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溃兵,偷袭(二合一章,求票)
作者:黑山老仙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260

火神庙是一座荒废了许久的古庙,至于供奉的是什么神明,则没有人知道了。这个地方实在太偏僻了。周围五十几里总共只有不到五十户人家,人烟稀少,自然求神上香的人也少。现在这个火神庙还能保持的住大体的建筑框架,这就已经说明附近的百姓是念在“神明”的面子上“手下留情”了。

火神庙不大,算上主殿,厢房总共三间屋,如今这些并不相连的屋子之间都被打通了,里面挤满了东北军的士兵,粗略看去,足有一百多人。

在一座倒着的已经看不清面容的神像前,支了一口大锅,里面正“咕咕”的煮着马肉汤。大殿里所有的东北军官兵都静悄悄的望着锅里的马肉。整个大殿里都弥漫着肉香。

“咕嘟!”“咕嘟!”

靠的近的士兵贪婪的吸着锅里面传出来的香气,不断的咽着口水,他们实在饿坏了。

地上,三十几把辽造13式毛瑟步枪散乱的躺在地上,更多的则是清一色的捷克式步枪,还有十几具掷弹筒。这些原本是士兵最宝贵的财富,然而,现在就这么凄凉的躺在冰凉的地面上。它们的主人早就忘记它们的存在,满脑子想的都是锅里的马肉。

除了眼中的饥饿外,这些东北军的官兵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比的狼狈。麻木无神!似乎现在他们已经失去了思想,只剩下一具空洞洞的**一般。

准确的说,他们是一伙溃兵,残兵!

是的,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军人的素质,精神。现在只剩下了麻木。

坐在铁锅正前方的是这一对官兵的主官,东北军陆军独立第7旅第619团的营长。

名叫卫平,祖籍江西,三十二岁,早年跟随父母出关讨生活。和早年的张大帅一样,卫平也做过胡子这种极有前途的职业。

说胡子有前途,那还当真不是乱说的。在东北军中,除了讲武堂那些出来的,举凡张大帅手下的旅长团长,倒有一大部分是从这职业被招安的,只不过这卫平不是东北人,似乎混得不是很好,知道现在才混了个营长的职位。

卫平手里默默的摆弄着一个枯木棍,漫无目的的在地上划拉着,其实他的心早就不知道飘到哪去了。

沉默了许久,卫平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看着周围一张张麻木的脸,卫平心里除了苦就没有别的滋味了。

“该死的小鬼子!”卫平已经懒得咒怨日本人了,可是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

当日日军攻击北大营,他卫平也是身处日军的攻击之下的,要不是王以哲的第7旅参谋长赵镇藩出于爱国主义义愤,率领全旅官兵冲出北大营,撤往山城镇。恐怕他现在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俘虏了。

之后王以哲追上部队,为了避免落入日军的包围圈,王以哲断然下令全军撤往山海关。为了避开日军的追击,他率全军改道入深山密林,昼伏夜行,也就是在这样的行军过程中,卫平率领的部队与第7旅大部队走散了,成了一支孤军。

数日的饥寒,早就让这支队伍士气降落到低估,由于走得匆忙,物资不足,食物极其匮乏,到现在为止,卫平所部已经两天没有吃上一口热食了。就连他这个营长大人,也还不是饿的头晕眼花的。要不是今天打死了几个过路的胡子,抢了他们的马,恐怕这些人非饿死几个不可。

卫平一声哀叹,短短的几天功夫,他的部队逃的逃,走的走,已经完全成了个散架子,原本一个营的部队,到现在居然连一个连都凑不齐,就算能逃到山海关,可他有什么面目面对旅座?

“营座,肉还要多煮一会,您先喝几口汤暖暖身子吧。”一个盛满了肉汤的饭盒递到卫平面前,打断了卫平的思绪。

抬起头来,卫平正见到一个勤务兵满脸殷勤的望着他。

这是一个年轻的士兵,还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卫平认识他,想了想,才记得面前的士兵叫海陵,是满族人。因为他身份的原因,所以海陵在东北军颇不受待见,在一次巡营中,卫平制止了几个兵痞殴打海陵,所以这才对他有些印象。

喝了一口热汤,卫平身子逐渐暖了起来,人也随之变得懒洋洋的,昏昏欲睡。偶尔一抬头间,却见海陵还站在自己面前,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畏畏缩缩的,似乎有什么话要讲似的。

卫平这位营长大人平时喜欢喝上两口,为人似乎有些木讷沉闷,和别的军官不一样,他挺照顾自己手下的这些兵,见海陵似有话要说,便主动问道:“有什么话?别吞吞吐吐的,像个老娘们似的。”

海陵嘴巴张了张,似乎有些畏缩,可最终还是咬了咬牙,直视卫平问道:“营座,咱们为什么不和小鬼子拼了?要是咱们想打,凭咱们的实力装备,还不灭了那些小鬼子,哪像现在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哪里还是官兵的样子?”

海陵说的声音很小,可却铿锵有力。他的话,他的疑问代表了百分之九十九东北军官兵的心声。此时,卫平有一种错觉,似乎他不是在面对一个小小的士兵海陵,而是在面对整个东北军几十万将士的质问,责问!

海陵面对上峰,气势自然不足,可不知道怎么的,现在不敢与海陵对视的反而是卫平这个营长大人。

随着海陵的疑问,所有东北军的将士都把目光移了过来,一瞬间,空气中漂浮着的肉香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他们都想知道,为什么在自己占据绝对上风的时候,偏偏下场凄惨的却是他们?为什么明明手里的兵小鬼子多,装备比小鬼子好,可就是不敢和小鬼子打呢?

卫平也不知道,这是旅长王以哲下达的“不抵抗”命令,作为军人,首先的是要服从上峰的命令,而且卫平隐约的也听说了,其实这个“不抵抗”的命令是秉承最高统帅命令行事。就连中国的最高统帅都下令了,他又凭什么下令部下抵抗?

卫平搞不懂,也不明白。东北军的装备是相当不错的,就比如他们驻守北大营的步兵7旅,那是原来张学良当过旅长的的卫队旅。全旅,每连十二挺轻机枪,清一色的捷克式步枪,十二具掷弹筒;营有迫击炮、重机枪;团有平射炮;旅有150重迫击炮甚至还有一个轻型坦克连,装备之佳绝对够让的中央军口水狂流的。而且东北军的军官素质也还算是不错的,保定军校生和东北讲武堂的毕业生很多在当时的国内算是军事理论水平相当高的军官了,可就是这样的部队,愣是没有敢和小鬼子打一仗。

“是啊?为什么不和小鬼子拼了呢?”卫平低着头,似乎是在叹气,也似乎是在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

良久,低沉无力的声音响起:“你们还记得当年老帅在世的时候吗?那时候的东北军可是全国最强的,咱们老帅带着咱们进北京的时候,东北军的安**政府可是西方那些列强承认的合法中国政府啊!”说到这,作为一个老资历的东北军,卫平脸上红光一闪,似乎充满了自豪感。“你们还记得中原大战吗?中原大战时,少帅只是发个公告,说自己支持蒋介石,出兵10万调停中原大战。结果如何?阎锡山当场就吓得尿了裤子。他在石家庄听到这一消息后,当天宣布辞去新组建的政府主席。汪精卫听到少帅已经出兵,也一溜烟似地跑出北京城,还对外宣称不是咱们的对手呢。那时候咱们东北军是何等的威风啊!兵锋未到,反蒋联盟就土崩瓦解了。短短十几天时间,咱们就横扫整个华北,兵锋所指,所向披靡!以区区十万兵马调停百万兵力的中原大战,凭的是什么?”

卫平缳首四顾,目光所触之处所有东北军官兵都露出了沉思之色。

卫平一脸缅怀,一字一顿的道:“就凭咱们的装备!咱们的战斗力!”

缅怀过后,卫平脸上迅速变得灰白,他想接着说下去,可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就连他自己现在也是满脑子的疑问:“为啥当初连列强都承认的政府,现在却这般的凄凉呢?”

想想东北军的实力,想想日军的实力,卫平心里除了苦涩再无别的感觉。

他们这些已经有了一定地位的军官自然明白东北军的实力有多么的雄厚。东北军有40多万的军队,装备十分精良,轻武器包括迫击炮全部实现自产,他们还有一支有强大炮兵部队,所装备的火炮和使用的炮弹也基本实现自产。

不光是陆军,东北军还有当时中国唯一的空军部队,约有300架飞机,其中200架战斗机,都是从法国,捷克等国购买来的。东北军的空军在东北易帜之前,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也是最先进的。

除了空军以外,东北军还有一支海军力量,共有大小舰只21艘,共吨位3.2万吨,海军官兵有3300多人。其中海圻号和海琛号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两艘巡洋舰。

可以说,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东北军在当时,无论海陆空三军都是中国各军阀中装备最好的。就算是统治中国的中央军也远远不及,与东北军比起来,中央军就像是个叫花子一般。

东北军除了这些,还有一支先进的坦克部队,装备36辆先进的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24辆装甲运兵车。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具备实战能力的装甲部队。国民中央政府仅仅在1928年购买了24辆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该坦克仅有1.5吨重,装备一挺机枪,装甲极薄,像个铁皮玩具,要是打起来,远远不是东北军的对手。

更让人感到恐怖的是,在东北,还有奉天兵工厂这个巨兽般的兵工系统。想想老帅少帅父子两代经营,短短十年间,奉天兵工厂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兵工厂。

拥有机器八千多台,近两万名工人,不但可以制造包括轻重机枪在内的大量枪支弹药,还可以生产火炮之类的重武器。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卫平曾经听到王以哲说过,奉天兵工厂能月产4000支79步枪,月产1200万发子弹,另外年产轻重机枪数百挺,野战榴弹炮150门的能力。

这个兵工厂每月生产的装备,就足可以装备一个精锐旅。一年的产量,可以装备一个完整的军。

卫平还清楚的记得,在当年南口战役打冯玉祥的时候。东北军二个团72门火炮就打了6万炮弹,造成冯玉祥的西北军相当惨重的伤亡。这是其他任何军阀,包括中央军在内,都无法比拟的。

而现在呢?东北军迫击炮和重炮数量有数千门,共编组为3个炮兵旅,共10个炮兵团。而其中一个团就有36门以上的野战榴弹炮,而且炮弹非常充足。可惜,现在这些重炮大多都沦落到小鬼子的手里了吧。

想到这些威力巨大的战争杀器,卫平就不由得心疼的心里滴血。

“东北军的装备和战斗力确实没的说,就连中央军也远远比不上,只不过,你忘了说最重要的一点了!那就是……统帅东北军的少帅是个不敢担当的人!统治全国的领袖也是一个短视的人!他们不敢和小鬼子冲突,所以,你们现在才是这个下场!”

突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到卫平以及所有东北军官兵耳中,卫平一愣,带着疑惑的目光,百余位东北军官兵不由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不知何时,大殿门口处已经多了一个身影。

然而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更多的身影从雨中冒了出来……

“不许动!不许动!”

“谁敢动一下老子打死他!”

“妈了个巴子的,小兔崽子们,一个个都老实点,老子的子弹可不认人的!”

风雨交加,东北军的官兵又饥又寒,连日来的奔波,逃亡早就耗尽了他们最后一点警惕心,百多个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官兵居然没有派出一个岗哨。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枪都是散乱的堆在地上的,咋逢大变,所有人第一时间不是去抢枪,而是麻木的,惊恐的,迟疑的望着一个个鱼贯而入的持枪暴徒。

“不是日军!”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念头,当看见闯进来的身上穿的不是日军军装时,所有人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当慌乱,麻木过后,多年训练,已经深入到骨子里的,类似于本能反应的想要拿枪反抗时,他们惊恐的发现,一排排黑黝黝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们。仅仅几步之遥的枪械此刻离他们似乎是那么的遥远。

这时候才想起反抗――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