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收门生,送祖宅
作者:黑山老仙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45

九一八事变,日本人侵占东三省,这是国耻。这一年,大多数国人,不论男女老少,无论学生工人,无论地主农民,大家聊得最多的恐怕就是东北的时局。在上海滩这个地方也是如此。纵使已经离事变过去了几个月,这个风潮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不过,今年12月却传出一条令整个上海滩市民都为之惊愕的消息――小道消息。

传闻,前一段时间在上海滩叱咤一时的警察局行动队队长张崇天,也就是那位在东北带着一群土匪打得日本关东军灰头土脸的那位,不知怎的和上海滩三大亨之一的张啸林张大帅起了冲突。

按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别看你张崇天在东北混的风生水起,可到了上海滩这个地方,你还算是个初出茅庐之辈,远远比不上张啸林这样的大亨有势力,有影响力。要是冲突起来,吃亏的肯定是张崇天而非张啸林。

像是许多大人物一般,当初杨虎这位上海警备司令不也曾吃过三大亨的亏吗?手握数万大兵的司令还是如此,你一个小小的土匪头子,离了职,失了势的警察局小队长还能翻得了天?

可事实往往出人意料,这场冲突吃亏的不是张崇天,偏偏是上海滩权力金字塔顶层的三大亨之一,张啸林张大帅。

据说,张大帅被张崇天当着许多人的面,当众扇了两个大耳光子,受了这样大的屈辱,张大帅非但没有脾气,反而还要笑脸相对的给人家赔不是,事后更是不敢报复。

上海滩的报社都是被杜大亨给控制的,这件事牵扯到三大亨的颜面,报社上始终没有刊登出来,只是通过口口流传,传遍了整个大上海。

初始许多人都是不相信的,人家张大亨,张大帅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么会被一个小小的人物给殴打了,可耐不住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说得多了,那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逐渐也起了疑心。

更加上有些脑袋有些不灵光的家伙,居然跑到张大帅门生那里去打听。也不想想这样的事能给个答复吗?结果自然被张大帅的门生给打的半死。而张大帅本人也一直闭门谢客,有登门拜访的一概不见。

张公馆的种种反常,更让外面的“谣言”增加了几分可信度。加上张啸林始终没有出来辟谣,既不否认也不承认,而张崇天那里也是沉默的很,一时间,大街小巷里都传遍了“两张相争”,上海大亨张大帅被东北来的胡子大王“张大王”给打了的传闻。

江湖上混饭吃,最主要的就是拜码头,入会堂。要是有名气大的,势力大的,谁还愿意加入那些没名气的乡党。自从“两张相争”、“小张打大张”的传闻出现之后,上海滩没有靠山的青皮流氓,泥腿子出身的混混眼前都是一亮。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

三大亨那时什么样的人物,想去人家那里混口饭吃,要是没有相熟的人引荐,是没有希望的。可打听之后,这些社会上闲散的混混们却发现,似乎比张大帅还要威风的“张大王”似乎门下就那么十几口子人。

这样厉害的大人物门下这么稀少,办起什么事来肯定不方便,手下缺人是免不了的,这不正是这些闲散的混混们理想的投靠的对象吗?

而且,“张大王”把“张大帅”给打了,这不也证明“张大王”的风头要盖过“张大帅”。上海滩三大亨是不是要变成四大亨了?或者说“张大王”一脚把“张大帅”给踢下去,自己上位成为三大亨之一?

社会上很少有真正拿混混当职业的人,大多数都是因生活所迫,没有正经营生,或者那种眼高手低,小本经营不屑干,有没有发财门路的人。而且这些混混大多数也是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之时,喜好的正是那种英雄人物,传奇人物。

这些人没有门路进到三大亨手下混口饭吃,可当张崇天出现在他们眼前时,这些人的心思都转了起来。

这段时间,不少人都登门拜访张崇天,旁敲侧击的打听张崇天有没有收门生,开香堂的意思。

谁会反对势力大增?有人投靠就意味着手底下效命的人多,这手底下人要是多起来,势力自然就大了。这是件好事,张崇天自然乐见其成。至于外界为他起了个“张大王”的称号,张崇天笑了一下,也不置与否,算是默认了这个称号。

张崇天只是略微表达一下意思,自然有投效心切的人去替他张罗。于是,短短两天之间,上海滩各个码头苦力之间,混混之间就流传出“张大王”广招门徒的消息。

一时间,应从者每日络绎不绝,数以万计。从这里就能看出,张崇天“杀猴骇鸡”,怒打张啸林的好处来了。虽然知道这其中不免掺杂了许多不明势力派来的人,不一时间也分辨不出,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从者云集,每日里来张公馆投门生帖子的人数不胜数,张公馆这个小地方自然显得有些缩手缩脚,而且张崇天现在所住的地方是沈世军赠送的,他现在已经和沈世军彻底撕破了脸皮,自然不好再住下去,正好他现在身底丰厚,也存了换个大一点宅子的念头。

凑巧这一阵子张崇天收了不少手下,其中有一个叫袁定中的青年主动请缨,说是自己有两栋祖宅,其中一栋年久失修,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地方够大,便欲献了出来给张崇天。只不过自己家中有一个哥哥,需要商量一下,之后才能让张崇天入住。

别人送上来的好处,不拿白不拿,不过张崇天仔细注意了一下这个袁定中,却见他穿着似乎也不像是大富之家,而且身上有一种学问人的气息,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一时没有轻易答应。

袁定中却对此事显得极为热情,主动邀请张崇天先去他的祖宅看了一下。

袁定中的祖宅占地十二亩,花园池塘齐备,德国建筑风格浓厚。在花园中间是一栋三层的白色洋楼房,显得很是大气。不过看起来有些荒凉,显然是很久没人居住的缘故。

这样一栋大宅子,在外面的市价没有五十万大洋是决计下不来的,要是卖了出去,足够袁定中和他哥哥花一辈子了。可袁定中这么殷勤的要献给自己,而且还是毫无回报。这就不由不让张崇天有些犹豫袁定中是不是有什么意图了。

袁定中的身份很清白,和张崇天派人查的一般,祖上曾是下南洋经商的富绅,身价颇为丰厚,只不过从父辈开始就败落下来,到了他这一辈,只是空守着一栋价值不菲的祖宅。这袁定中做了几次生意,不过都是血本无归,直至现在依然一事无成。他哥哥袁持中却比他要强得多,现在在一个商务印书馆当翻译,对于德文非常精通。

张崇天心中犹豫不决,这个人情实在太大了,光着一栋宅子就不是张崇天现在能买得起的,这么贵重的一栋宅子要是收下了,可就不免有些烫手了。

最重要的是,张崇天不明白袁定中为什么有价值足够他吃穿一辈子的宅子不卖,而是白白送给自己,这个人情送的似乎有些太大,大的连张崇天都有些接受不了的地步。可袁定中的理由却是敬佩自己在东北抗日的事迹,并且希望能跟在张崇天手下,以后混的出人头地,因此才要送自己宅子。

这个理由很牵强,非常的牵强。

而且张崇天注意到,袁定中说这番话的时候额头上有一些细微的汗珠。十二月份的冬季气温冷的彻骨,可他额头冒汗,显然是心情紧张,这番话不过是临时想出来的托词罢了。

“阴谋!这是一个阴谋!”

很快的,张崇天就判断出这中间一定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事情绝对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这样的好事,要是换做黄金荣、张啸林那样的贪财货色,恐怕想也不想就收下了,不过张崇天不是黄金荣、更不是张啸林。

上海滩龙蛇混杂,谁能保证自己身边亲近的人不是这样或者那样势力派来的,人家到底存着怎样的心思?想要长久立足,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周到的事情。

“老板,这里地方敞亮,紧邻同济大学,也算得上人杰地灵,一方风水宝地了。在上海盯着我家祖宅的人可不少,不过那些人大多都是仗着自身权势强买强卖,干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下贱勾当。说实话,我要是不送给老板,这栋祖宅也是保不住的,与其让那些强盗抢走,还不如送给张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至少我和我哥哥心中还能宽慰一些。纵然祖先泉下有知,也不会怪罪我们兄弟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袁定中给出这样一番说辞。

张崇天目光闪烁,直盯着袁定中显得极不自然。“袁兄弟的哥哥是德文翻译?想必去德国留过学吧?”

张崇天问的话让袁定中一愣,下意识的点点头。不知道张崇天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张崇天笑了笑,随口说道:“同济大学是德国人筹建的,这附近德国人很多呀。嗯嗯,正好这段时间我想和德国人打打交道,以后少不了要借重你们兄弟的地方。不过这栋宅子毕竟是你们兄弟的祖宅,要是送给我也不好。不如这样,这栋房子我先住着,不过是租房,每个月按照市面上的房价给你租金。至于赠送一事……既然你认了我当老板,也算得上是我的学生了,我又怎么能强人之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