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女性职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黄美玲      更新:2023-12-24 11:13      字数:6454

性别分工模式使社会公众对男女两性的成就期望值产生明显的性别差异,对男性的期望值较高,对女性的期望值偏低。女性渴望事业成功,觉得事业与家庭要并重,但又害怕因此而丧失女性的“特质”。“男主外,女主内”、“夫荣妻贵”的家庭观在女性中仍很有市场。如果自己的事业和丈夫的事业发生矛盾或自己的事业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时,大多数女性可能会放弃自己的事业,支持丈夫的事业,照顾好孩子。

现在许多女性对传统的性别观念表示认同,在选择恋人时,女性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学历相当或比自己学历较高的男性,而男性则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学历相当或学历低于自己的女性。在事业上,女性往往会因为害怕被人指责“没有女人味”而束缚自己,并且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特别是来自男性的评价。女性在择业问题上往往缺乏竞争意识。女性认为在生育孩子、抚养孩子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竞争性低的工作有利于照顾家庭。在择业方向上,女性偏向选择竞争性比较弱的行业或单位,偏向于选择收入稳定、轻松、有时间照顾家庭的工作;在择业过程中,女性的主动性也不如男性。在择业竞争力的估计上,相当数量的女性觉得容貌比才华更重要,把美丽的身段和容颜作为求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敲门砖”。

可见,在女性的职业发展过程中,除了有与男性不同程度的内在心理因素,还存在客观环境因素。

一、社会刻板印象对女性职业发展产生了长期性、消极性影响

(一)社会性别角色

生理性别是指生物学上的差异,是男性个体与女性个体生理上的区别,这是先天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改变的;社会性别则指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而强加给他们的不同的期望、要求与限制,比如男性刚强,女性温柔,这是后天培养的,是可以改变的。事实上,传统性别文化常常夸大男女的自然差异。应该说被文化认定的性别差异大多数来自社会性别的差异,而不是必然的生理差异。我们在幼儿读物可以发现,几乎所有事例(如好男孩坐飞船、好女孩洗手绢,不好的男孩淘气、不好的女孩爱哭等)均是社会性别的结果,不是自然差异的结果,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从小培养女孩爱玩机器、枪或其他创造性游戏,她一定会受到一定影响;培养男孩当一名好爸爸,学会做家务,他也一定不仅仅只会玩枪。传统性别文化在夸大男女差异的同时,还贬抑女性价值,如“爸爸睡觉我不吵”,意味着爸爸的社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全家都要支持爸爸,而妈妈的工作和家务劳动都是不重要的。可见,女性就是这样被社会排斥掉了,产生大量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是社会的中心,女性则被边缘化了,由此造成了性别不平等。

(二)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发展产生影响

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来源于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妇女史学者认为,我国严格的社会性别制度是从周代开始随着以父权制为中心的等级制的建立而建立起来的,其内容主要包括男女两性分工制度、婚姻制度和继承制度。这种起源于几千年以前的社会性别制度随着朝代的更换和光阴的流转而沉淀下来,以传统性别观念的形式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现在城市中许多家庭已成为休息和放松的港湾,女性在冲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藩篱后正走向自己所选择的生活,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我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中,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仍然占据着大多数人的头脑: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家庭仍然根深蒂固,农村土地政策的村规民约中对女性利益的忽视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使事业型女性在冲出家庭的牢笼后仍受社会舆论的困扰。不胜枚举的例子告诉我们:周代以来形成的社会性别制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仅流传至20世纪50年代,而且其思想内核一直延续至今。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在现代家庭中表现为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在现代社会中表现为在男女择业、用人选拔、退休制度等方面对男女的不同待遇,其结果是限制了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权利。

(三)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职业发展产生影响

所谓刻板印象又称“定性观念”,是人们对不同事物进行概括以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看法,性别刻板印象是对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的看法,是对两性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当人们以性别为框架,赋予男女以不同的特征框架时,性别刻板印象就产生了。男性总是和坚强、勇敢、雄心勃勃与事业有成联系在一起,而女性则是和温柔、细腻、柔弱等联系在一起。所以,当人们面对一个女性时,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往往容易使人们认为她不应具备上述男性特征而应具备上述女性特征。性别刻板印象既有助于人们认识两性的特征,为这种认识提供背景信息,又会阻碍人们正确地认识两性,使得人们常常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而忽视事实真相,对社会人群进行极为简单化的性别分类,常与客观事实不相符。性别刻板印象还是非常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存在于人们的认知系统中。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社会上每个人的影响可能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在任何一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一点一滴地塑造着个体的行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存在,使不同性别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十分明确,同时也因强化角色定型观念而对个体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性别刻板印象的普遍性和牢固性同样给男女两性带来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男女两性都必须按照社会规定的角色规范去进行自我塑造。它在影响女性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潜能的发挥的同时,也逼迫着男性以追求事业成功作为人生价值的实现。

二、家庭生活对女性职业发展产生了早期性、持续性影响

性别角色行为是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基础上,个体接受社会对不同性别个体的角色要求,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是一种学习和培养过程,对性别角色行为规范的学习,将终身影响个体的活动,其中,父母的性别角色意识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最早,而且最大。因为家庭是其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早期活动时间最多的场所是在家庭,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最初的性别角色意识,是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中形成的。

父母为孩子取名,选择衣服、玩具等都显示出不同的性别特征,对其不同性别的子女也持有不同的期望。期望能直接影响其行为表现,因此父母在对待其子女的方式上也是男女有别的。

家庭对于塑造社会性别关系以及将这种关系沿袭至下一代起着根本作用。家庭环境所给予儿童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观念上的影响和行为上的塑造,另一方面是孩子对父母或家庭成员的模仿、榜样学习。

在儿童早期性别社会化时,由于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父母自觉不自觉地将成人世界的性别规则传递给了儿童,并按社会要求去塑造其子女的行为。如父母更多地鼓励男孩玩一些要求肌肉运动的活动,而阻止女孩做奔跑、跳跃和爬树等大运动量活动;在学习和成就方面,父母对男孩的期望比对女孩的期望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国大多数家庭,家务劳动主要由女性承担,当妻子与丈夫的事业发生冲突时,往往都是妻子成全丈夫。父母在养育儿子或女儿时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于儿子和女儿的未来发展有不同的期待。这原本无可厚非,因为男女本来有差异。但这些教养方式和期望往往也烙上了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意识。一般来说,很多家长对女儿的教育是采取过度保护型的。在为下一代选择专业时,许多家长也没有脱离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框架。

女孩小时候无意识地学习父母的行为。受父母和周围人观念的影响,女性经常学习到做家务是女性的“专利”,她们在走向社会工作的同时就会倾向于顾家的观念,在求职中倾向于稳定的工作,在生活中倾向于扮演“配角”。在女性走上工作岗位后,家务会直接影响到女性在社会工作上精力和时间的投入。

三、学校环境对女性职业发展产生了教育性影响

学校教育占据了儿童期、青春期以及青年期的许多时光,孩子的价值观念、生活目标、人生理想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因此学校教育对于个体以后的人生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学生主要从教师、同学、教材中获得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价值期待和价值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性别角色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儿童最初走进校园的那一刹那,教师便成为家长之外对其影响最大的成年人。由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扎根于许多人的深层意识中,教师与学生的言谈也在某种程度上传达着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特别是教师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千年积淀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不平等的性别意识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践行着、渗透着这种意识观念。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关系,同伴本身受着各自家庭教育的影响、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再次接受教师的引导。

教师和学生都潜移默化地受教材的影响。教材中的性别角色严重明显地反映出社会文化对两性作用的定型看法。许多社会都把男女性别的不同作用反映到教材中去,使教科书内故事情节描绘男性与女性的作用不同。在儿童的动画世界里,英雄几乎全是男性,是强者;女性往往等待英雄解救,是弱者。无论是哪个年级,也无论是图画还是故事,男性主角都多于女性主角,而且男性从事的职业要比女性从事的职业多得多,男性最多的五种职业依次为军人、领袖、农民、工人、科技人员;女性最多的五种职业依次为小学教师、农民、护士、服务人员、工人。在角色形象上,男性往往被描绘成有胆识、有进取心的人;而女性往往是愚昧无知、爱虚荣和胆小的人。在学校的正规教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女性忽略和忽视的倾向。

在由北京师范大学史静寰博士主持的“对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成人扫盲教材的性别分析”课题第一阶段研究发现,从男女两性的数量上,除幼儿园教材和中小学个别科目的教材外,各类教材当中的主角性别比例都是男性高于女性。从职业范围看,男性的职业范围比女性要广泛得多,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女性人物的职业大多体现出耐心、服务性、缺乏竞争的行业特征,如教师、护士、售货员等。而在家庭生活领域,母亲出现的比例显著高于父亲。父母在家庭生活的场景中还体现出地位与知识、智慧上的不平等。母亲多表现出贤惠的性格特征,而父亲多是严肃的;母亲更多地以“家庭保育员”形象出现,父亲角色则更多地体现出了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母亲常常不能回答知识性甚至是常识性的问题,父亲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一部分童话故事中,还包含着“美丽的女性只有通过男性的爱情才能获得拯救”的隐喻。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对我国新版中小学教材的性别分析研究也发现同样的问题,教材中的图画中明显地存在着男孩适合学理科,做主导性工作;女孩适合学文科,做辅助性工作的隐性暗示。这种传统的性别暗示极不利于男女两性的自然协调发展。

学校教育中男优女劣的性别教育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贬低了女孩的自尊以及内在的自我价值。在中学时期,男女生在数学与其他学科上的差异开始加大,除了一些生理上的差异外,问题可能就出在女生的自我观念方面。女性在课堂中被忽视的现象甚至到了大学仍然如此,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

四、大众传媒对女性职业发展产生了隐蔽性、方向性影响

大众传媒充当了传统性别文化的传播者,商业广告、音像制品、报刊图书、广播电视、文艺作品、网络等所展示的形象分工角色都体现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不经意地变相宣传“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观念,将女性生存的空间限制在家庭,将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将女性的价值限制在年龄、外貌上。受其影响,一些女孩迎合传统的分工模式,将“洗衣做饭”视为妈妈的天职,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视为自己的理想选择。

一些商业广告出于商业炒作需要或由于潜意识的作用,把女性身体的某些部位作为卖点,赞许或赏识带有封建男权意识倾向的女性形象,暗示女性应定位于家庭私域,变相宣传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在一些电视剧中,或者把在事业上有成就的女性描写成只顾事业,不顾家庭、生活情趣的形象,或者是有意无意地包含有“女人是祸根”之类的隐意。女性要“弱”、要“柔”、要漂亮、要性感、要细心才有女人味,男人要“强”、要事业有成、要有钱、要粗心才是“男子汉”。女性就是要在事业上比男人差、在脾气上比男人柔、在性格上比男人软、在能力上比男人低。这些形象对女性无疑起了误导的作用。

总体来说,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对广大民众特别是男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和性别角色定位等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不少是负面影响。

其一,大众传媒不经意地普遍地复制着传统的性别角色,比如变相宣传“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观念,暗示或强化“人的生理决定女性只是从属的性别”,强化了传统观念。如某洗衣皂广告中老太太费力地用手搓着一大盆衣服,嘴里念着广告词,忙个不停,老头子却在一旁看报、喝茶、逗鸟,独自取乐;如某洗衣粉广告中的丈夫看似体贴地喊着:“老婆怀孕了,家务事我全包了!”潜台词是没怀孕的时候,家务事是老婆全包的;某减肥品广告:一名女性因为胖而得不到老公的欢心,她只有求助于减肥。

其二,夸大女性年轻美貌的外在价值。误导女性美和女性价值。正如女性主义批评家所说的,“在这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女性作为形象,男人作为看的承担者”,“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能够把她们说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某丝袜的广告语:“不只是吸引”,广告中的女人搔首弄姿,顾盼回眸,都是为了吸引男人的注意,还不只是吸引。

其三,大众媒体缺乏对女性贡献和发展的认可。《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三期的文章《五年来大众媒介研究对中国妇女表现的性别分析》指出,研究者对中国八家主导报纸的新闻研究发现,男性新闻人物占84%,女性新闻人物仅占16%;关于新闻人物角色,在党政官员中,女性只占6%,在专业人士中,女性占21%,而作为家属女性竟为98.14%,主导新闻对女性社会贡献的报道与女性实际贡献不成比例。

其四,大众媒体宣传的商业化和消费主义误导了女性的发展,把追求时尚当成现代女性的一种身份、地位,使得一些虚荣的女生误把外在包装当成提高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忽视自己精神的成长和内在品格的培养。

可见,不管媒体的形式变化多快,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似乎没有多大改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男权意识在作怪,似乎女性在家里就得洗衣做饭带孩子全包家务活(别忘了准备好酒);得时时注意自己的身材;下岗生活无着落还得养家糊口;出门在外也要留心自己的打扮能不能吸引男人的目光!这正是封建社会男权主义对女性“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要求的写照!这让女性处在弱势群体的地位很难翻身。

在大众传媒极为发达的今天,广告、电影、电视中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渲染在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着传统的性别观念。特别是在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中,长辈对于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性别规范和要求都会在言传身教中对下一代产生示范效应,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们稚嫩的头脑中播下社会性别传统规范的种子。对于女性而言,要培养健康的自我尊重异常困难,因为原来的文化教育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搁一边,为别人服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莎莉·菲尔德说:“从小到大,我就知道别人希望我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学会不再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判断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别人都在告诉女性的一些信息,多年以后,这些经常性的暗示:你不够成熟,不够聪明,不够能干,不够有经验……就会逐渐渗入女性的潜意识,逐渐使女性接受别人的看法并将这些看法变成自己意见了。这样的想法就会使女性从根本上承认自己的不足。

可见,在传统观念、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媒体影响下,女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