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张学良公然违背南京政府命令,把全部主力撤出锦州,日军侵占锦州,东北全面沦陷。虽然张学良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做为,但是并不代表东北就没有抵抗力量了。海伦附近还有黑龙省主席马占山部继续和日军作战,东北义勇军李杜和丁超占据哈尔滨。总之,日本并没有完全控制住东北。
日本关东军在还没有巩固东北全境时,便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上演一出出闹剧,试图让占领东北成为国际上承认的事实。
在日本的扶持下,东北地区的伪政权已经逐步建立。辽宁伪省政府成立,袁金铠任主席。伪奉天省政府成立,臧式毅就任省长。再加上前清不甘亡国的遗老遗少与日本人一拍即合下,已经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转移到沈阳,在关东军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大佐的筹划下积极准备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在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不断抛出“满洲人要求独立,满洲人控制满洲,日满共荣”等口号,其实就是在给满洲国建立而造势。
但无论是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能看出这只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日本真正的打算其实是把东北作为一个其控制下的傀儡国。对于日本来说,满洲国只是其吞并计划中一个过渡,或者说糊弄国际社会的一个假相。只要一旦时机成熟,日本就会搞一个类似于日韩合并之类的所谓协定,把东北正式并入日本的版图内。
日本人的野心自然都被欧美等列强看破,在这个世界上。论对各民族国家地研究。英国人是当之无愧地透彻。他们对日本地帮助也好。控制也好。牵制也好。都是经过仔细谋划考虑地。这种基于全球性地战略眼光。英国人地确无人能及。
英国人讲究的是一个势力均衡政策,他不想亚洲出现一个军事实力占压倒性的国家,那样不符合英国人的利益,当初英国之所以支持日本打败俄国,也是出于均衡政策的考虑。而现在日本想打破亚洲的均衡,这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此时的日本绝不可崛起,否则英国政府在中国,甚至整个亚洲的利益将受到严重的削弱。这种疯子一样的国家要是一旦强大了,对任何人都不是好事。
除了英国之外,最反对日本人占领东北的就算美国了。美国在亚洲有着极其重要的利益,所以美国国务卿和很多高级官员都在公开场合发表声明,要求日本立即从东北撤兵并且拒绝承认任何分裂中国的行为。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国联的国际联盟理事会已经决定派遣由英、美、法、德、意五国委员组成的代表团去东北进行调查,由英国人李顿为团长,彻底调查九一八东北事件。
由于明确反对日本侵略东北的英国和美国方面的介入,日本在这个时候建立伪满洲国是阻力是非常不合适的。但是出于国际未来政治局势的变化,满洲国的事情又绝对不可能往后面拖。日本政府根本就无法承受这些列强带来的压力,所以,这个烫手的山芋就落到了占领东北的关东军身上。反正一开始的一切都是关东军自己策划的,现在日本政府做起了缩头乌龟,所有的压力就让这件事的策划者去头疼吧。
此时的日本虽然不是几十年列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国家也有了一些军事资本敢于不听列强的呵斥,但是毕竟其国力还不足以和英法这些老牌列强对抗,现在况且还有一个惹不起的新兴大国美国的势力在东亚快速扩张。面对中国的抗议,列强的干预,关东军虽然很恼火,但也不能不慎重面对。
经过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和土肥原贤二商讨再三,决心满洲国还是要尽快建立,同时为了尽量转移满洲国和占领东北的国际注意力,必须在中国其他地区的进行挑衅。借以军事行动来转移列强的注意力。
自此,在关东军的谋划下,日本陆军部全面配合,先后在山东秦皇岛,湖北,江苏江阴等等地区发动小股武装挑衅。顿时让中国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起来。
但这些地方都不是列强的利益所在,挑衅效果也不明显,也无法发动较大规模的战斗。所以关东军参谋总长板垣征四郎亲自从东北飞回东京,向裕仁天皇和日军参谋本部报告占领东北的具体情况,并汇报关东准备在列强云集的东亚超级大都市上海发动战争以转移国际视线的构思。参谋本部很快对上海计划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尤其是军方的海军一派人物对这个计划更是赞成。
陆军一派以几千人伤亡的代价就夺取了比日本本土面积大三倍的东北全境,一时间陆军官兵威风无限,成为国内民众口中的帝国英雄。陆军士兵所到之处到处收到日本民众的欢迎,而海军士兵则有些不是滋味。非常极度羡慕陆军的功绩。
如果能在上海打一仗,这无疑将会让海军有了用武之地,把陆军的风头给压下去。
争取到自天皇一下全部的自此后,板垣征四郎志得意满,立即给上海特务组织头子的田中隆吉发电:“满州事变按预计发展……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进行你策划之事变,使列强目光转向上海。”同时立即拨给田中2万日元的经费。
田中隆吉在接到命令以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运气来了。廖雅权走后,上海的情报工作已经完全是他和他的情妇川岛芳子的天下。这二个都是谍报界的精英人物,他们二人接到命令以后很快就商量了一下。立刻就要付诸于行动,积极谋划挑起事端的借口。
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生向日本和中国发表照会,宣布日本对满洲的侵略是对中国领土内政的干涉,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因此美国政府对此不予承认。
美国的态度得到中国和当时欧洲各国对此都普遍表示赞同,但是日本却无视这一通告。得到日本朝野的支持,关东军更是底气十足,紧锣密鼓的筹备上海战事。
面对日军屡屡挑衅,孙科政府如坐针毡,再也没有组阁时的兴奋了。现在的国民政府,无论是孙科也好,还是汪精卫、胡汉民也好,这些人虽然成功的搞掉了蒋介石,但坐上这个位置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个人人羡慕的位置其实就是个火山口,谁坐上去就会要了谁的命。
这些人可都没有胆子和日本人打一仗,更没有和日本人周旋的手腕。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事,无奈之下,只有频频催促蒋介石进京商讨。
而这时,那些原本看着老蒋下台幸灾乐祸的地方实力军阀也终于意识到老蒋的作用了,以冯玉祥为首的地方军阀派系终于表态,支持蒋介石上台。
1月13日,蒋介石在频频催促下,由奉化抵杭州,住人澄庐,结束了蛰居家乡的生活,再次登上了巅峰宝座。
但值得一提的是,国民党广州一派推翻了南京政府的蒋介石一派,由于怕没有军权无法控制局面,广州一派去南京上任的同时,就把自己的嫡系部队以广州人为主的十九路军带到了南京上海一线。所以,十九路军其实是广州一派的嫡系军队。
而蒋介石,在此时还没有重新掌控军权。国民政府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力仍然掌握在孙科、汪精卫、胡汉民等人的手里。
……………………………………………………
日莲宗是日本的佛教宗教,是以创宗者日莲的名字命名,与中国佛教无直接关系。
伴随着上海日本侨民的日益增多,而且日本对中国不光是武力侵略,经济侵略,同时也奉行文化侵略。这个日莲宗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在上海落足的。一方面满足本国人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宗教的一种文化侵略了。
日莲宗和尚当时在上海江湾路山妙发寺中居住,经常要去租界外的地区化缘,而他们经常经过的一个地方就是在上海当时大名鼎鼎中国民营企业三友实业社。
三友实业社是浙江慈溪人陈万运、方智达、沈九成三人创建的。该厂有人员近万,各种机器数千,生产的毛巾等产品比日军工厂的物美价廉,深受日本商人的嫉妒。除此以外,三友的总经理陈万运,是个爱国的商人。他经常以爱国心教育手下的工人,还在九一八以后组织了不脱产的“三友抗日义勇军”,由陈担任大队长,下设三个连编制,每天早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军训,工人们在训练的时候经常高喊“收复东三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总之抗日热情非常高涨。
这样一个对日本身怀敌意,而且是日本商业进军中国的一块重要绊脚石的存在自然是日本情报机关关注的对象。
而且之前三友实业社的工人们就因为在租界张贴爱国口号和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发生过小规模的冲突。因此在上海的日本商人和日本侨民眼中,三友实业社就是“排日根据地”。
所以要制造事端的话属三友实业社是为首先选择的目标。而那些日本和尚化缘时经常要路过三友实业社。综合里面工人对日本人的不友好情绪,要是“偶尔”发生冲突是很自然的事。所以,三友实业社就成了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眼中最适合制造事端的地点。
处于这种考虑,他们很狡猾的选中了受害者,就是日本宗教人士???日莲宗的和尚同时日本国内有尊敬佛教人士的传统,无辜的宗教人士被杀,绝对会在日本国内和国际上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田中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田中很快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且准备了负责执行任务的各方面人员。
先是等日本僧人化缘经过三友实业社的时候,伺机安排人员向三友实业社内的工人挑衅,嫁祸给日本僧人。借着由另一队人马冒充三友实业社工人攻击僧人,从而达到栽赃嫁祸,制造事端的借口。
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制定计划完毕后,等到具体安排人手时却傻了眼,原因是什么,他手下可用的人全部加起来只有不到五十人。而且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潜伏在各行各业,根本就不能动用,否则很容易使这些优秀的谍报人员暴露目标。
而安排人冒充工人袭击僧人制造混乱,算上行动人员,接应人员,至少需要五十人以上,可现在田中隆吉根本就拿不出来这么多的人。
“芳子,张啸林那里的工作做得怎么样?”田中隆吉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个手底下门生弟子众多的流氓大亨,只要有他的支持,人员方面也就不成问题了。
川岛芳子阴冷着脸道:“这个老东西非常油滑,再加上上次黄振东挑拨他与张崇天冲突,结果反而被张崇天羞辱之后,他对我们已经有所警惕,再想说动他已经很困难了。田中少佐,我想这次只有动用我们自己的人手了。”
田中隆吉挠挠头道:“这件事很难办啊!我们人手不足,又不能动用侨民,否则很难做到保密性。看来,只有向租界的驻军借调些人马了。”
川岛芳子眉头一皱,随即问道:“那些军人对于中国话并不精通,如果在行动中被人看出破绽来会引起很大麻烦的。”
田中隆吉咬咬牙道:“事情紧急,已经顾不得了。只要命令他们在行动中不要说话,行动迅速一些,我想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川岛芳子想了一想,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但还是同意了田中隆吉的计划。
田中隆吉与川岛芳子的具体阴谋张崇天不得而知,这段时间,杜月笙已经跑到美国,但在走之前已经吩咐手下,在他不在期间内,所有的一切都要听张崇天命令行事。更让张崇天喜出望外的是,他那位平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结拜大哥,王亚樵也来了,随着王亚樵一同来的是戴笠。
戴笠当着张崇天的面把蒋介石晋升他为暂编独立第一旅的任命书下发,并且为他带来了一张数额巨大的支票,不过不是原先定的1000万,而是美国花旗银行的一张100万美金的支票。整整缩水了十倍。
蒋介石本打算直接给张崇天1000万美金的,可等到他想凑这笔钱时,无论是宋子文还是孔家兄弟都表示根本就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钱。最后在蒋介石大发雷霆之下,宋子文和孔祥熙才不清不愿的凑出100万美金来。对此蒋介石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先让戴笠把钱送过去。
其实宋子文和孔祥熙真的拿不出这些钱吗?答案是否定的。1000万美金,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有这些钱他们干嘛要给别人?这不是要他们的老命吗?
一个小小的人物,就算一分钱不给他还能怎样?
宋子文和孔家兄弟才不管张崇天在外面欠了多少钱,反正这不是政府出面,而是他一个人欠的钱。就算德国人追究起来也找不到政府头上。他把数目庞大的军火赠送给蒋介石那时他自己傻,凭什么让我们给他付钱。
不光是不愿意掏钱,相反,宋子文和孔家兄弟反而惦记着从张崇天那里送过来,现在正在蒋介石手中的那笔装备呢。
足足价值3000多万的装备,上下其手下来,至少可以捞个几百万,足够让自己的荷包鼓起来了。
蒋介石从自家亲戚那里搞不到钱,可到了国库里一看,更是一点钱也没有。
现在的中央政府财政简直是一塌胡涂,暂且不谈天文数字一般的北洋政府时期遗留下来的外债,当时国民政府财政部国库里仅仅只有300万元现款,而照中央军政费每月2200万元计算,300万仅够4天开销。此时全国隶属中央的军队已经超过二个月没有领导军饷,部分地方部队甚至超过8个月。
想当年蒋介石在极端困难中重新控制军队,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来找了自己的舅子宋子文,宋子文用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才从上海大商人处半骗半抢的搞到几百万元,发了前线军队士兵的粮饷,防止他们的哗变。
现在蒋介石想要重新掌权,从各个当面都是缺不了钱的。军队需要发饷笼络,政府需要注入资金,这些钱从哪里来,国库里没有,还不是要靠宋子文、孔家兄弟为首的江浙财阀?
可随着张崇天送来的武器物资到位,蒋介石等于凭空一下子多了3000万美金,把这些物资变卖一下,一下子就可以使蒋介石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个人情可就欠大了。而自己只回报了100万美金,这就更让蒋介石感到愧疚了。
自家亲戚不帮忙,只知道往自己兜里捞钱,国库还要自己倒贴,蒋介石不由感叹:“国事艰难!国事艰难!唯有委屈德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