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裁军
当然,七十年代东非海军建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恩斯特也想循序渐进式发展,但是知晓世界局势的情况下,根本由不得他犹豫。
当时东非海军的诉求是能够短时间内成型,并且形成战斗力,以应对八十年代严峻的国防形势。
毕竟恩斯特知道八十年代是列强在全世界扩张的一个高峰期,而非洲大陆又是重点区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东非海军必须有一定规模和实力,才能维护东非的切实利益,而显然短时间内建设一支较强大海军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过好在东非海军出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南非战争中抵御住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压力。
而东非海军七十年代成型,八十年代开始形成战斗力,如果是像远东帝国,美国和日本在八十年代才开始扩展海军,那南非战争中东非海军恐怕很难和英国皇家海军对抗,毕竟对舰艇的适应和海军训练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而现在,根据恩斯特的判断,东非的危险期已经渡过,所以东非海陆军的裁军行动也就不可避免,除了缩减开支的需要以外,还有回笼资金的考虑。
尤其是在南非战争中落后或者缴获的大量武器装备,趁着现在还能卖上好价钱都要马上出手。
现在也就缺法国军舰作为参考,至于沙俄和美国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沙俄和美国在技术上都不是太强和东非处在同一水平,沙俄是工业水平太差,海军投入低,而美国则是对军事发展不上心,虽然八十年代美国海军也得到极大发展,但是再此前美国海军可以说是“瘫痪式”发展,自从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基本在军事上没有什么投入,而八十年代海军发展还是因为目前国际环境所致。
这三艘军舰,两艘受损严重,正在大修,至于被打捞上来的那艘铁甲舰已经被巴加莫约造船厂的技术人员拆解研究。
毕竟八十年代欧洲对外扩张活动过于频繁和激烈,世界上其他区域和国家就没有一个心里不犯怵的,但凡长着眼睛的国家都在扩充军备。
但是东非北部的威胁和南非战争之前的南非区域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在北部势力中最强的依旧是英国人,也就是其殖民地埃及。
在南非战争过后,东非并没有返还英国政府,毕竟六百万英镑都不够东非回本的,这两艘英国军舰正好用来弥补南非战争中的损失。
而现在东非只需要在杰济拉平原稍微部署一点军队,就完全可以阻断埃及(英国)南下的路线,至于从科尔多凡高原绕道也面临着南部的热带雨林区域,在没有向导和充分物资补给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有军队能够做到,那也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军事奇迹”。
东非海军在中小型军舰和多用途舰艇上发展一(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