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孙子兵法》
—————————————————————————————————————
如果郭嘉手中有足够的箭矢,那么等待我们所有人的,就只会是乱箭穿心的命运。
从郭嘉一计毁我兵者五事的时候我就知道,郭嘉的计,选的永远是杀伤力最狠,可以最直接的打击敌人的那一种。所以我敢肯定,郭嘉此刻诈我,不是为了招降,而是为了降我士气,乱我军心。所以我当场道出他的死穴。
看到郭嘉的神情里面少了几分从容。我接着说道:“不过在下还是要佩服奉孝兄的手段,几句话就让我军军心不稳,一旦两军开战,奉孝兄可就占足便宜了。可惜,若我所料不错,奉孝兄手中的箭矢恐怕维持不过两轮了吧?”我每说一句,郭嘉的眼色就深沉一分。
我的声音比郭嘉刚刚的大得多,说到最后,我能明显感觉到,背后的骚动已经完全停止了。
“不愧是能够生擒太史慈的军师,眼光果然厉害。看来,你也是故意中计,引我的兵力出动吧。”
我没有正面回答郭嘉的问题,而是轻描淡写的应了一句:“奉孝兄过奖,不过在下还想请教一件事情,刚刚被围杀的那些死士,不是真正的虎豹骑吧。”
郭嘉笑了笑,“聪明,那些死士的家眷已经迁往我家主公领地,每人也会得到封赏,所以,他们绝无后顾之忧。”
“果然,我也在想,名动天下的虎豹骑怎么可能白白当成饵食来用。想必这几日奉孝兄在临淮城内招募这些人,也花了不少的心思吧。可惜就以眼下的兵力对比,我军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吃亏。”
郭嘉咳了几声,胸口不停地起伏,但眼睛里面却又闪烁出诡诈的光芒,“既然如此,沈先生可知为何我手下的兵力如此之少。”
我也大笑:“只怕典韦将军已经领另外一部人马奔寿春而去了吧。历阳被围,虎豹骑在侧,我若欲脱困,必须先除这两处心腹大患,不过,一旦出兵,就中了奉孝兄的削兵之计了。若我不来进攻,这一路军队就可以直下涂中,不过我一到,这路就成拖延的虚兵,取寿春才是实策。”
郭嘉脸色变了一下,表情开始有些僵硬,“既知有计,为何分兵?”
“我若不分兵,奉孝兄只怕也不会分兵两路吧。”
“莫非孙策未回历阳!”郭嘉就是郭嘉,片刻之间,他就已经想到了可能发生的事情,厉声问道。
“我家主公如今应该已经绕道返回合肥,而合肥守军,恐怕应该已经会合陈武的兵马,与典韦将军开战了吧。如今,寿春城下的兵马不是八千,而是一万五千,这一点,奉孝兄可算到了。”
“咳咳!”郭嘉猛咳了几声,全身都弓了起来,好一会才在马上平静下来。用手擦了擦嘴角,“沈先生赞我擅长用虚实之兵扰敌,看来你也是个中好手啊。如果我中你螳螂捕蝉之计,那正好可以灭之,如果我分兵,那么这一路就变虚兵,寿春城下的守兵就会闻风而动。”
“好说,如果不是奉孝兄打算一口吞掉我军的兵力,而且还要拿下寿春的话,想必也不会落到如此进退两难的境地里面去。我也想知道明闻天下的虎豹骑,是不是在烂泥地里面也能发挥如同寻常一样的攻击力。而且奉孝兄只身领兵作饵,可要当心被我一口吞了去啊。”我把郭嘉的话原封不动送了回去,说完,掉转马头回归本阵。
郭嘉也知道,此战他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剩下的,就是士兵与士兵之间的较量了。
“布阵!”太史慈第一个发出了号令,本来沉寂的战场,转眼间又被喊杀声完全覆盖。
正牌的虎豹骑确实不同凡响,当那些骑兵一个个催动战马,梯次朝这边冲过来的时候,我甚至可以感觉到整个大地都在为之抖动。
不过,我这边的布置,也全都是为虎豹骑专门准备的。
待到虎豹骑冲到中途,蒋钦大吼一声:“举枪。”前排所有的长矟全都对准了对面的骑兵,这些长枪比起骑兵们手中的长矛还要长出一大截来,没有足够的力气想要挥舞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幸,他们只要把这些长枪稳住就可以了。
此外,每个长矟手我同样配发了三支短矛,喜欢用来当近战的武器还是干脆当标枪随他们高兴,只要保证自己不至于被敌人冲进来的时候毫无还手能力就是了。
长矟队列刚刚准备完毕,虎豹骑的战马也到了。
虽然明知道前面就是枪林,不过全力冲击的战马很难停下步伐,最前面的一排骑兵完全撞到了枪尖上面,巨大的冲力把战马刺了个对穿,马上的骑手则被惯性把整个人抛飞出去,摔到我军的阵列里边。
就算这一下没被摔死,等待他的也是乱刀分尸的下场。
稍微后面的骑兵见到情况不对,刚要减速,我立刻命令弓箭手全力放箭。就算虎豹骑身上的铠甲能够挡住弓矢的威力,我不信他们的战马也同样刀枪不入。
万箭齐发,原地踏步的骑兵队纷纷倒地。
郭嘉也看出情况不对,令旗一挥,本来跟在后面的步兵冲了上来,虽然他们的速度不是很快,不过刀盾的组合也让弓箭的杀伤力削弱了许多。步步推进,很快就成了短兵相接之局。
一旦进入战斗,虎豹骑的攻击力立刻就发挥了出来,不要说是那些骑兵,就是步兵队的战斗力也不下于一般的什长,一个人往往可以挡住两三个人的攻击,所以虽然人数上处于劣势,但场面上却丝毫不输。
“子义兄,看来,还得你出手了。”我看看身边的太史慈,他早把钢枪握在手里了,“只要挫动敌军士气,敌人不战自乱。”
“遵令!”太史慈挺枪而上,如同劈波斩浪一样冲进那片黑色的海洋之中。虎豹骑虽然强悍,但是想要挡住太史慈这样的猛将却不可能。凡是挡在他前面的,每个人都成了他的枪下游魂。
“蒋钦、周泰,指挥军队随子义将军前进。”一看太史慈已经在敌人的阵势里面打出缺口,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立刻让士兵紧随而上。
就算是铜墙铁壁,如果上面有了裂缝,那么它的抗冲击能力也就大大减弱了。
郭嘉这支部队最大的弱点,就是典韦不在,没有一个可以稳住阵脚的武将。在太史慈、蒋钦、周泰、黄盖等人的冲杀下,虎豹骑渐渐开始后退。
郭嘉也看出了形势不能挽回,开始指挥部队回撤。
一直追击到了临淮城外面,我命太史慈,黄盖等人收束住部队。想要阻止这样一支部队入城是不可能的,我不想轻兵冒进。
“先生,何不一鼓作气,连临淮也给他拿下来!”蒋钦打得正兴起,一脸跃跃欲试的神情。
“郭嘉计谋百出,怎会不给自己留下退身之地,这座临淮城恐怕不是那么好攻的。”我低声答道,“况且,现在我军还在寿春城外与典韦交战,我们要做的,是速速回去支援,与我军前后夹击,不给典韦任何的机会。”
“事不宜迟,我们何不立刻启程。”太史慈接道。
“子义兄之言,正合我意,且留一队殿后,其余各营,火速返回寿春。”
“遵令!”几人一起应道,立刻开始整理部队。周泰自告奋勇殿后,他比蒋钦稳重得多,这个任务交给他,我也比较放心。于是,回师寿春。
没想到,还没有等我们赶回寿春,那边就传来战报。程普,陈武的联军成功阻击了典韦率领的虎豹骑,典韦已经率兵退到淮河以北去了。
唯一有些意外的,是虎豹骑与我军交战期间,寿春城里曾经涌出小股援兵配合曹军,不过只有一次,人数也非常少。所以陈武认为是袁术手下一些叛卒自发的行为,直到我赶回寿春才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以虎豹骑和典韦的战斗力,他们怎么可能还没打上两天就退兵。这事顺利到让人觉得不对劲的地步,这让我有些觉得不舒服。
不过更惊讶的还在后面,就在我率军赶回寿春的第二天,寿春城里,竟然送来了请降书。
“你们怎么看这封书信。”孙策拿着手中的降书,问着军中诸将,自从击退典韦之后,他就把合肥重新交回了程普,自己回到了军中,而周瑜则挥军南下,解历阳之围。
“此降书署名是寿春城内的军官,虽其言袁胤已死,不过我们需防有诈。”太史慈秉持着一贯的谨慎态度,谏言道。
“天云如何看?”
“此书未必是假,若要诈我等入城,袁胤大可亲自修书,何必假部下之名。”我皱着眉应道,说起来,刚一看到这封署名不是袁胤的降书,我就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恨不得可以立刻入城。“不过子义兄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主公不可轻身犯险,此事还请让逸为主公代劳。”
太史慈也觉此法可行,孙策见我二人意见一致,当即决定由太史慈保护我进城受降。
没有阴谋,什么也没有,我和太史慈领着一千人毫不费力进入了城门大开的寿春城,献城的是袁术手下的偏将雷薄。
本来他的职务是辅助纪灵,纪灵一死,他就成为了寿春的最高指挥官,而他献城的原因也很简单,袁胤死了。
袁胤一死,就算袁术能够摆脱敌军回来,他也难逃军法处置,所以,干脆献城。
可让他们想不通的是,袁胤为什么会死。据他们说,袁胤是死在袁术兴建的“皇宫”之中。他本来是在那里暂代袁术办理公务,却被打扫的下人发现横尸在房中。
他们想不通,我未必想不通,听完他们的报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搜查袁术的“皇宫”,寻找玉玺。
结果和我料想的一样,玉玺已经不翼而飞。
当把整个“皇宫”翻了三遍之后,我下令停止搜查。
太史慈问我要不要在城内清查,我告诉他,不必了。
玉玺必定是早在我军和虎豹骑交战的时候,就被从城内出去的那些所谓“袁术士兵”带出去了,所以典韦才会这么快撤退,不做无谓的消耗。
那些人不是什么叛军,而是刺客。杀掉袁胤的刺客。
如果典韦能够击溃我军,那么他们就会干脆作为内应,引虎豹骑入城,一并接收寿春。
虚虚实实,到最后,郭嘉居然还留了这么一手。
在寿春城头眼望北方,我回忆着和他这几个回合的较量,他没有能够拿到袁术的寿春,曹操想要把势力伸到长江一线的努力算是彻底破灭。而我也丢了玉玺,没法阻止曹操进一步利用皇帝的名义,这一战,大概算是平手吧。
有这样可怕的一个对手,让我觉得头痛,却也兴奋。只是不知道,在他短暂的生命里面,我们是否还有再见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