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军队已经赶了上来,跟尹天军对峙着。虽然人多,可董卓在人家手上,不敢乱动。
杀,还是不杀?
妈的,尹天暗骂一声,一跺脚,拼了。抬起手就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大不了,搞死他,老子再跑路。
看着这架势,董卓当时脸就白了。
“主公。”
正要动手的尹天被娄圭叫住了。
“何事?”尹天停下了动作,他知道,娄圭肯定有招儿。
“此人不能杀。”把尹天拉到一边,娄圭低声道。
“这孙子跟我抢皇帝来了。不杀更待何时?”
“主公,树大招风,大乱之势还未形成,在这个时候挟持皇帝可不好,必然会遭到各地诸侯的围攻。以我军目前的实力,恐怕难以顶住。”
“天下不乱,便无机可趁。董卓此人蛮横无理,他来这里,必然引起朝政大乱。依我看,不如留他一命。”
娄圭的话,确实有道理啊,尹天这才想起来,这皇帝虽说是个值钱货,可也有点烫手啊,就像做生意一样,低买高卖,东西的价钱那是要受时候影响的,时候没弄对,搞不好就成了高买低卖了,是要亏大本的。汉末历史上,不正是董卓第一个挟持了皇帝,而遭到大批所谓的“正义之士”围攻的吗?
这天下第一,老子还真不能干。也好,让你这孙子去搞乱天下,老子从中取利。
明白了这一点,尹天晃晃悠悠又过来了:“董卓,皇帝陛下在这里,你这孙子居然横冲直撞,胆子不小啊。念你立过些战功,今天饶了你。回去好好做孙子。”
“哼,你不过是个郡守,居然敢对我一州刺史如此无礼,我绝不放过你。”董卓看了看自己军队的方向,自己的人远远多于眼前这一队人马,而且已经摆好了阵势。他的胆子壮了起来。料定对方心虚,已经不敢把他怎么样了。
“啪。。。。。。”
“还说吗?”看着董卓的脸肿了起来,尹天一边搓着自己微微有点发麻的手呵呵笑道。
“你。。。。。。”
“啪。。。。。。”又是一耳光。
董卓终于学乖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再傻也该看清楚了,对面这位,完全是个疯子,就手下那么几百人,在自己大军面前还敢这样,说不准还真能把自己杀了。气鼓鼓的不敢再开腔。
“哎,这就对了嘛,敢在老子面前耍横的,还没生出来呢。这几耳光啊,是我替皇帝陛下教训你,让你学会做孙子。”
尹天带着董卓,带着皇帝,一路进了洛阳城,这才把董卓放了。@本章节孤独手打 www.ShouDa8.Com@他可不傻,要是半路就放了,到时董大肥猪率众扑过来咋整。
看着董卓恨恨的离去,尹天心里暗骂,妈的,先让你这孙子多活几天。
皇帝归来,众大臣也听到了消息,纷纷赶来拜见。一群老臣就像自己亲爹死了一样,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啦,什么大汉不幸,天道不正,世风日下。。。。。。好一番悲痛。
董卓回到自己军中,鼻子都气歪了。以前不听皇帝命令,皇帝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还只能处处顺着自己,何曾受过这种气啊。他发誓,一定要报仇。当即集合人马,要进城做了尹天。
“主公,万万不可啊。”董卓的女婿李儒赶紧阻止道。
“他区区一个郡守,居然敢如此对我,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董卓情绪很激动。
“主公,忍一时之气,方能成大事啊。你别忘了我们此次进京为了什么?如今,洛阳形势不明,我们也只带了五千兵马前来,不能乱起战端啊。否则必将功亏一溃。”
在李儒的苦苦相劝之下,董卓最终忍了下来,可他一刻也没忘记仇恨。
。。。。。。
“主公,洛阳如今是不好待了,最好是选一个离洛阳较近的地方安身,等到洛阳时局有变再相机而行。”晚上,尹天军营中,娄圭进言道。
“你说选哪?”
“长安。”
“为何?”
“一,长安离洛阳较近,一路都是官道,通行方便,洛阳有变时,可及时赶到。二、长安有两关之险,可府视洛阳,进可攻,退可守。若事有不顺,则可以长安为根基,进据凉州,再入益州,效秦皇以观关外诸侯互斗,再适机出兵,则天下不难定。”
“嗯。”尹天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董卓以前率军征讨凉州叛乱,但此人养贼以自重,并不尽心讨贼。所以,如今,凉州仍然大乱,还时而有异族侵袭。主公可以要求为皇帝守边,调任雍州刺史。只是这时机还须主公自己把握。”
“时机?我明日早朝就上凑皇帝,让他准了不就行了。”尹天满不在乎。
“主公,不可啊,如今,朝局动荡,主公又只是个小小郡守,公然要官,会遭到众大臣反对,到时,恐怕不好收场啊。”
是啊,这些人没什么本事,可嘴皮子倒是很厉害,就见不得别人好,定然会大肆高谈阔论,说你资历不够,长得不够帅,体型儿不富态,有脚气,有狐臭。。。。。。总之是不会让你安心升官。
尹天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时机啊,时机。到底何时才合适呢?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二天一大早,在群臣的呼喝声中,少帝刘辩坐上了大殿的龙椅。
“众爱卿平身。”少帝还没怎么回过劲来,坐在上面仍然有些微微发抖。
“谢陛下。”
。。。。。。
一干大臣陆续的又把宦官之祸等引经据典的大说一通,古往今来的历史几乎都被说了一遍,扯了小半天,全是一堆屁话。
“陛下,此次宦官作乱,多赖大臣之力才能力诛众贼。臣以为当大赏有功之士。”尹天看着这群人,十分蛋疼,没功夫跟这些个四书五经看多了的鸟人废话,直接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量的废话让他也头昏脑涨,完全忘记了昨夜娄圭的话。就记得要占了长安才行。
“爱卿以为当如何?”少帝听了那么多屁话,除了点头没别的,被一众大臣弄了半天,脑袋早就晕晕乎乎了。
“张让等劫持陛下,幸好臣及时赶到,诛杀竖阉,陛下得以返宫。臣不敢居功,但臣闻凉州大乱,匪患未消又有外族虎视。臣请为雍州刺史,为陛下平定西北之乱。望陛下准凑。”
“准奏。”少帝自己也不知道该咋办,看了看群臣,并无反应,索性同意了。
“谢陛下。臣定当殚精竭虑为陛下分忧。”尹天跪谢皇恩的姿势还是很规范的,屁股都快指上天了。
“众爱卿还有何事?”刘辩于殿上问道。他才当几天皇帝啊?没什么经验,反正人小,也不懂什么,就觉得这么干坐着听一群人说些鬼都不懂的话,难受。他就想着早点退朝回去。
曹操、袁绍等一干人等听到尹天的要赏有功之臣的提议,当然是很高兴了,自己等人这回大干一番,把宦官都杀了个干净,怎么也算第一功臣了吧。就等着皇帝封赏呢。
但皇帝突然来这么一句话,完全是没想起他们来嘛。自己想要功,但又没有尹天那么脸皮厚,又不好自己开口。就在那儿你望望我,我看看你。
一干老臣也把所有废话都说了,哭也哭过了,现在也实在找不到什么事再说了。于是,大家都选择了沉默。
“既然无事,那就退朝吧。”可怜这刘辩,身边宦官被杀了个干净,连个种都没留,连上朝退朝这声儿,还得自己喊。
董卓恶狠狠的盯着尹天,这上朝一开始他就那么盯着,到了退朝他还那么盯着,眼里都要喷出火来。也亏得这小子忍耐力够强,一直没动手。还是因为李儒的话,形势不明,冒然动手,反受其祸。
。。。。。。
“什么?成了?皇帝答应让主公做雍州刺史了?”娄圭听了尹天对上朝情况的描述,惊得跳了起来。
“对啊,事儿办成了。”尹天抠着下巴道。
“怎么。。。那群大臣怎么没有反对?”娄圭睁大了眼,他无论如何也不信。
“我哪知道,当时听他们说了半天废话,我头都大了,昏昏沉沉的,就把你说的关于时机的话给忘了,就想着要雍州了,所以就说了,那刘辩一下就准了。一干大臣没一个反对的。”尹天找了个地方坐下,开始抠起他的鼻子来,搓着抠出来的一大坨鼻屎玩儿,自己也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
“这。。。这。。。”
娄圭很难让自己接受这个现实。关于这个时机问题,自己可是想了好久,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合适,一直郁闷呢。
哪知道,主公选了一个自己认为最不合适的时候说这话,却竟然意外的顺利。
在尹天大帐内来回的走了几圈。娄圭突然大拍脑袋:“哎呀,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尹天懒洋洋的靠在床头儿问道。
“朝局动荡,才经历了腥风血雨,目前,人人自危。这群老家伙,都是只顾自己的,在没有弄明白形势之前,他们不敢说话,最主要是,主公你刚来洛阳,他们完全不清楚你的底细,所以更不敢反对你。”
“嘿嘿。。。”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老子阴差阳错的,就把一件大事儿给办成了?哎呀,真是祖宗保佑啊。哎,不忙,老子祖宗是谁呀?自打老子懂事以来,就知道自己在孤儿院,连父母是谁至今都还没搞清楚呢。娘的,蛋疼了,要去烧个香还个愿什么的,都找不到祖宗坟头儿。
“主公,待群臣缓过劲来,搞清了你的底细,怕是要翻帐啊。到时可就麻烦了,以我们目前的军力,可不足以对抗啊。”娄圭转了几圈儿,又想起点事儿来了,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那你说如何?”
“我看,等拿了朝庭的印绶就赶快前往长安上任,免得夜长梦多。到了长安,朝庭再要反悔,我们就不用管他了,再者,那时,董卓也怕是作起乱来了,朝庭也就顾不上我们了。”
“对对,就这么办,到时,我不在朝中,管他们争个你死我活的。”
尹天打定了主意,就等着拿了相关文件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