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上,薛常亮带领一众约两千多人到达台东以南的大武乡海滩,早有几艘已经修缮一新的船只等在那里。。薛常亮率众登船,两千兵士用于到兰屿后补充人员之缺,以期可加快船队修整的速度。
兰屿位于台湾岛东南约百里海中,岛屿稍微有些狭长,面积不到十里方圆。
中午时分,薛常亮等人到达兰屿,环绕岛屿行驶,转到东方海岸,远远的便已经看到海滩上停泊的上千艘大船。
刘世卓指着前方道:“统帅您看,那便是咱们的船队!”
薛常亮寻声望去,前方千艘大船密密麻麻停泊于海滩——海滩已经看不见了,从奔腾的潮水到离岸的山峦密林,中间所隔的便是一根根粗壮无比的船桅杆,竖在海上,直插云霄。根根缆绳疏密有致地结满桅杆与船身之间,似蜘蛛罗网,随海风轻荡。无数海鸟呼叫着滑翔穿梭于船队之间、桅杆之林,气势磅礴、无以伦比。
薛常亮不由得惊叹道:“好大的一个船队呀!”
张良在其身侧亦是惊呼:“好有气魄呀!早年看到国姓爷的这支船队,都是只见其中几支分队,如今泊在一起,叫人看得,说不出的壮观呐!”
一行人登岸,祁康帅岛内值守官兵已经等候多时,见到薛常亮,祁康道:“统帅,我来给你引荐,这位将军便是值守在此兰屿的守备营长。”
祁康身旁一员大将,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见到薛常亮,随即跪拜在地,高呼:“末将司徒衔玉叩见大统帅!”
薛常亮忙将其搀扶起,道:“司徒将军幸苦了!”
司徒衔玉道:“不幸苦!末将有幸见到大统帅,实乃三生有幸啊!”
薛常亮牵着司徒衔玉的手,道:“司徒将军,带我去看看咱们的船。”
司徒衔玉道:“好!统帅随我来!”说罢,便牵着薛常亮的手,来到船只近处。
薛常亮抬头仰望大船——船身高达二丈有余,船体浑厚,船板木材厚重夯实,整船通长约二十丈,宽约六七丈,船上数根桅杆顶天立地,如云中倒悬,最长一根近三十丈。
薛常亮叹道:“好大的船呀,这艘船可比当年郑和的宝船了!”
司徒衔玉道:“这艘是最大的,是当年国姓爷的主力战船,用于战时调度之用。我们上去看看吧!”
薛常亮道:“好好!我们上去看看!”
登上大船——大船分为四层,甲板之上有两层,甲板层用作议事,有一间主厅,用作会议,可容纳三四十人,两侧隔着走廊,分布大小不等的数个房间,有卧室、膳房等。上面一层为航行所需,配有可放置航行仪器的配室和船头一间总舵室。再上面便是围栏围住的平台,用于瞭望。甲板之下分两层——除了数个房间用于驻休,还配以货舱用于囤积日常所需,均为开孔舱。最下一层为动力层,配有旋转橹于两侧船壁各五个,用于无风时节可人力推进。后面的排水舱、承重舱也一应俱全。
薛常亮与众人一道浏览了船中所有间室,大赞宝船设计精妙,气魄非凡。薛常亮道:“司徒将军,你认为我们拥有的这支庞大船队可以纵横海上吗?”
司徒衔玉道:“当然可以,再过几日,我们便把这些船都修整好了,航行万里亦无问题。”
薛常亮道:“嗯,好好!”转而又问:“司徒将军多大年纪?来此兰屿值守多少个年头了?”
司徒衔玉道:“末将今年三十三岁,已经来此值守十个年头了!”
薛常亮问:“十年了!十年都没有回家过吗?”
司徒衔玉答道:“没有回家过,我等五百军士都未曾回过家。就在此岛上自给自足,收不到指令是不能离开兰屿一步的。”
薛常亮又问道:“那和家里也没有联系吗?”
司徒衔玉答:“没有,我等为守严密,是不敢与家里有联系的。”
薛常亮再问:“司徒将军家中可有妻小?”
司徒衔玉答道:“末将于十三年前成婚,我十年前领受值守兰屿的军令时,我的小儿刚满周岁。”
薛常亮叹道:“司徒将军为国家舍弃家庭,可谓重大义也!”
司徒衔玉道:“国家需要我等军人,我等自然无从顾忌。国家强盛,我等家中亲人也可安逸幸福啊!”
薛常亮听此言,不觉有些感动,拍了拍司徒衔玉的肩膀,道:“真乃大明的好军人啊!”
一旁的薛福连问道:“司徒将军妻儿现在何处?”
司徒衔玉道:“她们都在老家花莲。”
薛福连道:“花莲是沿海城镇,要去并非难事。司徒将军请放心,我会将你的妻儿一同带过来,叫你们一家能团聚。”
司徒衔玉听罢,感激万分,拱手道:“薛将军恩德,末将永世不忘。”
薛福连问道:“岛上值守官兵还有多少家中有妻室的?”
司徒衔玉道:“不多,就几人,大多数都是还未成家便领到王命来此值守的。”
薛福连道:“司徒将军将他们的姓名和家中信息一并都整理上来,我会一一办妥的。”
司徒衔玉再拱手施礼,道:“如此,我便代几位将士谢过薛将军了。”
薛常亮道:“嗯,都要接来,家中有妻儿的我们都不会舍弃的。这几日,便由福连将军建立一支运送人员的队伍,将他们都接来。福连,你可要将此事办妥了。”
薛福连拱手道:“统帅请放心,末将一定将此事办好!”
一旁的祁康道:“统帅,你的家中已经濒临前线,须得早做准备,以防不测。”
薛常亮摆摆手,道:“先将将士们的家眷都接过来,我薛常亮家里最后一个动作。况且,王志将军和梦龙都在家里,杜慧将军更是直接在我等家乡以北布防,不会有什么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