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俾面派对
作者:东林太一      更新:2020-08-12 03:47      字数:2940

巡视并未给中三的各位大侠带来太大的困扰,四面楚歌的二五仔小卒子不堪虐待,转到中文系去了,这在岭大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小卒子一时冲动成英雄,居然成了过河卒,假以时日,威力未可小视。主要是高老头觉得没必要因为一只烂头卒破坏了外语系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谐社会嘛,于是大笔一挥,准了这坏鬼书生的申请,眼不见为净,让他祸害中文系的才子佳人去吧!虽然高老头有言在先,不过各位大侠是根正苗红的穷三代,手里没钱、心里不慌,只要玩的不是现金,怕个鸟啊!该干嘛干嘛去。可惜就是疯子没了趁手的兵器,再和各路好汉华山论剑之时,两手空空,挥着梭蕉的造型弱爆了,好怀念拉风的水烟筒。

要说拉风,最近风头最劲的莫过于日语的王小二,小二哥和一休哥是对难兄难弟,同来自粤西一个七拐八拐不为人知的山旮旯,有着不屈不挠的大舌头和不离不弃的乡音,神差鬼遣选择了鹦鹉学舌的外语,俩哥们的发音总能将课堂震得天雷滚滚,雷得里焦外嫩。套用一句网络语:“说不好不是你的错,说不好还跑出来雷人就是你们不对了!”不过和一休哥的木讷内敛不同,小二哥是个口水多过茶的货,树上的鸟儿都要哄下几只的那种。外语系学的是洋话,自然有许多洋人,也就引进了些洋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等,过把洋节日的瘾也是外语系童鞋们枯燥生活中的高光亮点。所以还没到十二月,王小二就张罗着从不知哪个山寨批发市场和草堂摊子弄来一屋子圣诞卡、贺年卡,然后在对面的银行门口摆个地摊,煞有介事地开始捞他人生的第一桶金。要说小二哥做学问那真不是那个料,客气点说是个庸才,不客气就骂蠢材了,可人家做生意却是一等一的天才。何以见得,先看他地点的选择就很有心思,银行是整个校园里最有财的所在,进出银行的一刹那估计是穷学生们唯一可以牛逼一下的时机,机会稍纵即逝,而机会当然属于小二哥这种时刻准备着的有心人。知道非洲的老板是怎么给打工仔发工资的吗?他们两天发一次,可怜穷人们都没有过夜的钱!第二天花光了,阿黑哥只能熬到下一个发工资的日子;要是发月薪,估计黑大个们第二天就会找老板透支,一个月怎么熬啊?你说这小二哥能够第一时间抢占这个风水宝地,是不是天才?还有就是他的吆喝,别人说话不标准总是扭扭捏捏,这厮一不怕丑,二不忌口,一口荒腔走板的普通话在他中气十足的大嘴巴里喊出居然别有风味,有点“酒干倘贵无”的调调,天生的二道贩子!人家说王小二过年是一年不如一年,日他大爷的这厮过年绝对是一年肥过一年,入学的时候还是营养不良,脖子长长的瘦猴子,过个年就变成肥头大耳,珠圆玉润的一号土猪。奇怪的是对王小二这种明显不务正业,投机倒把的行为,一向严厉的马列主义大妈居然没去割资本主义尾巴,偶尔经过摊子还会和颜悦色地问问小二哥生意怎么样,高老头更是会捏着这厮肉嘟嘟的猪蹄膀摇头叹道:“不三不四!”你看小二哥这人品!

要过节啦,除了寄寄卡片以外,搞个圣诞派对什么的也算题中应有之义。在外语系通常是以专业为单位,童鞋们自由组合,龙剑所读的法语专业是个小语种,隔年招的生,所以只有两个班。当年龙剑第一次参加圣诞派对的时候,看见的是莺莺燕燕,如花似玉的一大帮师姐,基本上把持了从班花到校花的序列,完全是颠倒众生的祸水级存在,中大啦啦队的队长裴蓓,文学社的社长宁卿,学生会的文艺委员杜静,外语学会的理事卫薇。四大名花姹紫嫣红,争妍斗艳,要盘有盘,要条有条,引来一地蛤蟆咕咕叫,谁不想吃天鹅肉呐,口水都淹过中大码头了,亏得外语系的开山老祖有先见之明,早早把窝筑在山顶,水位再高也不至于淹死。师姐们都是眼高于顶的白天鹅,无论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情商、智商、财商都远非龙剑这等小鸡鸡可以企及,令一众小师弟目不暇接,色与魂授,直恨“卿生我未生,我生卿已老。”寻找一个岳灵珊一样的师姐一直是羊城八怪的心病。珠玉在前,本来龙剑对泡过红磨坊的各位大大的审美观还是信心满满的,问题是人比人气死人。细细打量眼前这一届,各位大大多了很多恶趣味,除了冬儿萌哒哒有点小可爱,mm们的颜值跌w得厉害,放眼法租界,多的是朱朱之流的奇葩,小伙伴们的眼镜碎了一地,感叹今年花月颜色改,美眉们去哪去了?话虽如此,小伙伴们还是死心不息,期待着下一届巴黎铁塔反转再反转,遗憾的是世风日下,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下一届非但校花木有了,什么夜来香、向日葵、狗尾巴花之类的同样踪影全无,这是个要背背的节奏啊。让白了两年少年头的龙剑们情何以堪!还他妈防盗、防火、防师兄呢!该是师兄们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什么?没听懂?厉害吧,怕了吧?都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牛虻有文化,哥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牛虻,为了凸显哥的品味,不妨在这里普及一下《易经》。这意思呢就是说,哥们得终之无日小心翼翼,晚上照样得提高警惕,难顶虽然是难顶,还好不是被逆推的命。

逆推,爱说笑!也不撒泡尿照照是什么东西!这世界两条腿的蛤蟆难找,三条腿的雄性动物哪里不是?哥们老大不小啦,巴望壁炉的烟囱掉下个充气娃娃解决问题?还是老老实实买个圣诞礼物吧,可是买什么呢?买得便宜人家转手扔了,买贵一点倒是不会沦为垃圾,可羊城八怪都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穷家帮中人,圣诞节也太会挑时候,岁末再加月底,大伙儿都要卖血了,谁还有那个富余的钱?龙剑的脑瓜子还是真好使,当大家发扬法兰西民族的极致浪漫精神,掏出裤兜里最后一个买面包的子儿帮衬王小二时,龙天才直接拿一支未开锋的二b铅笔,贴上夹江宣,只露出2b两个醒目的金字,然后用俊逸的王体小楷抄上一首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一般而言,交换礼物的人都会在礼物上留下自己的大名,其余七怪概莫如此,唯有天才反其道而行之,名字就不留了,只留了个拉风的2b,嘿嘿,2b怎么啦,我是山人我怕谁!

晚会上照例要出节目,大伙儿乱哄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无非是唱歌、跳舞、诗朗诵,只有北京人有点幽默细胞,来了段单口相声,试机版的壹周立波秀,总算把现场的气氛调动起来,接下来的节目龙剑有点小期待,是老西表演的粤曲折子戏《打铜锣》,话说老西的戏关老龙什么事?不懂了吧,都说精人出口,笨人出手,演员是老西,可导演是龙某人啊。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龙剑出身于粤剧世家,老妈是名闻遐迩的香艳名旦,在古城人气爆灯,小白龙耳濡目染,自小就会来两段西皮流水,唱两句:“落街无钱买面包,回家又怕老婆闹。”至于抄曲谱背歌词更是老妈天天布置的课外作业,日子有功,不少曲目一抄就抄到龙大才子的脑袋里,就如这曲《打铜锣》,十年过去,龙剑还可以一字不差地背完。重点是天才哥觉得做人要低调,他一口字正腔圆的广州话和威风凛凛的脸相太嚣张,缺乏喜感,没办法龙大侠天生只能代表正义!他灵机一动下找来老西,这哥们一口不咸不淡的白话,略带天然萌的造型,还有活泼诙谐的个性,龙剑完全可以想象他的惊艳亮相,绝对是秒杀全场的节奏。

只见老西头戴瓜皮帽,身穿老棉袄,左手一截板凳腿,右手一面破铜锣,两手一交,"duang"的一声锣响,直着脖子吆喝一句:“收割季节,谷粒是宝,各家各户,鸡鸭关好。”本来造型已经很萌很强大,再加上雷死人不偿命的鸟语,别说唯恐天下不乱的阿哥阿妹,就是一贯道貌岸然的马列主义老太太都立马笑翻了。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