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写书还是累啊,有票砸票,没票就签到啊。给点激励,我才有动力啊。谢了。)
大多的穿越,猪脚都会在来落地的那一瞬间,开始自己传奇的一生。他们如铁人一般,在接连不断的事件中排除万难,最终成就自己伟大的荣耀。他们的一生,将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一刻也不得休息。
而本书的中心人物,尹天同志并不是来赶场子的,实事上,从他内心来讲只是希望抱着三个娇妻把床上那点事儿搬到其它地点,其它场景,通过不同的方式,试一试而已。
接下来的几年,他并没有干出些惊天动地的事,他把自己最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练武当中,不过,他确实不是那块料,几年的练习下来,也仅仅是提高了一点点。
然而,赵云却发现,在尹天那胡乱的毫无套路的猛刺狠砸之下,自己竟然越来越手忙脚乱。是什么促使这种变化的?
赵云终于还是知道了,大哥在枪法面前,完全是块废料,但是他的反应速度和力量却超乎寻常的增加了不少。甚至在这两方面,连自己也不如他。
虽然赵云还依旧能够打赢尹天,可一旦对方使出那鬼见愁的招式,赵云就很是头痛,在不使自己受伤的情况下想要结束战斗几乎变成不可能。
尹天乐呵呵的为自己这街头拼命式打法取了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同归于尽一百零八式。
这是一个让周围人都十分蛋疼的名字,虽然听起来很吓人,似乎花样挺多,一百零八式啊。可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到现在为止,尹天还是只会那么几下而已,捅肚子,刺胸口,砍脖子,砸脑袋。
说一百零八,只是要用来撑撑场面的。
花样虽少,可每一下都是要人命的。尹天对这一套跟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做的招式十分得意,除非对方跟自己一样玩儿命,不然还真是找不到几个对手。
虽然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耍狠之中,但他本身的最大热情却是在练兵上面。
当然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对于练兵,他其实也是完全不懂的,都交给兄弟们干,他只是傻呵呵的站一边看着士兵们一天天强壮威猛而直愣愣的笑。
这几年,再没招到过任何有头有脸的人物,招得最多的,就是普通士兵了。他的部队已经从当初的三千人,变成了五千五百人了。全部是骑兵,可谓装备精良啊。
其中五百人是他一个一个挑出来的,身高都在一米八以上,体格强壮,头脑灵活。这是他的亲信贴身宿卫部队。取了一个自认为很响亮的名号------铁血近卫军。下辖五屯,左卫屯,右卫屯,后卫屯,中卫屯以及前锋屯。
为了想出这么个名字,他可是憋了好多天。各屯统领分别是关羽、张飞、黄忠、张辽、高顺。这五位以别部司马的名义统领着各自的一百人马。虽然人少,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军中的地位。这些人都是以一挡百勇士。即使面对尹天其它各部的精锐士兵,以一挡十也不成问题。
铁血近卫军,成了其他士兵的梦想,加入这支军队成了他们最高的荣誉。
尹天甚至还自己发明了军用手势,毫无保留的教给了这支部队的每一个士兵。这件事对他而言实在是没有什么难度可言,虽然没参过军,更没进过特种部队,可他认为,这玩意儿不就是几个动作吗?怎么比划不都一样啊?我比个中指说这表示进攻也行啊,只要事前规定好哪个动作表示啥意思不就完了。
人家总结多少年才出来的东西,到他那里,几天就搞出来了,要是被那些老前辈知道,怕是会吐血而亡。
为了这支军队,尹天可以用家无余财来形容。就差卖老婆换装备了。甚至这几年他连一件新衣服都没置办过。
代价当然是能换来成果的,看着这支军队,这小子只会傻呵呵的笑了。
时间滚滚向前,没有半点停留。转眼已是中平六年(公元一**年)。
这几年,刘焉也没闲着,这老小子还是相当有能力的,本着要造反靠自己的精神,他玩儿命的把益州平原统一了。
他带着十几个随从,进入益州,凭着自己的政治头脑,搞翻一个又一个当地豪强。
其间有过困苦,有过喜悦。日日的绞尽脑汁对付别人,实在不是人干的事。刘焉的身体也已经大不如前了。
刘焉仰望着天空,数着那繁星点点,轻叹一口气,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到造反成功的那一天。对于远在南阳的女婿,他也一直关注着,虽然几次催促对方要招兵买马,可尹天却仍然只有数千兵马,着实让人着急。
益州平定了,现在只等着朝庭内乱,然后兵出汉中,直取长安,随后进占洛阳,而要实现这一理想,他需要一个帮手,尹天所处的位置,南阳,刚好与益州形成了一个钳形,时机一到,两方夹击,洛阳必然拿下。到时就可以成就自己的皇帝梦了。
现在,需要做的,是稳住益州周边的蛮夷,另外还得打通通往长安的道路,而其中最为要紧的莫过于汉中。汉中是益州的门户,要想稳固益州的防守,必得汉中,而且,要攻击长安,也必从汉中出兵。
汉中太守张固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倒不是他有多高尚,他只是不愿意屈于别人之下,刘焉有的想法,他也有。
现在的刘焉把一门心思都放到了这个张固身上。
。。。。。。
四月,皇帝刘宏挂了,何进立少帝刘辩。宦官张让、段圭等与何进争权,何进欲杀宦官而太后妹子不干,一时拿不定主意。最后听信袁绍这孙子的话,发诏招各地兵马入洛阳同诛宦官。
诏书很快发下来了,各地方官看了看,没在意,你们斗你们的,关我鸟事啊,洛阳可是个乱地方,自己去了保不齐脑袋就回不来了。所以,基本没有人真的带兵前去。除了两个人,董卓和尹天。
这些年,董卓这孙子混得是风生水起。他没有一直呆在河东,后来边章、韩遂作乱,他受命又窜到了凉州征讨去了。讨完了却不归还朝庭兵马,刘宏不得不又一次妥协,又改封董卓为凉州刺史。
一听到何进招兵进洛阳的消息,董卓意识到,机会来了。随即率领兵马星夜往洛阳而来。
与此同时,尹天也得到消息,二话没说,带上老婆丫环还有自己的全部人马就上路了,连宛城都不守了。他知道,洛阳,有搞头。在那里,或许也能弄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一来,可省事儿多了。
。。。。。。
再说何进干的这些事被张让等人知道了,商议一番决定先下手为强,假传太后旨意要何进进宫商议诛杀宦官的事。
何进信以为真,屁癫癫跑去送死。而其部下众人也看看宦官不顺眼,随后进攻皇宫。张让等人挟少帝刘辩从宫中逃走。
尹天进洛阳,正遇着众人到处杀宦官和宦官亲属以及依附宦官的一些大臣。整个洛阳,鸡飞狗跳。
尹天并没有参与这一档子事,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到少帝,这可是个值钱货。于是他把大部队安置在洛阳城外,自己领着五百铁卫到北芒山一带搜寻。
还好,张让等人确实跑的是这条路,最终让尹天撞了个正着。看来,多读书确实有好处啊。
看着瑟瑟发抖的张让、段圭等人。尹天喝道:“你们还想把皇帝劫到哪儿去?”
面对杀气腾腾的尹天所部人马,张让等人彻底没了脾气,赶紧跪地求饶。
尹天倒没客气,一句话不搭,直接绑了。
一面又跪地向少帝行礼:“臣,南阳太守尹天前来护驾。皇上受惊了。”
声音十分威猛,以至于少帝当场吓得尿了裤子。皱着眉头看了看这个傻蛋,尹天有些哭笑不得,赶紧胡乱找了两块布给少帝换上。
不知道是史书写错了,还是历史改变了,周围查看一番,并没有找到陈留王刘协。尹天只好打倒回洛阳城。
此时天已见亮,众人距洛阳城还有十几里路。却见后面尘土飞扬,阵阵马蹄声也震得天响。
“列队,准备迎敌。”
尹天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话。五百铁卫迅速的完成了阵型,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来者何人?”尹天站在大路中央,望着渐渐走近的军队喝道。
“皇帝何在?”对面的人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出了另一个问题。同时,并没有停住脚步,马儿还在奔驰。
看了看对面领头者的形像,尹天觉得,这怕就是董卓那孙子了吧。
“放箭。”尹天又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妈的,敢在老子面前耍横,先射死你这孙子。
部下铁卫执行起来却是非常坚决。
董卓向来蛮横,根本没把这群人放在眼里,直冲冲的过来了。他没料到对方真的敢乱来。满天的箭雨扑面而来,董卓吓了一跳,还好动作快,一跃下马,趴在了路边的草丛之中。堪堪躲过这一轮攻击。
当然,他周围的士兵没这么好运气了,直接倒了一大片。
“杀。”尹天把手中长枪一挥,率部冲了过去。
一阵乱杀,击退了董卓的先头部队。
从乱草中把董卓给抓了出来。
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耳光。
“大胆,你是什么人?胆敢打我,我乃凉州刺史,董卓。”董卓怒气冲冲一副要行师问罪模样。
“啪。。。。。。”又是一耳光,声音有些沉闷,董卓这孙子脸上肉多啊。
“你反了。。。。。。”
“啪。。。。。。”
这回董卓没脾气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啊,自己的部队刚刚被打败了,这时候硬气很不明智。董卓选择了沉默。
“咦?不说话了?”等了半晌,见董卓不再说话,尹天乐了:“娘的,都说你董卓狠,我看,不过如此嘛?在老子面前,还敢横吗?说话啊,说一句,老子就给你一耳光。”
董卓气鼓鼓的,一句话也不说,恨恨的盯着尹天,要靠狠毒的眼光杀死对方。
“知道老子是谁吗?老子是南阳太守,尹天。”
尹天的看着董卓那想耍横又不敢耍的模样,很是得意。乐呵呵掏出一把小刀就准备结果了董卓,让这孙子进洛阳跟我抢皇帝,那可不行。
正待动手,董卓的大队人马却到了。
“快放了我家主公,否则将你碎尸万段。”李儒远远看见跪在地上的董卓大喊起来。
五百铁卫早就列好了队,就等尹天一声令下了。
然而,这个命令却不能下。妈的,对方人太多了,足有五千骑兵。谁他妈说董卓进洛阳只带三千人的?尹天有些蛋疼,看了看董卓,到底要不要一刀子捅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