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六节
作者:韩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31

我习惯站在城楼上眺望,看着远方,

看着斜阳,看着斜阳下曲折的远山,看着远山前逶迤的戈壁滩,看着戈壁滩上彳亍的骆驼队。

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反反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边城慢慢地变得热闹起来;可能红尘也是这样变得热闹的。

这就是丁振宗所谓的边关贸易吗?是什么在驱使,一切究竟是为什么,为了生存吗?佛又为了什么,佛没有生命体,而人有。人不光要活着,还要满足活着的**。欲壑难填,永无止境,干脆死了吗?死了的,活着的;死的去了,活的来了,重复的游戏永无休止~这就是人世间。佛为什么不干脆离开,为什么要纠缠在人世间,佛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吗?是不是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佛?到底是人离不开佛,还是佛离不开人?

文成走了,带着她的一拨人,还有她抱怨的眼神,还有松赞。她必须走,所以她没有一步一回首。[手打吧(www.shouda8。com) 疯子手打]

我没有送,我知道每一个人都会走,就像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来一样。

小师妹还会种菜,还会在宁静的油灯下缝补衣裳。我有一种心酸的、时空错位的感动,以前也是这样,先缝补师父的,再来是我的,还有其余师兄的,要到很晚很晚才睡,到我偷偷加班练武回来后才睡;当听到我故意的脚步声才熄灯。这么多年,小师妹没有变,是我变了。

边城变得很快,是我的命令,城门大开,想走的就走,想来的就来,想杀的就杀,想活的就活,有德的报德,有怨的报怨,只要你认为是对的,是必须做的。

没有人再杀,没有人再怨。因为没有人不愿意安居乐业,没有人不愿意让一切往事过去。最好的政治是什么?可能不是无为而治,可能也不是用佛来统治人世间。而是心底无私,各有所得。

十三门派的人都来了,他们不是奔我来的,是奔着自由贸易来的。他们不是奔我,是奔着钱来的,尽管他们自己也不知道钱是什么东西。可能人世间都是这样,不知道的都是好的,都是值得去追求的。如果我知道了佛国的具体,我还要参佛吗?我已经在佛国,已经是佛,还有必要抱佛吗?得不到的,都是想得到的。或许这就是人,这就是人世间。

慢慢地,突厥人也来,西域人也来,还有更远的人也来。渐渐地,边城形成了一个自由的,开放的集贸市场。边城很有名,所有的人都知道,包括李世民,当然这还是他的疆土。有的人梦寐以求,跋山涉水想来到边城,边城渐渐的被传为幻城,是淘金的自由王国。不能另外叫王国,王国触了李世民的忌。

边城,人世间的边缘,可是边城很有名,而我比边城有名。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是个聋子,我绝少说话,后来的人都认为我是个又聋又哑的人。我只是一种象征,我只是一种摆设。或者神、佛;无论近的、远的,只要是常见的又用不到得都是一种摆设。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世民的国家朝廷,都是一种摆设。其实摆设就是最大的用。可是李世民要来征税了,征税是李世民和他的朝廷的单方想得,而不是各有所得。凭什么,为什么,天下是有所属的吗,是原本就有所属的吗?难道谁是谁的是注定的,难道不是注定的吗?可是天下不是李世民夺来的吗?我,还曾经救过李世民的命。

到底是李世民在管理这个世间,还是在扰乱这个世间?

到底是佛在扰乱这个世间,还是在拯救这个世间?

佛和皇位谁更有吸引力?佛和皇位有可比性吗?

我不这样想,可是有人这样想;我不这样比,可是不能代表没有人不这样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