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九阴真经的手稿
作者:水随天去秋无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76

经过一番引见,庞莫云终于搞清了面前这位鹤发童顔的老者竟是黄裳,并且惜字如金,刚才沈括说了大半天,他都一句话没说,不过他还是暗中窃喜,心里大叫:中奖了,中奖了,九阴真经耶。

黄裳目光炯炯的看着庞莫云,使他差点生出一种**裸的站在两人面前的那种微妙之感,只见黄裳负手缓行,在他面前踱来踱去,却处处带起一片残影,这种似慢实快的两种极端,当日只在游大帅帐前看那吐蕃族乾达婆城圣女用过一回,今日再见感受却是不同,当日只觉的那蕃女用的幻术多一些,用些障眼法,自已也可轻易做到。而此时,却是让人感同身受般的震憾,绝对的对立、真正的融合,近似妖异的步伐,自然而然的节奏,无不饱含天地至理,在黄裳看够了他后,才说了一句话,“功力很深,我看不透,比试一下吧”说完住后一退,凌身而起,人却突然定在空中,大唯武学常理,双手如雄鹰展翅,一头鹤发,无风自飘,嘴上说道:“来吧”此时尚能开口说话,也不怕真气涣散。

庞莫云大吸一口凉气,如此一般人物,他还是头一次遇上,余光却在此时瞥见了沈括,只见他身影一动,就跑进了草屋,一脸兴奋和期待,也不知他高兴个什么劲,而这时黄裳气机已是锁定了他,不出招是不行的了,于是运起北溟之力,双步不丁不八,拉开了太极起手式,将气机所向,指定黄裳。

黄裳出招,无声无息,双掌凝爪,凌空飞来双爪齐至,隐隐有白气吐露于指爪之间。只见他双手如凝脂玉,竟是晶莹剔透,就算比之女子也不遑多让。

庞莫云适才一阵急奔,功力恢复比之前更为精进,见双爪袭来,知是以后令江湖闻风色变的九阴白骨爪,此时在黄裳手中使出,威力自是不同,当下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一式揽雀尾用的不即不离,缠丝劲裹住双爪,脚下太极生两仪,身形微侧,以卸爪劲,行四两拔千斤之妙招,不料百试百爽的太极柔劲,却带之不动,黄裳轻“咦”一声,右爪顺势一划,取其左腰,身形逆转,左爪直取庞莫云前胸,爪影似变幻无常,罩定胸前大穴,指间颤动,看不出攻向哪里,后招之意连绵不绝,又似直直攻来,一点花绡都没有。庞莫云不敢大意,使出太极截劲之法,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如行兵埋伏,突出而截击之,不后不先。一时间,两人似快非快,似慢非慢的对攻起来,黄裳用的是自己从‘万寿道藏’里悟得的高深武功,庞莫云用的却是历经千百年锤炼的太极拳,两人均以道家无上武功互相印证,你来我往,直打到天黑了又亮,沈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知几个来回,不知多少时间。

打到后来招式更是层出不穷,庞莫云见识庞杂,武功大成后,心中所能忆起的招式,无不顺手捏来,为之已用。而黄裳十年前因故隐居于此(沈括武功也是多学于此),在这谷中十年,日夜所思,无不是武功,一直无法验证功效,此时与庞莫云一一印证,打的极欢。

两人又打了半天却是都饿的受不了,方才住手,沈括才道:“呵呵,黄兄武功又有许多新招式了,别忘了一会教我,我带来的小兄弟还行吧?来,先吃点东西吧,吃完了再切磋”见我瞪了他一眼,他忙转过头去装看不到,双接着道:“我刚才去草屋看你的手稿了,只是那个锻骨篇,怎么还没写完,还有那个总纲,知道老子外语不好,你弄个梵文做什么,怕让我看哪?”

我听得两耳竖了起来,原来真经还没写完!也没想到沈括大师在这里说话随意多了,更添亲切之意,我大声问道:“沈大师说的是《九阴真经》吗?”

“《九阴真经》?好名字,我就给它起名叫《九阴真经》吧,哈哈哈哈!”黄裳和我打了一架后,话到是开始多了起来。

且说庞莫云、沈括和黄裳三人在这小谷之内高谈纵论,浑然忘了时间,谈的兴起,便学那桃源三结义,在这秘道小谷内拜了兄弟。庞莫云只觉自己自来宋朝以后从来没这么痛快过,天上地下,谈文论武,民生军略,儒商法墨,从佛至道,无所不及,无所不谈。

庞莫云与黄裳更是比武论剑,相识恨晚,两人研究武功解法,切磋技艺招式,每思及妙用,便记录在案,然后由沈括学之为用兼且点评,取其精华,再记录于《九阴真经》之内,庞莫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已也有缘参与创作了《九阴真经》,心中暗爽之下,更为卖力,转眼一周即逝。其间庞莫云和沈括从地下长廊回梦溪斋与众人谈舞论乐不表,与司空玉更是感情日进,无以复加,只是公孙小怡仍常来当1000KW的大灯炮,让庞莫云很是不爽。

黄裳不想众人知他行踪,庞莫云就说自己要闭关修练,众人大战后也都有所领悟,各有所得,所以他几天不出地下室也无人怀疑,只当他武功有所突破,兼之梦溪斋这里与世脱俗,沈括发明更是古灵精怪,层出不穷,众人均是少年心性,自是乐不思蜀。

庞莫云每天都与黄裳练武写书,闲来却想起当时金老爷子语焉不详,只说黄裳是文官,因监雕《万寿道藏》而得悟上乘道家武功,却没有写明黄裳做的什么官。所以后来说到黄裳带兵围剿治下的明教教徒,当时就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在当时想来,既然监雕道藏,那么多半是翰林学士或者礼部官员,怎么会带兵打仗呢?直到庞莫云和黄裳两人聊起了身世,庞莫云才知道,原来黄裳本是福州知州,奉旨监雕《万寿道藏》而得悟上乘道家内功,时因明教吕师囊率曾埋玉、王宗石和方腊等高手数次与朝庭做对,所以又奉旨去檄讨,本是小规模的战役,所出动的都是福州本地的乡勇、团练之类,自然不是明教及众多武林高手的对手,而当时黄裳只有内功,尚无招式,自然也是落败,可怜2000人马,尽皆被歼,只有黄裳一人,仗着深厚内力逃了回来,却无颜面再回福州,只找到儿时好友沈括这里躲起来练武。当时那些敌人的武功招数,他一招一式都记在心里,于是在秘道小谷内苦思十年,终于也想出许多武功的招式和杀人的方法,并写成秘集。庞莫云前世时因喜爱张无忌这个人物,所以对明教很有好感,可是自从来到宋朝以后,思想上竟起了变化,此时一听黄裳所述,总觉的吕师囊,方腊等人不去为国为民抵抗外辱,却整天想着自立为王,有点像极了慕容老贼,不觉的起了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