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杜月笙的人生新目标
作者:黑山老仙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610

“杜老板有没有兴趣发一笔大财啊?”和杜月笙才一见面,张崇天先没着急要钱,反而是画出一张香喷喷的大饼给他。

“哦?张老弟此言何意?”

杜月笙知道张崇天在德国人那里收购了大量的军火,这批军火数量之大,远远超过他给张崇天的那200万美金的购买力。这一点,从杜月笙参与秘密赠送十九路军军火就能看出。杜月笙本以为张崇天此次前来是为着军费而来,而他也提前准备好了500万美金的支票,就等着待会拿出来了。他知道张崇天肯定缺钱,可张崇天没有开口要钱,反而是说了这么一番话,这就让杜月笙有些惊讶了。

张崇天微微一笑:“杜老板也是知道,小弟现在已经欠了一屁股的外债,要是只靠自己的这点积蓄,十辈子恐怕也还不完。光杜老板这里就是200万的债务,再加上欠德国人的钱,要是不想些赚钱的门路,唯有抹脖子上吊了。“

杜月笙闻言不悦道:“张老弟这是哪里话。老弟为国为民谋划抗日,这是义举。在此国难之际,杜某岂能让老弟一人独立支撑。再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当初老弟来的时候杜某就已经声明了,那些钱全是无偿资助老弟的,既然是无偿,老弟又何来的欠杜某人钱了。张老弟要是再提那些钱的事,我可要不高兴了。再说,难道只许你张老弟为国家而战,却不许我杜月笙为国出力吗?”

张崇天闻言肃然起敬:“杜老板赤诚之心日月可鉴,刚才是小弟冒昧了。好,杜老板的资助小弟唯有替蒋主席,替上海所有同胞拜谢了。”

张崇天嘴上说的漂亮,可心里却乐开了花:“妈了个巴子的,那200万美金算是彻底归老子了!”

“此次得益杜老板慷慨相助,小弟无以为报,等战后定当向蒋主席进言,力保杜老板为上海特别市市长之位。以杜老板如此大功,这个市长的位置要是不给杜老板来做简直就没有天理了!”为了接下来彻底把杜月笙拉上自己的战车,张崇天又狠狠的抛下一个重要筹码,而且这个筹码是杜月笙绝对不能拒绝,一辈子希望得到的。

“什么?上海特别市市长!张老弟,这……这……”杜月笙一听之下,再也保持不住镇定。

杜月笙此时缺的是什么?论势力,他虽然不是上海特别市长,但他比市长还要风光,比市长的势力还要大许多倍。上海滩大大小小的流氓虽没有跟杜月笙有些关联,这可是青帮300年来第一人。论钱财,他的三鑫公司日进斗金,而且他还控制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毒品贸易。从随时随地都能拿出几百万美金的现钱就能看出他的财力有多么丰厚了。

现在的杜月笙,虽然本质上还是一个流氓,但这个流氓却一直对自己的身份耿耿于怀,他做梦都能洗清自己在世人眼中流氓的身份。洗刷自己身上的污泥,要做个清清白白的人,他之所以打入工商、金融各界,之所以做各种善事,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真正成为绅士,让自己光明正大走上前台。通过多年的努力,他做到了一般绅士都做不到的事情,赢得了社会的承认,他现在缺的,就只一个国民政府给他的名分。如果他当上上海市市长,他就得到这个名分,光宗耀祖,为世人称赞。

当初他虽然百般讨好蒋介石,对政府的各个大员也是有求必应,为他们解决了无数麻烦,为的就是能当上上海特别市市长的位置。可是无论蒋介石也好还是国民政府其他的要员也好,他们本质上是瞧不起杜月笙的,认为杜月笙只配给他们当一条召之即来呼之即去的狗。经过无数次努力却无数次失败之后,杜月笙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渐渐的也对这个希望冷淡了下来。

现在旧事重提,怎么能不叫杜月笙一颗已经失去希望的心再度重新燃起,特别是这个提议是如今蒋介石身边的亲信信誓旦旦的保证的。

“上海乃国际金融中心,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如此重镇,蒋主席肯让我负责主持上海?国民政府的那些政要肯吗?”强压着心中的激动,杜月笙满脸殷切的望着张崇天说道。

“杜老板为上海出的力还不够吗?试问,那些醉生梦死的国民政要,哪一个肯拿出自己的血汗钱来资助我们抗日?那些蛀虫恐怕连一千现大洋都不肯捐献出来。别的不说,杜老板为国家,为蒋主席捐献的200万美金足够组建一支一个中央军的部队了。这样的贡献,难道还换不来一个上海特别市的市长吗?而且,杜老板手腕和气派,做起上海领袖来未必比那些官僚差,至少杜老板不会像别人那样借机贪财。那些官僚在霸者上海滩,他们的势力根本就插不进租界里,可杜老板不同,要是杜老板当上了市长,那租界不也等于是国统区了吗?天时地利人和,杜老板已经全占了,这么多的优势在这里,这上海特别市市长的位置舍杜老板外还有谁能做?这一点就算蒋主席也要考虑的。”

张崇天说的口渴,抓起茶杯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一抹嘴巴道:“老子从礼和洋行拿了价值4000万美金的武器,其中四分之三全都给了蒋主席,而这其中先行垫付的全是杜老板资助的钱,这样一份大礼,蒋主席不能不重视。所以,蒋主席那里完全没有问题,肯定是支持杜老板的。”

接着,张崇天又杀气腾腾的道:“你我二人合力,完全能掌握上海滩所有的地下势力。要是那个人不长眼睛想抢这个位子,老子手里的枪也不是吃素的。小弟现在就把话放在杜老哥这里,要是政府派别人来担当这个上海特别市的市长,来一个老子杀一个,来两个老子杀一双。杀得他们不敢抢,只要听到上海就怕。杀到杜老哥当上上海特别市市长为止!”

见张崇天这么不遗余力的支持自己,杜月笙当即大为感动。那些政客他见得多了,可是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哪有人向张崇天这样说话毫无遮掩,直接就告诉自己,他是支持你的。甚至不惜用武力来威胁南京政府。

看来这政客是靠不住的,讲义气的还是咱们这些江湖出身的好汉啊!

杜月笙时流氓出身,可张崇天何尝不是土匪出身。历立时间,杜月笙顿时生出一种与张崇天惺惺相惜的感受来。此刻,杜月笙才感受到那200万的资助花的值!别说是200万美金,只要他杜月笙能坐上上海特别市市长的位置,就算是1000万美金他都干。他有这个钱,而且花的是无怨无悔。更何况,杜月笙本就打算无偿为抗日做贡献的。

全力支持杜月笙掌控上海,这就使张崇天和杜月笙之间建立起一个牢固的政治同盟,杜月笙这个人讲义气,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非常利于长久合作。所以张崇天才会表现出一副不遗余力支持他的姿态。更何况,张崇天未来的计划中,有了杜月笙的帮助想会极大的减少他的阻力。

政治上的达成同盟,接下来就该进入今天的主题,谈谈经济上的利益了。时间已经不早,不知不觉中已经和杜月笙谈到了中午,两个人都已经饥肠辘辘,杜月笙安排下人准备饭食,张崇天也不客气,就在杜月笙家中享受午餐,边吃边聊。

杜月笙家中每天来拜访的客人都是络绎不绝,可全被杜月笙打发走,说是今天任何客人也不见,从这个细小的环节也能看到杜月笙现在对张崇天的尊重。

“中国若要发展呢,唯有实业才能兴国。杜老板若要长久的在上海特别市长这个位置上做下去,鸦片生意是不能做了,否则那些觊觎这个位置的人必然会揪住不放。同时鸦片害国害民,再继续下去对杜老板的名声也有极大的影响的。做些实业才是正经买卖。”

鸦片生意是杜月笙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他绝大部分的来源都是在这上面,一听到要放弃鸦片生意,杜月笙当时脸色又有些犹豫,可随即还是咬着牙答应了:“张老弟言之有理,鸦片毒害甚深,杜某从此以后不做也罢!”

“不不不,杜老板你误解我的意思了!”张崇天摇摇手道:“鸦片这玩意确实害人不浅,误国误民,可咱们只要做到不害自己国民就行了。上海的地方虽然大,可也只是一个城市,哪里比得上海外的市场大。”

阴阴的一笑,张崇天道:“鸦片生意杜老板还是要做的,而且做得越大越好。只不过不在咱们国内做。把鸦片全部销售到英国,美国,法国,最好全他奶奶能买到日本去,这些国家虽然都禁止鸦片贸易,可他们也完全禁止不了,咱们走私过去,即赚到大笔的钞票又能毒害他们的人民,削弱他们的国力……”

接着,张重华天又把自己脑中对于走私的诀窍一一透露出来,听得杜月笙大开眼界。更加坚定自己把鸦片贸易做大做强,走出国门,荼毒列强的信念。

“三百六十行,吃穿为第一。上海是港口城市,咱们要开办实业,就可以先从此着手。大力发展捕鱼业,海洋中有无数的可食用产品,不仅可以大量补充粮食的不足,也能为富足起来的人们的消费需要。新鲜的海鲜要是能运到西北,西南内陆,简直价比黄金。现在制冰机已经出现了,咱们利用长江航道的便利,贩运海鲜到内陆,转手一卖就是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暴利。更可以在上海开办罐头厂,把海鲜制作成罐头,这样可以对海洋捕捞业的刺激大增,海上机动渔船的增加又可以刺激造船业的发展。收购海鲜可以增加渔民的收入,开办罐头厂能解决工人就业,提高政府税收,海鲜的运输销售也需要为数不少的人工,这样林林总总可能影响到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生计。种种方式提高民间收入之后,咱们就有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这些人依靠咱们发财,自然心向咱们。这就等于拥有了十几万人的民意。民心所向,到时候南京政府那些蛀虫想要说什么坏话也不能不考虑一下民心民意,否则那些受了咱们好处的渔民,工人,造船厂的商家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

张崇天像是后世的传销员一般滔滔不绝的把自己的构想说给杜月笙听,勾勒出一副大大的“钱景”。言下之意就是按照自己的构想干绝对能赚钱,而且还是赚大钱。到时候一边赚钱一边收取民心,提高名声,简直就是十全十美的好事。谁要是不干谁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子。

杜月笙哪里听到过这样蛊惑人心的言论。人家和他谈生意,谈合作的时候只是把这个买卖有多大的利润告诉他,可在张崇天嘴里说出来就完全不同了。这家伙甚至能扯到民生,乃至富国强民那样的大义上去。

不过杜月笙仔细想想,发现也确实诚如张崇天所言,这件事如果谋划好了,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实业救国,实业兴国,这句话从前清就开始喊的口号确实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一方面自己有钱赚,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国力,让自己名声提高。

利国!利民!利己!

杜月笙一直想做个清清白白的人,这正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大好机遇,如此机遇杜月笙怎能放过?当即大喜的点着头要跟张崇天合伙开办实业。

开办罐头厂,往内陆贩运海鲜虽然看似一个庞大的蛋糕,可这只是张崇天抛给杜月笙的一块试金石,看看杜月笙能不能彻底和自己毫无保留的合作。既然杜月笙能看明白办实业的好处,张崇天也就放下心来。正式的把自己的预谋已久的计划托盘而出。

杜月笙今天很高兴。严格的来说可能是近些年之中最高兴的一天。一方面是因为图谋已久,甚至已经失去希望的愿望将有极大可能达成,另一方面就是和张崇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政治、经济联盟。

从张崇天所作所谈中杜月笙发现,他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是这辈子任何人都不能比的。如果按照张崇天的计划实施,虽然他的收益完全不会低于自己现在的鸦片贸易。可这还不算什么,接下来,张崇天还将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惊喜。

杜月笙只见张崇天突然间表情变得非常严肃,久经世故的杜月笙立刻意识到张崇天肯定要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对自己讲了。当即用餐布一抹嘴巴,把筷子一放,静静的注视着张崇天,表现出一副静耳聆听的样子。

稍稍酝酿一番,张崇天缓缓开口道:“杜老板,我刚才说的那些生意经相对我家下来说的可都是小生意了。发展渔业加工只能算是轻工业,想要真正的让咱们中华民国不被日本人,不被欧美列强欺负,还是要靠重工业才能实现!兄弟之所以支持杜老板,不遗余力要把杜老板推上上海领袖的座位,实则是希望杜老板能与兄弟精诚合作,把上海滩打造成一个铁桶江山,建设成不亚于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工业化城市!我要建设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把上海建设成一个真正的重工业城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你这个上海特别市市长的帮助!”

“贤弟请讲,月笙洗耳恭听!”杜月笙闻言肃然起敬,这一句话立刻让杜月笙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重担子压在肩头上。甚至在称呼上也把以前的“张老弟”改为贤弟。这已经彻底表明,在他心目中张崇天的位置已经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崇高程度。如果说以前张崇天策划抗日他只是佩服的话,现在则完全是信服了!

甚至在杜月笙眼中看来,那些窃据高位的政客完全连张崇天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了。这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这才是真正的忧国忧民!

同时杜月笙心中依然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全心全意支持张崇天的所作所为。这种事要是做得成了,能将是名留青史的壮举。而他,也将随着张崇天彻底摆脱现在在世人眼中流氓的印象。

“我和德国人已经达成协议,运用它们的技术,咱们出资金,工人,土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起一套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炼钢厂、造船厂、枪炮制造厂、化工厂……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资金,足够的场地,我们完全不用担心技术上的问题,这些德国人都会为我们相伴法。我计划在三到五年内初步把这些构想建设完成。在十年内把上海以及周边地区完成工业化转变。而这一切,工厂的土地,建设的资金还需要杜老板联合上海工商业人士出策出力,咱们集中上海全部人力物力,一举完成改变中国国运之壮举!”

杜月笙倒吸一口凉气!好大的气魄!要一举改变中国国运!这是何等的气魄?恐怕是如今下野在家,即将再次执掌中国发领袖蒋介石也不敢说这句话吧!这件事无论能不能办到,单是张崇天能讲出来这样的话,就足够让杜月笙为止敬佩了。

这样的豪言壮志听在杜月笙耳中,顿时让他生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第一次,生平的第一次,杜月笙感觉到自己终于有了崇高的,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的奋斗目标

一瞬间,有了奋斗目标的杜月笙似乎感到自己好像年轻了十岁一般,浑身上下充满了用不完的精力。甚至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目标变成现实。

现在,杜月笙明白了,张崇天不是要令他发一笔大财,而是整个的改变了他的人生。此时,杜月笙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自己从本质上已经脱离了流氓的本质,而是变成了一个拥有崇高志向,为国家,为人民的革命者!

念由自此,杜月笙猛然站起,离开座位冲着张崇天深深的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面色无比凝重的道:“贤弟一番话真是惊醒梦中人!从此以后,月笙愿与贤弟共进退,至死不渝!”

张崇天连忙起身把杜月笙扶起,高兴的道:“有杜大哥帮忙,何愁大事不成!”

接着,双方谈话气氛又是不同。因为时间局促,上海战事不可避免,想要把这一切的想法付诸行动必须要等战事结束才能办到。所以两人商量了一下先办些力所能及的事。

首先是在重工业这一环,必须要先把武器制造厂搞好,因为这场战事只会牵扯到上海这一区域,这是张崇天所断言的,杜月笙也坚信张崇天的话,所以武器制造厂两人准备建在南京。至于厂房的土地就根本不用操心了。有杜月笙这个名号在,再多的土地也能搞到手。

其次张崇天谋划在上海开办一个重型拖拉机制造厂。对于为什么要建拖拉机厂,杜月笙对此很是疑惑,张崇天也特意为他做了解释。

建设拖拉机厂其实只是做一个掩饰,真正的意图却是要建造自己的坦克研究及制造业。

在1927年,德国在全履带拖拉机基础上设计出两种自行火炮。第一个是3.7厘米的WDSchlepper25PS,配有轻装甲,25马力WD拖拉机底座上安装37毫米PakL/45火炮。第二个是7.7厘米的WDSchlepper50PS,50马力的“哈诺马”拖拉机底座上安装77毫米K轻炮。两种都是自行火炮,并于1927年开始在德军服役。

这是德国因为受限制与“凡尔赛合约”无奈中的一种举动,以名为制造“拖拉机”的项目为掩盖制造坦克而想出来的办法。

现在中国虽然没有像德国那样受“凡尔赛合约“的限制,但他有一个大敌,那就是日本。如果中国敢明目张胆的搞坦克研究制造的话,恐怕日本拼着受国际的谴责和压力也要千方百计的破坏掉。而国民政府对于日本人的武力恐吓可谓一点办法也没有。

在这种在外有压力,在内没保障的环境下,可能坦克制造厂还没等建设完就会被破坏掉了。而用打着建造拖拉机的幌子建造坦克就没有那么显眼了。等塔克建设成功,大批的坦克装备后,日本就算想阻止也为时已晚了。

但张崇天和杜月笙商议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去美国招工。

因为现在正是大萧条中最严重的时期,罗斯福还没有上台,全世界都不知道何时才能渡过这一难关。现在的美国,有成千上万的工人没有工作,他们不得不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政府的救济。城?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甚至在街边上被迫以经营流动水果摊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

对千百万人而言,吃、穿、住成为他们最重要的问题。而这其中,包括了打量的科研技术人员。至于熟练的工人,更是数不胜数。

人才才是最大的财富!但是在这个金融危机的时刻,人才反而是一文不值。这些每日都为自己能不能吃饱饭而发愁,因为没有钱取暖而躲在政府大楼公共厕所避寒的人才来说,他们最大的渴求就是能有一份工作。

中国虽然远在大洋的另一面,可是如果在中国能够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就业的场所的话,相信许多技术人才会排着队来中国的。

而张崇天,最为眼馋的就是这些事业的技术人才。

他请求杜月笙亲自跑一趟美国,尽可量的招聘那些事业的科研技术人才。教育人才、熟练的工人,反正只要张崇天能用得着的通通有多少要多少。

如果能招募10万的熟练工人,那么可想而知,这样庞大的力量将会为张崇天带来多大的动力。有他们的支持,足够确保张崇天开办工厂时能有足够多的熟练工人。

另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张崇天招募一大批美国的事业人员也为美国政府减轻很大压力,为他们国家的人员提供无数的就业机会,这对于美国政府来说绝对是很大的帮助。

那么投桃报李之下,当日本人侵略上海时,美国政府是不是在适当的时机帮助一下中国政府,给日本人一些小小的压力呢?

在听完张崇天的计划之后,杜月笙已经完全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现在正迫不及待的想做些什么。等张崇天说完后,杜月笙马上表示要去美国,甚至连片刻都不想耽误。

在走之前,杜月笙把事先准备好的那张500万美金的支票拿了出来要送给张崇天做军费,张崇天犹豫一下,觉得自己现在手头的准备完全可以承受这场大战了,没有必要再接受杜月笙的资助。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笔钱让杜月笙拿到美国招募更多的人才,到最后便宜的还是他自己。

于是张崇天忍痛把支票推给杜月笙,让他把这些钱全用在招募美国人才的地方。这样一番又让杜月笙好一通佩服。

(晕死,前天的打赏居然今天才看到。感谢黎明前的支持。今天近一万字的更新,如果大家觉得比较爽的话,请别忘了顺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