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明道
作者:后悔没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22

“人之品德,为勇气、智慧、正直、仁爱!”卧室里,陈寒安安静静的沉思着,这个念头一定,冥冥之中,一股五彩光芒从天而降,射入陈寒的脑海。

“人之精神,为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如果天地不仁,则战天斗地!”思绪刚落,又一股股玄黄色的气体,纷纷从虚空中聚起,也注入陈寒的脑海。

“人之信仰,为自强、为守护、为永不屈服!从今往后,吾当蕴养人之品德、弘扬人之精神、守护人之信仰,本心坚定!吾之道,即为大道!”思绪刚完,陈寒体内的玉玄空间为之震动,大团大团的玄黄气和其它不知名的物质不停地从玉玄空间以外的地方往玉玄空间里挤,翻滚着,玉玄空间的边界更加混混沌沌的,知道过了很久,玉玄空间里的异相才逐渐消失。

而陈寒的神识像吸收了一记大补药,不断地凝结在一起,但是距离凝结出真实形体的程度,才完成了不到万分之一。

这乃是陈寒立下大道后,发下大愿,再结合了元神之力形成的结果,此后可以不断吸收功德之力、天地玄黄气和信仰之力不断凝实,当神识凝结圆满、由虚化实之日,就是他证得大道之时!

想通自己以后将要面临的问题后,陈寒没有立即醒来,而是继续的沉浸在修炼之中,这次的顿悟虽然没有让陈寒突破玉玄道第三层,但是给陈寒带来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不仅真元运转更加灵活圆润,灵魂念头也变得更加通彻。

对于修炼者来说,功德都是很重要的,功德越高,自身的福缘、修炼速度、境界提升就越多越快,在修行中所遭受的劫数就越轻。

顿悟,可以提升境界、凝聚精神;功德,可以增强气运。

须知这世间万物各有其秩序,若某种事物的固有秩序被破坏,那破坏秩序的人或物就会受到相应的损失,比如,人类砍伐光了森林,那土地就会砂化,让人无法生存,凡人敬畏自然,就称之为大自然的惩罚,而修炼者却知道,这是天道对秩序破坏者的惩罚,都称其为天谴。

气运可以抵消这些灾厄。

源界在混沌之中孕育,未曾被开天之后的清浊之气沾染,内含混沌精要,大道法则,有大威力,自被陈寒炼化之后给陈寒带来了极大地好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之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损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font color=#ff0000>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小说网更新最快</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