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维华看来属于空架子的东宁军,在郑芝虎等人看来,已经是合格的军队。
看着这些人整齐的队列、坚定的步伐,相比他们麾下散乱的海盗来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即使这些人大多没上战场见过血的壮丁,郑芝虎也不敢说,自己率领一千海盗,能在陆地上战胜同样数量的东宁军。
这让知道这些人底细的郑芝虎,颇为羡慕地道:
“怪不得都说大明精锐在边军,除了关宁军外,就属陕西的秦军最精锐。”
“人家淘汰下来的,带着壮丁都比咱们麾下更利害。”
郑芝龙也颇为沉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
“这就是大哥要招安的原因。”
“别以为打败了俞咨皋,就以为大明军队都是那样子。”
“朝廷只是没把精力放在海上,精锐都云集在九边。”
“你看,秦军淘汰下来种地的军户,都比咱们的陆上兵马更强些。”
“若是这些人会了水、登上船,你说谁更厉害?”
这话说得郑芝虎等头领纷纷点头,更认同郑芝龙招安的决策。
现在的海战,还没有发展到完全靠炮战的地步,接舷战还有一定地位。
这些秦军只要有一部分熟悉水性、习惯在船上作战,他们就没把握一定能战胜他们。
所以这些人对郑芝龙的招安策略更为认同,就连一直坚持占据东宁制霸东南的陈衷纪,此时也彻底绝了这个心思——
因为他已经认识到,自己即使在海上占优势,也很难登陆上岸。最多对大明形成骚扰,就像百十年前的倭寇一般。
此时此刻,他想的是能不能招揽些淘汰的军户,帮助自己去开拓领地。
想到皇帝曾说伯爵可以有一个卫、子爵可以有两个千户所,陈衷纪道:
“皇上说咱们能够捐纳男爵,会不会给咱们分军户?”
“子爵有两个千户所,男爵也应该有一个吧?”
“若是有一千个这样的军户带着,咱们在南洋的陆地上就不怕谁!”
这话说出,众头领顿时眼前一亮,有了向皇帝讨要军户的打算。
说实话,他们在海上谁都不怕,就是荷兰人、西班牙人,他们也都敢上去打。
但是到了陆地上,他们就没把握了。对于能不能征服那些土著,并无十足信心。
如果有了皇帝支持的军户就不一样了,若是有一支像东宁军这样的军队,他们敢肯定在南洋来去自如,谁都不能阻拦他们。
郑芝龙、李国助等人,纷纷都是心动。
郑芝虎拍着胸膛大咧咧道:
“下次我去京城,就向皇上讨军户。”
“咱们的男爵就算是捐纳的,朝廷也该支援。”
认为这件事难度应该不大,凭皇帝对自己的态度,应该能讨过来。
众头领听到郑芝虎这么说,更加羡慕他和皇帝的关系。纷纷暗恨当初去京城的不是自己,以至于让郑芝虎这个(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