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我们的胜算到底有多少?

旁边的周瑜笑问道:“赫小姐因何沉思?”

“哦”,我略定了定心神道,“方才观曹军阵营,极其恢宏,我在想若是以我区区几万人马正面迎敌,恐有差池!”

“那以小姐看曹军就必胜不成?”周瑜笑着以试探的口气在问。

“那也未必”,我忙摆手道,“以少胜多自古有之,只是如今这特别之仗只能用特别之法。”

“小姐有何妙法?”周瑜忽然将声音压低。

我看了看周瑜又看了看一直没有说话却气定神闲的诸葛亮,不禁笑了起来:“想必都督已有妙计,何须下问?”

周瑜也朗声笑道:“小姐高才,瑜自当请教。此处不便讲话,可到大帐一叙!”

看来他还记着我前些日子过营时的言语。于是我们又重新回到营中的大帐,军帐中只有四人――周瑜、鲁肃、诸葛亮和我。

“小姐今日观曹营大寨,可想到破敌之计?”周瑜开门见山问道。

我笑了一下,说:“有劳都督下问,小女子既无实战经验又对曹营无甚了解,计将安出?倒是都督与两位先生,对敌日久,恐已成竹在胸了!”

“瑜实心请教小姐,还望不吝赐教!”这个周瑜和我铆上了,大有不说就不放我走的架势。

一直坐一旁没言语的诸葛亮,这时用眼瞄了瞄我轻摇着羽扇缓声道:“都督与亮已想出一策,都督今日不过是想广纳良谋,梦烟但讲无妨!”

我看了看诸葛亮,从他的表情真读不懂什么,不过既然他这么说了,我也就不能不言语了,清了清喉咙道:“既然都督与军师这般说,小女子有一些浅见,不当之处还请包涵。今日观曹营大寨,甚是齐整,进有章退有法,更何况敌军多我十几倍的兵力,我方兵士虽善水战,可要是正面交锋,恐怕也无异于以卵击石,当今之策只能出奇制胜,若要以一当十,只有‘火’攻一法!”

我的话一说完,帐里顿时一片寂静,周瑜正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我,鲁子敬似乎在沉思什么,诸葛亮这个“半仙之体“总是那么四平八稳,让你永远从他脸上读不出他的心思。

“小姐果然心思敏锐,此法也正是瑜与孔明兄商议之计。只是还有一事未为妥当,今与各位议之”,还是周瑜先开了口,“火攻之计虽好,不过,这江面十分开阔,一船着火,余船尽散,此计岂不化为乌有?”

这时,诸葛亮手中的大扇停了下来,脸上也似有凝重之色,仿佛在认真思考问题。结果几个人讨论了半天也没那出个主意来,于是我有些忍不住了,轻声道:“若是曹营中战船都连接起来,火攻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我的一句话大家全来了精神,“小姐不妨细说清楚。”

几乎想都没想我就把演义中的“连环计”拿了出来,周瑜大笑连声称好;诸葛亮却一脸犹豫地问道:“这曹操如何肯将大船连在一起?”

“军师啊,曹操北军不习水战,将士晕船呕吐者定然不少,如此军士如何应战?若是将此法献于曹操,我想曹操未必不采纳。”

“此计甚好!小姐以为何人向曹操献计为妥?”周瑜的问题真够没完没了的,我忍不住想翻白眼。

“这也是小女子一时兴起所想起的,至于何人为妥,小女子不曾想到,只怕还要劳都督费心了!”言外之意,这种事情不要来问我,再说,演义中献连环计的庞统,现在在不在江东我都不知道,怎么能唐突地指名点姓。

至于后来周瑜和诸葛亮是怎么安排的,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曹操大营的船只已经用铁链栓在一起。当东风起时,赵云已经把军师接了回来,我知道这场大战已经进入正曲了。点将的时候,文臣武将全都到齐了,这是到目前为止我见过的一场气势最宏大的点兵。尽管军师把各路人马都安排得很停当,我还是有点隐隐的担忧,只有暗自在心里祷告上苍。看向诸葛亮和刘备时,只能感叹两个字――差别!不知道他们心里是否会存在和我一样的担心,但是两人却还能谈笑自如,这就是真正的政治家、军事家!

据说我们招募的娃娃兵也派上了用场,后来我才知道领军的竟是穆荻。

我不敢去打听战况,因为自己知道无论谁胜谁负,伤亡必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横漂的尸体必将阻塞长江……我不敢想。尽管到了三世纪以后看多了死亡,但这个青史留名的大战还是让我不敢正视。

其实说心里话我最担心的是这场大战的胜败,如果孙刘全胜一切都好说,但如果孙刘败了,那么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